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液 阶段性复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液 阶段性复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06 09:3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液 阶段性复习题含答案
鲁教版第三单元 溶液
一、选择题。
1、花生油、盐、酱、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 )
①花生油 ②食盐 ③面酱 ④白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1: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实验2:甲、乙中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C.实验2:甲中所含溶质质量小于乙
D.实验2:甲中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3、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4、取用氯酸钾的仪器是( )
A. 燃烧匙 B. 滴管 C. 镊子 D. 药匙
5、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硫酸钠和汽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把30%的硝酸钾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
C.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D.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6、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
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氢氧化钠
7、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食盐 B.植物油 C.白糖 D.白酒
8、t℃时,有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下列做法一定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A.恒温蒸发溶剂
B.减低溶液的温度
C.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向溶液中加入t℃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9、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 )
A. 1mL~2mL B. 0.5mL C. 3mL~4mL D. 5mL~6mL
10、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有关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像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1、将能起化学反应的两种物质混合,反应最快的混合形式是( )
A.两种块状固体混合 B.两种粉末混合
C.两种溶液混合 D.一种固体投入到另一种溶液中
1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
C.氯化钠在水溶液中以氯化钠分子的形式存在
D.植物油能溶解在加了洗涤剂的水中
13、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转移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馏水
14、实验室用硝酸钾固体配制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50mL量筒量水
B. 将固体放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称取
C. 将固体直接投入量筒中溶解
D. 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贴有标签(如图)的试剂瓶中,塞好瓶塞
15、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30g
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a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
D.将a2℃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a1℃,有20g固体析出
*16、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g
B.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C.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二、填空题。
17、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常要用到生理盐水,即氯化钠溶液。右图是某药业公司生产的氯化钠注射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该注射液里含有哪些物质?将你知道的写下来,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说明溶液一定属于混合物。
(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25g、15g、5g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烧杯编号):
(1)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
(2)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19、配制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1)称量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所选砝码为 ________ 、游码的示数为________ 。
(2)量取水的体积:用量筒量取________  mL水(ρ水≈1g/cm3)。
(3)溶解: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4)装瓶、贴标签:在图3的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________ 。
20、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或______。
*2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______,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属于乳浊液的是_____。
①冰水混合物;②干净的海水;③食用油滴入水中,搅拌;④白酒;⑤硫酸铜放入足量的水中,搅拌;⑥木炭粉放入水中,搅拌;⑦铁粉放入水中,搅拌;⑧油脂放入汽油中,搅拌;⑨碘放入汽油中,搅拌。
三、简答题。
22、为了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小丽和小芳同学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验。
小丽同学先在甲烧杯中盛半杯水,将烧杯放在一块薄木板(较轻)上,并在烧杯与木板之间撒一些水,提起烧杯时,木板不能被提起。再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铵晶体,边加入边搅拌,过一会儿,发现杯底的水凝结成冰,将烧杯提起,杯底的木板粘在一起被提起,并不会掉下来。
小芳同学的实验与小丽的类似。在另一块木板面上滴适量熔化的石蜡,将乙烧杯放在木板上,可观察到乙烧杯被凝固的石蜡粘在木板上,提起烧杯时,木板不会掉下。然后往乙烧杯中缓缓加入适量浓硫酸。边加入边搅拌,过一会儿,可观察到:乙烧杯与木板分离,木板会掉下来。
请解释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四、实验题。
23、小刚同学在做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时,配制过程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小刚同学需要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是  g;量取水的体积是  mL(水的密度按1 g/mL计算)。
(2)称量:若小刚同学在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溶解:其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
(4)装瓶保存,贴标签。
(5)实验室若用恒温蒸发水分的方法将上述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如甲图所示)变成饱和溶液,其过程如下图所示,将甲图所示烧杯内溶液恒温蒸发掉部分水分后,得到乙图所示现象,继续蒸发水分后,得到丙图所示现象。乙图溶液质量比甲图溶液质量减少10 g。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三个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填装置序号),你的判断理由是              。
②请写出将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另外一种方法:        。
③求图乙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2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_____。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_____g,水_____g。
(3)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盘。(填“左”或“右”)
(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5)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填序号)
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6)把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g。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液 阶段性复习题含答案
鲁教版第三单元 溶液
一、选择题。
1、花生油、盐、酱、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 )
①花生油 ②食盐 ③面酱 ④白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2、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1: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实验2:甲、乙中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C.实验2:甲中所含溶质质量小于乙
D.实验2:甲中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答案】C
3、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答案】C
4、取用氯酸钾的仪器是( )
A. 燃烧匙 B. 滴管 C. 镊子 D. 药匙
【答案】D
5、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硫酸钠和汽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把30%的硝酸钾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
C.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D.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答案】D
6、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
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氢氧化钠
【答案】B
7、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食盐 B.植物油 C.白糖 D.白酒
【答案】B
8、t℃时,有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下列做法一定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A.恒温蒸发溶剂
B.减低溶液的温度
C.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向溶液中加入t℃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答案】D
9、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 )
A. 1mL~2mL B. 0.5mL C. 3mL~4mL D. 5mL~6mL
【答案A
10、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有关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像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11、将能起化学反应的两种物质混合,反应最快的混合形式是( )
A.两种块状固体混合 B.两种粉末混合
C.两种溶液混合 D.一种固体投入到另一种溶液中
【答案】C
1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
C.氯化钠在水溶液中以氯化钠分子的形式存在
D.植物油能溶解在加了洗涤剂的水中
【答案】B
13、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转移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馏水
【答案】C
14、实验室用硝酸钾固体配制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50mL量筒量水
B. 将固体放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称取
C. 将固体直接投入量筒中溶解
D. 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贴有标签(如图)的试剂瓶中,塞好瓶塞
【答案】D
15、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30g
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a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
D.将a2℃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a1℃,有20g固体析出
【答案】D
*16、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g
B.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C.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答案】C
二、填空题。
17、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常要用到生理盐水,即氯化钠溶液。右图是某药业公司生产的氯化钠注射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该注射液里含有哪些物质?将你知道的写下来,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说明溶液一定属于混合物。
(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NaCl、H2O (2)不会 因为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18、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25g、15g、5g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烧杯编号):
(1)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
(2)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答案】C A≥B>C
19、配制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1)称量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所选砝码为 ________ 、游码的示数为________ 。
(2)量取水的体积:用量筒量取________  mL水(ρ水≈1g/cm3)。
(3)溶解: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4)装瓶、贴标签:在图3的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________ 。
【答案】10g和5g;1g;84;烧杯、玻璃棒;16% 氯化钠溶液
20、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或______。
【答案】(1) 增加溶质 (2) 蒸发溶剂
*2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______,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属于乳浊液的是_____。
①冰水混合物;②干净的海水;③食用油滴入水中,搅拌;④白酒;⑤硫酸铜放入足量的水中,搅拌;⑥木炭粉放入水中,搅拌;⑦铁粉放入水中,搅拌;⑧油脂放入汽油中,搅拌;⑨碘放入汽油中,搅拌。
【答案】(1) ②④⑤⑧⑨ (2)⑥⑦ ③
三、简答题。
22、为了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小丽和小芳同学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验。
小丽同学先在甲烧杯中盛半杯水,将烧杯放在一块薄木板(较轻)上,并在烧杯与木板之间撒一些水,提起烧杯时,木板不能被提起。再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铵晶体,边加入边搅拌,过一会儿,发现杯底的水凝结成冰,将烧杯提起,杯底的木板粘在一起被提起,并不会掉下来。
小芳同学的实验与小丽的类似。在另一块木板面上滴适量熔化的石蜡,将乙烧杯放在木板上,可观察到乙烧杯被凝固的石蜡粘在木板上,提起烧杯时,木板不会掉下。然后往乙烧杯中缓缓加入适量浓硫酸。边加入边搅拌,过一会儿,可观察到:乙烧杯与木板分离,木板会掉下来。
请解释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答案】甲烧杯中加入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降到0℃以下,木板上的水结冰,从而使烧杯与木块粘在一起;乙烧杯中加入适量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热量,使粘在木板与烧杯之间的石蜡熔化,使烧杯与木块分离。
四、实验题。
23、小刚同学在做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时,配制过程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小刚同学需要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是  g;量取水的体积是  mL(水的密度按1 g/mL计算)。
(2)称量:若小刚同学在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溶解:其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
(4)装瓶保存,贴标签。
(5)实验室若用恒温蒸发水分的方法将上述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如甲图所示)变成饱和溶液,其过程如下图所示,将甲图所示烧杯内溶液恒温蒸发掉部分水分后,得到乙图所示现象,继续蒸发水分后,得到丙图所示现象。乙图溶液质量比甲图溶液质量减少10 g。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三个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填装置序号),你的判断理由是              。
②请写出将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另外一种方法:        。
③求图乙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答案】(1)3 47 (2)偏小 (3)加速溶解
(5)①丙 丙烧杯内有未溶解的固体 
②向甲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固体至不再溶解(合理即可)  ③7.5%
2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_____。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_____g,水_____g。
(3)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盘。(填“左”或“右”)
(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5)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填序号)
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6)把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g。
【答案】(1)量筒 (2)7.5 42.5 (3) 左
(4)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 (5) AB (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