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学实录
学习目标:
1、根据学法指导,读出气势和情感;
2、准确翻译第二、三段,整理第二、三段文言知识点。
3、初步解读作者情感变化的内涵。
学习重点:准确翻译第二、三段,整理第二、三段文言知识点。
学习难点:初步解读作者情感变化的内涵。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赤壁赋》。我们上节课读懂了这篇文章的文字,今天的任务是读懂文意。读懂文意就是读出隐藏在文本中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上学期学习宋词的时候大家已经了解到,这篇散文写于苏轼在黄州期间,而这一时期是苏轼一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用余秋雨的话说,那是苏轼的“成熟期”。所谓成熟期,是指他有了一种从容的、豁达的面对生活的态度。今天我们就来读懂这样一种态度。
请一位同学朗读一遍课文,大家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听朗读时
同学们完成两个任务:1.领略文句的优美;2.理出情感的脉络。文章共有五个段落,每一段作者的情感是不一样的,请大家分析,从第一段到第五段
作者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
(指定学生朗读。)
师:读得非常好。相信通过这样优美的朗读,同学们应该初步感受到这篇文章语言的优美了。下面我们重点来完成第二个任务:这篇文章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 它的情感脉络是什么
大家可以边找边说,而且可以从文章当中找出相关的词语来表述。比如:在第一段中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 可以用第二段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学生小声议论。)
生:“乐”。
师:对!于是饮酒乐甚。(极书“乐”)然后呢
生:“愀然”。
师:“愀”是什么意思?
生:忧愁悲伤。
师:忧愁悲伤,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悲”。(板书“悲”)由“乐”而“悲”,作者的情感在这里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那么在后文还有哪些变化
(学生小声议论,并纷纷发表意见。)
生:“悟”“喜”。
师:对。作者的情感先“乐”,后“悲”,接着“悟”,最后一段是“喜”。(极书“悟”“喜”)乐一悲一悟一喜,就是这篇文章的情感脉络。下面我们逐一来研究。请大家再次阅读第一段,思考:作者缘何而乐 可以互相交流。
(学生小声议论。)
生:秋高气爽,和朋友在一起喝酒。
师:可以把你说的内容再进一步说明白,秋高气爽是怎样的乐
生:秋高气爽,环境优美;和友人在一起,闲适。
师:好,其他同学呢
生:明月,繁星,清风,水天相接,环境非常美;还有,“纵一苇之所如”,小船在江上任意飘荡,没有任何拘束。
师:小船任意飘荡,这样的快乐是怎样的 用一个词来概括。
生:自由。
师:对!刚才同学概括了三个方面,和朋友相处的快乐,景物之美,自由的快乐。第一点,和朋友相处,当然是有的,不过这和赋这种文体有一定关系,后面我们会解释。其实第一段中写到的快乐主要有两点:风月之美,遗世之乐。(板书:风月之美遗世之乐)
下面我们来进一步体会这两种大快乐。我们先看“风月之美”。文章第一段描写的景物非常漂亮,我特别想让同学们用自己的想象去还原这样一幅美景。
(幻灯展示)
根据第一段中描写景物的句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你所能想象的景色。
生:天有一点凉,清爽的风,特别安静,水面如镜,一条小船在水面上随意飘荡。天上一轮明月,繁星点点,天幕深蓝,夜空晴朗……
(其他同学时有笑声。)
师:说得很好。“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一种静谧的、惬意的美。但大家听的时候感觉很好玩,这种感觉不好。把自己的心静下来,悉心体会。看这样的句子:“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能想象这是什么样的景色吗
生:我想是人在云河中游的感觉。江水非常清激,那天是七月既望,月亮很圆很亮,秋高气爽,云很淡,星星和月亮都投射在江水上,江上正好有雾,感觉就像雾也成了天空中的云。于是苏轼和客人乘着小舟,在平静的江水上就有在云河中飘游的感觉了,于是就写出了“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
而登仙”的句子。
师:好的,请坐。这位同学的感觉非常好,像在云河中游。其实“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写的就是月光之下、水面之上的美景,这样的景色我们以前是接触过的,以前我们学过这首诗。
(幻灯展示《春江花月夜》节选,从略。)
来看这几个句子:“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为什么不觉流霜飞,看不见白沙呢 霜是什么颜色 沙是什么颜色 都是白色的,都隐没在月光下。乳白色的月光照耀下,一切都成了银白色。再看后面:“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什么是“江天一色无纤尘” “白露横江,水光
接天”,水光为何能接天?和江面广阔有关,更和“皎皎空中孤月轮”有关。
我们可以想象那是一幅怎样的景色:江水是白色的,江面之上的雾气也是白色的,月光也是白色的,那是一个完整的、纯粹的纯白的世界,你分不清哪儿是水、哪儿是光、哪儿是气。江水仿佛是虚幻的,月光仿佛是流动的。
人呼吸着白茫茫的雾气,也仿佛呼吸着皎洁的月光。带着这样的感觉,我们再来看这样的句子:“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在这样美的环境当中,作者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觉,甚至是幻觉——“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注意,
这个句子兼有夸张和对比。第一个句子是夸张,极言船之渺小,极言个体生命之渺小;后一句,夸张,极言江面之广阔。一个渺小,一个广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请大家注意,在第三段中,这样表现生命的渺小和自然的广博的对比也有,大家找找看是哪个句子。
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师:好。第三段中这个句子的对比落在哪里?落在前一句,突出人的渺小,抒发的是悲情;而第一段中的对比落在后一句,突出的是环境的广大,抒发的是一种自由的情怀。
苏轼这样的一个幻觉,这样的一种奇妙的感觉到这儿没有结束,比如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那么,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 这里面有四个词,请同学们品味。
(幻灯展示)试体会“纵”“凌”“浩浩乎”“飘飘乎”的意味。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读进去,在想象的“江天一色无纤尘”的美景之中去体会这四个词的意味。
(学生思考。)
师:我们会发现,这四个词可以分为两组。“浩浩乎”是什么意思 广阔,辽阔。那“广阔”和这四个词中的哪一个是对应的 “纵”还是“凌”
生:“纵”。
师:“纵”是什么意思 任凭,放纵。那么“纵”和“浩浩乎”说的是什么?广阔,强调没有束缚,无拘无束。而“凌”和哪个词对应
生:“飘飘乎”。
师:它强调的是什么 高度。“纵”“浩浩乎”,写的是环境的广,突出的是“自由”;而“凌”“飘飘乎”写的是空间的高,强调的是“超越”。
(幻灯展示)纵,浩浩乎——广;自由
凌,飘飘乎——高;超越
师:我们知道,“凌万顷之茫然”,这样的超越不仅仅是超越了“茫然”的“万顷”,它还超越了什么 真实的、庸俗的、痛苦的尘世。我们再回头看第一段的描写:“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写的是实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半实半虚;而“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就是虚的了。
由“实”到“半虚半实”到完全的“虚”,这样的过程就是苏轼的幻觉逐渐释放的过程,就是他的心境一点点开阔的过程。他逐渐挣脱了所有的束缚,置身于一个奇妙的、自由的世界,心慢慢地飞翔了起来。
所以,第一段中的快乐主要是在后面,一种脱离了尘世的幻觉的快乐。
而这样一种快乐简直是太快乐了,“于是饮酒乐甚”。
请同学们再看第二段,在这样无边的美景之中、这样快乐的心境下,客人为何吹出如此悲凉的箫声
(学生小声议论。)
生:从第三段来看,在这样广阔的天地中才显出自己的渺小,在这样的时间静止中才感觉到生命的须臾,所以就会对人生有种悲凉之感,于是客人吹出如此悲凉的箫声。
师:你读第三段读得非常好。我们也可以先看第二段,看看能否看出为何吹出悲凉的箫声。当然这两段是有关联的,这位同学非常敏锐。
生:客人“倚歌而和之”,他是根据苏轼的歌才吹出悲凉之声。
师:非常好!注意在这一段中,悲的只有客人吗 不是的,客人是“倚歌而和之”,按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来同声相应。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样悲凉的箫声不是没有来由的,它的来源就在于那个“扣舷而歌”的“歌”。下面我们看看歌里面哪儿是悲凉。
生:“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师:非常好。我们都知道,“美人”指的是君王,比如《离骚》里“恐美人之迟暮”。所以,在这样无边的美景中,苏轼的心头依然有一丝的阴影,这丝阴影是与政治有关的,与政治上的失意有关的。
但我们都知道,苏轼实在不是一个官瘾很大的人,仅仅是一个政治的失意,官做得小了就如此之悲吗 不是的。同学们上学期都读过《苏东坡突围》,有些同学还读过《苏东坡传》,我们知道,黄州期间对苏轼的意义太不平凡了,我们可以看这样一些我们以前读过的材料。
(幻灯展示)
究竟是什么罪?审起来看!
怎么审?打!
一位官员曾关在同一监狱里,与苏东坡的牢房只有一墙之隔,他写诗道:
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
通宵侮辱、摧残到了其他犯人也听不下去的地步,而侮辱、摧残的对象竟然就是苏东坡!
“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那样一个高官,那样一个文人,他所面临的就是赤裸裸的殴打。殴打这种肉体的痛苦是可以忍受的,受不了的是精神上的侮辱。苏轼正是带着这身体与心灵的伤痕到了黄州。到黄州后他的境遇怎样 首先,物质上极其贫困,为了养活家小,他被迫在东坡亲
自耕地,“垦荒东坡”,所以他后来自号“东坡”。这一点也还罢了,更难受的是来自精神上的折磨。这段话大家还有印象吗?
(幻灯展示)
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往往为醉人所推骂”,哪里还有一点高官的样子 哪里还有一点文人的样子?这一点也罢了。苏轼在黄州之前有多少朋友啊,但这时都不理他,写信也不回。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之一就是孤独。
我们还学过这首词:
(幻灯展示)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嫖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这首词,所以就不细说了,大家知道这是苏轼在黄州期间的自况。
我们看这几个句子:“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我们都喜欢苏轼,喜欢苏轼豁达好玩的一面,其实我觉得,在豁达好玩之外,如果我们走进这个生命本体,就会发现,那里其实有令人非常难受的一面。
所以,物质上的极度贫困,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阴影,沉甸甸地压在苏轼的心底。在这样的夜晚,他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面对无边的美景,“扣舷而歌之”,但他其实怎样也摆脱不了心底深处的阴影。这个客可能真是他的一个好朋友、他的知己,他敏锐地捕捉到苏轼这忧伤的情绪,产生了共鸣,并把它放大,因而吹出了如此忧伤的音乐。所以,吹出这忧伤的音乐的主要来源是苏轼本身。当然,在这篇文章中,这个客只是一个设置而已,苏轼说服客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苏轼说服另一个苏轼的
过程。所以,我希望能和同学们达成这样两点共识:
(幻灯展示)1.客之悲实为己之悲;
2.在夜晚无边的快乐中,他怎样也抖落不掉白天的阴影。
在第二段中,作者的悲是隐藏的,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而在第三段中,他借“客”的嘴,把这个悲说得非常透彻,刚才有同学已经提到了。下面请同学们思考:第三段中,作者缘何而悲
(学生小声议论并发表意见。)
师:首先是生命的短暂,“哀吾生之须臾”。还有呢?前面写的是曹操,为何极力铺陈曹操的雄壮 首先是为后面“而今安在哉”的设问作对比,其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江渚之上,生命太平淡了,平庸了,没有色彩,与政治上的失意相关联。(板书:吾生须臾功业未成)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第三段作者是抒情,抒的是悲情;第四段作者说理,说的是哲理。他正是用哲理化解了悲情。请大家思考,在第四段中,作者悟出了什么道理?
(学生小声议论并发表意见。)
师:做个提示:他得悟出几个道理
生:两个,来对应着化解悲情。
师:对。因为悲情有两种,所以对应的哲理也有两个。那咱们先看,“吾生须臾”的“悲”他是怎样化解的
生:“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师:(板书:物我无尽)物与我是永恒的,何必哀叹生命的短暂呢?上节课我们已经提到,前人对这个问题也有过阐述,比如还是《春江花月夜》,在美景之后写到了人与永恒自然相对比的渺小,张若虚是怎样化解的呢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用人类的永恒传承来和自然对抗。同样,苏轼写到,“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虽然这一段江水流走了,但长江是永恒的,所以没有必要哀叹。那么第二个悲情怎样解决的?
生:“物各有主。”
师:对。(板书:物各有主)这句话反过来怎么理解 就是“人各有物”,每个人都是主。功名、利禄、金钱这些“物”不是我应该拥有的,也不是我所想要的,所以没有必要为这些东西去哀叹。那么我们可以拥有什么呢?我们是什么样的“物”的主人呢
生:“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
师:是造物主无穷无尽的宝藏啊,难道我们还不快乐吗 苏轼正是用这种方式解决了功业未成的悲哀。这里说得真是太有道理了!所以,“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同学们,你们读最后一段,感到喜悦吗
(学生思考,议论。)
生:我没有感觉到喜悦,我觉得他们也没有喜悦,我觉得他们俩的笑也是苦笑。
师:为什么?从哪儿看出来?
生:从“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看出来。如果他“喜”的话,就不会这么去描写,会去写喜悦的心情,而不是写吃完后凌乱的样子。
师:好,这位同学关注到具体的句子,环境脏乱差。不过这个可以是人不拘小节的一面。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说吗
生:我也觉得并不是非常喜悦,因为从倒数第二段的解释来看,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安慰。虽然他说物我无尽、物各有主,但生命的须臾和功业未成毕竟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所以这种悲凉在心中是不可能磨灭的;而第四段的解释更多的是自我安慰,甚至自欺欺人也说不定。
师:还有别的说法吗
生:我也觉得他是自我安慰,自欺欺人。因为“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总要醒来,天一亮,美景就过去了,他依然要面对那个悲凉的人生。而且我觉得在第四段中他解释的那两个问题其实也是自我安慰的。物与我皆无尽,虽然生命是无尽的,但他自己的人生是有尽的,他若想有点什么寄托的话得在此生来完成才行;其次他说物各有主,就更有点自我安慰了,因为他是拥有清风明月,但他能拿清风明月吃饭吗 想活着,他就还是得融入社会,还是得种地,还是得养活妻小,就算他自己能以清风明月为食粮,他的妻小也不能,能和他共享清风明月的也许就只有这一个客人。脱离了整个社会环境,其实他也是无法生活的,所以也就只是做一个梦,梦醒了一切会照旧。
师:非常好!刚才这位同学说了两点:第一,苏轼的理由并没有很强的说服力;第二,梦醒后一切依旧,现实并没有改变。我觉得她第二点说得特别好。我早些年读到第五段时,感觉是如释重负,非常高兴。最近却是越读越难受。让我最难受的是这一句:“不知东方之既白。”东方白了,东方红了,太阳升起来了。太阳升起来了,箫声是不是该隐了,月光是不是要散了,东坡先生的梦是不是也该醒了 他将要面对的又将是一个怎样狰狞的白天呢?他的贫困,他的孤独,他的精神上所受的折磨,会因为这一宿的风月面有所改变吗 (板书:共适风月难饰悲怆)
这里面又引出一个问题:我们该怎样看待苏轼的这种豁达
作者说服了客,也说服了自己。刚才同学们都说得非常有道理,这种说服实际上是很牵强的。人生深刻的体验与思考换来了“喜”,这“喜”是共适风月的人生态度,是从容面对生活中所有苦难的豁达情怀。我们如何看待这种豁达?它是没有解决什么实际问题,但它没有意义吗 时间不够了,很遗憾不能让同学们展开讨论了。我在备课时有所感悟,写了以下这些文字,想和大家来交流。
(幻灯展示)
这样的夜晚是短暂的,但正因为这样的夜晚,苏轼才能坦然地微笑着将无数个狰狞的白天转化为诗意的栖居。
鬼魅狰狞,上帝无言。
人类历史上有过无数个这样的时代。那是陶渊明“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时代,是李白“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时代,是启功先生用那一笔飘逸的书法抄写大字报的时代,是钱钟书先生用握笔杆的手去握扫把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太多太多了。但是这些时代并没有吞噬这些高傲的灵魂,因为他们和苏轼一样也曾经拥有过这种豁达的胸怀。人类的文明也因此得以进步。
第二天,苏轼面对的还是狰狞的现实,环境没有变,但是他的什么变了
生:心情。
师:心情变了。
如果将我们的目光投向风月自然,我们得到的不仅是生命的美丽,还有生命的自信。生命是短暂的,人生是渺小的。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很对,这些东西骗不了自己,我们不能强大生命,但可以强大精神;社会总是有黑暗的,社会总会有污浊的,我们不能剔除污浊,但可以净化内心。苏轼是豁达的,他也许不是英雄,但他实在是个智者,他给生存提供了理由,更为生命赋予了诗意。这,也许是《赤壁赋》给我们的最大的启示。
文章里值得品味的地方还很多,比如文句的优美,同学可以回去继续欣赏。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