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说课稿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05 23:3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说课稿
说教材
本节是选自新人教版(部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本课主要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教师首先应明确国共合作后国民党正面战场与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关系,之后才能理解敌后战场抗战的重要性.
说学情
本教学班学生是初中八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初步的识图能力,阅读及归纳能力,但历史的时空观、历史解释、评价历史事件及材料分析能力有所欠缺。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平型关大捷与百团大战等史实,知道抗日根据地建立与发展情况。能够对历史史实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判断。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自我发现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搜集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对所掌握资料进行有效整合的能力。通过设置相关活动内容,培养学生合作、沟通能力。通过教师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分析抗日战争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相互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课型:新授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教学难点: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说教学方法
学法:探究学习、练习法
教法:演示法、讲授法、引导法
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软件
说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保卫黄河》歌曲,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前面我们学习了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抗日英雄的雄姿,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敌后战场进行浴血奋战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一、平型关大捷
1.师: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平型关的位置
师:我们再来看一张平型关的地势图,在地势上有什么特点 (生回答略)
总结:利用平型关的特点隐蔽设伏,当敌军进入伏击医时全线开火,日军乱作一团时,八路军再冲下去,同敌军展开肉搏战
2.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有关平型关大捷的叙述,了解其中的有效信息,完成战争小贴士。
时间:1937年9月;地点:山西东北部;领导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长林彪;结果一经过一天的激战,将日军1000多人全歼。
3.教师提问:关于这场战役,国共两党和国内外都给了很高的评价,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概括出平型关大捷的重要意。
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定和意志。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声望。
教师过渡:
中国共产党在积极领导抗战的同时,还积极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1.教师展示:《抗日根据地示意图》动态图
根据示意图,找出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哪些抗日根据地 学生回答略
教师强调: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教师讲述:为了巩固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根据地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打击日军,取得了巨大成就。
3.教师提问:人民游击战争出现了哪些著名的战法 主要有地道战、地雷战、夜战、“麻雀战”等战法
播放《地道战》视频提问:大家觉得我们的游击战争有哪些作用 学生回答: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不得安宁.
4.教师提问: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在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开展大生产运动。
(图一: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图二: 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
5.教师强调: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争取了中间势力,孤立了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减租减租的土地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参加抗战的积极性,增加了抗战的力量。补充:综上所述,这些措施最终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6.敌后战场涌现出许多抗日军民的英勇事迹,同学们知道的有哪些 表演历史剧《狼牙山五壮士》。
师:从这个故事里面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师总结:这些精神现在也需要我们继承与发扬,正是由于这些英难的艰苦的抗日,使我们的敌后品场成为我们抗日战净的中流砥柱。
7.教师讲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领导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教师过渡:随着抗日根据地迅速壮大,引起了日本的恐慌。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三、百团大战
1.教师:播放视频,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叙述百团大战的概况。
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
时间:1940年下半年
规模:100多个。指挥员: 彭德怀
目标:破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2.展示史料:在百团大战中,八路军作战1800余次,击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桥梁和隧道260多个,一度恢复县城四五十个,并缴获大量武器。
教师:百团大战的意义。
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振奋了抗日士气。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声威,锻炼了部队。给国民党的投降、妥协活动以沉重打击。
四、总结
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从七七事变到南京大屠杀,从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到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来进行抵抗日军的侵略,最后我们齐唱国歌来表达我们对抗日英雄的敬意以及希望同学们珍惜这来之不易和平安定的生活。
说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