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世界历史总复习
巨野县龙堌镇第二中学 黄体海
专题一 革命
1640年
1688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8世纪60年代
第一次
工业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1775年
1783年
法国大革命
1789年
1799年
美国内战
巴黎公社成立
1865年
1861年
1917年
1871年
十月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革命名称 美国内战
障碍
领导人
开始标志
处死国王
重要文献
性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封建专制统治
英国殖民统治
封建专制统治
克伦威尔
华盛顿
罗伯斯庇尔/拿破仑
议会重新召开
来克星顿枪声
攻占巴士底狱
查理一世
路易十六
资产阶级革命
《人权宣言》
《独立宣言》
《权利法案》
1,资产阶级革命
南方奴隶制
林肯
南方挑起内战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
资产阶级革命/民族解放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传播了民主进步思想
引发了殖民扩张
革命名称
障碍
领导人
性质
巴黎公社
十月革命
资产阶级统治
资产阶级统治
列宁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2,无产阶级革命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拉丁美洲
近代:拉美独立运动(18世纪末19世纪初、领导人: )
一战后墨西哥改革,领导人:
二战后古巴革命,领导人:
亚洲
近代:印度民族大起义,领导人:
一战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领导人:
二战后:印度独立
非洲
一战后:埃及 运动
二战后: 的独立,宣告非洲全部脱离殖民统治。
圣马丁、玻利瓦尔
纳米比亚
华夫脱
章西女王
甘地
卡斯特罗
卡德纳斯
3,民族民主革命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1.16世纪,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与商站,如巴西、非洲、拉丁美洲和中国的澳门。该国是
A.西班牙 B.荷兰 C.英国 D.葡萄牙
2.山东电视台准备开拍一部反映历史上“三角贸易”的电视剧,其中有一场景是欧洲殖民者从美洲返航。请你帮导演准备道具,他们的船只满载的物品应该是
A.美洲土著居民 B.黑人 C.廉价的工业品 D.黄金、白银和原料
3.2013年3月,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逝世,让拉美痛失一位“最伟大的领袖”。大约两个世纪前,拉美地区北方也曾出现了一位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伟大领袖,他就是
A.华盛顿 B.玻利瓦尔 C.章西女王 D.圣马丁
4.有人比喻英国“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这句话提示了
A.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 B.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C.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掠夺 D.英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
D
D
B
B
5.马克思认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段话主要强调的是殖民掠夺
A.给亚非拉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B.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有利于落后地区旧制度的瓦解 D.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6.“在欧洲以外直接依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这是对哪种罪恶的揭露
A.封建制度 B.奴隶制度 C.资本主义 D.殖民扩张
7.每一处地名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从非洲西海岸的贝宁奴隶海岸、加纳的黄金海岸等地名中,我们可以了解的历史信息是
A.社会主义革命运动持续高涨 B.近代欧洲国家的殖民运动
C.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古代埃及法老的专制统治
8.英国人安东尼.培根从1768年开始从事黑奴贸易,八年中他赚了76000英镑。他用这笔巨款开了一家铁厂,几年后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对这段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黑奴贸易为英国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B.黑奴贸易 开拓了英国的海外市场
C.黑奴贸易为英国提供了工业原料 D.黑奴贸易利于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D
D
B
D
9.有学者断言:“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其主要观点是
A.“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 B.“工业化革命”成就“欧洲奇迹”
C.“工业化革命”在全球扩张 D.殖民扩张推动“工业化革命”
10.“比较”是历史学科要求的能力之一。对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的比较评价正确的是
A.都使很多国家摆脱殖民统治 B.都是封建王公
C.都领导作战并且壮烈牺牲 D.都反抗过殖民统治。
11.下列对各国在19 世纪上半期所出现的历史情景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英国:“旅行者号”机车试车成功后,铁路交通迅速发展
B.美国:奴隶贩子当众毒打和侮辱带着镣铐的黑人奴隶
C.中国:英国人在上海从事商业活动
D.印度:章西女王带领起义军保卫章西城
12.近代以来一些大国先后崛起,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与特色标题“先声夺人称大国”、“手伸五大洲”、“亚洲诸国的梦魇”、“后发制人称霸世界”所指国家相对应的一组是
A.法国、俄国、英国、德国 B.西班牙和葡萄牙、英国、美国、德国
C.英国、德国、日本、美国 D.西班牙和葡萄牙、英国、日本、美国
D
D
D
D
13,材料一 所谓“全球联系”,系指15世纪以后出现的,以欧洲人为主导的跨越国家、民族、文化和社会形态界限的很多接触与互动,全球联系的建立,造成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规模空前的交换……
材料一中“全球联系”始于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规模空前的交换”。
新航路开辟。世界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
日益密切;殖民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
难。(正反分析)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996年,黑妹和中华、两面针这三大国产品牌分别占据东部、南部和西部市场,形成三足鼎立格局。如今,在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的网站上可以看到,占据2015年大卖场销售前10名的品牌为黑人、佳洁士、高露洁等,多为国外品牌,已无黑妹的踪影。
黑妹牙膏的命运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何种趋势的体现?
经济全球化。
4,科技革命
18世纪
六十年代
19世纪
六七十年代
20世纪
四五十年代
第三次
第一次
第二次
蒸汽机
蒸汽时代
电力、内燃机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计算机
网络
顺序
特征
开始
时间
名称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1,时代背景、时间、发源国、重要发明内容、发展特征、影响等方面。
2,思想、技术、政治制度方面。
生产工具:由手工生产变为机器生产;从简单到复杂;生产技术逐步提高,科技含量逐渐提高。
劳作方式:由原始协同劳作转变为个体生产,随着机械生产技术的革新,又转变为工厂化机器大生产和人工智能;逐渐智能化、机器化。
专题二 改革
1,日本改革
名称 大化改新 明治维新
时间
在位天皇
学习对象
改革原因
性质
内容
影响
646年
孝德天皇
中国隋唐
社会动荡
封建性质的改革
1建立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2私地私民国有,国家授田,统一赋税
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1868年
明治天皇
欧美
1国内危机(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2民族危机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废藩置县;2征兵制;
3地税改革,殖产兴业;4文明开化
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先进制度代替落后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国家 政策 背景 特点 结果 启示
苏联 (列宁)
美国 (罗斯福)
2,苏美改革
新经济
政策
罗斯福
新政
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已不适应经济
发展的要求
经济危机
融入
私有
经济
国家
干预
经济
调动了生产者
的积极性,缓
解了危机,巩
固了工农联盟
,促使了国民
经济稳步发展
渡过经济危机
坚持改革
开放/
改革要根据
国情
专题三
战争与和平
一,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时间起止
对战双方
爆发标志
主要战役 扩大: 最大规模:
联合:
转折: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标志:
重要会议:
结束标志 欧洲战事结束: 二战结束:
性质
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不平衡
萨拉热窝事件
经济大危机
1914-1918
1939-1945
同盟国、协约国
轴心国、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
德国闪击波兰(全面爆发)
凡尔登战役
苏德战争爆发
太平洋战争爆发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诺曼底登陆
雅尔塔会议
德国投降
日本投降
同盟国投降
帝国主义战争(非正义)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正义)
二,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时 间 格 局 形 成 中国地位 认 识
一战后
二战后
苏联解体后
多极化趋势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1、弱国无外交;
2、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3、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冷战对峙
任人宰割
国际地位
提高
多强中的一
员,制约霸
权主义的重
要力量
冷战对峙
三,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趋势
一、含义
二、开始标志
三、表现
四、障碍
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新航路开辟
1.最重要表现:世贸组织的成立。
2、其他: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增长;跨国公司影响增大;
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
专题四
大国崛起
俄国历史
彼得一世
改革
革命
建设
改革
解体:1991年
国家政策必须符合国情
彼得一世改革:
走上近代化道路,
1861年农奴制改革(资产阶级改革):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保留封建残余。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无产阶级革命,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经济上:1921新经济政策(市场与计划结合)
政治上:1922成立苏联
苏联模式
经济上:计划经济
政治上:高度集权
没有改变僵化的苏联模式
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标志二战后的格局结束
背离社会
主义放向
1775年
1783年
独立战争
1861年
美国内战
1865年
参加一战
1917年
1921年
经济
危机
参加二战
1933年
1929年
1947年
1941年
杜鲁门主义出台
美国历史
华盛顿会议
罗斯福新政
1942年
主持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20世纪90年代
出现新经济
1,重视科技;2,反对霸权;3,政策要适合国情;4,爱好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