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九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72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5分,共72分)
据新华社电,罕见的月全食天象奇观于北京时间2014年10月8日17:14:48~20:34:19登场。天文专家表示,这次月全食对中国的观测者来说,是今年能观察到的唯一一次月食现象。结合月全食形成原理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包含几级天体系统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2.结合这次月全食发生时间,对合肥市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合肥某旗杆正午影子越来越短 B.大气的反射作用增强
C.此后合肥的昼变长,也变短 D.大气逆辐射持续减弱
3.莫斯科某中学生搭乘专机于当地时间7月21日8时从莫斯科(东三区)机场起飞,北京时间21日19时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那么该同学乘坐的飞机飞行时间为
A.11小时 B.27小时 C.6小时 D.9小时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联系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并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是
A.水循环 B.大洋环流
C.大气环流 D.岩石圈物质循环
5.如图,岩石圈的范围是
A.①层 B.②层 C.①层和②层 D.②层和③层
读12月22日四城市昼夜长短示意图(空白部分是表示昼,阴影部分表示夜,圆圈上的数字代表地方时),回答6-9题。
6.四城市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四城市中,纬度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符合的城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再过3个月,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绵阳进入冬季 B.哈尔滨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C.海口夏日炎炎 D.北京春雪逐渐消融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③④三层构成地球外部圈层 B.④⑤两层合称岩石圈
C.⑥⑦构成地球内部圈层 D.⑤⑥两层合称岩石圈
11.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图中的( )
A.③层 B.⑤层 C.⑥层 D.⑦层
2009年12月7日上午10时(当地东1区区时),丹麦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开始,与会13天中,大多数国家都认识到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会议当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温室气体减排责任、资金支持和监督机制等进行搏弈。各国经过艰苦谈判,最终达成了具有积极意义的《哥本哈根协议》。据此回答12-14题。
12.当此次会议开始时,北京时间是( )
A.2009年12月7日9时 B.2009年12月7日11时
C.2009年12月7日3时 D.2009年12月7日17时
13.全球变暖带来的危害( )
A.寒带和热带面积将扩大 B.温带地区降水量将增加
C.沿海地带逐渐沉入大海 D.生物物种种类将增加
14.目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是( )
A.全面禁止化石燃料使用 B.大力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C.大规模开发热带雨林 D.向发达国家提供减排资金
学习热力环流后,小王绘制了四幅生活中存在的热力现象示意图(下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气压高低 B.风力强弱 C.冷热不均 D.太阳活动
16.图中,有一幅图明显绘错了,你判定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热过程比较图,完成17-20题。
17.对地球表面具有“保温作用”的是(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吸收 D.大气逆辐射
18.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19.理论推测和实际测量表明月球表面比地球表面昼夜温差大,是因为月球表面缺少( )
A.太阳辐射 B.大气层 C.生物 D.液态水
20.科学家的下列预测与全球变暖的影响无关的是( )
A.自然植被的地理分布与物种组成可能发生明显变化
B.全球洪水、火灾等发生次数在一些地区将增加
C.位于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产量将减少
D.化石燃料的急剧增加,使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下图中⑤线代表地表,读图回答21-24题。
21.如果此图为海陆热力环流,,那么甲地可能是( )
①白天的海洋 ②白天的陆地 ③冬季的海洋 ④冬季的陆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如果此图表示北半球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形成赤道低压带 B.乙处气压比甲处高
C.甲丁之间吹西南风 D.丁处气压比甲处低
23.如果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 )
A.甲为陆地,丁为海洋 B.④为地表径流环节
C.③表示植物蒸腾 D.②能塑造地表形态
24.如果此图表示北太平洋洋流分布,⑤线代表赤道,则( )
A.洋流①为寒流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为寒流 D.洋流④为赤道暖流
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25-26题。
25.下列描述符合图①天气现象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的伏旱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节的台风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26.下列特征符合图②天气现象的是( )
A.极易形成冰雪天气 B.降水出现在锋前
C.过境后气压升高 D.过境后气温降低
读“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回答27-30题。
27.图①代表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8.与绵阳城区周边气候特征最相似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9.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0.③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
A.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B.终年西风带控制
C.常年赤道低压带控制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下表摘录的是2013年11月绵阳城区连续4天天气预报内容,据表完成31-33题。
日期
气温
天气状况
日期
气温
天气状况
11月1日
13℃~20℃
晴
11月2日
13℃~17℃
阴雨
11月3日
12℃~16℃
多云
11月4日
12℃~15℃
晴
31.与11月1日相比, 11月3日绵阳城区的天气状况是( )
A.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B.气温升高、天气转晴
C.气温升高、天气转阴 D.气温降低、天气转阴
32.影响绵阳这4天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
A.高气压 B.暖锋 C.低气压 D.冷锋
33.此期间,超强台风“海燕”,肆虐了菲律宾、越南等地。下图能够正确表示台风“海燕”气流状况的是( )
下图表示意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读图,回答第34-36题
34.若Q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的气压状况和所处的半球分别为( )
A.低压系统、北半球 B.高压系统、北半球
C.低压系统、南半球 D.高压系统、南半球
35.形成Q地风的直接原因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D.惯性离心力
36.与该天气系统控制下的我国天气相符合的是( )
A.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 B.冬季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寒潮
C.东南沿海的台风 D.长江中下游初夏的梅雨
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读右图完成37-39题。
37.塔里木河水属于( )
A.地表水 B.地下水 C.冰川 D.大气水
38.根据材料分析塔里木河水主要参与哪类水循环( )
A.海陆间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三圈环流
39.我国南方以水田为主,当地以旱田为主,这反映出该地( )
A.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
B.水资源的利用方式不合理
C.水资源的质量较差,不适合水稻生长
D.水资源的数量很少,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
下图中①②③④为非洲大陆周围洋流分布图,读图回答40-42题。
40.洋流①的性质和流向应该是( )
A.暖流、向北 B.寒流、向北 C.暖流、向南 D.寒流、向南
41.组成副热带环流且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洋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2.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 )
A.洋流①对沿岸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B.洋流②对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有重要作用
C.洋流③对沿岸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D.洋流④变暖产生了厄尔尼诺现象
陆地上的水在不断流动,互相转换,形成密切联系的水体,据此回答43-44题。
43.下图中①②是河流横断面,虚线为潜水位(地下水水位),正确反映河流洪水期水体之间补给情况的是( )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44.陆地淡水中,数量最多的是( )
A.河流水 B.冰川水 C.湖泊水 D.生物水
下图为大西洋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5-46题。
45.①②③④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6.①②③④洋流构成的大洋环流是( )
A.北半球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B.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C.南半球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D.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2012年3月22日第20届世界水日主题为“水与粮食安全”,与此呼应的中国第25届“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据此回答47-48题。
47.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色列发明了滴灌技术,这体现了水资源利用过程的( )
A.开源 B.节流 C.净化 D.淡化
48.我国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
①水质性缺水 ②总量足,人居量少 ③时间分配不均 ④空间分布不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第Ⅱ卷(综合题,共28分)
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28分)
49.下图为欧洲局部区域某时近地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从大气环流来看,该区域常年受 风带控制。此时,就气流状况而言甲地受 控制。(4分)
(2)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形成降雨的是 (不定项选择,全对得分)。(2分)
(3)此时丙地天气状况是 ;未来12小时内丙地将受 (填天气系统的名称)影响,受其影响丙地天气变化状况是 。(6分)
50.图甲为ABCDE五地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图乙为某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问题。(16分)
(1)写出甲图中AD两地气候类型A: ;D: 。(4分)
(2)E地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2分)
(3)乙图代表的气候特征 ,该类型气候分布与甲图对应字母是 。(4分)
(4)若甲图大陆是亚欧大陆,则D地气候深受 (填洋流名称)影响。(2分)
(5)河流水属于水循环过程的 环节。从时间分配看,E地河流
(填“冬”或“夏”)季水量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