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11.2 导体的电阻》2023年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一块长方体铜块,使电流沿如图I1、I2两个方向通过该铜块,铜块的电阻之比为( )
A.1 B. C. D.
2.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如果把其中的一根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把另一根对折后绞合起来( )
A.16:1 B.1:16 C.1:4 D.4:1
3.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不计,有一段粗细均匀、长为/的电阻丝,各点离A点的距离x为横坐标,则U随x变化的图线应为图中的( )
A. B.
C. D.
4.如图所示,a、b、c为同一种材料做成的电阻,b与a的长度相等但横截面积是a的两倍,三个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关系是( )
A.V1的示数是V2的2倍 B.V1的示数是V3的2倍
C.V2的示数是V1的2倍 D.V2的示数是V3的2倍
5.电路中有一段金属丝长为L,电阻为R,将金属丝拉长至2L( )
A.R B.2R C.3R D.4R
6.两根材料相同的均匀导线A和B,其长度分别为L和2L,串联在电路中时沿长度方向电势的变化如图所示( )
A.2:3 B.1:3 C.1:2 D.3:1
7.如图所示,将横截面积之比为1:2,长度相同的两段同种均匀材料做成的柱状导体a和b并联接入电路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电阻之比为1:2
B.通过Q和b电流之比为2:1
C.a和b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速率之比为1:1
D.相等时间内流过a和b中横截面的电荷量之比为1:1
8.如图是电阻R的I﹣U图象,图中α=45°,由此得出( )
A.电阻R与两端电压成正比
B.电阻R=0.5Ω
C.因I﹣U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故R==1.0Ω
D.在R两端加上6.0 V的电压时,每秒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是3.0 C
9.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由相同材料制成的两条长度相同、粗细均匀电阻丝的伏安特性曲线,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a代表的电阻丝较粗
B.b代表的电阻丝较粗
C.a电阻丝的阻值小于b电阻丝的阻值
D.图线表示的电阻丝的阻值与电压成正比
10.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5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10Ω
B.加12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8Ω
C.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D.由图可知,该元件可能是定值电阻
二、多选题
(多选)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据R=可知,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时,导体的电阻也变为原来的2倍
B.不考虑温度对阻值的影响,通过导体的电流及加在两端的电压改变时导体的电阻不变
C.据ρ=可知,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电阻和横截面积的乘积RS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l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l、横截面积S、导体的电阻R皆无关
(多选)12.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关系式U=IR可知,导体两端的电压U由通过它的电流I和它的电阻R共同决定
B.从关系式R=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从关系式I=可知,导体中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D.从关系式R=可知,对一个确定的导体来说,温度不变时,所加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是一定值
(多选)13.一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为图线上的一点,PN为图线的切线,PM为I轴的垂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
B.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减小
C.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
D.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
(多选)14.对于常温下一根阻值为R的均匀金属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若将金属丝均匀拉长为原来的10倍,则电阻变为10R
B.常温下,若将金属丝从中点对折起来,电阻变为R
C.给金属丝加上的电压逐渐从零增大到U0,则任一状态下的比值不变
D.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四、解答题
15.在一根长L=8m、横截面积S=7×10﹣4m2的铜质导线两端加4×10﹣3V电压。已知铜的电阻率ρ=1.75×10﹣8Ω m,则:
(1)该导线的电阻多大?
(2)该导线中的电流多大?
(3)当电阻线对折后,接入相同的电压,电流是多大?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分析】明确两电流流向中对应的电阻长度和截面积,再根据电阻定律分别求出电阻表达式,再求出比值即可.
【解答】解:I1流向时,长度为a,则由电阻定律可知:R1=;
I4流向时,长度为c,则电阻R2=;
故电阻之比为:==;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电阻定律的正确应用,要注意明确同一电阻,电流的流向不同时,对应的阻值是不同的,要明确电阻的长度和截面积才能准确求解电阻大小.
2.【分析】电阻定律:导体的电阻R跟它的长度L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还跟导体的材料有关系;公式为R=.
【解答】解: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把其中的一根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截面积变为倍,电阻增加为4倍;
另一根对折后绞合起来,长度变为0.7倍,根据电阻定律公式R=倍;
故这两根导线后来的电阻之比为7:=16:6;
故选:A。
【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电阻定律直接判断,要注意金属裸导线体积一定,长度变化后截面积也是改变的.
3.【分析】先根据电阻定律得出电阻的大小,结合欧姆定律得出U与x之间的关系即可完成分析。
【解答】解:根据电阻定律,横坐标为x的点与A点之间的电阻为
这两点之间的电压为
I为电路中的电流,它是一个定值,故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欧姆定律的相关应用,熟悉电阻定律和欧姆定律,结合图像的物理意义即可完成分析。
4.【分析】根据题意,由欧姆定律求出a、b、c的电阻关系;
三个电阻串联,三个电压表分别测三个电阻电压,由串联电路特点及欧姆定律可以求出各电压表间的示数关系.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Lc=2La=2Lb,Sb=8Sa=2Sc;
由电阻设b的电阻Rb=R,由电阻定律R=ρ
Ra=2Rb=7R,Rc=2Ra=4R,Rc:Ra:Rb=4:2:1,
由电路图可知,a、b、c三个电阻串联,
通过它们的电流I相等,由U=IR得:
Uc:Ua:Ub=6:2:1,
UV8:UV1:UV2=7:2:1,
A、V3的示数是V2的2倍,故A正确;
B、V6的示数是V1的2倍,故B错误;
D、V4的示数是V2的4倍,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各电压表示数间的关系,分析清楚电路结构、熟练应用电阻定律、欧姆定律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5.【分析】根据电阻定律R=,结合横截面积和长度的变化得出电阻的变化.
【解答】解:将金属丝拉长至2L时,长度为原来的两倍,
根据电阻定律R=得:
电阻变为原来的4倍,即为4R。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电阻定律的公式,知道导线的体积不变,长度变化时横截面积也变化.
6.【分析】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根据电势差的大小,通过欧姆定律得出电阻的大小关系,再根据电阻定律得出A和B导线的横截面积之比。
【解答】解:A、B两端的电势差分别为6V,电流相等,=。
根据电阻定律得,R=ρ。
则横截面积之比==.故B正确,A、C。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电阻定律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难度不大。
7.【分析】A根据由电阻定律可得两个电阻之间的关系;
B.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结合欧姆定律求出电流关系;
C.由电流的微观表达式求出自由电荷移动速率之比;
D.根据电流的定义式,计算电荷量之比。
【解答】解:A、根据电阻定律,横截面积之比为1:2,故A错误;
B、两个导体两端得电压相同,得,故B错误;
C、由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qSv,故C正确;
D、根据电流的定义式,相等时间内流过a和b中横截面的电荷量之比为1:7。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由电阻定律、欧姆定律、电流强度的微观表达式等,较基础。
8.【分析】电阻R的I﹣U图象斜率的倒数等于电阻R,由数学知识分析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对于电阻R,运用斜率求解,但不能根据直线倾角的正切的倒数求解。由图读出电压为U=6V时的电流,由q=It求解每秒内通过电阻的电荷量。
【解答】解:A、根据数学知识可知,而电阻与电压及电流均无关;
BC、根据电阻的定义式R=,I﹣U图象斜率的倒数等于电阻RΩ=2Ω。
D、由图知,I=3A,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电阻的定义式R= 的理解与掌握,要注意直线的斜率与直线倾角的区别。
9.【分析】I﹣U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根据斜率比较电阻的大小.根据电阻定律R=比较电阻丝的粗细.
【解答】解:A、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所以a的电阻大于b的电阻知,长度相同,知a的横截面积小。故A,B正确。
D、电阻的大小与电压。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会从I﹣U图线中比较电阻的大小,以及掌握电阻定律R=.
10.【分析】I﹣U图象描述物体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读出各点的坐标,由公式R=可求得导体的电阻;由图象的斜率的变化可明确电阻的变化。
【解答】解:A.加5V的电压时,则由欧姆定律可知==5Ω;
B.加12V的电压时,则可得电阻为:R′=;故B正确;
CD、由图可知,图象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减小,随着电压的减小,故C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决该题的关键是熟记电阻的定义式,知道I﹣U图象中每一点与坐标原点的连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电阻的倒数;
二、多选题
11.【分析】导体电阻由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应用欧姆定律分析答题.
【解答】解:A、由于R=,对于一个确定的导体来说,故A错误;
B、导体电阻由导体材料、横截面积决定,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C、同种材料的导体,故C错误;
D、材料的电阻率与导体材料、横截面积无关,由导体的材料决定,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是一道基础题,知道导体电阻的决定因素、应用欧姆定律即可正确解题.
12.【分析】导体电阻由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应用欧姆定律分析答题.
【解答】解:A、由R=,U=IR,如果通过的电流越大,但是。故A错误;
B、关系式R=,导体电阻由导体材料、横截面积决定,故B错误;
C、由I=,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故C正确;
D、导体电阻由导体材料、横截面积决定,导体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之比可知,所加的电压跟通过的电流的比值是一确定值;
故选:CD。
【点评】本题是一道基础题,知道导体电阻的决定因素、应用欧姆定律即可正确解题.
13.【分析】根据图像求解电路中的电阻。
【解答】解:AB、根据电阻的定义,图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逐渐减小,故A正确;
CD、对应P点,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U1,流过小灯泡的电流是I2,所以电阻,故C错误。
故选:AD。
【点评】明确I﹣U图线的物理意义。
14.【分析】导体的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 反比,还与导体的材料有关系,这个规律叫电阻定律。公式:R=ρ.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解答】解:A、常温下,横截面积减小为0.1倍,根据电阻定律,故A错误;
B、常温下,长度变为一半,故电阻变为倍;
C、给金属丝加上的电压逐渐从零增大到U0,由于功率增加,导致温度会略有升高,由于截面积和长度均不变;再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故C错误;
D、金属电阻率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发生超导现象;
故选:BD。
【点评】本题关键要能熟练运用电阻定律,同时要明确电阻率的物理意义和温度对其的影响。
四、解答题
15.【分析】(1)由电阻定律可求得阻值;
(2)由欧姆定律可求出通过导线的电流;
(3)根据电阻定律求出对折后的电阻,然后根据欧姆定律求解电流。
【解答】解:(1)由电阻定律可知,导线的电阻:R==;
(2)由欧姆定律可知,该导线中电流:;
(3)设铜导线的长度、横截面积分别为L和S,
根据电阻定律,铜导线的电阻为,
将铜导线对折后,铜导线的长度1=2S,
根据电阻定律可知,铜导线的电阻,
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
电流变为原来的4倍,即电流I1=5I=4×20A=80A
答:(1)该导线的电阻是2.7×10﹣4Ω;
(2)该导线中的电流多是20A;
(3)当电阻线对折后,接入相同的电压。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阻定律和欧姆定律的应用问题;注意当导线对折后,长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同时面积增加为原来的二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