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核心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长征的开始、红军长征的线及主要的历史事件;通过识读“红军长征路线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培养时空观念。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通过收集红军长征的有关史实,学习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通过本课学习,认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通过学习中国工农红军征,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抵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 长征
毛泽东于1935年10月
导入新课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反“围剿”战争
材料一 从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起至1930年,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系列重要的革命根据地……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全盛时发展到30多万人。
材料二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进而向华北进逼,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不断沦丧。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集中力量“围剿”红军。
材料三 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指挥红军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发动的四次“围剿”。
由于红军势力的增强和根据地的壮大引起了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恐慌。蒋介石指挥军队连续对红军发动了五次围剿。
避敌主力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分散兵力,进攻冒险,防御保守。
胜利
50万
8万
博古 李德
失败
1933.9
中央根据地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表
项目
次数 时间 军队人数对比 领导人 战略战术 反剿结果
国民党军队 中央红军
第一次 1930.10 10万 4万 毛泽东
第二次 1931.4 20万 3万
第三次 1931.7 30万 3万
第四次 1933.2 30万 7万 周恩来 朱德
第五次
博古
李德
他(注:李德)完全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只是搬用苏联红军正规战争的经验和训练方法,但博古对他十分信任和支持。
——王桧琳 郭大钧《中国现代史》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原因
失败原因:
主观上:博古、李德军事指挥上的“左”的错误。
客观上: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
“左”的错误:主观地夸大革命力量,轻视敌人力量和客观困难,急于求成、盲目冒险的错误行为。
毛泽东在动员军民打破敌人第一次“围剿”时的一幅对联。
上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下联:“大步进退,灵活出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蒋介石调集约50万兵力对中央红军发动进攻,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这时,博古和李德仓促应战,采取激进的左倾冒险主义政策,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地位。
长征的根本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
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思,德国人。1932年到上海,后到苏区担任军事顾问。他名义上是军事顾问。实际上独揽了红军的指挥权。第五次反“围剿”开始时,李德等人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命令红军进攻敌人守备坚固的据点。在红军边到重大损失后,又提出“不让敌人侵占寸土”“胜利或者死亡”等口号。调集红军主力与优势敌军决战。敌人分路向中央苏区首都瑞金进攻后。他又分兵御敌。使红军处处被动挨打。
李德
中央军事顾问李德
2.红军长征开始
红军人数:
中央红军8万多人
(红一方面军)
1934年10月
江西瑞金
长征出发地
江西瑞金武阳渡口
出发地点:
开始时间:
3.血战湘江
①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②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湘江之战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突破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那次仗打完之后,江水都成了红色的了,江底到处都是战士的尸体,我们的老百姓都说,三年不食湘江鱼,十年不饮湘江水。”
——摘自陈靖《湘江黔山》
博古、李德是想将中央苏区整个家当搬到湘西去。1万多人的中央纵队,小到坛坛罐罐,大到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抬的石印机、大炮底盘,什么也舍不得丢下。
——陈典宏、张碧周《在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踏访 湘江之战旧址》
湘江之战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血战湘江》
在战斗中,第34师师长陈树湘身受重伤,不幸被俘。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毫不动摇。……趁敌不备,咬紧牙关,忍着巨痛,用手从伤口伸入腹部,抠出肠子,使尽全力,大叫一声,绞断肠子,壮烈牺牲,时年29岁。实践了他"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豪迈誓言!
湘江之战,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毛泽东果断建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央多数同志的支持。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克贵州北部重镇遵义。
战役示意图
强渡乌江
瑞金
1934.10开始长征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渡过乌江,夺取遵义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4.遵义会议
材料1: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
——摘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2:中国共产党自1922年7月决定参加共产国际后,成为其中一个支部……过去,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及其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的意见,往往照抄照搬……而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在军事指挥上犯了错误,在会议上处于被批判的地位,他再也不能对我们发号施令了。
——《中国红军长征记》
时间
地点
内容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意义
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③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遵义会议
(1935年)
14年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14年
转折点
出现了很多错误,如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由胜利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
1.(2023·广东珠海·统考中考真题)1935年3月,蒋介石急赴重庆安排战事,要求“严防贵阳”,派中央军周浑元部和川军郭勋祺部挺进贵州,同时命令湘军何键部“以主力守备乌江沿岸”。蒋介石的举动是为了( )
A.抵御外来侵略 B.“追剿”红军
C.防范八路军 D.发动全面内战
B
直击中考
2.(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50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由于博古、李德等在军事上的错误,红军遭到严重削弱、苏区大部丧失。其结果是红军( )
A.被迫开始了长征 B.展开了北伐战争
C.改编成为八路军 D.千里跃进大别山
A
3.(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某同学在整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时制作的读书卡片。该读书卡片反映的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C
二.过雪山草地
突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四渡赤水河
巧夺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过草地
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
翻雪山
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
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
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召开遵义会议
红军长征的路线
四渡赤水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围圈
强度大渡河
红军翻过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
红军过草地
1.四渡赤水河
四渡赤水
一渡赤水,摆脱追敌;二渡赤水,再占遵义;三渡赤水调敌西进;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2.巧渡金沙江
巧渡金沙江
四渡赤水后急行军到金沙江的皎平渡口,用7只小船,经9天9夜,将部队全部安全地渡过了金沙江,把长征以来一直尾随的蒋介石军队甩掉了。 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彻底摆脱敌人。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恍然大悟,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
文件烧毁了,办公用品被扔进深山峡谷,多余的枪支弹药送给当地可依赖的农民,精简了的运输小分队夜间行军,这就不会轻易暴露目标。——《毛泽东日记》摘要
3.强度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强度大渡河
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内的浮雕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地势险要,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
相关史事 泸定桥是大渡河上的一座铁索
桥,长30余丈,铁索上铺着木板。红军到达泸
定桥时,敌人已把桥上的木板全部拆除了,只
剩下13条光溜溜的铁索。
红军挑选了22名突击队员,冒着敌人的枪
林弹雨,抓住铁索匍匐前进,向敌人发起进攻,
后面的战士边爬边铺桥板。
对岸守桥的敌军被红军的猛烈攻击吓呆了,他们燃起大火,企图阻止红军前进。突击队员冲过火海,击溃敌人,占领了对岸桥头。
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
4.翻雪山
红军翻过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
左图是长征路上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进入冰雪世界,雪山刺得人们睁不开眼睛,又没有路,人们在冰上滑行,摔倒了,要站起来,浑身无力,有的就这样永远地躺在雪山的怀抱里了
爬雪山时,发大辣椒,还有生姜,看每个人的口味。辣椒都用绳子串着,吊在身上,在山上冷的受不了了,就从身上拽一个辣椒,放在嘴巴里一咬,这样就辣得全身发热,继续往上走。
—— 《长征日记》摘要
我上到山上感到气也喘不上来。山顶空气稀薄,不能讲话,只能闷着头走,不管多累,也不敢停下来休息,因为一坐下来就可能永远起不来了。
——《聂荣臻元帅回忆录》
5.过草地
那草丛间呈深褐色、透着腐臭味的沼泽,一下子就陷进去了一位战友,另一位战友去救,也被拉了进去。早上还在一起吃饭的战友,眨眼之间就不见了…”——老红军袁美义回忆
还有就是吃皮带,把皮带用刀切成小丁子 ,用水煮着吃,高原水开不了,皮带难以下咽,但不吃就走不出草地呀!——老红军彭焕生回忆
牛皮腰带歌
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地荒原好干粮。
开水煮来别有味,野火烧煮分外香。
一段用来煮野菜,一段用来熬鲜汤。
有汤有菜花样多,留下一段战友尝。
1.(2023·广东珠海·统考中考真题)在红军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的意义是( )
A.获得了军事上的主动权
B.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C.粉碎了敌人消灭红军的企图
D.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D
直击中考
2.(2023·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据统计,红军长征时三大主力部队行军里程加起来超过8万里。他们在极度疲惫和极寒的情况下,在“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困境中,进入雪山草地,翻越73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3次穿越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这主要体现红军( )
A.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恪守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大众
D.强调一切缴获要归公,顾全大局
A
03、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935年10月陕北吴起镇会师
甘肃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突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陕北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
突破腊子口
遵义会议旧址
强渡大渡河
过雪山
过草地
吴起镇旧址
泸定桥铁索
会宁会师楼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渡过金沙江
思考:艰难的长征历程,红军遇到哪些困难?胜利的原因?
自然环境恶劣;
物资的匮乏;
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①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
②不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③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方针路线;
④坚持群众路线,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⑤实行高度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⑥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胜利原因
长征的意义
材料一:长征,敌人在一个方面(占领我军原有阵地)说来是胜利了。在另一个方面(实现“围剿”、“追剿”计划)说来是失败了。这样说才是恰当的,因为我们完成了长征。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材料二:倒下的是一座座丰碑,活着的是一面面旗帜。人数虽少些,但留下的都是中国革命的精华。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封的将帅中,中将以上的共254人,其中有222人参加过长征。
——《数字看长征》
材料三: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长征精神
600
余次战斗
700
多县城
攻占
11
个省
途经
25000
余里
行程
数百
个团
击溃
8.6
万人
出发
0.6
万人
结束
历经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 没有!从来没有!过去的12个月里,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查轰炸;地下,有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的红军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毛泽东
瑞金
冲破四道封锁线 渡过湘江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吴起镇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长征胜利结束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过草地
渡过金沙江
四渡赤水
翻雪山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习近平
不忘初心,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长征精神过时了吗?我们今天还需要长征精神吗?
1.(2023·江苏镇江·统考中考真题)英雄的红军将士在短短一年内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红军将士用鲜血与生命诠释了( )
A.五四精神 B.红船精神 C.井冈山精神 D.长征精神
2.(2023·山东东营·统考中考真题)“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这里的“伟大传奇”( )
A.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C.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 D.影响了世界局势的变化
直击中考
D
A
3.(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 “我们党领导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
A.三湾改编 B.吴起镇会师 C.井冈山会师 D.会宁会师
4.(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纵横十几省,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层层封锁,粉碎上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前进至陕甘宁地区。”材料描述的是( )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C.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
C
本课小结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原因
经过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左倾错误
飞夺泸定桥
巧渡金沙江
中央革命根据地
血战湘江
强渡乌江
遵义
会议
冲破四道封锁线
四渡赤水
三大主力红军甘肃会宁会师
陕北吴起镇会师
过草地
意义:
①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②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③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