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运动的快慢(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 知道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3.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课前学习任务
复习: 1. 机械运动相关概念; 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与单位。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学习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方法 1: 方法 2: 在我校的一次运动会上, 100 米短跑决赛中,冠军的成绩是 12 秒。我国优秀的跨栏运动员刘翔, 曾以 12 秒 88 的成绩打破了保持 13 年的 110 米栏世界纪录。判断刘翔和校冠军谁跑得更快? 【学习任务二】学习速度的相关概念、知道速度不同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了解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 1. 在物理学中,把 叫做速度。 2. 速度是表示 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 。 3. 速度的计算公式: 。 4. 速度的国际单位: ,读作: ; 速度的常用单位: ,读作: ; 单位间换算关系: 。
猎豹是陆地上的短跑冠军,它冲向猎物时的速度高达 40m/s,而旗鱼是海洋中的游泳冠军,曾观测 到它的时速可达 110km/h 。判断猎豹和旗鱼谁的速度更大? 【学习任务三】学习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了解记录物体运动位置的一些方法 1. 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 。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 ,速度是 的。 2. 物体做直线运动,但速度大小改变的运动叫做 。
推荐的学习资源
了解频闪摄影: 频闪摄影又称连闪摄影,是借助于电子闪光灯的连续闪光,在一个画面上记录动体的连续运动过 程。频闪摄影从器材上一般分为两类: 一是利用自动频率电子闪光灯(简称电子频闪灯)拍摄;二是 利用普通闪光灯组拍摄。由于拍摄的工具和方法不同,频闪照片的效果也各具特色。 电子频闪灯是一种新型的摄影照明灯具,当这种灯充足电后,可以像连发手枪一样, 一次紧接一 次地频繁闪光。高频电子频闪灯的闪光频率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闪光频率越高,底片曝光次数越多, 在照片上出现的影像也越多。 一般来说,这种灯每秒钟的闪光次数可达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用电子频 闪灯拍摄一个动体时,画面上可以留下几十个重叠、错落有致的影像。这些以一定规律间隔产生的影 像,可以给人一种节奏感强烈的视觉感受,它可以使人感到新奇,是因为用高速频率将景物凝固在一 张画面上的视觉效果,比平时仅凭肉眼是无法看到的。 用电子频闪灯拍摄频闪照片应选择一个黑色的背景,被摄者距离背景尽可能远些,以避免频闪光 照亮背景,从而影响主体的效果。如果主体距离背景比较近,最好使闪光灯与被摄动体形成侧光和侧 逆光的照射角度,被摄动体也最好有明显的轮廓线条,从而防止影像与背景的色调混杂。课 题 运动的快慢(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 2. 利用速度公式及推导式进行相应的计算。
课前学习任务
复习: 1. 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概念; 2. 速度、路程与时间的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学习了解平均速度
书上想想议议:
1. 在 运动中,用物体通过的一段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 表示物体在这段 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它表示物体运动的 程度。 2. 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 【学习任务二】速度、路程与时间的相关计算 1. 计算公式及推导式: 2. 单位及单位换算: 例 1:我国优秀运动员苏炳添在 2018 年雅加达亚运会上勇夺 100m 金牌并打破亚运会纪录,成绩是 9.92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例 2:小明在跑百米时前 50m 用时 6s,后 50m 用时 7s,小明前、后 50m 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 少? 例 3:若该列复兴号按时速 350 公里,行驶 4.5 小时,求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例 4:如图,为隧道前路边的交通标志牌。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通过隧道至少需要多少时 间?(车身长可忽略) 例 5: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 30m 处有障碍物。若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下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 时间为 0.5 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 7.5 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 12 m 才能停下。 求: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会变长,如果是平时的 3 倍, 请判断汽 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推荐的学习资源
了解酒驾的危害特征: 一、疲劳:饮酒后易困倦,表现为行驶不规律,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的行为。 二、心理变态:在酒精的刺激下,人有时会过高地估计自己,对周围人的劝告常不予理睬,往往干出 一些力不从心的事。 三、视觉障碍:饮酒后可使视力暂时受损,视像不稳,辨色能力下降,因此不能发现和正确领会交通 信号、标志和标线。同时饮酒后视野大大减小,视像模糊,眼睛只盯着前方目标,对处于视野边缘的 危险隐患难以发现,易发生事故。 四、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饮酒后,对光、声刺激反应时间延长,本能反射动作的时间也相应延 长,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如眼、手、脚之间的配合功能发生障碍,因此,无法正确判断距离、速度。 五、触觉能力降低:饮酒后驾车,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人的手、脚的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 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 我国法律规定指出,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 20MG/100ML, 小于 80MG/100ML 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 80MG/100ML 的驾驶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