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音频+达标检测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音频+达标检测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3-17 13:48:10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文学常识课文导入教学目的片断赏析1问题探究整体感知生字生词片断赏析2人物探究1人物探究2布置作业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重点:
一、 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二、 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目标与重点 鲁迅(1881--1936),原名   , 浙江绍兴人,是伟大的    、        。著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从百 草 园 到 三味书屋》选自
     。 文学常识周树人《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本篇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拾取,晚年了,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事。文学常识  散文属于记叙文体,是与   
        并称的文学
体裁。散文的重要特征是“形散
神不散”。本文文体属于   。散文文学常识小说、诗歌、戏剧注意下列词语的字音和字形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结合标题分析,文章以什么为写作顺序?2、文章哪几节文字写百草园?哪几节文字写三味书屋?3、第九节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4、百里草园里有哪些好玩的东西? 5、作者写到了三味书屋中哪些人和事?  作者将百草园描绘成了自己儿时自由、快乐的乐园,但三味书屋中的生活到底倾注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你能够说说作者在这部分文字中所表达的感情吗,并告诉大家你所持观点的理由。问题探究一三味书屋生活同样充满了乐趣,也表达了作者对其喜爱和留恋之情。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三味书屋生活枯燥无味,表达了作者对其不满,甚至有厌恶之情。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调教学管理:陈旧教学环境:压抑  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即 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下面是三种不同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并说说你赞成的理由。问题探究二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备选答案  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参考答案  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尤其是从文中对先生的主要感情来看,还谈不上批判。  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从作者对先生的感情和三味书屋儿童生活的描写来看,似乎最为合理。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从以下角度赏析6、描写过程中采用哪些修辞手法?2、描写哪些景物?4、采用了什么样的描写的顺序?5、描写的过程中,作者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的?1、写景的过程中采用了何种句式?3、写百草园的景物,既有静景,又有动景,试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安排的。片断欣赏一修辞:比喻、拟人、排比生动的形容、准确地表述动作1、句式巧妙,方能有面有点、重点突出;
2、观察有序,方能行文有条不紊;
3、观察细仔,方能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景物;
4、描写角度多种多样,方能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5、精心遣词,适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方能使行文语言准确、生动、形象;
6、描写中应该渗透自己的感情,方能以情动人。小结收获  请用最短的时间背诵这段文字,并把背诵方法介绍给同学们。片断欣赏二1、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阅读课文第七自然段,从以下角度赏析3、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2、说说运用这些动词有什么作用。4、在上面一系列动词任选三个并加以其他动词叙述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5、请用最短的时间背诵这段文字,并把背诵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 )开一块雪,(  )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 (  )鸟雀下来(  )食,(  )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  )住了。 表示捕鸟动作的词 这一小段记叙,语序顺正而严格,绝不能任意调换。“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准确、生动、真切写出捕鸟的全过程,也从捕鸟活动中写出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不点乐园,却乐在其中。
  对闰土父亲的描写中,则写出闰土父亲的善良,沉静,捕鸟经验丰富。动词运用的作用仿  写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以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手法及作用人物探究一课文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并从文中找出你的说法的理由。参考答案:童年的“我”是个贪玩、淘气、天真、烂漫的孩子。同时,“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和探求的精神。参考答案一:信服、敬慕、爱戴先生。称赞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和开明。从文中可以看出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并说说你的看法的理由。人物探究二参考答案二:对先生既有信服、敬慕、爱戴之情,也有对其教育教学不满之处。材 料 链 接  寿镜吾老先生自二十岁考取秀才后,不再参加考试,远离仕途,自甘淡泊,子承父业坐馆教书达六十年之久。他谙熟四书五经,博学正直,具有反清爱国思想。在封建社会中他还是比较开明的,为人方正、质朴,对学生和蔼,对童年的鲁迅十分关心。他是鲁迅的启蒙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恭敬。鲁迅成年后,师生之间常有书信往来,鲁迅每次回家也都前去看望先生。关于寿镜吾老先生三味书屋的教学教育情况1、先要行拜师之礼;
2、上课时,单独上生书;
3、课程只有读经、习字、对课;
4、教材晦涩难懂;
5、体罚学生:打手心、罚跪。但先生不
常用,通常不过瞪瞪眼而已;
6、学生问问题,先生不予回答。 “三味书屋” 中的“三味”指的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醯是醋,醢是酱;调料。)大意是:读四书五经之类味如吃米面,读经典史籍味如吃喝佳肴美酒;而读诸子百家学说之类的书,则味如酱醋罢了,好比烹调中的佐料一样。
  书屋柱之上还有一幅对联:至乐无声惟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三味书屋教学宗旨  “仁远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大意是:仁这东西很遥远吗?我想得到仁,这仁就来了。(是宣扬孔子哲学思想“仁”的)  “上九潜龙勿用”大意是:“上九”即初九,“潜龙勿用”即龙德而隐。意思是说,恶势力强大时,才高德重的好人就要隐居起来,暂时不出去做官,以免被害。(是宣扬消极避世人生态度的) 三味书屋教学内容拓展延伸以“风景这边独好”为题,模仿课文第二段,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写景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达标检测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5分)
  确凿( ) 菜畦( ) 秕谷( ) 觅食( ) 蝉蜕( )
  骨suǐ( ) sù儒( ) kuī甲( ) tì tǎng( ) lǎn惰( )
  衣jīn( ) 肿zhàng( ) 叮zhǔ( ) 廊yán( ) zhà栏( )
  2.用下列句式造句(4分)
  ①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②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
  3、查字典有误的是组(2分)( )
  序号字应查部首笔画应查音序字母音节
  A觅 4Mmi
  B凿业7Zzao
  C鼎目7Dding
  D罕 3Hhan
  4、为下列加点多音多义字选择正确读音和字义的是(3分)( )
  宿儒①sù ②xiǔ ③xiù
  a.住,过夜b.平素 c.年老的,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
  拗过去①ǎo②ào
  a.用力弯曲b.不顺
  薄薄的雪①bó ②bò ③báo
  a.迫近b.厚薄c.轻视
  攒成小球①zǎn ②cuán
  a.聚集b.积蓄
  A.①c;①a;③b;②a
  B.②c;①b;③b;②a
  C.①c;②a;③c;②a
  D.②c;②a;①a;①b
  5、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
  A.轻捷班蝥无妨机关
  B.鉴赏人迹罕至消释人声鼎沸
  C.绣象绅士盔甲戒尺
  D.质扑博学书塾陌生
  6、选词填空(4分)
  ①他很高兴,但竞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A.机密 B.机谋 C.机关)
  ②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这里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A.欣赏 B.鉴别 C.鉴赏)
  ③叫我名字的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A.陌生 B.生疏 C.生僻)
  ④其中似乎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A.确实 B.确凿 C.的确)
  二、课内语段阅读(13分)
  不必说……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 )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正确的词语。(4分)
  2.这段景物描写,写了哪些季节的景物?请举例说明:(4分)
  3.“油蛉在这里低唱”中“这里”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
  4.文段中“不必说”和“单是”两方面的内容,强调的重点是什么?这样表述有什么效果?(3分)
  5.这段文字中哪句话可以概括百草园的特点?(2分)
  三、课内迁移探究(10分)新 课标第一网x kb1.com
  1、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2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①这段文字描写景物,其中详写什么?略写什么?(3分)
  ②“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运用这种手法再续写两个句子。(3分)
  续写:
  2、课文中哪一段是过渡段?是从怎样的心理角度去写的?表现他当时怎样的心情?(4分)
  答:
  四、课外拓展阅读(15分)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思,在百草园
  绍兴的初春,乍暖还寒。踏着绚烂的晨光,走进了渴望已久的鲁迅故居——百草园。
  尽管刚刚经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依然一片苍翠葱茏。十来枝竹子扶疏摇曳,在初升的阳光下,洒出一片淡淡的影子,两棵不太大的棕榈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不顾的瞻仰者数说这里的家珍;据说还是鲁迅先生儿时摘桑葚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剑镂刻得瘢痂交错,但仍显得苍劲傲然,生机勃勃。你看,枝条上冒出的嫩黄淡绿的芽苞,不正是谱写春之歌的音符!园里几畦青葱的菜田,一眼古朴的石井,顿使人感到幽静沉寂,却又满目生气,看来自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里也不是都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却是孕育,是萌生!
  尽管我来的还不是时候,没能听到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没有看到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蹿向云霄里去了的情景。可单是那一堵还是当年的短短的泥墙,就给了我以无限的情趣。
  泥墙齐腰高,十来步长。墙脚边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草,大概就是因为这里的草才命名了这个园吧。现在大都枯黄萎谢,可在这些草叶边、草根旁却已透出星星点点的青翠欲滴的草尖——这是生命的火苗在升腾,这是又一次对新的希望的追求。它们把绿色献给大地,献给人类,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和新生给人们以奋斗不懈的鼓舞。啊,先生写得多好,他一生“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奶”!草呵,百草园的草呵,不正植被华夏,给进击者以不尽的养料,我不由得弯下身去,摘一片草叶,含在舌尖上,而我的炽热的爱和深沉的思绪却落在草丛里,落在这片土地上!
  1.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乍暖还寒:A、又暖又冷 B、冷热交替 C、一会冷一会热
  D、初春天气,开始转暖,还有寒意 ( )
  ②扶疏摇曳:A、稀疏摇动 B、高低疏密错落有致
  C、扶正疏理,使之摇摆 D、摇曳不止( )
  ③植被华夏:A、播种在全中国 B、 种植在全中国
  C、像植被那样覆盖全中国 D、被植物覆盖的全中国( )
  2.划出文中典型的拟人化描写的句子,说说它的表达作用。(3分)
  3.作者把园中的小草 化了,赞美小草实际上是赞美 。(2分)
  4.试分析下列句子蕴含的意义。(6分)
  ①看来自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里也不是都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却是孕育,是萌生!
  ②它们把绿色献给大地,献给人类,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和新生给人们以奋斗不懈的鼓舞。
  ③百草园的草呵,不正植被华夏,给进击者以不尽的养料。
  5.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1分)
  五、中考题(12分)(2006连云港中考卷)
  1.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福楼拜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非常严格,不但要求学生善于用( )的目光去观察事物,而且要求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思想。
  ②在新形势下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努力防止任何政治的灰尘、政治的微生物来( )我们的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的健全的肌体。
  ③每座城市都应该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 ) 形成传统,作为它的一种标志和象征。
  ④文学把时间凝聚在薄薄的书页之中,让读者( )地漫游岁月的长河,尽情地观赏两岸变化无穷的风光。
  A.敏捷 玷污 况且 无时无刻 B.敏捷 污染 而且 无拘无束
  C.敏锐 玷污 而且 无拘无束 D.敏锐 污染 况且 无时无刻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3分)
  2006年5月28日,200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带妹求学12年的大学生洪战辉来到南京,①参加新书《当苦难成为人生的必修课》签名售书。据洪战辉讲,出名之后的他有一段时间很不能适应,经常失眠,②这是因为当名人压力太大的原因。现在的洪战辉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初步的设计,那就是多做实事,多学点知识。③很有经商头脑的洪战辉已经用自己的名字开发了一个文具商标。他说,④当他有钱的时候,对社会的贡献会更大。
  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3.阅读下列一则新闻,简要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3分)
  (连云港日报5月12日讯)在600平米的舞台上先变出一架30米长的飞机,然后瞬间将其变得无影无踪,眨眼之间,飞机又在距离海滩500米外的海上出现。这精彩的一幕将于6月底在我市连岛上演。这一大型魔术节目由我市杂技团团长、魔术家汪其魔主创,曾获全国魔术大赛最高奖——金菊奖,因舞台太小而不得不放弃了今年的央视春晚。省委书记李源潮听说汪其魔要在连岛表演“海上大变飞机”这个魔术后,称他是“我们江苏人的骄傲”。
  4.按照要求,扩展语句。(3分)
  从“微风”“杨柳”“月亮”“期盼”“泪水”“微笑”六个词语中选用三个词语,任选下列一种情境,发挥想象,运用修辞手法,写一段符合特定情境的话。不少于40字。
  情境一:分别时
  情境二:重逢时
  六、片段作文(30分)
  模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第2自然段的写景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一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训练【参考答案】:
  一、1、见“字音字形”“词语解释”部分2、略3、D4、A5、B
  6、①C②C③A④B
  二、1.弹琴、缠络 2.春,桑葚;夏,鸣蝉;秋,覆盆子。 3.泥墙根一带。 4.突出下面“单是”的内容;突出了百草园自然景物的丰富多彩,让人感到百草园无限趣味。 5.有无限趣味。
  三、1、①略写的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呜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
  详写的:斑蝥 何首乌 木莲 覆盆子
  ②拟人
  2、第9段是过渡段,是从儿童的心理去猜测为什么去三味书屋的,表现他对百草园快乐生活的依依不舍的心情。
  四、1.①D ②B ③C
  2.“两棵不太大的棕榈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说这里的家珍。”棕榈的叶缘略长,边缘分岔,用“伸开巴掌”作比拟,贴切而新鲜。作者把写眼前景物与抒情结合起来,展开想象,于微风吹佛下,棕榈叶子飒飒作响,仿佛成了扳着指头数家珍的絮絮细语,读来亲切感人。
  3.作者把园中的小草人格化了,赞美小草,实际上就是赞美鲁迅精神。
  4.①鲁迅虽死,而精神永存。 ②它们,指小草,暗喻鲁迅在敌人的残酷迫害下仍坚持战斗,把一生献给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和世界的和平进步。 ③鲁迅的伟大思想和精神是哺育中华儿女的精神营养,它会增进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5.本文从百草园的景物生发开去,歌颂了鲁迅奋力进击的精神,抒发了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
  五、1.(3分)C
  2.(3分)第①处在“签名售书”后添上“活动”;第②处删去“因为”或删去“的原因”;第③处将“开发”改为“注册”。(找出并改正一处得1分,只找出不得分)
  3.(3分)汪其魔将于6月底在连岛表演“海上大变飞机”魔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超过字数扣1分。
  4.(3分)评分要点:三个词语都用上,合乎情境(1分);修辞手法(1分);语句通顺(1分)。字数不够扣1分。
  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