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3.感受火烧云这一景观的瑰丽,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一、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总是毫不吝啬地将一道道美丽的景观展现在大家的面前,有很多的自然景观让人叹为观止。今天,我们就继续跟随作者萧红的脚步,一起去领略那奇特的火烧云景象。(板书课题)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课件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课文
1.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3.体会作者赞美、热爱自然景象的心境。
(三)课件出示:检测学生自学情况
1.人们为什么将这种云称为“火烧云”?课文中的哪句话告诉我们了?
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齐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学生读)
一个“烧”字不但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而且给人一种动态变化之美,变化之快。
2.通过预习,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述火烧云的?
同学反馈:(板书)“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的顺序来描述的。
3.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听朗读回答。
(四)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了解“火烧云上来了”
1. 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按顺序找出作者在描写霞光照在大地上的景象时描写了哪些景物?用你喜欢的符号把它画出来。
3. 交流、反馈:(小孩子的脸、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老头儿、小白猪)
4. 这些景物在霞光的照耀下都发生了什么变化?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红红的、红的、金的、紫檀色的、金)
5. 讨论:看到火烧云带来的变化,人们的心情怎么样?(高兴,乐呵呵,欣喜……)
6.同学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去学习第三自然段。
(五)学习课文第3段,了解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过渡:这一大片的火烧云气势恢宏,色彩艳丽,不得不让我们为此赞叹大自然的神奇,更让人感到神奇的是,火烧云千变万化。
1.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2.文段告诉我们哪些颜色的变化呢?
颜色多:从“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和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体会到火烧云颜色多。
变化快:从“极多”“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可以体会到火烧云颜色变化快。
3.接着从这里进行拓展到《我和祖父的园子》,让同学们知道萧红不只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画家,擅长用大量的色彩来描述。
变化快:从“极多”“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可以体会到火烧云颜色变化快。
过渡:火烧云颜色变化极多、极快,不禁让人眼花缭乱,而它的形状同样也是瞬息万变,让人不禁浮想联翩。(指明学生回答)
4.火烧云都变成了哪些形状呢?
5.火烧云形态的特点是形态多、变化快。
“马、狗、狮子”突出了火烧云形态变化之多。
“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一转眼”等词语准确地说明了火烧云形状变化之快。
(六)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因为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变化如此之多,如此之快,作者觉得有些(恍恍惚惚的),所以作者说“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
2.理解恍恍惚惚(由于火烧云变化极多,极快,人们有些看不真切了,觉得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
3.就在人们揉揉眼睛,恍恍惚惚中,火烧云下去了。引读句子——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对火烧云的喜爱,对火烧云离去的恋恋不舍,无奈之情。)
(七)我的收获
1.你学到了作者哪些好的观察方法?
2.体会到作者对大自然怎样的情感呢?
(八)布置作业
通过平时的观察及想象,抓住云彩的形状或颜色的特点,运用恰当修辞,写一写你观察到的云彩。(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板书设计:
变化
颜色 形状
上来了 下去了
地面景物 美 心中
喜爱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