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6张PPT)
3.4 世界的气候
学习目标
了解气候的两大要素以及世界各地存在的气候差异。
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学会分析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
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会正确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以及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在长时间内的平均天气状况,通常以30年或更长时间的平均值为表示。
长期平均状态
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地球上接收和散发热量的影响,这些热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
辐射平衡
什么是气候?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气温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气候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要素。
气候的组成要素
气温
降水是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现象,包括雨、雪、冰雹等。
降水
气压是大气对地球表面施加的压力,气候变化也会影响气压。
气压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气温地区差异大
降水地区差异大
复杂多样的气候
气候的两大要素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曲线——气温
柱状——降水
气候特征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读图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
第一步:读气温曲线图,分析一地的冷热状况。
该地最冷的月份(1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最热的月份(7月)平均气温在23℃以上。由此得出:
该地冬季温和,夏季炎热。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读图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
第二步:读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一地的干湿状况。
该地降水量12、1、2 月在100mm 以上, 6、7、8 月在30mm 以下。
由此得出:该地冬季多雨,夏季干燥。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读图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
第三步:综合分析一地的冷热状况和干湿状况概括该地的气候特征。
综合该地冷热和干湿的状况,归纳该地气候特征: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根据以上方法,比较温带大陆西岸A地与大陆东岸B地的气候差异
A
B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如何分析某地的气候特征?
月均温
22°C以上为高温(炎热);
最热月月均温15°C-22°C为凉爽
最冷月月均温0°C-20°C为温和
0°C以下为寒冷
月降水量
100mm以上为多雨;
50mm-100mm为湿润;
50mm以下为少雨、若夏季则表述为干燥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气温
A地的最冷月是 月,最低气温为 ℃左右;最热月是 月,最高气温为 ℃。气温的年较差为 ℃,气温年内变化较小。
1
6
7
20
14
B地的最冷月是 月,最低气温为 ℃左右;最热月是 月,最高气温为 ℃左右。气温的年较差为 ℃,气温的年内变化较大。
1
-4
7
26
30
A
B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降水
A地的降水季节变化不大,降水比较均匀。
B地的降水变化比较大。
7、8月份降水较多,为200毫米左右;
11、12、1月几乎无降水。
A
B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A
B
综合气温和降水状况:
A地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B地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冷热状况 干湿状况 气候特征
A地
B地
冬季温和
夏季不热
全年湿润
全年温和湿润
冬季寒冷
夏季炎热
冬季少雨
夏季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炎热多雨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一般情况下,气候特征的表述方法为:
“时间” +“气温特征”+“降水特征”
在“时间”的表述上,可分为两种情况:
① 季节变化不大:表述为“全年”或“终年”。
②季节差异大:分为“夏季”和“冬季”两个时段。
如上图某地,气温和降水均有季节差异,可以这样描述: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柯本(1846—1940)
阅读材料 柯本和他的气候分类法
柯本,德国人,世界著名气象、气候学家。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创立柯本气候分类法。柯本对世界温度带的分布,以及温度和降水的年变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并且洞察了世界植被的分布与气温、降水之间的关系。1936年,柯本在《气候学手册》公布了正式的气候分类法,即柯本气候分类法。
柯本以植被分布为基础,以气温和降水量为指标,将全球气候分为5个主要气候带,各气候带又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柯本的气候分类法,成为以后许多气候分类的基础,在各国广泛使用。我们所学习的气候类型,就是以柯本气候分类法为基础,并考虑适当成因划分出来的。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根据降水分类
根据降水的情况,气候可分为湿润、半湿润、干旱等几大类。
根据气温分类
根据气温的不同,气候可分为热带、温带、寒带等几大类。
根据气压分类
根据气压的变化,气候可分为季风、海洋性、大陆性等几大类。
气候的分类
海
地
沙
海
草
雨
草
沙
地
地
草
雨
雨
草
沙
海
地
沙
草
沙
地
海
西海岸:
雨草沙地海
东海岸:
三种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巧记世界气候类型名称和分布地区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学法指导
以水定型
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以温定带
1、一月均温>15℃,可推断为热带气候;
2、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可推断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或地中海气候;
3、一月均温<0℃,则为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
以高定球
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高温
分干湿两季
全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
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气候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又称赤道多雨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热带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在北纬10°至25°之间,终年高温,夏季盛行西南季风,降水多;冬季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
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两侧,终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
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男别两侧,全年高温,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为湿季,冬季为干季。
热带草原气候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气候类型 主要分布区 气候特征
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
全年高温多雨
非洲分布范围最广
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
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
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全年炎热干燥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四种气候类型小结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温带气候(五种)的分布
从海陆位置上寻找亚欧大陆气候分布的规律:
大陆东岸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温
带海洋性气候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亚热带季风
和湿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小组
讨论
任务:
1.分析下列温带气候的特征。
2.描述下列气候的分布地区。
地中海气候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亚热带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分布在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即雨热同期),冬季温和(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少雨
地中海气候
分布在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冷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在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终年温和湿润,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在北纬35°~50°之间的大陆内部,冬冷夏热,年降水量较少。
温带气候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气候类型 主要分布区 气候特征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我国秦岭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大陆西岸,非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西南等地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
我国华北、东北,俄罗斯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
欧洲西部
全年温和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五种气候类型小结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寒带气候:
寒带气候
①分布规律
②典型分布地区
南北极圈以内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南极洲、格陵兰岛
寒带气候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苔原气候
分布在极地附近,全年严寒低温,降水稀少。
冰原气候
分布在极地中心附近,全年酷寒干燥。
寒带气候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③气候特点:
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④自然景观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高原山地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①分布规律
②典型分布地区
分布中、低纬度的高大山地和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等地
高原山地气候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③气候特点:
终年寒冷,气温日较差大,垂直变化明显。
④自然景观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高山高原气候:高山高原地区海拔高,气压低,氧气稀薄,具有气温低、日较差大、降水分布不均匀等特点。
高山气候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决定了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量和温度分布。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也影响了大气层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等特征。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影响了太阳辐射量和温度的分布。
地球的倾斜角度和季节变化导致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
地球的运动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海洋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调节温度和湿度上。
海洋对气候的影响还表现在它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海陆分布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地形地貌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风向、风速和温度的影响。
地形地貌对气候的影响还表现在对降水量的影响。
地形地貌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个地方的气候差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它们因此也成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两地的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有何不同?为什么?
看看想想
赤道地区某地
南极地区某地
纬度位置
纬度高,气温低;
纬度低,气温高。
赤道地区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太
阳
光
纬度位置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60°N
40°N
海陆位置
致使这些地方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海陆位置
沿海降水多
内陆降水少
沿海温差小
内陆温差大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1.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
日较差或年较差小——海洋
日较差或年较差大——陆地
2.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
距海近,海洋水汽丰富,降水多
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
3.结论:海陆位置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在中纬度地区,
亚欧大陆表现最为显著。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想一想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这样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地形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A坡降水多还是B坡降水多?为什么?
A坡降水多。因A坡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
想一想
地形位置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对气温的影响 对降水的影响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影响气候的因素小结
纬度高,气温低
纬度低,气温高
赤道地区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
沿海温差小
内陆温差大
沿海降水多
内陆降水少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迎风坡多地形雨,
背风坡少雨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特点是高温干燥。
受温带海洋性气候控制,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
03
纬度分布规律
02
01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低纬度地区的气候类型以热带气候为主,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
低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的气候类型以温带气候为主,包括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中纬度地区
高纬度地区的气候类型以寒带气候为主,包括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高纬度地区
经度分布规律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多样性和复杂性
亚洲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雨林、沙漠、高原和寒带等。这种多样性使得亚洲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季风气候
亚洲季风气候显著,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季风对亚洲气候和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
灾害风险
亚洲的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如台风、洪水和干旱等,对经济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亚洲的气候特点及影响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欧洲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冬季较为寒冷,夏季较为凉爽。
温带气候
多风和多雨
地中海气候
欧洲气候多变,受到大西洋暖流和北极寒流的影响,多风多雨,对农业和生态产生重要影响。
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具有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适合旅游业和农业发展。
03
欧洲的气候特点及影响
02
01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美洲的气候类型多样,从热带雨林气候到极地气候都有分布。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东西海岸气候差异较大。
美洲的气候特点及影响
大陆性气候
美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如热带雨林、大草原和冰川等。气候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显著。
多样的生态系统
美洲的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也较为频繁,如飓风、干旱和洪水等,对经济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灾害风险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多样的生态系统
大洋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如大堡礁、草原和沙漠等。气候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显著。
干旱和半干旱气候
大洋洲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和半干旱气候,降水较少,气温较高。
海平面上升
大洋洲沿海地区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对沿海城市和基础设施造成影响。
大洋洲的气候特点及影响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之一,全年大部分时间都是极度寒冷的暴风雪天气。
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及分布
极端寒冷
南极洲的降水量非常少,大部分地区都是干燥的冰原和高山。
干燥
南极洲的气候类型分布广泛,包括极地沙漠、冰原和高山等。这些地区的气候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分布广泛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游、体育运动、军事、商业、工农业生产等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气候也影响人类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尤为显著。
地区 表现
热带地区 一年四季只穿单衣
温带地区 穿衣服的多少要随季节变化
寒带地区 一年四季都要穿厚厚的衣服
四、气候与人类活动
食
糌粑
奶酪
馒头
米饭
四、气候与人类活动
居住
东南亚高脚屋
西亚民居
北极冰屋
四、气候与人类活动
交通
沙漠骆驼
极地雪橇
草原骑马
江南乘船
四、气候与人类活动
气候发生异常变化,会给人们带来灾难
洪涝灾害、台风造成大量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严重。
台风
洪涝
四、气候与人类活动
旱灾导致土地龟裂,庄稼颗粒无收,人畜饮水困难。
四、气候与人类活动
阅读材料
水稻种植与气候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气温高,水稻长得快;气温低,水稻长得慢。如果气温在10 ℃以下,水稻就不能正常发芽。热带全年高温,种植水稻一年能收获三次;亚热带冬季气温较低,水稻从春到秋都能生长,一年可以收获两次;到了温带,水稻一年只能收获一次。
水稻生长也需要较多的水。降水多的地方,适宜种植水稻;干旱地区,如果没有充沛的水源供灌溉,就不能种植水稻。
农业生产
农作物的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条件不同,所以,同一种农作物,在有的地区生长良好,在有的地区却不能生长。
四、气候与人类活动
活动:2.我国南方一些雨水充沛的地区,夏季如果有一个月不下雨,常会发生严重旱灾;而沙漠地区一年不下雨也不会发生旱灾。这是为什么?
①沙漠地区,荒无人烟,长时间不下雨,对人类来说不会造成危害,所以这只是一种自然现象。
沙漠地区
四、气候与人类活动
活动:2.我国南方一些雨水充沛的地区,夏季如果有一个月不下雨,常会发生严重旱灾;而沙漠地区一年不下雨也不会发生旱灾。这是为什么?
南方地区的干旱
②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就不同了,这里人口稠密,城市集集,经济发达,又是我国的主要农业区,一个月不下雨,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就要受到影响,造成巨大的损失。
四、气候与人类活动
1.从同学的对话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试着用所学的知识作出解释。
2.我国南方一些雨水充沛的地区,夏季如果有一个月不下雨,常会发生严重旱灾;而沙漠地区一年不下雨也不会发生旱灾。这是为什么?
四、气候与人类活动
气 候 变 暖
人们常说,气候好像越来越暖了,冬天不像以前那么冷。气象观测表明,全球气候确实有变暖的趋势,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4 0.8 ℃。气温上升,会使极地区的冰雪融化,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如果海平面不断上升,沿海低地地区可能被淹没。
气候为什么会变暖?科学家认为,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二氧化碳对大气有保温作用。人类一方面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结果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气温也就随着升高了。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四、气候与人类活动
城市热岛效应
森林、河湖、水库
调节局部小气候
酸雨
四、气候与人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