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共27题)
一、选择题(共19题)
(2018·期末)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特点分别是
A.栅栏组织细胞呈圆柱状,排列整齐;海绵组织细胞不规则,排列整齐
B.细胞都不规则,栅栏组织细胞排列整齐,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
C.栅栏组织细胞呈圆柱状,排列整齐;海绵组织细胞不规则,排列疏松
D.都呈圆柱状,排列整齐
(2019·北京朝阳区·期末)光合作用是生物生存、发展和繁行的基础。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绿色植物的全部器官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C.可以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019·北京朝阳区·期末)农作物的合理密植是为了
A.促进作物对水分的吸收 B.提高作物对土壤肥料的利用率
C.促进作物的蒸腾作用 D.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效率
(2019·北京通州区·期末)在组成你的手指皮肤结构的细胞中,可以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其中的化学能,同时放出二氧化碳的结构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核 D.细胞膜
(2019·北京通州区·期末)在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有时要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时又要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下面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农田及时松土
B.低温贮藏水果、蔬菜
C.贮藏粮食时,密闭的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
D.小麦种子晒干后入仓
(2019·北京海淀区·期末)下列关于食品保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糖渍果实制成的果脯中水含量很低,能够抑制微生物生长
B.在低温环境下保存新鲜水果,能够促进水果的呼吸作用
C.真空包装食品能够隔绝空气,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D.晾晒好的果干应在干燥环境中保存,否则容易有微生物滋生
(2019·北京顺义区·期末)研究者测定了六月份某一天中,正常生长的大豆幼苗一昼夜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时,幼苗的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B. 时,幼苗光合作用逐渐增强
C. 时,幼苗的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D.一昼夜,幼苗积累了大量有机物,用于生长发育
(2018·期末)绿色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
A.根 B.茎 C.叶 D.种子
(2019·北京西城区·期末)国槐树型高大,其根部吸收的水分能够到达树冠顶端的动力来自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运输作用
(2019·北京房山区·期末)小明将新鲜的菠菜叶片放入 的热水中,很快发现叶片表面产生许多的小气泡,并且下表面的气泡比上表面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
A.叶片下表面的光照弱 B.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
C.叶片下表面产生的氧气多 D.叶片下表皮含叶绿素多
(2018·北京怀柔区·期末)我们有时会在公园中看到刚刚移栽的树木,树干上挂着输液袋(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其目的是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你认为输油管的针头必须插入到树干的
A.木质部 B.形成层 C.树皮 D.髓
(2018·重庆万州区·期末)从树瘤的形成,可推断出有机物的运输方向和运输部位是
A.由下向上、木质部 B.由下向上、韧皮部
C.由上向下、木质部 D.由上向下、韧皮部
(2018·重庆南岸区·期末)观赏植物滴水观音的叶片会“吐水”,这些水分是根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来的,将根吸收的水分运输到叶的结构是
A.叶脉 B.根毛 C.筛管 D.导管
(2018·北京房山区·期末)在探究大豆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中,种子发芽率最高的处理方式是
A.烧杯中不加水, B.水位保持在②处,
C.水位保持在②处, D.水位保持在①处,
(2018·石家庄市新乐市·期末)能不断产生新细胞的是根尖的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2019·临沂市兰山区·期末)下列对被子植物的一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玉米种子的胚可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B.杨树的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成的
C.小麦幼根的生长与根尖的分生区和伸长区有关
D.黄瓜开花、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种子
(2019·临沂市兰山区·期末)下图是果实形成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指的是
A.雌蕊 果皮 胚 B.子房 果皮 种子
C.雌蕊 种子 果皮 D.子房 果肉 种皮
(2018·北京朝阳区·期末)在早春时节,玉兰“先花后叶”,即当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却可以开出满树娇艳的花朵。可初步推测开花过程中所需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是
A.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 B.花瓣光合作用合成的
C.树皮光合作用制造的 D.植物体上一年制造并储存的
(2018·保定市满城区·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下列措施不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降低植物呼吸作用耗氧,人口密集城市减少植树
B.防止水土污染,减少农药、化肥使用
C.改善生态环境,完善“三北”防护林建设
D.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二、综合题(共8题)
(2018·北京丰台区·期末)某学习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1) 叶片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上分布着由保卫细胞构成的 ,它不仅是蒸腾时水分散失的通道,也是 等气体进出叶片的通道。
(2) 随时间的推移,可观察到该装置毛细管中的气泡向 (填“左”或“右”)移动。导致气泡移动原因主要是由于大量的水通过茎的 组织运输到叶片,并散失到大气中。蒸腾作用是植物体散失水分的主要动力,除此以外,还有一小部分水在叶肉细胞的 中,作为 作用的原料被利用。
(2018·北京门头沟区·期末)图 中①和②分别代表植物体吸收或释放的气体, 、 分别表示植物不同的生命活动过程;图 是某温室从 时开始持续密封 小时,测得的温室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假如图 中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气,那么 可以表示细胞正在进行 作用。
(2) 图 中 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区;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途径是 处的 。
(3) 在植物体中水分能从低处往高处运输,其动力主要来自叶片的 作用。
(4) 图 中曲线 段大幅度上升的原因是 ;曲线 段下降的原因是 。
(2019·北京东城区·期末)北京地区和新疆阿克苏地区处于相同的纬度带上,气候类型基本相同,两地的光照条件和苹果的种植措施也基本相同,但是阿克苏地区岀产的同品种苹果明显更甜。下表是两地同期天气状况的统计:
(1) 阿克苏地区的苹果更甜,是因为与北京地区相比,当地的夜间气温更 ,导致 作用较弱,有机物的消耗更 。
(2) 在苹果的生长过程中,果实里的糖分根本上来源于发生在叶片内的 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植物的叶片能够从外界环境中吸收 ,同时释放 。
(3) 苹果的种植需要合理密植,这样更有利于利用 ,从而提高产量。
(2019·北京顺义区·期末)入冬以来,我国多地频现雾霾天气,为深究雾霾造成的昏暗天气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有影响,顺义区某中学同学做出“昏暗天气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影响”的假设,并做了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三个玻璃瓶中装入等量清水,并分别向水中加入等量的碳酸氢钠。
②用打孔器在菠菜叶上打出直径 的叶圆片 片,各取 片浸没在 个玻璃瓶的液体中,抽气使其沉入瓶底,然后密封。
③将玻璃瓶分别放入甲,乙,丙 个玻璃罩中。
④甲装置不放卫生香,乙装置内点燃 根卫生香,丙装置内点燃 根卫生香,如上图。
⑤打开台灯照射 分钟后,观察到甲,乙,丙装置内叶圆片浮起的数量依次为 片, 片和 片。
请回答:
(1) 步骤①中向清水中加入碳酸氢钠是为了让清水富含 (气体)。
(2) 步骤④中用点燃的卫生香在密闭环境中造成烟雾,是为了模拟 天气,设置甲装置的目的是起 作用。
(3) 步骤⑤中叶圆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 (气体),使叶片浮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装置 (填甲,乙或丙)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大。此实验证明了昏暗天气对植物的光合作用 (填“有”或“无”)影响。
(4) 为使实验更科学准确,该同学多次重复实验,这样做是为了减小 。
(5) 大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灰尘颗粒等,对植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颗粒物会堵塞叶片的 ,从而阻碍气体进出叶片。
(2018·北京密云区·期末)番茄是双子叶植物,其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深受大众的喜欢。
(1) 番茄的果肉是由形态、结构和功能相同的薄璧细胞组成的,这样的细胞群称为 ,一株完整的番茄植株由微观到宏观的结构层次依次是 。
(2) 无土栽培已经成为生产番茄一种的重要手段,科研人员为了使番茄种子萌发率更高,做了一些实验研究。
i 番茄种子中幼小的植物体是 ,在萌发过程种子中的 为其提供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是在细胞内通过 作用为其萌发提供能量的。
ii 图 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科研人员研究的问题是 对番茄种子萌发率的影响,除此之外,影响番茄种子萌发的其它因素包括 、 (写出两条即可)。
(3) 番茄果实中的有机物是通过 作用产生后通过 (导管或筛管)运输到果实中储存起来的。
(2019·北京昌平区·期末)观赏性百合花朵较大,花冠颜色艳丽,常用来装饰环境。为改良百合的其它性状,科研人员进行了系列育种工作。
(1) 由下图可知百合花属于两性花,开花后成熟的花粉可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进行 传粉,随后完成被子植物特有的 作用,其中, 发育成种子中的胚。
(2) 野生品种“毛百合”观赏性差,但抗寒性强。因此科研人员选取不同的百合品种与其进行杂交,以培育观赏价值高的抗寒新品种。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注:果实膨大程度
i 选择“毛百合”品种做母本,在花未成熟前需去除 ,避免自身花粉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ii 百合果实是由雌蕊 的发育而来的,其适度膨大有利于种子的发育。
iii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第二组效果最好,原因是该杂交组合不但果实膨大程度 (较低/较高),而且更重要的是 。欲判断该组子代是否满足育种需求,应将种子置于 条件进行培养。
(2018·北京怀柔区·期末)根据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落花生,俗称花生,豆科落花生属植物。因为它开花后子房柄会不断伸长,直到花垂落地面,子房扎入泥土,果实才在子房中生长,真正是“落花着地而果生”。
老舍在其《落花生》中的描述:“花生:大大方方的,浅白麻子,细腰,曲线美。这还只是看外貌。弄开看:一胎儿两个或者三个粉红的胖小子。脱去粉红的衫儿,象牙色的豆瓣一对对的抱着,上边儿还结着吻。那个光滑,那个水灵,那个香喷喷的,碰到牙上那个干松酥软!白嘴吃也好,就酒喝也好,放在舌上当槟榔含着也好。写文章的时候,三四个花生可以代替一支香烟,而且有益无损。”
(1) 甲图花生种子结构中新植物体的幼体是 。
(2) 甲图中花生种子萌发时所必需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 、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3) 乙图中花生幼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最主要的部位是 。
(4) 丁图中的①和②表示花生果实的结构,依据丁图②中的种子数量推测,丙图花生的子房里有两个 ,丁图中的①是由丙图花结构中的 发育而来。
(5) 请写出“落花生”名字的由来: 。
(2018·德州市德城区·期末)填空。
(1) 过程 和 分别表示植物的 作用和 作用。
(2) 植物能进行 过程的主要器官是 ,场所是 ;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还能为 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来自 。
(3) 和 两个过程, 过程对于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恒定具有重要作用。
(4) 过程 大于过程 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得以 ,并能使植物表现出 现象。
(5) 温带落叶树木过冬时,仍持续进行着 过程,它所分解的物质则是通过 过程合成并储存在植物体内的。
答案
一、选择题(共19题)
1. 【答案】C
【解析】上表皮靠近栅栏组织,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叶绿体含量多,含水分多;而下表皮靠近海绵组织,海绵组织排列疏松,叶绿体少,含水分少。
故选择C选项。
【知识点】叶片的结构、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2. 【答案】B
【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意义有:一是完成了物质转化: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植物生长的需要,还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同时放出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二是完成了能量转化: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是自然界中的能量源泉。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促进了生物的碳氧平衡。因此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人类所用能源的主要来源,保证了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的来源,绿色植物的只有绿色部分,见光的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故B正确。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3. 【答案】D
【解析】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法,故D正确。
【知识点】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4. 【答案】A
【解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其实质就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故A正确;
故选A。
【知识点】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5. 【答案】A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6. 【答案】B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食品保鲜技术
7. 【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
8. 【答案】A
【解析】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故选择A选项。
【知识点】绿色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9. 【答案】C
【解析】蒸腾作用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水分进入导管后向上运输,所以根部吸收的水分可以到达树冠顶部。
【知识点】蒸腾作用的意义
10. 【答案】B
【解析】气孔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 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由设计的实验可以得知叶片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气孔处有气泡形成,一般来说会在气孔形成一个气泡,一个气泡代表一个气孔。所以发现叶片背面产生的气泡比正面的多,说明叶片背面比正面的气孔数目多。
【知识点】气孔的结构、功能及开闭、叶片的结构
11. 【答案】A
【解析】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植物体就是靠根、茎、叶的导管把水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
所以给一些刚移栽的树木输液(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为提高树的成活率,输液管的针头必须插入到树干的木质部。
故选择A选项。
【知识点】导管和筛管
12. 【答案】D
【解析】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将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自上而下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形成层是植物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的一层分裂旺盛的细胞,能不断分裂出新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因此会发现某些多年的老树的树干上有树瘤,树瘤形成的原因是害虫侵害树干,影响了树内韧皮部内筛管的向下运输功能,营养物质积存在伤口上方所致。
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
故选D。
【知识点】导管和筛管
13. 【答案】D
【解析】D选项:导管是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方向是从下往上,沿根—茎—叶运输,根尖成熟区的根毛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气孔是水分蒸腾作用的门户,与水分的吸收、运輸和散失有关,故D正确;
故选D。
【知识点】导管和筛管
14. 【答案】B
【解析】不加水,,缺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A错误;
水保持在②处,,具备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B正确;
水保持在②处,,缺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C错误;
水保持在①处,,缺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D错误。
故选择B选项。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种子的发芽率
15. 【答案】B
【解析】A选项:根冠,根尖最尖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嫰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
B选项: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
C选项: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 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
D选项: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因此能不断产生新细胞的是根尖的分生区。
故选B。’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16. 【答案】D
【知识点】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17. 【答案】B
【解析】花经过传粉、受精后,除了子房,其他的结构都会凋谢。子房继续发育形成果实,子房壁发育为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知识点】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18. 【答案】D
【解析】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是水和无机盐,并输送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A错误;
花瓣属于植物体的生殖器官,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树皮中的导管将从根部吸收到的水和无机盐运输到花等各个器官,水和无机盐不能转化成有机物,C错误;
有机物是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玉兰、海棠等植物植物在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有机物来自上一年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于树干,在开花时通过筛管输送到花瓣,D正确。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意义
19. 【答案】A
【知识点】从我做起,保护植被
二、综合题(共8题)
20. 【答案】
(1) 气孔;二氧化碳、氧气(和水蒸气)
(2) 右;输导;叶绿体;光合
【解析】
(2) 毛细管中的气泡向右移动。输导组织贯穿于根、茎、叶等处,细胞呈长管形,细胞间以不同方式相互联系。运输水、无机盐、营养物质,导致气泡移动原因主要是由于大量的水通过茎的输导组织运输到叶片,并散失到大气中。蒸腾作用是植物体散失水分的主要动力,除此以外,还有一小部分水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因光合作用需要水,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被利用。
故答案为:右;输导;叶绿体;光合。
【知识点】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气孔的结构、功能及开闭、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蒸腾作用的概念、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21. 【答案】
(1) 光合
(2) 成熟;导管
(3) 蒸腾
(4)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大量氧气(光合作用强,产生氧气较多);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呼吸作用较强,耗氧多)
【解析】
(1) 假如图 中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气,图中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说明细胞正在进行光合作用。
(2) 图 中 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途径是 处的导管。
(3) 在植物体中水分能从低处往高处运输,其动力主要来自叶片的蒸腾作用。
(4) 图 中曲线 段氧气浓度大幅度上升,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大量氧气,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曲线 段下降说明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知识点】植物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途径、绿色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蒸腾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
22. 【答案】
(1) 低;呼吸;少
(2) 光合;二氧化碳;氧气
(3) 光(能)
【解析】
(1) 由表中数据阿克苏地区与北京地区相比,当地的夜间气温更低,导致呼吸作用较弱,有机物的消耗更少。
(2) 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淀粉或糖类),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在苹果的生长过程中,果实里的糖分根本上来源于发生在叶片内的光合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植物的叶片能够从外界环境中吸收二氧化碳,同时释放氧气。
(3) 苹果的种植需要合理密植,这样更有利于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从而提高产量。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
23. 【答案】
(1) 二氧化碳
(2) 雾霾;对照
(3) 氧气;甲;有
(4) 偶然性
(5) 气孔
【解析】
(1) 步骤①中向清水中加入碳酸氢钠是为了让清水富含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利于植物叶片内的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
(2) 步骤④中用点燃的卫生香在密闭环境中造成烟雾,可以放出大量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气体,造成烟雾,可以模拟雾霾天气,设置甲装置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
(3)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中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在步骤⑤各装置中的圆形叶上浮,是因为圆形叶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密度变小,从而上浮。甲装置的叶片上浮数量最多,说明甲装置释放的氧气量最多,其光合作用强度最大。此实验证明了昏暗天气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影响。
(4) 为使实验更科学准确,应多次重复实验,避免、减少偶然性。
(5) 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植物体散失水分的门户,它的开、闭受保卫细胞控制;大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灰尘颗粒等,对植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颗粒物会堵塞叶片的气孔,从而阻碍气体进出叶片。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产物、空气质量与健康、设计对照实验、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光合作用的原料、重复性原则、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气孔的结构、功能及开闭
24. 【答案】
(1) 组织;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
(2) i 胚;子叶;呼吸
ii 基质保水量;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种子具有活力等)
(3) 光合;筛管
【解析】
(1) 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组合起来,称为组织,番茄的果肉是由形态、结构和功能相同的薄壁细胞组成的,这样的细胞群称为组织,一株完整的番茄植株由微观到宏观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
(2) i 种子都由种皮和胚构成,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其中胚芽最终发育成茎和叶;胚根最终发育成幼苗的主根;胚轴最终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它们最终发育成幼苗,所以胚最终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番茄没有胚乳,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中,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增强,将储存在子叶或胚乳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
ii 由图 可知,科研人员研究的问题是基质保水量对番茄种子萌发率的影响,除此之外,影响番茄种子萌发的其它因素包括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种子具有活力等。
(3) 番茄果实中的有机物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筛管植物体韧皮部内运输有机养料的管道,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果实中储存起来的。
【知识点】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及功能、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组织的概念、导管和筛管
25. 【答案】
(1) 自花;双受精;受精卵
(2) i 雄蕊(花药)
ii 子房
iii 较高;种子有胚率高;低温
【解析】
(1) 由图可知百合花中含有雌蕊和雄蕊,属于两性花,开花后成熟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进行自花传粉;双受精作用是指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的雄配子体形成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受精卵,另一个与中央细胞的极核(通常两个)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双受精后由受精卵发育成胚,中央细胞发育成胚乳。
(2) i 野生品种毛百合观赏性差,但抗寒性强。因此科硏人员选取不同的百合品种与其进行杂交,以培育观赏价值高的抗寒新品种。
选择毛百合品种做母本,为了避免自身花粉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需要在花未成熟前需去除雄蕊。
iii 分析表格中的实验结果可知,第三组果实大程度效果最好,但种子有胚率较低,综合分析果实大程度和种子有胚率两个标准得到第二组效果最好,该杂交组合不但果实膨大程度较高,而且更重要的是种子有胚率高。欲判断该组子代是否满足观堂价值高且抗寒的育种需求,应将种子置于低温条件下进行培养。
【知识点】传粉和受精、双受精的过程、新情境下的探究实验、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人工辅助授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6. 【答案】
(1) 胚
(2) 温度
(3) 根尖
(4) 胚珠;子房壁
(5) 因为它开花后子房柄会不断伸长,直到花垂落地面,子房扎入泥土,果实才在子房中生长
【解析】
(1) 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其中胚芽最终发育成茎和叶;胚根最终发育成幼苗的主根;胚轴最终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它们最终发育成幼苗,所以胚最终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
(2) 甲图中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3) 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4) 果实中含有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种子的数目取决于子房中胚珠的数目,即果实里有两粒种子,说明子房里有两个胚珠。
(5) 因为它开花后子房柄会不断伸长,直到花垂落地面,子房扎入泥土,果实才在子房中生长,所以叫“落花生”。
【知识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及功能、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绿色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27. 【答案】
(1) 光合;呼吸
(2) 叶;叶绿体;动物和人;太阳光
(3)
(4) 积累;生长
(5) ;
【解析】
(1)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因此,过程 和 分别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主要器官是植物的叶。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还能为动物和人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来自太阳能。
(3) 这两个过程中, 光合作用能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再次转变为有机物,被生物利用,对于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恒定具有重要作用。
(4) 过程 大于过程 时,即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植物体内积累有机物,使生物表现为生长的现象。
(5) 温带落叶树木过冬时,树叶凋落, 光合作用无法进行,但是 呼吸作用依旧在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来自于 光合作用生产并积累的有机物。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光合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