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4 20:3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盗用必究 墨香伴歌行
盗用必究 墨香伴歌行
盗用必究 墨香伴歌行
盗用必究 墨香伴歌行
盗用必究 墨香伴歌行
盗用必究 墨香伴歌行
湖心亭看雪
点明文章事件
点明文章写作对象
文题简洁、明了,表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盗用必究 墨香伴歌行
盗用必究 墨香伴歌行
盗用必究 墨香伴歌行
盗用必究 墨香伴歌行
湖心亭:
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安徽醉翁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亭”。 
小品文
本文是一篇小品文。小品文的文体并无定制,尺牍、日记、游记、序跋等均可包含,其特点有三:一是通常篇幅不长;二是结构松散随意;三是文笔轻松而富于情趣。
小品文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在明代。晚明小品文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产物,它的核心为“性灵”,与唐宋古文的核心“道统”恰好相对,使散文得到了一次解放。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明末清初文学家。精小品文,工诗词。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之一,其最擅散文。他的散文语言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广览简取。
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明朝灭亡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chóng zhēn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gēng定矣,余/拏ná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ōng /沆hàng砀dàng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dī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jiè,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gèng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qiǎng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nán曰:"莫说/相公痴chī,更gèng有/痴似相公者!”
点我放课文朗读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 绝。

名作动,下大雪

消失
译文:明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上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是日更定矣,余拏 一小舟,拥 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晚上八时左右
撑(船)
裹、围
鸟兽的细毛
译文 :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划着一叶扁舟, 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 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白气弥漫的样子
水汽凝成的冰花


小草,形容船小
罢了
译文: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气,天空与白云、与山峦和湖水,上下全是一片白色。 湖上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 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相对而坐
沸腾
竭力,尽力
哪能

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译文:我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童正在烧酒,炉上的酒正在沸腾。他们)见到我,非常高兴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 样的人呢!”, 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客居
等到
船夫
嘟哝(自言自语)
不要
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译文: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下了船,船夫嘟嘟哝哝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迷于雪景),还有像相公一样痴迷的人啊。”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在文中哪个字最能概括张岱的性格?

痴于行:
时间:是日更定已
环境: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人物: 独往湖心亭看雪
(2)他认为舟子不可能跟他志趣相投,他的行为和心中所想是舟子不能理解的,“独”字表现他的孤傲清高。(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舟子的不理解与知音难觅)
独往湖心亭” 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前后内容表达很矛盾,明明有舟子,作者为什么说是“独往”呢
(1)作者去赏雪,带着闲情雅致去了,他忘记一切俗念,只想着赏雪,这是一种脱俗的想法,所以“独”字表现他的超凡脱俗。
痴于行:
是日更定已 ——不寻常的时间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不寻常的天气
独往湖心亭看雪——不寻常的行踪
暗示着不寻常的情趣: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与众不同、不随波逐流
痴于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从听觉,描绘了一幅冰天雪地、寒气逼人、
万籁无声、肃杀冷寂的雪后静谧图。
天与云与山与水
天云山水
三个与字将四种景物巧妙的连接在一起,一眼望去,满目白色,给人以苍茫浩大之感。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只、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以人和物的渺小与茫茫天地的广阔做对比,反衬天地辽阔,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人和物于天地间如“沧海一粟”,既痴于景,又备感孤寂落寞。
白描:是一种描写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像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特征,用不加渲染的文字,寥寥几笔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淡妆
浓抹
文字简练朴素,不加烘托渲染。 少用形容词和修辞,只抓住描写对象与众不同的地方,作如实的交代。
痴于情
“更”是“还”的意思,表现出两人巧遇知音的愉悦和惊喜。“大喜”二字,实则是作者以“客”之喜表现“余”之喜,以“客”之叹表现“余”之心声。他乡遇知己,天涯遇知音。
作者与两位“痴似相公者”的金陵人在湖心亭巧遇的心情如何 从哪里可以看出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痴于情
“强”为“尽力、竭力”的意思,传达出作者的兴致之高。本来不会喝酒,但因这意外的相逢又不可不喝,双方有相见恨晚、一见如故的感觉。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表面上看是答非所问,可实际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内容,在意外相逢的惊喜、“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欢娱过后,才知他们是他乡游子,所面临的现实将是各奔西东。“人生难得一知己”的惆怅与失意
痴于情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答非所问,我们应如何理解
张岱曾在西湖一带生活了40年,本文是作者离开当年居住的西湖至少15年后的梦中追忆,“湖心亭看雪”事件在崇祯五年(1632年);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 1644年)张岱反清复明失败后披发入山著书;本文写于明朝灭亡后,大约1647年。作者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表现了故国之思。
背景链接
张岱与“客”遭遇相同:
都是明朝遗民,
都客居杭州。
都在雪夜赏景,
都有共同的情趣爱好。
文中还有一句话也能表现他的故国之思,找一找是哪句?如何体现的?
崇祯五年十二月
纪年的方法多种,如年号纪年、干支纪年、公元纪年等,当时已是清朝,他偏偏选用明朝的年号来纪年,就说明他身在清朝却还念念不忘明朝。
痴迷于故国之思
痴于情
本文作者以回忆的方式、淡雅的语言,记述了一次湖心亭赏雪的往事,体现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物我合一的闲情雅致,表现了作者孤芳自赏、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也隐含着淡淡的故园之思、故国之悲。
叙事
写景
抒情
湖心亭奇遇,表面叙事,实则抒情,抒发惊喜而又忧伤之情。
作者情感变化:
出发时凄苦——赏景时忘我——遇知交惊喜——别离时感伤(首尾情感吻合)
(痴情)
(痴景)
白描天人合一的奇观,慨叹自然奇伟,人物渺小,自然使人清醒、虚心。
雪夜游湖心亭,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寻找心灵的归依。
(痴行)
湖心亭看雪
痴行
痴景
(奇景)
(白描)
痴情
(雅趣)
大雪独行
上下一白
一痕、一点、
一芥、两三粒
喜—知己之乐
痴—醉情自然
痴人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抒发故国情思
叙事是线索,写景是重点,抒情是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