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十二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北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文化方面,在古文复兴的同时,口语文学也兴盛起来;印刷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且发行的书籍不仅仅是儒教经典,还有历史书、诗文集等。在这里值得特别一提的是科学书籍的出版发行。可以说,自古以来没有像北宋皇帝那样重视医学的。……总之,在这个文化发达的历史潮流中,有许多惊人的成就。甚至有人认为,北宋时代可以和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以至近代相比。
——摅薮内清《中国 科学 文明》
儒学复兴
儒学经典产生于先秦,到汉代已难以读懂,学者对文字进行解释,称为“注”。汉代的注释到唐代又难以理解了,于是出现了对注释的解释疏通,称为“疏”。学者热衷于细枝末节的繁琐笺注,对现实的政治实践与个人精神生活不能提供有效的指导,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陷入危机之中。
十族之乡,百家之闾,必有浮图(佛教)为其粉黛。
——(唐)舒元舆
天下各州郡都有道教紫极宫,道教宫观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687座。
——《太平广记》
唐代儒学面临两个亟须解决的理论难题,一是如何强化皇权权威,为其提供不同于汉代天人感应迷信但又立基于天道的儒学理论支撑;二是如何提升儒学粗浅的心性论,使之可以与心性论佛学相抗衡,成为士人安身立命的修身之学。
——金观涛《中国思想史十讲》
大道无为
儒学复兴的背景
1、经济上: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科学进步,引发理学家对自然界及社会的思考。
2、政治上: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要求统一思想;同时重文轻武的政策,提供了文化环境。
3、文化上:儒学危机
魏晋以来的战乱使汉代儒学粗糙的天命思想加上儒学思想体系的缺点已无法控制人心,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唐宋时期,出现儒、佛、道“三教合一”潮流(尊儒-礼佛-崇道);为重兴儒学,儒家学者不断探索,儒学体系得到丰富更新。
KEY WORDS
程朱理学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理者形而上之道也。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晦安先生朱文公文集》 卷70《读大纪》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河南程氏遗书》
根据材料及课本内容,概括理学的思想体系
朱熹
程颢
程颐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
宇宙观:“理”是世界的本原
道德观:天理即“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
方法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如何看待“存天理,灭人欲”?
一方面,反映了一种对人高标准、严要求的修养理念,要求人摒弃过度的欲望,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体现出准宗教的道德自律精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它具有禁锢合理欲望、扼杀人性的潜在可能,极易成为统治者束缚被统治者的精神工具,因此历来受到进步思想家的批判。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程朱理学
宋代一大批知识分子毅然肩负起重振儒家文化的重任,积极参与现实,参与政治,恪守道德规范,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的人格意识,范仲淹、欧阳修号召士人重视名节,振作士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
(1)地位:
“四书”作为儒学基础读物; 元朝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答案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
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2)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强调责任使命、凸显人性庄严)
(3)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春秋
应运而生
战国
蔚然大宗
秦朝
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
正统思想
魏晋南北朝
面临挑战
隋唐
新发展
宋明
新体系—理学
明清之际
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儒家思想的演变
文学艺术
辛弃疾
李清照
豪放派:风格豪放激愤,气势宏伟,内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感慨。
婉约派: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内容以叹咏个人身世、写景抒情为主。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民众在勾栏瓦舍看戏曲表演
元曲——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元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该剧剧情取材自东汉"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
宋代话本相较唐代传奇,更加贴近于市井:随着说书活动的兴盛,在书场中流播的故事越来越多,话本以宋代的口语白话的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以及其他故事文本等,结合了听众的要求进行创作,叙述方式连贯,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带有悬念和巧合,讲述的多是市井小民的故事,尤以短篇小说的数量最多,也最能提现宋代民间文学的特色,后世统称为“话本”。其中代表作品有《简帖和尚》、《错斩崔宁》、《碾玉观音》、《西湖三塔记》等。
《西湖三塔记》梗概:清明节西湖畔,白蛇所化白衣娘子白卯奴迷途,被一位叫奚宣赞的男子所救。白卯奴的母亲白衣妇爱上了奚宣赞,不久又想吃其心肝,得白卯奴救护。后有道士奚真人出来,捉住众妖,包括白卯奴,将它们镇压在西湖的三个石塔之下。这是白蛇传故事雏形期 ......
宋代书法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
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为宋代书法四大家。
苏轼《黄州寒食试贴》
蔡襄《澄心堂贴》
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理学的兴起使人们更注重内心的修养。画家从追求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山水画成为画家寄托思绪情怀的方式。人物画水平也很高。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
特点及成因 代表人物或作品
文学 宋词 句子 ,用来 ,根据乐谱分为不同的 ,各有固定格式; 城市生活丰富多彩, 的需要。 豪放派: ;
婉约派: 。
元曲 散曲 散曲是一种比词 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 关汉卿的《窦娥冤》
马致远的《汉宫秋》
白朴的《梧桐雨》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元杂剧 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安排 ,表达 。 话本 宋元城市中, 非常盛行; 说书底本即话本,实质是早期的 。 《简帖和尚》《错斩崔宁》
《碾玉观音》《西湖三塔记》
艺术 书法 ,不拘法度 行书—“宋四家”
绘画 宋元以 成就最为突出, 其特点是不强调写实,注重 。 宋徽宗《芙蓉锦鸡图》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长短不等
配乐歌唱
词牌
娱乐场所
更灵活、更通俗
不同的角色
完整故事情节
说书演出
白话小说
追求个性
山水画
意境和笔墨情趣
苏轼、辛弃疾
柳永、李清照
科技
沈括(北宋)代表作是《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在《梦溪笔谈》卷二十中留下了一则有关宋英宗年间陨石的详细记载,记载中除了观察到陨石是流星体坠落地面的残余部分,还注意到陨石的成分,“色如铁,重亦如之”。
沈括
《梦溪笔谈》书影
简仪
郭守敬(元朝)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授时历》,《授时历》由元世祖按照“敬授民时”的古语而赐名。以365.2425日为一岁,距近代观测值365.2422仅差26秒。
王祯(元朝)编撰《农书》,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
《农书》
郭守敬
少数民族文字
辽朝:先后创制契丹大字、小字,用以刻石立碑,进行文学创作。
契丹大字“泰皇万国”大钱
契丹小字《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纪》是现今发现的唯一汉字与契丹小字对译的文字。
西夏:通过出土文献大量保存下来,包括佛经、法律、字典以及从汉文翻译过来的经史著作。有意义的西夏文共5857字。
女真文创制于12世纪金国建立后不久,与汉字同为官方文字。13世纪金亡于蒙古人之手后仍在部分女真诸部中使用至15世纪中期,后为满文所取代。
159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和噶盖二人参照蒙古文字母创制满文。
西夏文版《孙子兵法》
西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