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05 13:3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世界经济如不曾大崩溃,希特勒肯定不会出现。十之八九,也决不会有罗斯福这号人物”
——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如果德国人不能解决它的空间缺乏的问题,不能为它的工业打开国内市场,那么2000年就白费了。……必须抢夺并守住空间……
——1930年[德]希特勒
《全球通史》
意 德 日
法西斯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6年德军进入
莱茵非武装区
二战前德国的扩张
1938年德国吞并
奥地利
凡尔赛和约
没有抵制和制裁
1936年德军进入
莱茵非武装区
1938年德国吞并
奥地利
苏 台 德
时间:
地点:
国家:
内容:
慕尼黑会议
1938年9月
德国慕尼黑
:德意,英法首脑
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在10天内把苏台德割让给德国
张伯伦. 英国
达拉第. 法国
希特勒. 德国
墨索里尼. 意大利
图中“让他进攻苏联”中的“他”指的是( )
A.德国的希特勒
B.英国的张伯伦
C.法国的达拉第
D.意大利的墨索里尼
a
“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吧” ——英国首相张伯伦
“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 ——捷克斯洛伐克外长
从左图中能得到的信息是( )
A.国际联盟的建立
B.绥靖政策的实行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祸水东引
绥靖政策
原因
害怕战争
祸水东引,把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含义
西方大国以牺牲弱小国家安抚侵略者
影响
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1939年9月1日 德军闪击波兰
二战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2、历史原因:德、日对“凡—华体系”的仇视
3、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加速了德国和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和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4、其它原因:一些打过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采取的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也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材料:波兰与法国在1939年5月签订了一个协议,法国承诺会在波兰遭到入侵后15日内加入战斗。英国和波兰在1939年8月25日签订了成为军事盟友的条约。
静坐战
是盟友为什么宣而不战呢?
1、英法是波兰的军事盟友
2、英法的绥靖政策
敦刻尔克
德国西线进攻和敦克尔刻撤退
1940年4、5月
丹 麦
丹 麦
丹 麦
丹 麦
丹 麦
丹 麦
挪威
挪威
挪威
挪威
挪威
丹 麦
挪威
卢森堡
卢森堡
卢森堡
卢森堡
卢森堡
卢森堡
卢森堡
荷兰
荷兰
荷兰
荷兰
荷兰
荷兰
荷兰
比利时
比利时
比利时
比利时
比利时
比利时
比利时
马奇诺防线
在敦刻尔克被德军俘虏的英国士兵
敦刻尔克撤退
不列颠之战(德国vs英国)
Never never never give up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
——英国丘吉尔

二战继续
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莫斯科保卫战(德国vs 苏联)

二战扩大
左边床上的人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
右边床上依次是:斯大林瘙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
不会被传染
二战进一步扩大
《太平洋英雄》是一款模拟空战游戏,30个游戏任务都是根据美国海军在 的真实事件改编的,这款游戏的第一个任务是日本偷袭珍珠港
A 欧洲战场 B 中国战场
C 太平洋战场 D北非战场
C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陷入狂喜
日本:庆祝成功偷袭
中国蒋介石说:“这就对了”
德国希特勒兴奋地说:“德国追随 日本,向美国宣战”
英国丘吉尔:“好了,我们总算赢了”
苏联斯大林:“可以得到美国地援助了”
——纪录片《天罚》解说词
二战……
动脑筋
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总是屡屡得手?
1、从二战前的30年代开始,英、法、美等国推行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具体表现为英法的“不干涉”政策和美国的中立法等。
2、战争初期,由于法西斯国家比较成功地采取了袭击的战术,而受侵略的国家战争准备不充分,战术思想落后,许多国家是仓促应战,所以被动挨打。
3、战争初期,还由于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没有很好地团结起来,协同合作,共同对付法西斯敌人。
你认为在这样的态势下,反法西斯国家怎样做才能尽快打败法西斯国家?
镜头一:
团结就是力量……
1、背景:
(1)德、意、日法西斯疯狂的侵略扩张对世界各国构成严重的威胁
 (2)为了打败法西斯集团,反法西斯国家走向了联合
2、时间及标志: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3、意义:
(1)团结了一切反法西斯力量组成统一战线,使各国人民的斗争相互支持和配合
(2)孤立了法西斯国家,对世界人民最终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基础:共同的敌人,共同的利益
标志:1942年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
作用: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加速了法西斯
的灭亡。
表现:
战略上的联合:三大战场遥相呼应
经济上的联合:美国提供战略物资
政治上的联合:重要会议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意义:《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依据材料分析该宣言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二战的转折
阿拉曼
斯大林格勒
1942.10~11
1942.7~1943.2
1943.9
非洲战场
1942年10月,阿拉曼战役------非洲战场的转折点
英军从阿拉曼发起进攻。这次战役的代号叫“捷足行动”
德军陆军元帅隆美尔
英军陆军元帅蒙哥马利
背景。1941年初,德军进入北非。纳粹名将隆美尔指挥德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之后,在1942年6月,逼近阿拉曼,英军如果不能取胜,就可能丧失包括埃及在内的整个中东的势力范围,英国同海外殖民地的联系就会切断。英军必须设法阻止德意军队的进攻。
“阿拉曼战役之前,大英帝国战无不败;阿拉曼战役之后,大英帝国战无不胜。”
—丘吉尔
背景:1)莫斯科战役后德军无力发动全面进攻;2)地理位置:斯大林格勒是苏联南方最重要的工业中心、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德军如果占领了斯大林格勒,既可切断苏联中部和南方的联系,占领高加索石油区、顿河和库班的肥沃原野,又可迂回东北,包抄莫斯科,进取西伯利亚。所以,斯大林格勒的得失关系着苏德双方整个战局的命运。
意义:其一,它使苏德战争的进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其二,极大地提高了苏联的国际望。其三,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国家之间合作和团结。其四,对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其决定点,
则是在莫斯科的失败⑴。希特勒今天正是走的拿破
仑道路,斯大林格勒一役,是他的灭亡的决定点。
——毛泽东
中途岛海战(1942年6月)
(1)背景。1942年,日本陆军的三分之二以上陷于中国战场,无力在陆上发动新的进攻,只得寄希望于海军,以巩固并加强日本的海上优势,彻底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
(2)意义:太平洋战争转折点,日军由进攻转入防御,而美军由防御转入进攻.
307
147架
1艘
艘1
美国
3500
400多架
1艘
4艘
日本
作战人员
飞机
巡洋舰
航空母舰
中途岛战役双方主要损失对比
中途岛海战
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美、英和加拿大等国盟军5个步兵师、3个空降师在法国诺曼底沿海登陆。为此次登陆盟军集结兵力达287.6万人,6500艘战斗舰艇和运输船只,11000架作战飞机及2700架运输机。这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
视频
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1943年,开罗会议
1943年,德黑兰会议
1945年,雅尔塔会议
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包括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雅尔塔会议,决定彻底打败德国,铲除法西斯主义;苏联答应在欧战结束后3个月内对日作战;决定召开联合国制宪会议。
波茨坦会议,苏美英重申雅尔塔会议精神;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盟军解放欧洲,逼进德国本土(1945年苏军从东面,英法美等国从西面攻入的德国)
东南欧各国人民纷纷武装起义
法西斯德国败局已定
背景:
加快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解决战后重大问题。
目的:
作用
主要内容
参加国
时间
名称
利于三国协同对日作战
发表《开罗宣言》
中美英
1943.1.1
开罗
会议
德黑兰会议
1943年11~12月
苏美英
通过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关于战后合作的宣言;决定开辟第二战场
加强了三国联合对德作战
雅尔塔会议
1945年
苏美英
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精神
①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
②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
③战后成立联合国
④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①加速了德国的灭亡
②为雅尔塔体系建立奠定了基础
波茨坦会议
1945年
苏美英
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中国领土归还中国
攻克柏林德国投降
1945年5月8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苏军攻克柏林
1945年4月25日,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苏军完成了对柏林的包围,红军战士经浴血奋战,于4月30日把红旗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主楼的圆顶上。恶贯满盈的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朝自己的脑袋开了一枪,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
广岛
长崎
日本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二战结束。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中国在毛泽东号召下,发起对日的最后一战。
镜头二:
尘埃落定,我们在反思……
原 因 篇
二战中法西斯国家非常猖狂,反法西斯国家为什么最后能够胜利 ?
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
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改变了力量对比,为战胜法西斯国家提供了有力保证。
影响篇
二战的结果、性质和影响
1)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
2)第二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3)摧毁了法西斯主义、和平思想深入人心
4)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壮大
5)客观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结果:以法西斯国家的失败而告终,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性质:是一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
启示篇
1)和平来之不易,悲剧决不能重演。
(2)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3)所有国家都应走和平发展道路,侵略扩张导致灾难。
(4)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打结的手枪 铸剑为犁
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警 示 篇
他说,“在这片代表着波兰骄傲和德国罪行的土地上,我们期待着宽恕与和平。”德国“再也不会犯这样可怕的错误了”。
东京靖国神社
●战败国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