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将相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6《将相和》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6 18:2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将相和》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个故事与整篇文章的关系。
2、抓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3、进一步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理解课文,概括特点的读书方法。  
4、懂得“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从小培养热爱祖国、团结协作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
抓关键词句,品味人物言行,准确概括人物特点,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四、教学难点
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搞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
一、教学导入
廉颇与蔺相如的刎颈之交。《将相和》一共有三个小故事,哪三个小故事?哪个同学告诉我?
第一个故事是《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是《渑池会面》
第三个故事是《负荆请罪》
咱们今天重点讲第三个小故事。
二、课文解读
主人公咱们回忆一下好不好?
《将相和》“将”和“相”分别指的是谁?
生:将是廉颇,相是蔺相如
将相为什么不和了?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要让他下不了台!”这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两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三、课文细读
学生声情并茂朗读廉颇的语言(不服气)
(PPT展示)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师:廉颇此时此刻也是上卿,蔺相如也是上卿,为什么廉颇会不服气?廉颇可不是一般的人同学们,这篇文章就是我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过来的,所以看一下红字。
生:廉颇他被赵王立为上卿,是因为他身经百战,为赵国立下了很多战功,保卫赵国疆土,使赵国不被其他国侵略。但是蔺相如就是动动嘴皮子,几句话就变成了上卿,这方式就是很简单。
师:对,都是上卿,怎么不平气呢?那句话怎么说?
生:因为在古代丞相的话,在左丞相就是位置比较低,右丞相职位高。
师:说得大好了,咱们掌声鼓励好不好。他其实说的并不完全准确,此时此刻战国,还没有丞相职务,但是原文说了位乎廉颇之右,右在过去古代就是上,所以同样是上卿,廉颇比蔺相如低一个层次。
廉颇在战国可是非同小可的:
(西皮流水)蔺相如也不的身经百战,定名位我在后他反在先。似这等不平事某气破开心,俺要在长街之上把简相如导一番。人来与千你们把路断。
这段唱词就是廉颇要挡蔺相如的去路时唱的。希望同学们能听一听《将相和》这一出戏。
学生再演绎廉颇这段话: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要让他下不了台!”这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两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蔺相如在廉颇挡着他的去路的时候,他是跟廉颇一决雌雄了还是退避了呢?蔺相如反而是退让了。
在河北邯郸,有这样一条巷子,回车巷。回车巷,位于战国时赵邯郸内城南门里路西(今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串城街南段)。是一条长约75米,宽2.3米,为古代一车之距,呈东西走向的巷子。相传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蔺相如曾在此处为大将廉颇回车让路,故名回车巷。
赵国经常处于被其他国家夹击的场面,历史上也有将相不和的场面,例如:田忌和邹忌
蔺相如心中装的不是个人恩怨,装的是什么?
国家
文有相如,武有廉颇。
蔺相如的话传到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是如何做的呢?
(西皮流水)廉颇做事无分寸,差辱相国义气争。却盘甲袒胸赤背将错认,背定紫金杖一根。含羞带愧我把相府进。
为什么都是西皮流水,两个板式一样,为什么表达的情感不一样呢?
生:第一段是廉颇生气与不服气,第二段是廉颇明白蔺相如的大义之后的羞愧来认错。
思考:你更喜欢谁?(蔺相如?廉颇?)
感悟提升
课文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赴会和负荆请罪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