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素材(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素材(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06 01:12:09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德意日建立法西斯专政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最早——
1922年 墨索里尼进军罗马
意大利
——与一战有关
德国
日本
1933年 希特勒当选总理
1936年 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与“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有关
——标志着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标志着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p67
德国、日本、意大利侵略集团(轴心国集团)是发动二战的罪魁祸首。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2022版课程标准:
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和主要战场,《联合国家宣言》、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
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的原因。
二战全过程
根本原因:
历史原因:
直接原因:
客观原因:
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反而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矛盾。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
英、法、美等国的绥靖政策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阅读课文,自行梳理二战的进程:
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建立法西斯同盟。
丘吉尔
德国人对外扩张的欲望愈发膨胀
二、二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全面爆发
1937.7.7
1939.9.1
1941.10
1941.12.7
1942.1
1943.2
1943.7
1944.6
1945.5
1945.9
东方战场局部爆发:七七事变
德军闪击波兰
1939.9.1德军闪击波兰
1937.7.7
1939.9.1
1941.10
1941.12.7
1942.1
1943.2
1943.7
1944.6
1945.5
1945.9
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图
主要战场
东方战场
欧洲战场
北非战场
太平洋战场
欧洲西线战场
4
小时
丹麦
23天
挪威
5天
荷兰
18天
比利时
39天
法国
马奇诺防线
马奇诺防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为防御德国和意大利,法国在紧邻这两个国家的边境地区修建了一条强大的防线——马奇诺防线。马奇诺防线从1928年起开始建造,1940年才基本建成,造价50亿法郎。法国人坚信这条坚固的防线能保护自己。由于法比边界的阿登高地地形崎岖,不易运动作战,且比利时反对在法比边界修建防线,所以法军没有多加防备。没想到,德国绕过了这条防线进攻法国,使这条防线最终成了无用的摆设以及对法国的莫大讽刺。
欧洲西线战场
1918年,法德签署停战协议(油画)
1940年,法德签署停战协议(照片)
福煦车厢
见证了两次世界大战
欧洲西线战场
丘吉尔
1940年5月出任英国首相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
东方战场局部爆发:七七事变
规模扩大
1937.7.7
1939.9.1
1941.10
1941.12.7
1942.1
1943.2
1943.7
1944.6
1945.5
1945.9
德军闪击波兰
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莫斯科保卫战
巴巴罗莎计划
巴巴罗莎计划
1940年12月,希特勒在极其绝密的情况下策划了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莎”的计划——即进攻苏联的作战计划。希特勒想像“红胡子”一样,以闪电战的方式突然袭击苏联,打垮苏联。
德军部署
180万军队
1700辆坦克
1390架飞机
斯大林
用人民的一切力量来粉碎敌人!
规模进一步扩大
1937.7.7
1939.9.1
1941.10
1941.12.7
1942.1
1943.2
1943.7
1944.6
1945.5
1945.9
德军闪击波兰
莫斯科保卫战
日本偷袭珍珠港
太平洋战争爆发
东方战场局部爆发:七七事变
规模进一步扩大
日军偷袭珍珠港
1941年 12月 7日清晨,位于夏威夷群岛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沉浸在周末安谧的气氛中,睡梦中的美军没有觉察到战争正在逼近。此时,由数艘航空母舰组成的日本攻击舰队已悄然接近珍珠港。7时55分,日军飞机向珍珠港发动了攻击。日军在两个小时内出动 350余架飞机。炸弹像暴雨般倾泻到珍珠港。美军仓促应战。日本以很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炸沉炸伤美军舰艇20余艘,炸毁美军飞机260多架,美军损失惨重。“珍珠港事件”极大地激发了美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美国对日本宣战,加入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列。
材料研读
美国 日本
军舰沉没 4艘 6
军舰重创 4艘 飞机炸毁 180余架 29架
飞机重创 60余架 70架
死亡将士 2341人
约200人
受伤士兵 1200多人 罗斯福在对日宣战书上签名
二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12月8日上午,罗斯福总统向国会紧急发表了历史性的讲演: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永远蒙受耻辱的日子,美国遭到日本帝国海军和空军的蓄意进攻……不能否认这样的事实:我们的领土、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利益,正面临着严重的危险。
规模进一步扩大
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欧洲形势
1942年亚太地区形势
日本法西斯已控制西太平洋地区
德国法西斯已控制欧洲大部分地区
面对如此严峻的战争形势,如何才能扭转战局呢?
三、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发展
政治上的合作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阅读课本68-69页,归纳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的概况
三、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时间:
参与国:
地点:
内容:
意义:
1942年1月
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代表
美国华盛顿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1937.7.7
1939.9.1
1941.10
1941.12.7
1942.1
1943.2
1943.7
1944.6
1945.5
1945.9
德军闪击波兰
莫斯科保卫战
日本偷袭珍珠港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东方战场局部爆发:七七事变
《联合国家宣言》
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绝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中、苏、美、英等26国代表
在华盛顿白宫正式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政治上的合作: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图1漫画反映美英苏联合绞杀希特勒;图2上“united”(团结)、“win”(获胜)等宣传语和美、英、苏等国国旗,可以看出这些国家团结了起来。
你能解读下面两幅图片的含义吗?
图1
图2 二战时期盟军宣传画
战争形势的转折
希特勒狂叫:要让斯大林格勒从地图上永远消失!
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单是空袭就先后出动了飞机10万架次,投掷炸弹100多万枚,把市中心炸成了废墟。
斯大林发出号召:为祖国而战,决不后退一步!
1.二战之转折点
战争形势的转折
1.二战之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被俘的德军
“想想斯大林格勒大战——80个昼夜的肉搏拼杀情景吧!街道不是用公里来计算,而是用尸体作单位来丈量的。斯大林格勒不再像座城市,它淹没在一片漫无边际的浓烟烈火之中,简直像一座炉火映红的巨大熔炉。”
——德国士兵的日记
苏军拼命抵抗,平均每个士兵只能活24个小时。德军团长威廉 霍夫曼在日记中写到“他们不是人,而是某种钢铁铸成的东西。”
法西斯共损失150万人,
3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
1.2万门大炮和迫击炮,
3000架飞机。
1943年2月,德军投降,
苏军夺取了战略主动权。
意义: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战争形势的转折
补充:相关史事
中途岛海战的胜利深深地鼓舞了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士气,扭转了太平洋战争的局势。
1942年6月4日展开,美国海军在这次战役中成功击退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日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在太平洋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
2.意大利投降
1943年7月,盟军在西西里岛的登陆迫使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府垮台,由巴多格利奥组成的新政府开始与美英秘密谈判,10月,巴多格利奥政府正式退出“轴心”同盟,向德国宣战。同时,英、美、苏三国政府也发表宣言,承认意大利为共同作战一方。
1943年7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不久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墨索里尼1945年4月27日在逃往德国途中为意大利游击队捕获。次日被处决并暴尸米兰广场示众。
意大利签署停战协议
战争形势的转折
1944年6月6日起,英美盟军出其不意的渡过英吉利海峡,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3.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战争形势的转折
课堂练习
1.下表中的战争形势相继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法西斯“轴心国”的形成 B.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C.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D.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时间 战役 主要交战国 结果
1942年 中途岛战役 美国和日本 太平洋战争出现转折
1942年 阿拉曼战役 英国和 德国、意大利 北非战场的形势
发生了转折
1942-1943年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苏联和德国 二战的转折点
D
2.如下图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示意图中“①”处应该填入的内
容是( )
课堂练习
A.莫斯科保卫战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联合国家宣言》
C
3.(2022·湖南邵阳·21)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该宣言的签署标志着
A.国际联盟的成立 B.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C.两极格局的形成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4.(2022·浙江舟山·18)“在这次偷袭中,日军以很小的代价,炸沉炸伤美军舰艇20余艘,炸毁美军飞机300多架,美军损失惨重。”这一描述所指的事件引发了
A.中途岛战役 B.阿拉曼战役
C.太平洋战争 D.日军偷袭珍珠港
【D】
【D】
5.(2022·湖北潜江·12)下表中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标志着
A.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C.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转折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正式形成
【B】
时间 事件
1941年12月7日 日本对美国和英国同时宣战
1941年12月8日 美国和英国向日本宣战
1941年12月9日 中国对日本、德国、意大利同时宣战
1941年12月11日 德国和意大利对美国宣战
美国同时对德国和意大利宣战
分组合作探究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果没有美国参战,同盟国会胜利吗?还需要持续多久?请谈谈你的理由。
二战期间,中国、苏联、英国、法国等这些国家都奋力抵抗,可谓是举全国之力。其他的国家大家可能不是很清楚,但是中国当时的处境相信大家当时都有所耳闻,可谓是倾尽所有。可就是在众多国家竭尽全力的情况下,也才仅仅拖住了德国和日本,成为到一个僵持的状态。在这样的关头,双方都在僵持着,没有一方肯就此认输,毕竟一旦失败失去的可能就是最根本的原则。
在两方僵持的状态下,就需要新的东西来打破这个平衡。在此时,其实还有个国家一直观望并没有加入战争,它就是美国。美国在当时也算得上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加入战争定是可以打破僵局的。1941年美国“姗姗来迟”加入了二战,这个时候情况也十分危急,德国已经把欧洲和非洲90%国家都打败了。在亚洲地区,日本更是已经打入中国的内部,直抵长沙,中国只能尽量拖住而无能为力。
所以说,美国的加入是给同盟国带来了一股强大的助力。这么说,二战如果没有美国的加入,同盟国最后也许会赢,可是绝对不会这么快结束。那么二战如果没有美国参战,还需要持续多久?不能说很长,不过至少需要五年。
课后作业
梳理二战重要事件和会议,
并制成时间轴。
阅读教材P67-P71,请动手绘制年代尺,清晰表达出二战的进程。
全面爆发
德国闪击波兰
扩大
苏德战争
联合
《联合国家宣言》
最大规模
日本偷袭
珍珠港
转折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1
1939年
1941.6
1941.12
1942
反攻
诺曼底登陆
1944
协调
雅尔塔会议
1945.2
1945.5
二战结束
日本投降
欧洲战事结束
德国投降
1945.9
1945.7
敦促
波茨坦会议
整体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