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石钟山记》复习学案(无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石钟山记》复习学案(无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6 07:3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石钟山记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熟练背诵课文并能准确默写。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并能运用积累的文言知识疏通文意。
3、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正确认识古人反对主观臆断,有疑必察的求实精神。
一、检查背诵,明确断句,概述行文思路
1、检查背诵
2、给下列句子用“/”进行断句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概述行文思路
二、学情检测
1、情境默写
(1)《石钟山记》中,苏轼告诉苏迈,绝壁之下听到的“噌吰之声”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石钟山记》中,作者和苏迈夜里乘船到绝壁之下后,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写山石阴森可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苏轼的《石钟山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治学做事要有严谨的态度,“ , ”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4)苏轼在《石钟山记》末尾自述他写作此文的原因是: , 。
易错字积累
2、重点实词、虚词掌握
(1)或曰此鹳鹤也。( )
(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
(3)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
(4)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
(5)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
3、重点句子翻译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方法总结
三、联系高考.迁移训练
材料一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A也而不能B至者C可以无悔矣D其孰能E讥之乎F此余之所得也!
(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材料二: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标画出来,每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尽吾志A也而不能B至者C可以无悔矣D其孰能E讥之乎F此余之所得也
2、材料一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从两则材料中能得出做成功事情要具有什么样的品质?请结合原句概括。(3分)
四、拓展延伸
学完本课,你对“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有什么感想 这篇文章对你有何启发?(100字以内,5分)
五、布置作业:
1、做高考总复习P188任务一
2、依据本单元研习任务,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从章法、细节等方面对本课进行点评。150字以内。(5分)
六、素材积累
主题词:“质疑与迷信”
一.【主题解说】
在词典中,权威的释义是“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或者是“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威望、地位的人或事物”。对于前人树立的权威,我们应该尊重,因为那是前人认知实践的结果,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认识的深化,盲从权威、遮蔽双眼、一味信服早已无法适应现代生活。敢于质疑权威,我们应擦亮双眼;勇于突破权威,我们要敢于向前迈步。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总会积累下许许多多的知识、经验、公式、定律……它们会借助古人之口、权威之言以及书本记载等形式留传下来,哺育后代。对于前人树立的权威,我们应该尊重,因为那是前人认知实践的结果,但是由于当时时代的局限和如今时代的发展,这些前人留下的经典却未必都能适用于今天的环境和形势,甚至已变成谬误。所以,我们在接触这些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的时候就必须有一种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孟子就曾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都说明了“书”和“师”不可尽信、不可盲从的道理。
二.【名言警句】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3、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5、要想把问题弄清楚,就不要急着去相信;知识的力量就在于怀疑。(苏·高尔基)
6、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明·方以智)
7、怀疑有如草木之芽,从真理之根萌生......(意·但丁)
8、质疑是迈向哲理的第一步。 (狄德罗)
9、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