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06 18:4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汉文帝对秦代以来的刑罚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他认为“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加蔫,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母由也”。因此,他下令废除一人犯罪而连及家室的“收努诸相坐律令”。汉文帝的这一举措( )
A.提高了平民的政治地位 B.体现了以德治国的思想
C.消除了社会潜在的隐患 D.表明法律权威地位弱化
2.秦律中家长可以以“不孝”的罪名请求官府处死敢于违背自己意愿的儿子,当然,实际上秦律中的“不孝”罪并不一律处以“弃市”(在人众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之刑,但对“不孝”罪的惩罚明显重于普通犯罪。这反映了秦朝( )
A.法家思想的严苛 B.法律的伦常化 C.以儒家思想治国 D.注重家庭和谐
3.引经注律,是指汉代儒家学者根据儒家经义来研究、解释法律,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是重要的变化。下列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法律的言论中,反映了 “引经注律”趋势的有( )
①“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晋书 刑法志》)
②“峻礼教之防,准五服(血缘亲疏)以制罪也”(《晋书 刑法志》)
③“齐之以法,示之以礼”(《魏书 刑法志》)
④“(南朝陈)不孝及内乱者……终身不齿”(《隋书 刑法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云梦秦简中《秦律十八种》规定:“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无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君鬼臣忠,政之本也;志彻官治,上明下圣,治之纪也”;还强调,为官为吏要有“怵惕之心”即戒备畏惧之心。由此可见秦朝( )
A.强调忠君爱国 B.提倡以吏为师 C.注重吏治建设 D.加强思想控制
5.如表所示是《唐律疏议》中所涉及的文书档案法律条文(部分)。这凸显了唐朝( )
法令 出处
诸盗官文书印者,德二年;余印,杖一百。 《贼盗律》
诸私发官文书印封视书者,杖六十;制书,杖八十……既误发,视者各减二等;不视者不坐。 《杂律》
诸漏泄大事应密者,绞;非大事应密者,徒一年半;满泄于落国使者,加一等。 《职制律》
A.减轻刑罚以人为本 B.法律制度化规范化
C.注重保护国家机密 D.文书处理规范高效
6.司马迁评价秦代“法令由一统,事皆决于法”,地方必须坚决执行中央下达的政令,即“法令行政”。现代学者通过分析新出土秦简的内容,对秦代县令法令行政和自主决断行政的情况做了如下分类和统计。据此可知当时( )
序号 行政运作内容 竹简总数 法令行政及所占比率 自主行政及所占比率
1 县令处理政务直接下达政令 26 5 19.2% 21 8..8%
2 县令执行上级下达的政令 12 12 100% 0 0
3 县令审判跨境运作的政务申请 10 10 100% 0 0
A.法令行政未能彻底实施 B.地方拥有一定的行政自主权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 D.法令严苛导致地方难以推行
7.明代《折狱新语》记载一则案例,邵阳人李朝华状告侄子李正风盗窃自己的东西。地方官审判时首先批评李朝华,忘其侄所自出其兄,亲亲之义安在哉,后涉事双方和解,地方官仍判决当庭杖责李正风,为了让其知有尊卑。该案例说明明代( )
A.司法审判渗透社会教化功能 B.儒家思想保证了审判公正
C.官员随意支配刑事案件判决 D.乡约与法律冲突日趋明显
8.如表所示为中国古代部分乡约的相关情况。这反映出中国古代乡约( )
朝代 制定者 名称 主要内容
北宋 “蓝田四吕” 《吕氏乡约》 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为宗旨,规定了乡人在日常生活与交往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明朝 王阳明 《南赣乡约》 强调“皆宜孝尔父母,敬尔兄长,教训尔子孙,和顺尔乡里,丧死相助”。
清朝 陈秉苴 《上谕合律乡约全书》 举书乡约的程序是:讲解完圣谕“敦孝品以重人伦”等后,再接着“谏律”(讲解律法)。
A.强化了基层社会等级制度 B.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
C.旨在弘扬传统韵儒家思想 D.保障了社会秩序稳定
9.《周礼·地官》载,作为乡大夫,“受教法于司徒,退而颁之于其乡吏,使各以教其所治,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艺。”据此可知( )
A.乡保留了浓厚的血缘宗法关系 B.政治教化由来已久
C.儒学成为基层教化的重要内容 D.官府垄断西周教育
10.万历年间,学者吕坤认为:“守令之政,自以乡约保甲为先”,“乡约保甲原非两事,本院捧读高皇帝《教民榜文》,及近日应行事列,谓乡约所约者此民,保甲所保者亦此民,但约主劝善,以化导为先,保主惩恶,以究诘为重,议将乡约保甲总一条鞭”。这一观点意在说明( )
A.官方开始有意识地渗入乡约 B.政府和民间结合助推基层治理
C.保甲制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D.古代乡约制度有利于教化百姓
11.清代《刑案汇览》记载:王潮栋因恨其弟王潮相不肯借钱,持刀赶砍。其父王起将王潮栋拉回,缚其手,并予斥骂,王潮栋回骂,王起气极,命王潮相协助,将王潮栋活埋致死。此案处理结果是:王起虽为主犯,但因身为死者之父,“勿论”;王潮相助父致死其兄长,虽属从犯,但系以幼犯长,按律拟斩。这一案件审理结果反映出古代法律( )
A.极力维护君主专制权威 B.实施中存在舞弊的漏洞
C.注重通过犯罪细节定刑 D.律令儒家化的色彩明显
12.魏明帝制定新律时,首次将“八议”制度正式纳入国家法典。所谓“八议”,即对八种权贵人物,“大者必议,小者必赦”,官府不得专断。史载,东晋成帝时,庐陵太守羊聃为非作歹,滥施刑杀,论罪当死,但因景献皇后是其祖姑,属议条之列,竟免处死。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司法程序具有随意性 B.法律制度相对宽松
C.法律特权性色彩深厚 D.门阀政治日益强化
13.“以文书御天下”是中国古代政治运作的重要特征。下列史料与阐释对应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4.洪武十二年诏令规定:“致仕官居乡里,惟于宗族序尊卑,如(依照)家人礼。若筵宴则设别席,不许坐于无官者下。如与同致仕者会,则序爵,爵同序齿。其与异姓无官者相见,不必答礼。庶民则以官礼谒见,敢有凌侮者论律。”这体现了( )
A.“四等人制”带来民族分化 B.官庶的等级冲垮了家族伦理
C.明朝政府对封建等级的维护 D.乡绅在基层治理中影响巨大
15.北魏太和年间,孝文帝进行法制改革,提出以“参详旧典,务从宽仁”为主体的法制观念,实行缘坐刑改革(使受连累的范围人人缩小),用流刑来代替死刑等。这些措施( )
A.肃清了北魏司法旧俗 B.维护了鲜卑贵族特权
C.消弭了南北文化隔阂 D.体现了儒家仁政思想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刘邦一入关中就宣布废除秦朝苛政,与民约法三章。惠帝四年,“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令》高后五年,“弛商贾之律”。文帝五年“除盗铸钱令”,十三年,“除肉刑法”“除田之租赋”。
汉初萧何在秦律的基础上增删修订成《九章律》。另外汉朝的法律有律、令、科、比等各种形式,律是已经成文的东西,如《九章律》以及汉武帝时期的《汉律六十篇》等。而令则主要是皇帝的诏令,它的法律效力高于律。汉宣帝时,廷尉杜周办案,“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旨为狱”。别人指责他时,他理直气壮地回答“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之是,何古之法乎?”
——摘编自车佐贤《从出土简牍看秦汉法律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材料二 朱元璋惩元末法制松弛之弊,对立法十分重视。《大明律》分名例、吏律、户律、礼律、刑律、工律七部分。在对待谋反、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恶”的行刑上,以及秘密宗教活动的处治,比以前严厉而且残酷。《大明律》增设“奸党”一条:“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明律专列“钞法”,保障货币秩序,并且还增订了《市廛》《田宅》《钱债》《邮驿》《营造》等编。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初统治阶级的法律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明律》的主要特点。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顺治四年(1647年)三月,“大清律成”。它基本上承袭了《大明律》的内容,后经康熙、雍正两朝屡次增删,于雍正三年(1725年)基本上稳定下来。
清代经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因时所需,皇帝的谕旨、内外的奏准均可定为条例。乾隆年间,定三年修例一次,后改为一年一修,因而旧例不断删改,新例不断增加。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刑部议定,成为清代法律实践的一个重要特点。有些讼狱案件的处理,没有相应的条例依照,就用“比照法”去“比引科断”。例如“奴婢诽谤家长,比依骂家长律,绞”。奴婢说主人的坏话,就等于说犯了谩骂家长之罪,应处以绞刑。对人们集会结社、聚众罢市、喧闹公堂、编写或演唱违禁词曲,以及一切有碍于封建统治的言行,都严加禁止。满、汉人在法律上的量刑标准不一样。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一成立,就很重视其法制的建设与改革。它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为指导,制定了30来件除旧布新的法律、法令。主要有:1.行政法规;2.保护私有财产,振兴实业法令;3.维护人权、严禁贩卖“猪仔”法令;4.维护治安、整顿军纪法令;5.改革司法法令。与此同时,还先后颁布了晓示人民限期剪辫、劝禁缠足、厉行禁烟和禁赌等命令。南京临时政府曾拟出了《中央裁判所官制令草案》《律师法草案》,有些地区已实行合议制、律师辩护制度、陪审和审判公开等制度,又颁布了《禁用前清各书通告各省电文》等改革教育的法令,宣称:将从前各类“学堂”一律改为学校,“堂长”一律称校长;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法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法律的重大发展。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在“礼崩”的同时,法的意识、观念开始张扬,开始了对礼的突破。这一时期礼法关系、地位的消长、演变,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表现,即是所谓的“礼法之争”。为了达到天下大“治”,儒法两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第一,是否公布成文法。春秋前期各国的成文法都未公之于众,这反映了儒家“临事制刑,不预设法”的法律主张与实践。针对于此,法家则主张:惟“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才能使“吏不敢以非法遇民,民又不敢犯法。”因而积极推动成文法的公布。第二,是否依法办事。儒家认为只要统治者“帅以正,(民)孰敢不正”,礼可以实行,刑就有了保证。而法家针对道德治国论提出了“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社会治理主张,只是“刑无等级”说对君主并不适用。
——摘编自李学功《战国制度史》
材料二 源于周礼的“八辟丽邦法”发展至汉代,形成了“先请”制度。所谓“先请”是汉代法律赋予贵族官僚的一项特权,指有罪不能像一般人那样依法处置,拘审定罪前须先请示皇帝定夺。凡应先请而不予先请的,都以违法论之,一旦发现,当事人将受到严惩。先请在两汉时虽已经规定于法律之中,但仍属临时措置,而且“八议”也只是随着《周礼》之传播方才流行于社会,故其时“尚未以八议入律”。三国曹魏制订新律正式将“八议”列入律文,亲、故、贤、能、功、贵、勤、宾八类应议者享有各种减免罪刑的特权。
——摘编自薛菁《魏晋南北朝刑法体制研究》
材料三 在清末变法修律过程中;“礼教派”与“法理派”围绕新式法典的修订产生了“礼法之争”,双方为驳倒对方并贯彻己方的主张,精心研习法律,著书立说,使法律思想的研究和相关机构的兴办一片繁荣。新律吸收资产阶级法律形式建立起近代法律体系,引进资产阶级的法律原则和制度,删减了旧律中落后与野蛮的内容。同时新律也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了礼教在中国的广泛影响,使礼教在新律中得以体现。新律虽然在清末多未能实行,但有些内容在民国时期被作为立法根据或蓝本,甚至被直接沿用。
——摘编自张洪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儒法两家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社会土壤如何催生出“礼法之争”。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法律变化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的“礼法之争”。
19.【礼法传统与国家治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律疏议》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熟,也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封建成文法典,也是中国现今完整保存下来的一部最早的古代刑律。《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在修改唐初《武德律》《贞观律》的基础上完成的,共12篇,502条,于永徽四年颁行,原称《永徽律疏》。《店律疏议》在结构上采用律疏结合的形式,把法律条文与法律解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立法水平。在内容上,《唐律疏议》力求“礼法结合”,进一步把儒家的伦理教条与法律规范融合起来,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特征。同时,它科条简要,刑罚适中,其基本精神和主要制度也为后世各封建王朝所承袭,并对东南亚各封建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过重要影响,被认为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
——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等
材料二 先秦儒法之争并非“人治”与“法治”的对立。汉代新儒学融合百家,也终结了儒法之争。中华法系是礼法体制、礼法法系,并形成了帝制中国“礼法之治”的治理模式和志士仁人对“良法善治”的不懈追求。礼法仍存活在中国人的法文化血液深层之处,其中不乏有益于建构现代法治中国的元素和智慧。在法制和法文化领域,建立文化自信和接续、转化、弘扬传统,应从礼法传统入手,一味地从法家“法治”、儒家“德治”去分头寻找,可能本身就已陷于路径选择之误。
——摘编自俞荣根《超越儒法之争——礼法传统中的现代法治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华法系的特征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礼法传统”与“现代法治”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汉文帝时期实行省刑罚,减轻罪行,废除连坐法。体现了汉文帝的以德治国的思想,B项正确;材料反映汉文帝减轻刑罚,以德治国,而没有涉及提高平民地位,排除A项;“消除了”说法绝对,排除C项;材料指出汉文帝改革刑罚制度,而不是弱化法律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可知,秦律中对“不孝”罪的惩罚明显重于普通犯罪,体现出儒家伦理纲常思想,儒家相信孝与父权对应,忠与皇权对应,对不孝之人进行法律惩罚,就是对君权的变相维护,是对皇权权威的巩固,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儒家思想在秦律中的影响,而非法家思想的严苛,排除A项;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而非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成为主导思想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儒家思想对法律的影响,而非家庭和谐,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引经注律”是以儒家经义来研yi、解释法律,①强调的是依据法律条文定罪,没有体现儒家思想,排除含①的选项,排除A、B、C项;②强调赋予服制以法律效力,是维护人伦秩序的中国传统法的一大特点,③强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④强调不孝是让人终身不齿的行为,②③④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对法律的影响,D项正确。故本题选D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无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是对为官的德行要求,精洁正直,谨慎坚固,“君鬼臣忠,政之本也;志彻官治,上明下圣,治之纪也”意思是:忠君爱国是为官的基本,出为官的要忠君爱国,“怵惕之心”,即强调为官为吏心中要常怀畏惧之心,才能做到恪尽职守,三段话都是强调吏治建设,C项正确;“忠君爱国”只是其中一部分,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以吏为师”内容,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对官员的管理,而不是“加强思想控制”,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些法令对盗取官文书印、私自观看文书内容、泄露文书内容等行为作了规范,表明唐朝注意保护国家机密,C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刑罚减轻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文书档案保密的信息,不能得出整个法律规范化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文书档案处理的效率,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秦朝时期。根据材料“法令由一统,事皆决于法”“对秦代县令法令行政和自主决断行政的情况做了如下分类和统计。”及所学可知,县令处理政务时直接下达政令的比率高达80.8%,这说明县令有一定的行政自主权,B项正确;司马迁认为秦代地方坚决执行中央下达的政令,现代学者的研究与其是否存在冲突?县令处理地方事务时自主行政的比率虽然高达80.8%,但存在缺乏中央政令,地方不得不自行决断的可能,所以现代学者的研究并不能否定司马迁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法令严苛的信息,无法得出地方难以推行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材料得出主要结论:明代在司法审判过程中,以“亲亲之义”“知有尊卑”等儒家思想观念对当事人进行教化,说明明代司法审判渗透社会教化功能,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明代司法审判渗透儒家思想的教化功能,儒家思想不能保证审判的公正,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明代审判官员以儒家思想进行教化,不能说明其随意判决,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乡约与法律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明朝、清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中国古代乡约的内容有“德业相劝”“孝尔父母,敬尔兄长”“重人伦”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中国古代乡约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B项正确;“强化了基层社会等级制度”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A项;乡约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排除C项;中国古代乡约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了”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并没有体现乡约实施的后果,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受教法于司徒,退而颁之于其乡吏,使各以教其所治,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艺。”并结合所学可知,乡师和乡大夫的职责是对民众进行教化,可见政治教化由来已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乡内的血缘宗法关系,排除A项;儒学形成于春秋晚期,与材料时空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其他教育方式,不能得出官府垄断教育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保甲和乡约相结合,即政府和民间管理有利于基层治理,B项正确;在此之前官方就已经有意识地渗入乡约,排除A项;保甲制度和乡约制度仅是材料的一方面,材料强调的是政府和民间结合推动基层治理,排除C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王起系案件主犯,但因为其是死者的父亲而被判无罪;王潮相系从犯,但因其以幼犯长被判死刑,这说明当时儒家思想(即父子伦理、长幼秩序)影响了法律实施,而非通过犯罪细节定罪量刑,D项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只是民事案件,与君主专制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表明古代法律在实务中存在舞弊,排除B项。故选D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八种权贵人物”“官府不得专断”“属议条之列,竟免处死”可知,官府必须遵守“八议”制度且属“议条”之列的人犯罪可免处死,可见这一时期法律呈现出浓厚的特权性色彩,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在司法过程中权贵人物的特权,并非随意,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权贵人物的特权,并非法律制度的宽松,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门阀政治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大明律》规定:‘凡增减官文书者,杖六十’‘兄官文书稽(耽误)程者,一日吏典笞一十,三日加一等,罪止笞四十’”可见明朝以法律手段保证文书工作的正常进行,严惩擅改或延误,C项正确;根据材料“制诏,三代无文,秦始有之”“秦并天下,改命日‘制’,令日‘诏’,于是‘诏’兴焉”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皇帝制度下强调皇帝独尊,政令称之为“诏”,无法得出秦朝开始确立文书制度,并建立起文书传送系统,排除A项;“(唐)中书、门下,机要之司。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凡制,敕施行,京师诸司有符、移、关,牒(公文统称)下诸州者,由都省(尚书省)以遣之”的大致意思为唐代中书省、门下省是重要部门,诏敕如存在问题,可进行商量讨论,实行的时候交由尚书省,无法得出官方文书种类繁多,由三省共同签署并负责执行,排除B项;材料中“是以令其密折具奏。及发与廷议有裁去本人姓名者,无非欲诸臣无所回护,直言无隐”强调官员上奏密折不必署名,是为了避免出现官官相护的现象,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从而更好的维护皇权,强化君主专制,与决策机制的规范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明朝政府规范筵宴礼制,严格官民的封建等级秩序,注意维护封建等级的秩序,C项正确;据所学,“四等人制”施行于元朝政府,排除A项;官庶的等级冲垮了家族伦理与“致仕官居乡里,惟于宗族序尊卑,如家人礼”等不符,排除B项;材料仅有政府对宗族序尊卑的规范,没有体现“乡绅在基层治理中影响巨大”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15.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和本质题。时空是北魏时期(中国)。据材料“实行缘坐刑改革(使受连累的范围人人缩小),用流刑来代替死刑等”可知,用流刑代替死刑,体现以人为本,仁政思想,D项正确;肃清了北魏司法旧俗,太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对鲜卑族特权的维护,排除B项;“消弭了”,表述夸大,排除C项。故选D项。
16.(1)思想:法令一统(强化君主权威);约法省刑(减轻刑罚);与民休息;因时而治(令高于律)。
(2)特点:条例繁杂,内容广泛;儒法结合;严刑酷法;重视经济立法。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汉朝。据材料一“材料一 刘邦一入关中就宣布废除秦朝苛政,与民约法三章”可知,法令一统(强化君主权威);据材料一“惠帝四年,‘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令》高后五年,‘弛商贾之律’。文帝五年‘除盗铸钱令’,十三年,‘除肉刑法’‘除田之租赋’”可知,约法省刑(减轻刑罚),与民休息;据材料一“而令则主要是皇帝的诏令,它的法律效力高于律”可知,因时而治(令高于律)。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明朝。据材料二“《大明律》分名例、吏律、户律、礼律、刑律、工律七部分”可知,条例繁杂,内容广泛;据材料二“在对待谋反、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恶’的行刑上”可知,儒法结合;据材料二“在对待谋反、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恶’的行刑上以及秘密宗教活动的处治,比以前严厉而且残酷”可知,严刑酷法;据材料二“明律专列‘钞法’,保障货币秩序,并且还增订了《市廛》《田宅》《钱债》《邮驿》《营造》等编”可知,重视经济立法。
17.(1)特点:承袭前代法律;不断增删且相对较稳定;判例起到重作用;维护封建等级;具有民族歧视和压迫的特色。
(2)重大发展:立法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加强各领域立法;保护私有权、人权;否定前朝的法律。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它基本上承袭了《大明律》的内容,后经康熙、雍正两朝屡次增删”,得出承袭前代法律;据材料“后经康熙、雍正两朝屡次增删,于雍正三年(1725年)基本上稳定下来”,得出不断增删且相对较稳定;据材料“清代经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因时所需,皇帝的谕旨、内外的奏准均可定为条例”,得出判例起到重作用;据材料“对人们集会结社、聚众罢市、喧闹公堂、编写或演唱违禁词曲,以及一切有碍于封建统治的言行,都严加禁止”,得出维护封建等级;据材料“满、汉人在法律上的量刑标准不一样。”,得出具有民族歧视和压迫的特色。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民国初期(中国)。据材料“自由、平等、博爱”,得出立法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据材料“1.行政法规;2.保护私有财产,振兴实业法令……”,得出加强各领域立法;据材料“维护人权”,得出保护私有权、人权;据材料“还先后颁布了晓示人民限期剪辫、劝禁缠足、厉行禁烟和禁赌等命令”,得出否定前朝的法律。
18.(1)主张:儒家强调通过统治者的德行和礼的教化功能实现治理;法家强调通过公开成文法的强制性效力和依法办事实现治理。分析: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礼无法再维持旧秩序;新兴士阶层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彼此论战辩驳,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
(2)实质:统治阶层的特权合法化;原因:西汉以来“先请”制度的形成以及“八议”思想在社会的传播为特权合法化奠定基础;门阀士族利用法律形式强化其特权地位;律令儒家化的推动下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将儒家思想转化为立法实践。
(3)评价:礼法之争实质上是围绕对封建法律革新与守旧的斗争;积极:推动了法律研究的发展,在建立起近代法律体系的同时对传统礼教有所扬弃,有利于中国法律制度的近代化;促进了法律的中西融合,给后世的立法活动提供了借鉴;局限:未能彻底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
【详解】(1)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第一小问主张:根据材料“儒家认为只要统治者‘帅以正,(民)孰敢不正’,礼可以实行,刑就有了保证”可知,儒家强调通过统治者的德行和礼的教化功能实现治理;根据材料“惟‘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才能使‘吏不敢以非法遇民,民又不敢犯法’”可知,法家强调通过公开成文法的强制性效力和依法办事实现治理。第二小问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礼无法再维持旧秩序;从社会阶层角度分析,新兴士阶层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彼此论战辩驳,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
(2)本题为特点类、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第一小问实质:根据材料“所谓‘先请’是汉代法律赋予贵族官僚的一项特权”可知,统治阶层的特权合法化。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先请在两汉时虽已经规定于法律之中,但仍属临时措置,而且‘八议’也只是随着《周礼》之传播方才流行于社会”西汉以来“先请”制度的形成以及“八议”思想在社会的传播为特权合法化奠定基础;根据材料“三国曹魏制订新律正式将‘八议’列入律文”可知,门阀士族利用法律形式强化其特权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律令儒家化的推动下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将儒家思想转化为立法实践。
(3)本题为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清末(中国)。评价:从争论的实质上看,清末礼法之争实质上是围绕对封建法律革新与守旧的斗争;积极:根据材料“双方为驳倒对方并贯彻己方的主张,精心研习法律,著书立说,使法律思想的研究和相关机构的兴办一片繁荣”可知,推动了法律研究的发展;根据材料“律吸收资产阶级法律形式建立起近代法律体系,引进资产阶级的法律原则和制度,删减了旧律中落后与野蛮的内容”可知,在建立起近代法律体系的同时对传统礼教有所扬弃,有利于中国法律制度的近代化;根据材料“新律也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了礼教在中国的广泛影响,使礼教在新律中得以体现”“新律虽然在清末多未能实行,但有些内容在民国时期被作为立法根据或蓝本,甚至被直接沿用。”可知,促进了法律的中西融合,给后世的立法活动提供了借鉴;局限:未能彻底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
19.(1)特征:德主刑辅,礼法结合;重视教化,宽仁慎刑;家族本位,维护伦理;贵贱有别,尊卑有序;皇权至上,政法合一。
原因:经济: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根基,构建了以家庭为单位的体系,亲亲尊尊为核心的礼适合社会需要;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官僚制度的等级结构是礼法结合的基础;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二世而亡的教训;大批儒家知识分子进入居官吏行列,主导法律修纂。
思想:中国古代由自然经济孕育“天人合一”观是礼法结合的思想条件;儒学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2)主题:礼法传统为现代法治提供有益借鉴。
论述:礼法传统强调礼法结合,注重道德教化,这为当今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提供了参考。礼法传统重视家庭价值,强调政府的亲民和德政,崇尚实践理性并追求实质正义,为现代法治中国提供了有益借鉴。
总之,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接续、转化、弘扬传统,进一步推进现代法治文明建设。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在内容上,《唐律疏议》力求‘礼法结合’,进一步把儒家的伦理教条与法律规范融合起来,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特征 ”,这里可以看出德主刑辅,礼法结合的特征,同时重视教化,维护伦理。结合所学知识,古代法律始终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其主张贵贱有别,尊卑有序,皇权至上,政法合一,以此维护封建特权。
根据所学知识,中华法系的形成在经济上,由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所决定,迎合了以亲亲尊尊为核心的礼的社会需要。在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大批儒家知识分子主导法律修纂。在思想文化上,“《唐律疏议》力求‘礼法结合’,进一步把儒家的伦理教条与法律规范融合起来 ”,儒学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同时也受到“天人合一”观是礼法结合的观念影响。
(2)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是先秦到汉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中华法系是礼法体制、礼法法系,并形成了帝制中国‘礼法之治’的治理模式和志士仁人对‘良法善治’的不懈追求,可以得出礼法传统对现代法治的借鉴。“礼法仍存活在中国人的法文化血液深层之处,其中不乏有益于建构现代法治中国的元素和智慧”,这为当今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提供了参考,为现代法治中国提供了有益借鉴。最后在史实论述基础上,从推进现代法治文明建设出发,形成自己的观点,表述成文。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