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榆林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5 06:38:15

文档简介

2023年秋季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试题·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因此劳动教育是文化实践的本体”强加因果,原文表述是“从对象物的属性来说,劳动教育就是文化实践的本体”,但没有说“劳
动教育的本质是知识、价值的生产、传播和影响”是其原因。)
2.C(“劳动其实就是各种活动”扩大范围,原文表述是“劳动是人特有的发生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交互作用的活动”。)
3.C(爸爸的做法更偏向于惩戒教育,且引导女儿认识到要想避免繁重劳动,就要多读书,这违背了文章意图,并不能说明孩子真正理
解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4.①运用引用论证:借助名家学者的观点进行阐述,如文中第一段援引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的观点来论述“劳
动作为人类发展的物质性力量”,使论证具有说服力。②运用举例论证:如文中列举朱熹、卢梭、陶行知等例子来论证“在世界文化
历史长河中,存在着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使论证具体有力。(每点2分,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5,①全国大中小学推行劳动教育,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浸润和传承创设了情境、建构了场域、丰富了载体。②中小学的劳动
教育有利于孩子们的价值观塑造,培养学生的责任感。③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常识和技能,养成自
理能力,感知认知真实而复杂的社会,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公共意识和利他精神。(每点2分,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
之有理酌情给分)
6.A(“外卖小哥更关心、心疼的是撒落一地的夜宵”错误,由文中“一边关切地问她是否被撞伤,一边心疼地看着撒落一地的夜宵”可
见,外卖小哥并不是更关心、心疼撒落一地的夜宵。)
7.B(“暗含作者对母亲的批判,因生活拮据,母亲并不能照顾好女儿”过度解读,于文无据。)
8.①渲染氛围,为人物的出场作铺垫:如开篇“飘起了雪花”,营造了静谧平和的氛围,引出主要人物。②烘托人物心理,体现人物形
象:如“雪花落到两张钞票上,她心里暖暖的”,冰冷的雪花和母亲感到温暖的内心形成对照,母亲被外卖小哥的真诚致歎所感动,体
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每点2分,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9.①最后一段中的“花”其实就是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没有一朵花拒绝绽放”即指每一个人都可以散发自己的善良、友爱。②“再清苦
的日子…希望就会生长”说明即使生活清苦,但生活依然可以充满爱和温暖,这样的人生就会有希望。③明亮的路灯喻指母亲的
善良,对女儿的爱,照亮、温暖了冬日。(每点2分,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0.BDF(原文标点为:事未行,求为方面,复拜成都尹,充剑南节度等使。)
11.B(“所有子女”错误,唐代荫补数量有限。)
12.D(“身为宰相兼任巡内刺史的房琯”理解有误,根据原文“琯以故幸相为巡内刺史”可知,房琯是凭借前宰相的职位担任巡内刺史,
不是兼任。)
13.(1)由于史思明拥兵自重而没有赴任,于是悠闲地居住在京师,频为自负骄傲。(“之”“优游”“矜大”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他的父亲感到他与众不同,说:“真是我严挺之的儿子!”但却经常管教他。(“奇”“然”“禁救”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4.①材料二相比材料一,增加了严武和杜甫的交往及严武死后其母的忧虑等内容。②更体现严武狂妄恣肆、喜怒无常的性格,及其
性格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3分,酌情给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严武,是中书侍郎严挺之的儿子。二十岁因祖上的功勒做官,迁任侍御史。至德初年,肃宗兴兵平难,广收人才,严武执持旄节赶
赴肃宗的驻跸之所。宰相房绾因为严武是名臣之子,一向器重他,这时,首先推荐他,说他有才能和谋略,逐步升迁到给事中。官军收
【高一期中考试试题·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41224Z{#{QQABLYCAogCIQAIAAQgCQwXwCgAQkBECAIoGBBAAsAIBAQNABAA=}#}
{#{QQABLYCAogCIQAIAAQgCQwXwCgAQkBECAIoGBBAAsAIBAQNABAA=}#}
{#{QQABLYCAogCIQAIAAQgCQwXwCgAQkBECAIoGBBAAsAIBAQNABAA=}#}
{#{QQABLYCAogCIQAIAAQgCQwXwCgAQkBECAIoGBBAAsAIBAQNABAA=}#}
{#{QQABLYCAogCIQAIAAQgCQwXwCgAQkBECAIoGBBAAsAIBAQNABAA=}#}
{#{QQABLYCAogCIQAIAAQgCQwXwCgAQkBECAIoGBBAAsAIBAQNABAA=}#}
{#{QQABLYCAogCIQAIAAQgCQwXwCgAQkBECAIoGBBAAsAIBAQNABAA=}#}
{#{QQABLYCAogCIQAIAAQgCQwXwCgAQkBECAIoGBBAAsAIBAQNABAA=}#}
{#{QQABLYCAogCIQAIAAQgCQwXwCgAQkBECAIoGBBAAsAIBAQNABAA=}#}
{#{QQABLYCAogCIQAIAAQgCQwXwCgAQkBECAIoGBBAAsAIBAQNABAA=}#}
{#{QQABLYCAogCIQAIAAQgCQwXwCgAQkBECAIoGBBAAsAIBAQN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