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中2023级期中联考
生物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
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学说是19世纪三大自然科学发现之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的建立者只有施莱登和施旺
B.细胞学说表明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D.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细胞学说的建立对生物学的发展影响深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B.生物的生长发育等生理现象的奥秘需要到细胞中去寻找
C.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漫长而曲折,在发表之后未经修正
D.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解释了个体发育
3.流感一般由流感病毒引发,下列关于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流感病毒具有基本的细胞结构
B.流感病毒一般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C.流感病毒是生物,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之一
D.流感病毒离开相应宿主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4.归纳法是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之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从观察到植物的花粉、胚珠、柱头等的细胞都有细胞核,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
核这一结论,运用了归纳法
B.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完全归纳法来预测
和判断
C.观察所有类型的植物细胞后发现他们都有细胞核,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的结
论,运用了完全归纳法
D.根据部分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而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运用了不完
全归纳法
高中2023级生物试题第1页(共8页)
5.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单细胞生物变形虫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B.大肠杆菌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C.冷箭竹个体由器官直接构成,无系统这一层次
D.大熊猫个体直接由心脏、血管等多个系统组成
6.从细胞到生物圈对应着从微观到宏观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某森林中的所有马尾松构成一个种群
B.某池塘中的所有动植物构成一个群落
C.草原上的所有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
D.生物圈是生命系统中最大的结构层次
7.下列关于显微镜的相关原理及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不是面积或体积
B.若要将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C.对于藓类等大叶片材料,可不用低倍镜直接使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D.从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范围变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少
8.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当视野中物像清晰可见时物镜与临时装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
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物镜
物锁
物镜
物镜
载玻片
载玻片
载玻片
一载驶片
A
B
D
9.不同种类的生物,其结构与功能多种多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蓝细菌含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B.酵母菌和衣藻都有细胞壁和核糖体,具有统一性
C.支原体是原核生物,具有细胞核、细胞膜等结构
D.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10.以下是四类生物的部分特征:①无细胞结构,仅含有核酸和蛋白质:②有细胞结构,
有环状DNA但无核膜;③含有染色体和核糖体、线粒体等各种细胞器;④有核糖
体、叶绿素,但无叶绿体。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新冠病毒对应①,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B.②属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
C.③对应的生物一般都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D.④对应的生物可能还含有藻蓝素
11.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
B.不同生物体内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基本一致
C,细胞中的元素可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D.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高中2023级生物试题第2页(共8页)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中2023级期中联考
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5:CCBBD
6~10:BAABA
11~15:BBCCD
16~20:CCCDD
21~25:AABCD
26~30:CBADA
31~35:CDDBA
36~40:BDCC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以下为参考答案,其他合理答案的情给分)
41.(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氨基
羧基(顺序可调换)
(2)163
163
2942
(3)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氨基酸的数目成千上万,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
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2分,一点1分,任答两点即可)
(4)催化、运输、免疫、调节、信息传递、防御(3分,一点1分,任答三点即可)
42.(1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②
(2)核糖体
(3)③⑥⑨(顺序可以调换,答案不全扣1分)
(4)高等
(5)①(1分)
⑩(1分)
43.(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脂质
蛋白质(顺序可调换)
糖类
(2)③
A
(3)进行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2分,任答一点即可)
(4)种类和数量(2分,一点1分)
细胞器膜
44.(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下表皮
叶肉
(2)叶绿体
(3)逆时针(2分)
(4)不做任何处理(2分)
光照
流动的速度(2分)
部分解析:
1.C
【解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A错误;细胞学说仅表明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而非所有生物,B错误:细胞学说只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D错误。
2.C
【解析】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C错误。
3.B
【解析】流感病毒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A错误;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但能够增殖,属于生物,不属
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之一,C错误;流感病毒离开相应宿主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D错误。
4.B
【解析】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不完全归纳法,由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因此可以用来预
测和判断,B错误。
5.D
【解析】心脏、血管等器官组成系统,大熊猫个体由各种系统组成,D错误。
6.B
【解析】群落由该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包括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B错误。
7.A
【解析】视野中的物像在右下方,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即同向移动),B错误:
不论任何材料,显微观察时都是先低倍再高倍的原则,不能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C错误:换用高倍物镜
后,视野范围变小、亮度变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变少、物像变大,D错误。
8.A
【解析】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越小,表明物镜倍数越高,观察到细胞数目越少,视野亮度越暗。
9.B
【解析】蓝细菌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其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A错误;支原体是原核生物,具有细胞
膜,没有细胞核,C错误;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酵母菌是真核细胞,有以
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D错误。
10.A
【解析】①是病毒,②是原核细胞,③是真核细胞,④可能是蓝细菌,所以新冠病毒对应①,但不能独立
完成生命活动,A错误。
11.B
【解析】不同生物体内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元素含量有差异,B错误。
12.B
【解析】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B错误。
13.C
【解析】甘蔗、甜菜含有较多的蔗糖,是非还原糖,不能用于还原糖的鉴定,A错误:使用斐林试剂检测
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反应完成后可肉眼观察颜色变化,B错误:双缩脲试剂A液和斐林试剂甲液都是浓
度为0.1g/mL的NaOH溶液,D错误。
14.C
【解析】生物体内的自由水可以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细胞,同时也把各个细胞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
运送到排泄器官或者直接排出体外,而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C错误。
15.D
【解析】Ca+含量过低会引起动物出现抽搐症状,D错误。
16.C
【解析】糖类一般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A错误;有些糖类分子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如
葡萄糖、蔗糖、淀粉、糖原等,有些糖类分子(如纤维素)是组成细胞的结构物质,有些糖类分子(如五
碳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B错误:多数糖类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为2:1,脱氧核糖中该比例大
于2:1。
17.C
【解析】纤维素不溶于水,在人和动物体内很难被消化,C错误。
18.C
【解析】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A错误;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其中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和
不饱和脂肪酸两种,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B错误:性激素可促进人和动物
生殖细胞的形成以及生殖器官的发育,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