12.《醉翁亭记》课件(共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醉翁亭记》课件(共5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4 20:3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12 醉翁亭记
欧阳公记成,远近争传,疲于摹打。山僧云:寺库有毡,打碑用尽,至取僧室卧毡给用。凡商贾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以赠监官,可以免税。
——《滁州志》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散文创作成就最大,也擅长诗词,诗学韩愈,多反映社会现实,有议论化、散文化倾向,词则婉约柔美,清新淡雅。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作者简介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节选自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六一居士”自号的来历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等人遭谗被罢去职务。欧阳修因上书为他们辩护,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醉翁亭记》就写于他到滁州上任后的第二年。滁州地处江淮间,交通不便,少有舟车往来,百姓安于农事,生活简朴安闲,民风淳朴。欧阳修正值盛年却遭贬谪,仕途失意,一时壮志难酬,内心抑郁,但他不悲戚嗟叹,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做好地方官,为百姓办事。滁州风光秀丽,欧阳修便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自得其乐,并与民同乐,心境愉快闲适,把内心的抑郁掩藏在山水和诗酒之中。
背景链接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hú
lánɡ


zhé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fēi
huì
mínɡ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yǔ lǚ

liè

zhòng
ɡōnɡ chóu
tuí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环绕着滁州城。滁州,在安徽东部。
茂盛的样子。
代词它,指滁州城。
山谷。
尤其。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
译 文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造亭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译 文
曲折、回环。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居高面下。
沿着山路走。
流水声。
命名。
建造。
名词用作动词,取名、命名。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意趣,情趣。
领会。
状语后置句,即“于此饮”。
就。
连词,表递进。
所以,因此。
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寄托。
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译 文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弥漫的云气。
聚拢。
意思是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明或暗,变化不一。
山洞,这里指山谷。
暝,昏暗。
要说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这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傍晚。
译 文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花。
茂盛。
开放。
浓密的绿荫。
连词,表顺承。
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茂盛,形成浓密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译 文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背着东西的人。
在树下休息。
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用于一段话的开头,相当于“说到……”,可不译。
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断。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
译 文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清。
野味野菜。蔌,菜蔬。
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
译 文
陈列,摆开。
连词,表并列。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尽兴地喝酒。
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
下棋。
酒杯。
苍老的容颜。
倒下的样子。
弦乐器。
管乐器。
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
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醉倒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译 文
这里相当于“于”。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形容枝叶茂密成荫。翳,遮盖。
指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
不久。
离开。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树林枝叶茂密成荫,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
译 文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记述。
为,是。
用。
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译 文
点某个同学朗读不带“也”的句子,全班读带“也”的句子
研读赏析
1.滁州的地理特点?
2.西南诸峰的特点?
3.琅琊山的特点?
4.醉翁亭的位置?
6.自号醉翁的原因?
5.醉翁亭名字的由来?
醉翁亭秀丽的自然环境
亭的名字“醉翁”二字的深意
文章首段交代了哪些事情?
醉翁亭的自然环境
概述滁州的地理特征
林壑尤美的西南诸峰
蔚然深秀的琅琊山
泻出两峰之间的酿泉
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
空间顺序:由远而近 由面到点
层层推进写出醉翁亭的目的:让读者了解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并通过层层烘托,突出醉翁亭之美,给人以移步换景、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清晰地标明了各文段内容的层次,使文章层次分明,思路清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我们现在多用来表示言在此而意在彼”,因为有了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这种微妙的情感被传达得如此富有诗情画意。
那么在文中,既然醉翁之意不在“酒”,那醉翁之意在何处呢?
山水之乐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增添动态感、画面感
拟人,悠闲自在之感
生意盎然、嗅觉
本段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写山间________的景色,
第二层写山间________的景色,
第三层写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层之间的关系,是由______而_____。
朝暮
四季
欣赏山水的无穷乐趣


请概括第二段大意:
写山中朝暮、四季景色与出游之乐
山间景
一日之景
四时之景
早:日出而林霏开
晚:云归而岩穴暝
野芳发而幽香
春:
佳木秀而繁阴
夏:
风霜高洁
秋:
水落而石出
冬:
早晚接续,四时递次
游人之乐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宴酣之乐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
生活安乐、社会太平,说明太守治理有方
我们从文章的词语品析当中可以感受到醉翁之意在“乐”,在于山水之乐,游人之乐,宴酣之乐。除了这三种乐,还有什么乐?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太守之“醉”与太守之“乐”
太守为山水之景而醉(乐),为滁人欢乐而醉(乐),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乐),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乐)。
禽鸟之“乐”源于自然条件的优越;
游人之“乐”不仅源于自然条件的优越,还因为能纵情山水,同时享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乐;
太守“乐其乐”则表明太守能超然物外,不以贬官遭谪的政治处境为悲,反而还能娱情山水,与民同乐。
本句层层推进,道出了百姓的快乐就是太守最大的快乐,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醉翁之意在“乐”,山水之乐,游人之乐,宴酣之乐,太守之乐,不同的乐之间是什么关系?
文中表现五种“乐”
山水之乐
宴饮之乐
禽鸟之乐
滁人之乐
太守之乐
重点表现
“太守之乐”
与民同乐
本文多处提到“乐”,主要表现了哪几种“乐”?
以自然之美为背景,衬托游人的欢乐,用游人的欢乐衬托作者的与民同乐。
你认同《醉翁亭记》中太守的乐是完完全全的真实的快乐吗?
景色美丽,游人欢乐,山间鸟鸣,如此热闹的环境中,欧阳修却“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从“白发”“苍颜”可见憔悴之态。“颓然”更是将想要掩藏在热闹中悲愁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醉翁”“太守”“欧阳修”都是同一个人,不同的称谓的区别在哪里?
醉翁的形象是更加贴近作者本身的人物性格的,在朝廷为官的失意,政治抱负难以实现,心中的愤懑只能够通过纵情山水来抒发。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欧阳修旷达的生命情态。
太守是欧阳修的一个社会形象,作为朝廷的太守,欧阳修有着自己必须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有着自己应尽的义务,这种社会责任感一直促使着欧阳修隐藏真实的自己,不能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状态,只能够参与到宾客的热闹氛围当中。这种角色的矛盾冲突,使得欧阳修更加的压抑,因此也更显的在热闹的氛围之中却十分孤独寂寥。“醉翁”和“太守”完成了立体的“欧阳修”的人格塑造。
这篇游记通过对醉翁亭周围的秀丽风光的描写和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画面,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寄情山水的心境,以及简政爱民、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主旨归纳
即使被贬滁州,他依然政治清明,一方作为,也许在山水之中,在热闹之中带着几分寂寥和诗意,他这种爬起来的生命姿态,站立在山水天地间的生命尊严,都值得敬仰。宋代文人如苏轼,范仲淹,柳宗元亦是如此,亭台楼阁之作往往别有寄托,自抒当下情怀,他们的人生旅途并不坦荡,却绚烂多姿,他们对生命的奋起姿态,旷达胸襟我们要融入内心,当我们遇到坎途时,他么是我们的一点精神的光亮。
爬起来的生命姿态
语言特点
作用
本文第2、3、4段开头的“若夫”“至于”“已而”等词语有什么作用?这三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起到了标记语意转变的作用。
表示转接的连词,含有假设和例说的意思。
表示转接含有进层的意思,表示描写的进一步深入。
表示时间的副词,是时间短暂的诗意表述,表示时间的推移、暗示场景的转换。
写景——写人——写“乐”
若夫
至于
已而
写作
顺序
全文用了21个“也”字,体会它们的妙处。
也 用法及意义 表达效果
表判断
“环滁皆山也”。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①清晰地标明了各文段内容的层次,使人见了“也”字就一目了然。②使全文在整体上显得气韵悠长,不疾不徐,舒畅于怀,怡然于神;层次间过渡顺畅自然,节奏明朗。
表陈述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日出林霏开,云归岩穴暝。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野芳发幽香,佳木秀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比较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读出下列句子骈散结合的句式特点。
在散文中穿插大量骈句,骈散结合,使文章节奏明快,既整齐华美,又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易于熟读成诵,在听觉上给人音乐的美感。
位置: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亭名:作亭者—命名者—命名之意
醉翁亭记
亭之
所在
与民同乐
山水景色:朝—暮—春—夏—秋—冬
出游之乐: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日暮
醉归
太守归—禽鸟乐—游人乐—太守乐主旨:醉—乐




◆一词多义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溪而渔
执策而临之
动词,居高面下
动词,到
动词,面对

太守自谓也
太守谓谁
予谓菊
动词,命名
动词,为、是
动词,认为
《马说》
《爱莲说》

朝而往,暮而归
云归而岩穴瞑
男有分,女有归
动词,返回
动词,聚拢

佳木秀而繁阴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形容词,茂盛
形容词,秀丽
动词,女子出嫁
《大道之行也》

山水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名词,乐趣
形容词,快乐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名之者谁
醉翁之意不在酒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代词,它
助词,的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野芳发而幽香
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
动词,开放
动词,兴起,指被任用
动词,显露、流露

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势竞上
动词,用背载物
介词,凭借

射者中,弈者胜
予观夫巴陵胜状
动词,胜利
形容词,美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与朱元思书》
《岳阳楼记》
1.蔚然而深秀者:
2.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
3.而年又最高: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7.水落而石出者:
8.朝而往,暮而归:
9.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而”用法
用法比较
表并列关系
表顺承关系
表递进关系
表递进关系
表顺承关系
表顺承关系
表顺承关系
表修饰关系
表因果关系
10.往来而不绝者:
11.溪深而鱼肥:
12.泉香而酒洌:
13.杂然而前陈者:
14.起坐而喧哗者:
15.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16.而不知人之乐:
17.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18.而不知人之乐:
表修饰关系
表并列关系
表并列关系
表修饰关系
表并列关系
表承接关系
表转折关系
表承接关系
表转折关系
用法比较
山行六七里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名之者谁
故自号曰醉翁也
杂然而前陈者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取名、命名
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方位名词作状语,在面前
◆成语积累
峰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在现代汉语中, 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在现代汉语中,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在现代汉语中,多用来比喻真相大白。)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在现代汉语中,也用来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课文原文为“水落而石出者”。
从不同角度比较《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的异同。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相同点 主题 表现手法 都表达了忧国忧民、以民为重的情感。
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情景交融。
比较探究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不同点 表达方式
语言风格
结构特色
直抒胸臆,作者直接道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确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
含蓄委婉且深沉,作者把“与民同乐”的爱民情怀融入对山水风光和滁人出游的描写叙述之中。
多用四字短语,读来朗朗上口。
多用骈偶句,语言简洁流畅,委婉有致,特别是“也”与“而”的使用,使文章音韵和谐悦耳。
先扼要记事再借景抒情,最后精辟议论,点明主旨,从而使文章结构严密,行文曲折多变条理清晰而有波澜,引人入胜。
以“乐”字提挈全篇、贯穿全文,从而环环相扣,且巧妙地运用了悬念和照应,一气呵成,形成了严谨而完整的艺术构架。
拓展延伸
(一)中国四大名亭
滁州醉翁亭
长沙爱晚亭
北京陶然亭
杭州湖心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