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浆、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榕”等11个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6个词语。
2、朗读课文,懂得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3、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4、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教学难点
懂得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配乐欣赏一段优美的视频,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齐读课题。【设计意图】教学中以配乐欣赏图片导入,缩短学生与文本的空间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课前小研究,分享交流
1.找出易错的词语,帮助大家记住它。
2.课文读了几遍,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观察日记,描写身边事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品词读句,感悟榕树的美丽(品析美)
师过渡语:通过课前小研究,我们知道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之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快速的浏览课文,找一找。
1.找到相关句子,与大家交流
2.出示课件内容:默读5-8自然段,找出描写大榕树美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并在旁边写感受。师过渡语:孩子们,我们来交流,你认为榕树的美,美在哪里呢?
3.交流找到的句子师解说图片,人们都说独木不成林,可是这株榕树占据了整个小岛,形成了独木成林的奇观,它是那样的自然安详,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多么茂盛的榕树,经历五百年的风雨沧桑,它仍然那么的生气勃勃,难怪作者会这样赞叹道: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4、出示问题:这株榕树为什么这么大。这么茂盛呢?与哪些因素有关
5、带着喜爱和赞美的心情美美的读一读相关段落。这一部分写榕树,抓住了榕树枝干,根,叶的特色,表现了榕树静而不动的美,我们把这种描写手法叫静态描写。
(四)悟鸟之欢腾(品鉴美)
师过渡语:同学们,如果你是一只南国的小鸟,你愿意来这棵榕树上安家吗?可是,傍晚我们来到这里没有一只鸟,第二天清晨我们再次来到这里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请你认真的听,仔细的看,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1、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群鸟欢腾的景象呢?你又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了群鸟纷飞,百鸟争鸣的景象呢?师出示阅读提示:默读课文12-13自然段,根据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章含义的方法,找出相关的句子,用“—”画出来,并在旁边这下自己的感受。
2、把体会到的,分享给大家。
这个片段描写大榕树上群鸟飞,扑,站,叫等活动情况,这种描写事物活动及变化的写法,叫动态描写。
3、学到这里你知道为什么作者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了吗?小组合作交流后,与大家分享。这部分写鸟,既有对鸟声,鸟影,鸟形,鸟色的整体描写,又能把镜头聚焦到一个点上,抓住一只画眉鸟,给它了一个生动而细腻的特写镜头,我们把这种描写方法叫点面结合。师:我们纵观这篇文章的描写方法,表现大榕树的美,运用了静态描写,描写群鸟的欢腾,运用了动态描写,既有静态描写又有动态描写,我们叫动静结合。
(五)迁移运用,拓展训练
观察日记,写一写身边的事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荀子说“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以致用。”小练笔意在利用本节课习得的学法及积累生动的语言,操练学生学会迁移运用,真正将知识内化为自己所得。
(六)总结
同学们,只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描写手法,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写,你也会像巴金爷爷那样写出这么优美的文章,成为大作家。同学们,今天就学到这里,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