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名著推荐与阅读朝花夕拾
鲁迅阅读《朝花夕拾》,
了解课文写作背景和全书内容。课前阅读,准备资料走近鲁迅,了解创作风格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作者生平。
2.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 鲁迅(1881
—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 深入文本,了解背景 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原题《旧事重提》。
1925年他因支持学生运动,受到“正人君子”们各种“流言”的攻击和诽谤。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到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守旧势力的排挤。《朝花夕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任何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朝花夕拾”——鲁迅在小引中说:“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早晨的花,到晚上才拾起来,这是指作者到中年以后回忆青少年时代的往事的意思。。 散文介绍: 《朝花夕拾》目录: 小引 狗·猫·鼠 阿长和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等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合作交流,概括内容 1.阅读文本, 把握整体内容;
2.小组讨论, 畅谈喜爱篇目;
3.代表演讲, 发表独到见解。
内容归类:一、童年的温馨,充满趣味的童心世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47
《狗猫鼠》对小动物的喜爱P5
《无常》对民间艺术、地方习俗充满兴趣。对连环画、花纸、民间故事、迎神赛会等都有着浓烈的兴趣和喜好。P36内容归类:二、童年的压抑与伤害
《五猖会》中“背书”一段P32父母不懂孩子心理,自以为教育得法却严重伤害了孩子的心灵。
三、青年时代冲破家庭束缚,探求、抉择人生道路
《琐记》学地学、矿物学、赫胥黎《天演论》
《藤野先生》到日本求学 弃医从文
四、怀念亲人师友
喜欢的人:无常、长妈妈
敬重的人:藤野先生、寿镜吾
同情的人:范爱农内容归类:五、作为“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战士,鲁迅从来没忘记过战斗:
《父亲的病》对庸医的讽刺P53
《琐记》衍太太:居心险恶的人
《狗猫鼠》对所谓正人君子,散布流言者得批判
《二十四孝图》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赏析片断,写出感受精彩片段之——
《阿长与山海经》(1)通过粗读,了解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
(2)通过精读,认识阿长是一位怎样的旧中国劳动妇女?
(3)通过品读,了解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感情。按照以下要求,完成学习任务: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1.“谋杀”我的隐鼠。
2.“切切察察的毛病”。
3.摆“大”字的睡相。
4.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
5.“长毛”的故事。
6.买<<山海经>>。(重点)粗读阿长是一位怎样的旧中国劳动妇女? 阿长是个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愚昧无知、略带粗野,但又爽朗、热情、乐于帮助别人,她有着淳朴、宽厚、仁慈的美德。精读了解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感情。 文章是按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组织安排材料的。这种前后感情的变化,实际上就是: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见课文的最后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品读联系作品,分析人物形象 找出在全书中你认为认为描写得最好或者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 ??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 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人物形象简析1:人物形象简析2: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 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