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第二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根据知识及其运用(18分)
l、根据句子中的拼音写上正确的汉字。(4分)
①lóu yǐ( )一样死……那里
②我是gān biě( )的稻穗
③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wèi jiè( )的幻梦。
④我kàn wàng ( )尼罗河。
2、下列诗句朗读停顿和重音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B、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C、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D、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3、找出文段中的一个病句并加以修改。(2分)
在这个习惯了使用键盘书写的网络时代,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唤起了很多中国人对汉字的关注,掀起了汉字书写。它不是一个浮躁、奢华的秀场,但却可以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汉字知识、领略汉字之美。
修改:
4、文学常识填空。(4分)
①《乡愁》则我国台湾地区诗人 的作品。
②女诗人舒婷是 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表达
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③《祖国》一诗的作者是俄国诗人 ;《黑人谈河流》一诗的作者是美国黑人文艺运动的领袖休斯,他被誉为“ ”。
5、请按恰当衔接顺序将下面语句填入下面横线上(只填写序号)(4分)
《现代汉语词典》说,国学就是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按照这个解释 , 。并且,还可以这样理解: , 。依此类推, ,“国学”是可以包罗万象的。
①凡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只要能够进入“学术文化”圈子的东西都可以叫做“固学”
②只要是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就可以叫做“国学”
③只有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才叫“国学”
④中国非传统的学术文化和非中国的学术文化都不叫做“国学”
⑤医学、数学、天文学(星相学)、化学(炼丹术)都不排除在外
6、仿照下面诗歌的拟人手法,选取新的事物,另写一组意思完整、句式相近的句子(不
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4分)
眼睛很宽容
能装下整个世界
它又很苛刻
容不得一粒沙尘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14分)
【甲】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乌,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乙】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7、甲诗中的“土地”和乙诗中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的都是指什么?两首诗共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6分)
8、甲、乙两首诗在抒发感情的方式上有什么不同?(4分)
9、乙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举例分析。(4分)
(二)阅读《黑人谈河流》,回答下列问题。(11分)
①我了解河流:
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可流,
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②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③晨曦中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
在刚果河畔我盖了一间茅舍,
河水潺潺催我入眠。
我瞰望尼罗河,在河畔建造了金字塔。
当林肯去新奥尔良时,
我听到密西西比河的歌声,
我瞧见它那浑浊的胸膛
在夕阳下闪耀金光。
④我了解河流:
古老的黝黑的河流。
⑤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10、诗中的河流有什么共同特征 请用诗歌中的三个词回答。(3分)
11、“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这一句诗应该怎样理解?它在诗歌的第②节和第⑤节反复出现,作用相同吗?(5分)
12、诗人谈河流的目的是否是在向全世界人民展示河网密布的可爱家乡,其真正目的是什么?(3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8分)
雨后岚山
周恩来
作于一九一九年四月五日
山中雨过云愈暗,
渐近黄昏;
万绿中拥出一丛樱,
淡红娇嫩,惹得人心醉。
自然美,不假人工;
不受人拘束。
想起那宗教,礼法,旧文艺,……粉饰的东西,
还在那讲什么信仰、情感、美观……的制人学说。
登高远望,
青山渺渺,
被遮掩的白云如带;
十数电光,射出那渺茫黑暗的城市。
此刺岛民心里,仿佛从情景中呼出;
元老,军阀,党阀,资本家,……从此后“将何所恃”?
注:①岚山:日本京都著名风景区。《雨后岚山》作于五四运动前夕作者已决定回国
投身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准备踏上归途之际,畅游岚山。
13、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4、对比是本首诗突出的特点,请做分析?(4分)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
中国新诗为何处境“尴尬”
①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宋词元曲,可谓蔚然大观。千百年前的黄钟大吕,至今犹萦绕在苍穹。然而中国新诗在诞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它既没能与国际接轨,又与中华古典诗词曲赋的优良传统脱节、断裂,割断了传承关系,令广大读者望其兴叹,最后只好弃之而去。中国新诗为何会处境“尴尬”呢?
②首先,是由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造成的。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楚辞、乐府、律诗、宋词、元曲……不论其诗体形式怎么演变,但都是讲究韵律的,作品都具有节奏美、旋律美和韵式美。白话“新诗”“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 (胡适《新诗》)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自其诞生以来,便成为其发展的一大障碍。
③其次,是由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造成的。诗歌是文学形式美的一种体现,但形式美只是诗歌的美丽外衣而已。过分地强调诗体形式,使得形式脱离了主题思想,如近年来所谓的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就像失去了土壤的禾苗一样,必将枯萎。
④最后,是由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造成的。同古典诗词曲赋相比,当代诗歌在题材内容方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其一,迫于现实社会主义生产的巨大综合压力和人类因物质文明进步而带来的精神困惑,当代诗歌的内容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对社会性问题的思考越来越少,使它日愈减少获得公众关注的机会,而只有在少数被现代社会物质化的心灵当中获得知音。其二,随着诗人们从社会文化中心退却,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诗歌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缘,诗人们成了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奇怪群体,这更加剧了他们的自闭倾向。其三,当诗人们精神的价值已经从崇高、纯洁、美好、自然过渡到了喧嚣、乐趣、庸俗、时尚的方向,于是平庸困扰着诗歌界,诗歌的阵地越来越小。
⑤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国新诗只有志存高远,发扬其应有的精神文化提升作用,既在主题内容方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方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随时代、社会、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改进,让中国新诗界尽快构建审美规范并早日达成审美共识。这样,中国新诗才能够既有技艺的美感又有时代的气息还有历史文化的内涵,并因此而融入中华诗歌的历史长河之中,从而有机会成为新时期的经典诗歌作品而流传于世。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在题材内容方面的变化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新诗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两,很少关注社会问题。
B、中国新诗越来越狭隘,不能反映社会的主流。
C、近年来出现了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等。
D、质量上乘的诗歌越来越少,多数诗歌内容平庸。
1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中华古典诗词曲赋曾经有过许多令人骄傲的绚烂与辉煌。
B、白话新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作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C、 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能忠实地坚守诗歌阵地的人越来越少,诗歌的发展江河日下。
D、中国新诗只要注重与时代结合,并继承发扬传统诗词曲赋的艺术,就一定能够改 变其“尴尬”处境。
17、联系全文,说说造成中国新诗处境“尴尬”的原因有哪些?(3分)
三、阅读下面话语,根据要求作文(40分)
我们欣赏过不少歌词,在那么多的歌词中,有那首(句)歌词最让你动容呢?请以“促 动我心弦的歌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2014-2015学年度
九年级(下)语文单元检测(一)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8分)
1、①蝼蚁 ②干瘪 ③慰藉 ④瞰望
2、A
3、修改:在“汉字书写”后面加“的热潮”。
4、①余光中 ②朦胧 ③莱蒙托夫 哈莱姆的桂冠诗人
5、③④②⑤① 【解析:本语段阐述“国学”的定义和依此涵盖的范围。③④句先从正反方面限定“国学”的范围,③“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与前句“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相呼应;②句用“只要……就……”的句式紧承“这样理解”,⑤句举例说明;①句中的“凡是”紧承前句的“依此类推”并和后句的“包罗万象”相呼应。】
6、示例:嘴巴很豁达,
吞得下所有辛酸;
它又很狭隘,
说不得一点是非。
(合理答案的要求:拟人手法2分,反映同一事物的正反两方面并体现在句式结构上2分)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14分)
7、都是指日寇铁蹄下蹂躏灾难深重的祖国;两首诗共同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满腔热爱之情。
8、甲诗以一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鸟的形象自喻,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乙诗中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象,借助摸索广大的土地产生的感受,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
9、诗中所运用的对比手法,一种是同一地区沦陷前后两种情景的对照;又一种是沦陷区与解放区两种情景的对照。采用对比手法,更强烈、更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对祖国人民苦难的哀痛。
(二)阅读《黑人谈河流》,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0、古老、黝黑、深邃
11、由于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有所积淀。这句诗,是作者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这一句诗在第二节出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五节再次出现,意在强化突出主题,并形成结构上的前后呼应。
12、不是。是为了展示自己种族灿烂的文明史,显示种族的自豪感。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8分)
13、这首诗将写景、抒情和议论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过赞美不假人工的自然美,批判矫揉造作的旧文化,歌颂顺时应势而生的新文化和新生的革命政权;从黑夜里的电光中看到民心所向以及反动势力的消亡的未来。反映了诗人高洁的审美理想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14、把“自然”和“粉饰”,新生和腐朽,革命的反动,形成鲜明的对照,抨击了用以维护反动统治的“宗教、礼法、旧文艺……粉饰的东西”,揭露他们宣扬的“信仰、情感、美观……”都不过是巩固其统治的“制人学说”。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
15、C 16、D
17、①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
②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
③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
三、阅读下面话语,根据要求作文(40分)
我们欣赏过不少歌词,在那么多的歌词中,有那首(句)歌词最让你动容呢?请以 “促动我心弦的歌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附加题(10分)
我们广东省举办了几届小学生诗歌节,一些优秀的作品获奖。例如下面一首小诗《妈妈,我很孤单》,是2011年广东小学生诗歌节的优秀作品,简单、真实、感人,小作者陆修远写这首诗时还是个5年级的孩子。请以《我以为……》为题目,尝试创作一首小诗。
【参考】 我以为
詹林欣
我以为时间会停留在小时候吃棒棒糖的样子里。
可是……时间却流逝在小时候吃棒棒糖的样子里;
我以为白雪公主会喜欢上小木屋的七个小矮人,
可是……白雪公主却喜欢上亲吻醒他的帅气王子;
我以为好姐妹离开后我一定不会哭一定会坚强,
可是……好姐妹离开后我却哭了可我真的会坚强;
我以为……真的只是我以为而已……
一切还是会发生,时间还是会流逝却会长太;
一切还是会发生,公主还是爱王子却会幸福;
一切还是会发生,姐妹离开后我哭却会坚强;
有时候,我以为的其实并不是最美好的,
可是……我还是会继续.傻傻的我以为。
【注:此诗获得2011年广东小学生诗歌节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