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阶段达标卷(四)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阶段达标卷(四)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06 08:2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阶段达标卷(四)
1. 下列有关发酵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发酵技术是一种传统技术
B. 乳酸菌和酵母菌是制作发酵食品常用的微生物
C. 制作发酵食品时微生物进行的都是有氧呼吸
D. 制作发酵食品时灭菌是指消除杂菌
2. 下列制作甜酒的操作,错误的是( )
A. 将糯米蒸熟后迅速使用
B. 将酒曲碾成粉末后与糯米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C. 将容器尽量盖好防止杂菌污染
D. 将盛放糯米的容器放在温暖处进行发酵
C
A
3. 为探究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制作酸奶用到的活菌是乳酸菌
B. 温度越高产生的活菌数越多
C. 一般情况下,活菌数越多发酵
速度越快
D. 由此推测,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是40°C
4. 同学们在做发酵现象实验时,观察到瓶中液体冒出了气泡,使气球不断变大。这是因为白糖经酵母菌发酵后产生了(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水蒸气 D. 氮气
B
B
5. 下列保存食品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晒制鱼干 B. 用冰柜运输新鲜水果
C. 真空包装火腿肠 D. 用大量防腐剂保存鲜肉
6. 大肠杆菌繁殖速度快,科学家利用这一特点,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让大肠杆菌生产可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该过程采用的技术是( )
A. 转基因技术 B. 克隆技术
C. 发酵技术 D. 组织培养技术
D
A
7. 克隆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下列有关克隆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克隆动物需要经过受精作用而获得
B. 克隆动物与提供去核卵细胞的个体最相似
C. 将来可克隆人体器官用于器官移植
D. 证明细胞质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8. 某地区发现一种新的疾病,开始的时候患病人数不多,不久后却大量增加。下列对这种疾病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 这种疾病最可能是遗传病
B. 这种疾病可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C. 这种疾病具有传染性
D. 这种疾病具有流行性
C
A
9. 下列选项中的疾病都属于传染病的是( )
A. 结膜炎、蛔虫病、狂犬病、地方性甲状腺肿
B. 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非典型性肺炎、肝炎
C. 麻疹、水痘、贫血、禽流感
D. 糖尿病、艾滋病、天花、龋齿
10. 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
A. 体内携带疟原虫的蚊子
B. 携带乙型肝炎病毒但未发病的人
C. 携芾狂犬病毒的狗
D. 肠道内有蛔虫成虫的人
B
A
11. 小明患了流感,小玲被感染,那么小玲在患流感前后的身份分别属于( )
A. 传播途径、传染源 B. 易感人群、传染源
C. 易感人群、传播途径 D. 传染源、传播途径
12. 从国外进口的大豆,必须通过检疫后才能入境,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消除病原体
B
B
13. 近日,某校用《本草纲目》的音乐跳课间操,备受学生欢迎。愉悦身心的同时增强了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了免疫力。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此举属于( )
A. 切断传播途径 B. 保护易感人群
C. 消灭病原体 D. 控制传染源
14. 日常生活中,下列预防传染病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对所有传染源都进行隔离治疗
B. 接种疫苗,提高人体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C. 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D. 加强体育锻炼
B
A
15. “携手抗艾,重在预防。”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不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
B. 禁止艾滋病患者进入公共场所
C. 不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剃须刀
D. 不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和交流
16. 下列疾病中,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当代主要疾病是(  )
A. 心血管疾病 B. 水痘
C. 坏血病 D. 红绿色盲
C
A
17. 预防高血压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 加强体育锻炼,经常做户外运动
B. 控制糖类和脂肪的过量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
C. 不吸烟,不喝酒
D. 吃味浓盐重的食物
18. 皮肤能有效防止病原体侵入人体。下列免疫与这种免疫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 某人注射青霉素出现过敏现象
B. 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C. 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
D. 接种百白破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D
B
19. 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B.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保护人体的第一道
防线
C. 人体第一道防线只能阻挡一种病原体
D. 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人体内的第二道防线来实现的
20. 被猫狗抓伤后都要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狂犬病疫苗和通过疫苗形成的免疫能力分别属于( )
A.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C. 抗原、特异性免疫 D. 抗体、特异性免疫
A
C
21. 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B. 抗体是一种蛋白质
C. 一种抗体能消灭多种抗原
D. 抗体是在抗原侵入人体后产生的
22. 下列对免疫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
B. 免疫功能对人体都是有益的
C. 免疫能及时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损伤的细胞
D. 计划免疫可增强人体免疫力,有利于预防传染病
C
B
23. 下列关于酗酒、吸烟和吸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青少年应不吸烟、不喝酒,坚决拒绝毒品
B. 长期吸烟会使人的记忆力增强
C. 酗酒会使大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
D. 毒品会严重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4. 近几年来,药品及用药安全方面的事故时有发生。下列哪项不是在阅读药品说明书时应当仔细了解的内容( )
A. 功能与主治 B. 是否进口
C. 用法与用量 D. 注意事项
B
B
25. 下列关于用药的做法,不可取的是( )
A. 小伤小病时,到药店购买有“OTC”标志的药
B. 请医生诊断,按医嘱服药
C. 病情严重时,自行增加用量
D. 定期清理家庭药箱,不用过期药
26.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广泛使用的一类抗生素,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而对人几乎没有毒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病时应尽早服用抗生素,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B.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猴痘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C. 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人类几乎没有毒性,可以随意加大
剂量使用
D.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从真菌中提取出来的
C
D
27. 作为初中生,同学们应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常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患者情况严重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有效
和及时的救治
B. 为骨折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C. 发现有人触电昏迷时,先切断电源再施救
D. 遇到有人中暑时,要边降温通风边施救
28. 在一次人工呼吸的模拟训练中,李明同学采取了以下急救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病人仰卧在空气流通、地面坚实的场所
B.保持病人头部后仰,保持呼吸道畅通
C.清除被救者口鼻内异物、污物和液体
D.捏紧被救者的鼻孔,口对口吹气和吸气
B
D
29. 某人因车祸导致小腿受伤,血液从伤口缓慢而连续不断地流出,且呈暗红色,则受伤的血管和急救时止血的位置分别是( )
A. 静脉、伤口近心端 B. 静脉、伤口远心端
C. 动脉、伤口近心端 D. 动脉、伤口远心端
3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下列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 按时作息 B. 拒绝烟酒
C. 坚持锻炼 D. 暴饮暴食
B
D
31.(5分)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尝试了酒酿的制作,并连续9天检测了每升酒酿中葡萄糖和酒精的含量变化(见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制作酒酿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生活中这种微生物还可以用来制作 。
(2)发酵过程中保持容器密闭,是因为酒精的生成需要 环境。
(3)分析图可知,酒酿的最佳食用时间为制作后的第 天,你判断的理由是 。
酵母菌
无氧
面包(馒头)
5
此时葡萄糖和酒精含量均较高,酒酿口味甜、酒味浓
32.(5分)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伍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分别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并持续15分钟,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 ℃的环境中,将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肉汤能为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提供 。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 。
(2)甲、乙两组进行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这组实验的结果说明肉汤变质的原因是

(3)丙装置中的肉汤三天后仍未变质的原因是 .

水分和有机物
微生物的有无
高温灭菌(杀灭肉汤中原有的微生物)
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肉汤并在其中大量繁殖
低温抑制了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33.(5分)下图为科学家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提取到Bt毒蛋白基因,并利用农杆菌将其转化到棉花中,培育出新型棉株的过程示意图。新型棉株的棉花细胞中存在杀虫蛋白(Bt毒蛋白),从而导致以棉花为食的棉铃虫死亡。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Bt毒蛋白基因来自 ,获得了Bt毒蛋白基因的棉株细胞,在棉花细胞内会产生杀虫蛋白,说明杀虫蛋白的产生是由 控制的。
(2)利用棉株细胞获得大量抗虫棉植株的过程属于 生殖。农杆菌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
(3)与使用化学农药相比,利用这种技术控制害虫的优点是 .

苏云金芽孢杆菌
无性
基因
降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分裂
34.(5分)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2023年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肺结核病人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等把含有结核杆菌的飞沫散播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杆菌的飞沫可受到结核杆菌的感染。
预防肺结核的措施主要有:①新生儿接种卡介苗;②房间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③不要随地吐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④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营养;⑤定期检查身体,早发现,早治疗等。
(1)引起结核病的病原体是 。
(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肺结核病人属于 。
(3)上述预防肺结核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 。(填序号)
(4)通过措施①获得的免疫属于 (填“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从免疫的角度分析,接种的卡介苗属于 。
结核杆菌
②③
传染源
特异性免疫
抗原
35.(5分)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我国夏秋季常见的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被带有病毒的蚊子叮咬后,大多数人只产生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力;少数人经蚊子叮咬后,约10~15天后发病,症状轻重不一。一般起病急,突然发热、恶心、呕吐、嗜睡、头痛。2~3天后病情加重,常出现昏迷、烦躁不安、抽痉、颈项发硬等表现。流行性乙型脑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的方法,应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以减少病死率和后遗症。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重要措施是灭蚊、防蚊。注射乙型脑炎的预防针,对预防有良好效果。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引起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乙型脑炎病毒属于 。
(2)乙型脑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 .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3)上述“注射乙型脑炎的预防针”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4)接种乙型脑炎疫苗能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原因是:疫苗能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 (填“抗原”或“抗体”),从而提高机体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形成由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共同组成的人体的第 道免疫防线。
病原体
寄生
保护易感人群
抗体

36.(5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在 15℃的室温条件下,选用 40只大小一致、生命活力相同的成年水蚤分成四组,分别放置在体积分数为 5%、10%、15%、20%的酒精溶液中,依次观察水蚤 10秒内的心跳次数,并将观察结果统计如下。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 。兴趣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建议增加只有清水不加酒精的一组实验,这样设置的目的是 。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蚤的心率会随酒精浓度的 而逐渐 。(填“升高”或“降低”)
(3)酒后驾驶机动车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请你为禁止酒后驾驶写一条宣传标语: 。
酒精浓度
作对照
升高
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合理即可)
实验组别 A B C D
酒精体积分数 5% 10% 15% 20%
水蚤10秒内心跳次数的平均值 24 21 18 死亡
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