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一(上)质检联盟期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C(A项,“精神现代化比物质现代化更加重要”分析不当,原文没有比较谁更加重要。B项,
“作品数量和诗人、词人数量以及诗词影响力都是可以与唐代、宋代、元代相提并论的”不合文
意,原文是“清朝是诗词的中兴期,作品数量之多和诗人、词人之多都是前朝不可比拟的。但
是清朝的诗词高度与诗词影响力无法和唐诗、宋词比肩”。D项,“…所以…”强加因果,
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
2.D(不合文意,原文是“第六大变化是人的现代化。这一点最易为今天的诗人、词人所忽略。
其实,现代化突出表现在‘物’上,但深层表现在‘人’上”)
3.B(B项,谈的是中国诗词发展的现状,不属于“中华诗词面临的时代机遇”范畴)
4.①中华诗词复兴要解决好中华诗词的现代化问题。②中华诗词正由复苏走向复兴。③中华
诗词发展遇到的困境和问题。④中华诗词复兴面临的时代挑战和机遇。(每点1分,意思答
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5.①转变观念,不因循守旧。不固守旧体诗词的旧形式、旧格局,不固守旧的诗词意象、创作方
法、表现手法。②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要用全新的现代化视角打量诗词,要与时俱进,跟上
时代步伐,让诗词焕发新的时代生机。③抓住时代机遇,大胆实践。如诗词写作要尽可能适
应当代语境,用当代语言来书写,反映当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6.C(“了解到钟方格曾经是一名屡次立功的优秀资深刑警后,认为他是一个人才,才把他提拔
为派出所指导员”因果不当。由文章中“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才把他提拔为派出所指导员”可
知,陈局长提拔钟方格不仅因为钟方格是一名屡次立功的优秀资深刑警,是一个人才,更重要
的是钟方格大公无私却遭受不公待遇的经历和其优秀品质)
7.D(“是文章的高潮”错,钟方格带领警员们抓捕包括刘东来在内的涉毒人员确实是文章矛盾
较为尖锐的地方,但它只是故事情节的发展部分,高潮部分应该是钟方格和陈局长、刘东来的
见面及对话)
8.①“还有没有保留那一颗初心”呼应文章标题,使文章前后照应,浑然一体。②揭示文章中心
主旨,歌颂了钟方格等人不忘初心、一心为公的高尚情操。③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回
味、想象的空间。(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9.①钟方格作为刑警出身的资深警察,原是刑警大队的一名中队长,参加工作以来,屡次立功,
为最后他竞争刑警大队长职位成功埋下了伏笔。②县公安局新到任的副局长刘东来在吸毒
现场,并且表现异常,为下文揭示他卧底的身份埋下了伏笔。③钟方格一身正气,铁面无私,
不愿意给局长表侄脱罪,为下文他可能竞争上岗失败也要抓捕刘副局长埋下了伏笔。(每点
2分,意思答对即可
10.CEG[(原文标点)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24-104A20232024学年高一(上)质检联盟期中考试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二单元,第三单元第7课和第8课《梦游天
姥吟留别》,古诗词诵读。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华诗词的复兴首先要解决好中华诗词的现代化问题。何谓现代化?可以从物质现代化
蜘
与精神现代化两个层面去理解。所谓物质现代化,是指当代最新科技成果、发明创造、材料制
作、生产劳动等所构成的人类生活的物质世界。所谓精神现代化,是指适应当代物质生活条件
啟
与人际交往的人类精神活动。中华诗词的现代化,即中华诗词体现了当代的物质现代化与精神
现代化。
长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汉语言文字,同时也创造了中华诗词。体现汉语言文字美质的诗词,从
出现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低吟浅唱,不仅记录了民族的生存与
8
发展,同时也完成了中华民族的气质修养与精神塑造。一部中华文明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中
华诗史。
敬
唐诗、宋词、元曲是诗词发展史上的三座高峰。清朝是诗词的中兴期,作品数量之多和诗
人、词人之多都是前朝不可比拟的。但是清朝的诗词高度与诗词影响力无法和唐诗、宋词比肩。
病
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对比考察并分析唐、宋、清的诗词面貌,它们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
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一样的封建社会,一样的农耕文明,一样的语言体制。也就是说时代并没有
期
给清诗词发展提供足够的精神养料与物质条件。
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华民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代化也成为当今中
国的显著特征。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一古老的文学样式又蓬勃地发展起来。1984年中国韵文学会
的成立,1987年中华诗词学会的成立,2011年中华诗词研究院的成立,毫无疑问是诗词发展的
趋势需要,是诗词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意义的事情。几十年来大陆诗词社团遍地开花,诗词爱好
者、诗词写作者、诗词吟诵者大量涌现,诗词队伍远在百万人以上,年创作量更是一个海量数字。
诗词除了反映个人的日常生活,还以极大的热情与人文关怀,积极参与到国家大事中来,以及自
然灾难发生时对人心的温暖与拯救中来。如香港、澳门回归,奥运会,汶川特大地震,“一带一
路”倡议等,诗词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中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中华诗词正由复苏走向复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这个事实还表现在诗人的当代意识与四
十年前比明显增强。具有当代语言、当代意象、当代表现手法的诗词作品也相继产生,只是还没
有形成诗词写作的共识与主流。
【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
·24-10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