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青蛙卖泥塘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卖、烂”等14个生字。会写“卖”字,读准多音字“喝”,读好轻声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了解青蛙是怎样不断改进泥塘建设的。
3.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双手劳动创造出来的。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2.了解青蛙是怎样不断改进泥塘建设的。
教学难点
1.小动物们不买泥塘的原因以及青蛙如何改造泥塘的。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双手劳动创造出来的。
教学过程:
(一)布告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老师的好朋友青蛙遇见了困难?谁想来帮帮他?(出示布告)生读布告。师:原来啊,青蛙是想要——卖泥塘。
2.师: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1课《青蛙卖泥塘》。生齐读课题。
3.指导生字“卖”书写,儿歌识记。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同位互评。(二)学习生字
1.出示四个生字“灌、缺、泳、楞”,指名读,开火车组词,齐读。
2.出示“集”,生讲解这个字是甲骨文的演变,古代的时候代表鸟儿在树上休息,今多指聚集。生拼读。
3.出示“绿茵茵”一词
(1)师纠正“茵”的读音,是整体认读音节。
(2)“绿茵茵”是什么形式的词语?形容什么的?
(3)师:表示颜色的程度更深,像这样ABB式的词语叫做叠词。
(4)指名说其他叠词,师PPT出示,生齐读。
4.出示“牌子、吆喝、水坑坑、挺舒服”四个轻声词,大声读,引导孩子说出这是轻声词。
5.指导“喝”这个多音字,生组词,齐读,做句子练习。
(三)学习课文
1.由多音字“喝”引出“吆喝”,联系生活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吆喝?在哪见过吆喝?模仿听过的吆喝的声音。
2.大声读青蛙的吆喝声“卖泥塘喽,卖泥塘!”多找几个孩子读,体会吆喝。
3.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青蛙为什么卖泥塘?(2)都有谁来买泥塘?
4.出示“烂泥塘”的图片,师: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板书:卖泥塘)什么是烂泥塘?如果你住在烂泥塘里心情怎样?齐读“烂泥塘”这个词,齐读第一段,感受青蛙的心情,模仿语气。
5.师:都有谁来买青蛙的泥塘了?生说小动物,师在黑板出示六个动物。
6.学习老牛和青蛙的对话。(1)师:看!老牛走来了,他说了什么?出示青蛙和老牛的对话。指名分角色朗读。
(2)老牛为什么没有买泥塘呢?
(3)师:老牛的话比较慢,拖长音。生再次指名读老牛的话:这个水坑坑嘛,在里面打打滚倒是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4)体会老牛两句话的含义,一句表示夸奖,一句表示建议,中间用了关联词语串起来。
(5)师:老牛没有买泥塘的原因是什么?生:周围没有草。
(6)读青蛙种草的句子。(学生板贴种草的图片)学习“采集、播撒”两个词语,找到两个词语的共同特点:都表示动作。同时“播撒”两个字都是提手旁。“采”字上 面是个爪字头,也表示手。教师引导这是偏旁识字。
(7)师:这还真是一只善于听取别人建议的小青蛙,都开始对泥塘进行改造了。(板书:改造泥塘)
2.学习青蛙和野鸭的对话师:到了春天,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谁又来买泥塘了?
(1)指名分角色朗读青蛙和野鸭的对话,读出人物特点。
(2)师:野鸭的话也有两层含义,你找到了吗?根据刚刚老牛的话学生自己找到“就是”这个 关联词语。
(3)师:野鸭为什么不买泥塘?青蛙听了野鸭的话,他是怎么做的?快速游览课文找到相应的段落。(板贴:引水灌满水泥塘的图片)
(4)生读第八段,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5)师:青蛙做了这么多事情,说明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青蛙?勤劳,爱动脑筋。
3.师:青蛙种了草,引了水,现在的泥塘已经变得有些漂亮了,青蛙卖泥塘的劲头更足了,再来帮青蛙吆喝吆喝。生:卖泥塘喽,卖泥塘喽!
4.同位合作:还有哪些小动物来买青蛙的泥塘?请你模仿老牛和野鸭的话来演一演。指名多名学生演,并上台贴板贴。
5.师:同学们看,现在青蛙的泥塘还是烂泥塘吗?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