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联读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 单元分析:《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的两篇文章,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抱负与使命”,意在引导学生理解革命导师和志士仁人的精神品格和人生价值,从而启发学生思考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该具有的抱负和承担的使命。从文体上看,这两篇文章都是实用性文本,承载着演讲词这一独特文体的教学价值,归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这一学习任务群,是这一任务群的最后一个单元。
2. 课文分析:《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是马克思作为流亡伦敦的外国革命人士代表向英国社会的进步力量发表的演说,表达了对 19 世纪社会矛盾的深刻分析,提出了应由无产阶级来担负革命使命的基本主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以议论为主、悼词性质的演讲词,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功绩,表达了对马克思的崇敬、赞扬和悼念。学习这两篇课文,可以加深学生对“抱负与使命”的认识,有助于完成课程标准中学习任务群的要求。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国旗下的演讲、各种活动中的演讲,也观看过《我是演说家》《超级演说家》这类电视节目,对演讲有一定了解,但是没有系统学习过演讲词的知识,包括文体特征、语言特征、结构特征等。除此之外,两篇文章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时间上与学生存在隔阂,难以激发学生深入欣赏的欲望。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建构演讲词知识体系,学会面对特定对象和场合,有理有据地运用相应的技法撰写演讲稿。(指向单元学习任务一)
思维发展与提升:比较阅读两篇文章,把握文章观点,梳理文章思路与演讲的场合、目的、对象间的特定关系。(指向单元学习任务二)
审美鉴赏与创造:深入体会文章深邃的思想、形象的语言、真挚的感情和厚重的文化。(指向单元学习任务三)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革命导师、仁人志士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担当时代使命的精神,加深对“抱负与使命”的认识。(指向单元学习任务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梳理文章思路,明确马克思的贡献,掌握演讲词的特点。
难点:分析重点语句,体会文章深邃的思想、形象的语言、真挚的感情。
教法学法
教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对比阅读法、问答法、讲授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诵读感悟法、课堂展示法。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预习任务:
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
了解1848年欧洲革命和《人民报》创办情况。
阅读课本第92页,了解演讲词相关知识。
结合背景资料,阅读《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梳理行文思路,并形成思维导图。
课中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
《共产党宣言》,这个被千百万人视为共产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文件,就是由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今天一起来学习他们的两篇演讲,感受他们的特质和精神。
设计意图:以学生相对熟悉的《共产党宣言》导入,观看精彩解说,激发学生走进课文的兴趣。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预习成果展示:结合背景资料,阅读《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梳理行文思路,并形成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指向教学目标二,预习任务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马克思、恩格斯以及相关革命运动,采用表格或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文章思路,为文本对读奠定基础。
两文联读,走进伟人,领会精神
【任务一】
这两篇演讲一篇是马克思的讲的,一篇是讲马克思的。两相对照,你发现了一位怎样的马克思?结合阅读支架,概括分析马克思一生的贡献。
设计意图:指向教学目标四,体会马克思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突出贡献,理解马克思将个人抱负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的人生选择,加深对“抱负与使命”的认识。
分析示例:
两文对读,掌握文体,鉴赏语言
【任务二】
结合下面阅读支架,先自主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对比两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场合、目的、对象和手法。
设计意图:指向教学目标二和三,既可以梳理演讲的场合、目的、对象间的特定关系,又可以在对比分析时,对富有哲理、运用手法的语句进行鉴赏,体会文章深邃的思想、形象的语言、真挚的感情。
结合两篇演讲词,师生合力概括,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梳理演讲词的基本特征。
设计意图:指向教学目标二和三,可以梳理演讲的场合、目的、对象间的特定关系,又可以在对比分析时,对富有哲理、运用手法的语句进行鉴赏,体会文章深邃的思想、形象的语言、真挚的感情。
总观两文,学以致用,展现风采
【任务三】
马克思的精神品质和人生选择对你有何启发?联系当下社会生活,以《我们的使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演讲稿,在五四青年节举行班级演讲比赛中进行演讲。(可参考下面的演讲词评价量表)
设计意图:指向教学目标一和四,引导学生实操,学会面对特定对象和场合,有理有据地运用相应的技法撰写演讲稿,在写作中加深对“抱负与使命”的认识。
板书设计
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