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 三 , 六 年级)
篮球单元(模块)第4课时 篮球行进间传接球 教学计划
学校: 任课教师:
班级 六年级3班 学生人数 48人
教学 内容 1、篮球行进间传接球 2、体能拓展训练:深蹲、高抬腿
重点 持球动作准确,用力协调连贯 难点 传球与接球的衔接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学练,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让大部分的学生了解篮球行进间传球的动作方法及动作要领; 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与协调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感。 3、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课的 部分 教学内容 步骤与方法 组织与要求 时间 次数
开 始 1.课堂常规 2.导入新课 3.队形队列 1.接受体委报告并向学生问好,安排见习生。 2.宣布本课学习目标、任务、及学习内容。 3.强调安全事项及课的要求。 4.四列横队,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向老师问好。 组织:如图 要求:集合快、齐、静 3分钟 1次
准 备 一、行进间热身操练习 1.扩胸运动 2.俯身勾脚 3.后退侧滑步 4.后踢腿跑 5.指尖拨球 6.行进间运球 1.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 2.听从指挥,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充分热身。 3.脚步练习时学生间把握好距离,注意安全。 组织:如图 图一:行进间热身练习 5分 钟 1次
基 本 一、游戏:猴子抢球 1.学生分为4个人一组,在区域内作为“猴子”的同学1抢3,传球失误被“猴子”碰到球或出界的同学则成为“猴子”。 奖励:传球成功传够10次,“猴子”做10个深蹲。 二、练习 1.原地传接球练习: (1)学生分为4人一组,一边站两人,进行原地传球练习,传完球后到对面队伍排队 (2)每个学生传完球后上前充当防守球员,只需打开手臂,消极防守。传球学生则需要正确选择传球方法,避免被防守球员拦截。如图三; 2.行进间传接球 (1)学生2人一组,在靠近中线出发,行进间胸前传球,统一左边学生拿球,传到底线后交换队伍去后面排队。回队伍途中学生需要进行高抬腿练习。 (2)变化:行进间传接球+上篮,学生行进间传球。回队伍途中学生需要进行高抬腿练习。 如图四; 三、比赛 二打一: 两个人一组,面对防守球员完成投篮。由完成投篮动作的同学防守下一组,没有投篮的同学去捡球到队伍后面排队,依次循环。如图五;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2.教师巡回观看,及时充当裁判身份。 1.教师进行示范讲解。 2.学生按教师指定路线和要求完成; 3.教师巡回指导,规范学生动作。 1.教师进行示范讲解。 2.学生按教师指定路线和要求完成; 3.教师巡回指导,规范学生动作。 1.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巡回指导,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点评,并强调重点 2.强调运用本节课学习内容 3.提醒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和教学比赛中注意安全。 组织:如图 图二:猴子抢球 要求:精神饱满,注意 力集中;每组之间保持好间距。 组织: 图三:原地传接球 要求:观察教师示范动作,传完球马上跑到对面队伍排队 组织: 图四:行进间传接球上篮 要求:统一左边拿球,右边上篮,上完篮的同学抢篮板。 组织: 图五:二打一 5分 钟 12分钟 10分钟 1次 1次
结 束 一、放松整理 1、拉伸放松练习 二、课后小结: 评价本课完成教学目的情况。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放松活动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3.积极认真的进行放松活动,从而让身心逐渐趋于平静状态。 4.安排学生收拾器材 组织:师生共同进行练习 要求:动作舒展、身心放松 5分钟 1次
场地 器材 场地:篮球场 器材:篮球48个、标志桶若干个、标志碟若干个、音响一个
预计运动负荷 运动密度 80% 预计 心率曲线图 竖:脉搏 横:时间
练习密度 75%
平均心率 125±5次/分
测量 运动负荷 运动密度 75%
练习密度 70%
平均心率 120次/分
课后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