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 选官制度的流变——平民与贵族的博弈
二、 中枢机构的流变——君权与相权的较量
三 、赋税制度的流变——人丁到财产的过渡
在沿革与创新中走向成熟的封建制度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程标准: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一、 选官制度的流变——平民与贵族的博弈
1.选官制度的演变
思考:九品中正制存在哪些缺陷?
地方世家大族垄断官位;
不利于中央集权;
不能真正选拔人才。
世卿世禄制
军功爵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句》
【思 考】这句诗体现了当时哪两种制度?
请大家思考隋唐的制度创新,除了科举制,还有哪些?
科举制
东汉中后期,由于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察举制选官名实不符,很难选拔到真正的的人才。同时,汉末以来,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百姓背井离乡,“人士流移,考详无地”,难以掌握士人的真实情况,使察举制无法实施。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推行九品中正制的背景。
一、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
上上 一品
上中 二品
上下 三品
中上 四品
中中 五品
中下 六品
下上 七品
下中 八品
下下 九品
一品
二品
三品
四品
五品
六品
七品
八品
九品
中正九品
官品九品
察举制不再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失去了社会基础,被世家大族所操纵,干预选官的过程和结果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世族
德已不免于伪为,而况中正亦未必定有衡鉴之才。甚至有趋势、畏祸、私报恩仇等事。其结果,遂至“惟能论其阀阅,非复辨其贤愚”。于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张荫麟、吕思勉《国史十六讲》
创 立:曹魏时期,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而推行。
措 施: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标 准: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思 考】根据材料结合教材知识,你如何评价九品中正制?
进步性:对于解决东汉末期察举制滥选的流弊有很大作用;选举权复归中央,巩固了
中央集权。
局限性:后来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不利于提升官吏素质;选官范围狭小,朝廷
无法选择真正的人才,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历史解释】
门阀世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的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士族享有特权,把持政权,世代为官,严格等级,标榜门第,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门阀政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下。
而门阀之外的地主阶层通称为庶族,他们政治社会地位低下,只能任低级小官,被排挤在世族上层社会之外。
东晋末至南朝,士族门阀衰落,庶族兴起,逐步执掌军政大权。
科举制
隋炀帝
隋文帝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始建进士科,
科举制度形成
科举制的形成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
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地位。
科举制的发展
*【历史解释】
“科”指考试科目,“举”指选举人才,科举制度即是利用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出现了读书、应考、任官三位一体的选官方法
统治者 措施
隋文帝 开始通过 1 选拔官员
隋炀帝 始建 2 , 科举制度形成
3 增加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 扩大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 4
唐玄宗 任用 5 主持考试,提高科举
考试的地位
一、 选官制度的流变——平民与贵族的博弈
【自主学习】
2.隋唐科举制度的发展
分科考试
进士科
唐太宗
殿试
高官
小组合作探究(5分钟)
材料一 科举考试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老死文场者,亦所无恨……
材料二 钱穆:科举制……予士族特权沉重一击……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材料三 关于科举考试的诗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材料四“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材料五 科举考试重视考察儒学,明清时期更是仅从儒家四书、五经中命题,不涉及科学等实用性学问,不允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体裁限于“八股文”。
3. 科举制度有什么影响?
积极:打破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扩大了统治基础(官吏来源);
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加强了中央集权;
有利于追求公平公正;
增强社会阶层间的流动;
巩固了儒学地位;
推动了教育发展(影响社会价值取向);
对近现代西方文官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局限:重才轻品;官本位;轻科学研究,
忽视实用性学问;禁锢思想。
科举制度的影响:
【合作探究】
材料一 这一制度(科举制)…….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达到充分发展的,是由一系列的考试组成的。
——【美】斯塔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一 隋唐科举制……对人们通过考试竞争而进入仕途来说,就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公平性和广泛性,使得一部分处于社会中低层而了解社会实际的优秀人物取得参与政治和管理国家的权力。这样,既能调动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扩大选取各种人才的范围,又能提高行政官员的素质,完善封建社会的管理,从一方面促进了当时社会的进步和强盛。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六卷《中古时代 隋唐时期》(上册)
材料二 魏晋以后的九品中正制度,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既不需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有学者认为,隋唐科举制的创立无疑是革命性的“创新和进步”。它所蕴含的人类精神,超越了时空,具有永恒的价值,对今天完善现代高考和公务员考试制度有着重大借鉴意义。 根据材料指出科举制的“创新和进步” 主要指什么?
提示:自由报名,公开考试 公平竞争
【史料探究】
材料一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言》卷1《散序进士》
材料二 科举的创新之外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三 贫苦子弟,类皆廉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四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思考】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如何评价科举制?
科举制把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相对公平公正;打破了出身门第的限制,扩大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能力,有利于巩固统治。
从此,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但后来科举制却日趋僵化,禁锢人们的思想。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迁
世袭制
(夏商周)
军功爵制
(战国)
察举制
(西汉)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
科举制
(隋至清)
血缘
军功
孝廉
才能-家世
考试成绩
演变趋势
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
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
选拔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
二、 三省六部制
发展历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二、 中枢机构的流变——君权与相权的较量
1.中央官制的演变
国家工程建设
刑狱
军政
礼仪、科举等
户籍、土地、赋税等
官吏任免和考核
2.隋唐三省六部制
合作探究:
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大臣提交书面处理方案:
①举行祭天求雨仪式;
②削减灾区赋税;
③修筑引水灌溉渠道。
你认为三省六部制下,应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评价?
减少失误,提高效率,加强皇权,后世沿用,影响深远
唐代,科举制选拔出更多优秀的寒门子弟,担任宰相的寒门子弟渐增,体现了官僚政治的成熟。
唐朝三省六部制运作模式图
三省六部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草拟
诏书
审核
执行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根据上图并结合教材,分析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起到了什么作用?有什么影响?
特点:相权三分 职权分明 相互牵制 加强皇权 节制君权
作用与影响:一方面分散和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另一方面减少决策失误,提高了办事效率。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举,为历代王朝所沿袭。
三 、赋税制度的流变——人丁到财产的过渡
朝代 制度 解释
魏晋南北朝 租调制 内容:第一组完成
唐初 租庸调制 内容:第二组完成 影响:第三组完成
唐后中期 两税法 背景:第四组完成 内容:第五组完成 影响:积极—第六组完成 消极—第七组完成
有田则有租
有身则有庸
有家则有调
依据课本40页,你来说一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按户
人丁
资产
依据
三、赋税制度
阅读教材“第三目赋税制度”,了解魏晋和唐初的赋税制度,思考赋税征收的主要标准
赋税沿革
魏晋时期: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北魏:颁布均田令,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
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由此可以看出:魏晋至唐初的赋税征收主要标准是人丁。
根据教材,想一想租庸调制有什么进步作用?
1、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2、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3、农民负担相对较轻,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
夏商周 秦 汉 隋 唐
世袭制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推广郡县制
刺史制度
察举制
中外朝制
编户制度
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制
度
创
新
启示?
深入探究
论题:中国的封建制度在沿革与创新中不断走向成熟
1.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D
练一练
2.(2019年江苏卷)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D
3.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B
4.《资治通鉴》记载了唐代宰相刘祎之的名言:“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天子之命)”。这体现了唐代
A.政治制度的民主进步性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C.统治中枢的分权制衡性
D.皇权独尊地位有所削弱
C
5. 唐朝租庸调制规定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丁税
B.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
C.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D.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
B
【史料阅读】
史书这样根概括两税法的实行背景: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因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资治通鉴》卷226
根据“史料阅读”的内容,分组讨论两税法的背景与目的?结合教材,归纳出两税法的主要内容?
背景提示:土地兼并,均田制遭到破坏;安史之乱,农民大量逃亡;国家财税失控等。
目的:解决财政困难
主要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
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陆贽《翰苑集》卷22《中书奏议 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
材料二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科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白居易集》卷2《重赋》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教材,谈谈你对两税法利弊的认识?
利: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
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弊:但地主千方百计地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使农民的负担更加沉重。
*【史论阐释】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特点
(1)征税标准从人丁为主逐步向财产为主转变,直至取消人头税,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
(2)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捐代役。
(3)赋税由实物为主到货币为主转变,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4)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
(5)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
四、课堂小结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选官制度
三省六部制
赋税制度
魏晋时期至唐朝选官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
产生的背景
发展过程
评价
魏晋时期至唐朝中枢权力机构演变过程
三省六部制
机构设置与职权分工
特点及影响
魏晋时期至唐朝赋税制度演变的过程
两税法
背景
内容
评价
一、选择题
1、中国有些地方有在考试前吃“状元饺”的习俗。与“状元”相关的选官制度是( )
A.禅让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世官制
2、户部,隋朝时期称为民部,唐初为了避讳李世民改为户部。户部所隶属的中央机构是( )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枢密院
3、《新唐书 食货志》称:“盖口分、世业之田坏而为兼并,租庸调之法坏而为两税。”这反映的是( )
A.两税法的弊端 B.均田制的影响
C.租庸调制实施的背景 D.两税法实施的必要性
4、“盖当大乱之后,人口死徙虚耗,岂复承平之旧,其不可转移失陷者,独田亩耳。然则视大历十四年
垦田之数,以定两税之法,虽非经国之远图,乃救弊之良法也。”该论断认为( )
A.两税法的推行导致天下大乱 B.两税法加强国家对农户的控制
C.两税法适应当时经济的发展 D.两税法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
五、课堂检测
二、非选择题
5、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约1300年,至1905年才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顾颉刚《<中国考试制度史>序》
材料二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