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声声慢》课件(共2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3《声声慢》课件(共2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6 11:0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月满西楼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其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风格、主题
2、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体会李清照用语精美、浅俗、清新的艺术特色
3、了解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
【学习目标】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宋代女词人,是当时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后赵明诚仕途受挫失官,李清照随夫迁回赵氏故里青州。“靖康之难”后,赵明诚病逝,李清照流落异地,无依无靠,在孤寂凄苦中度过了晚年。
易安体
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而以词的成就最高。她的词一方面继承了婉约派的创作风格,另一方面又有所创新和发展,被称为“易安体”。李清照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二、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三、倜傥有丈夫气,于温婉中透出刚健、洒脱。
其词以“靖康之难”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表现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趣,内容多写自然美景与闺阁生活,也抒发夫妇之间的离别相思之苦。词风总体上清新明朗。代表作有《如梦令》二首、《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后期,主要表现她晚年的凄凉悲切之感和寂寞愁苦之情,内容多伤时感乱、怀乡忆旧。这些作品或借景抒情,或托物寓意,委婉而深沉地抒发了她的故土之思、家国之恨。词风沉郁凄怆、悲凉哀婉。代表作有《武陵春》《声声慢》等。词作收入《漱玉词》。
背景资料(论世)
《声声慢 》是作者晚年的作品,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也病逝,避难的过程中作者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于是作者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这一连串的打击使作者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在她的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1)戚戚: (2)乍暖还寒:
(3)将息: (4)敌:
(5)损: (6)堪:
(7)次第: (8)怎生:
(9)黄花:
小试牛刀
悲愁、哀伤的样子。
忽暖忽冷,天气变化无常。
养息,休息。
抵挡。
这里相当于“极”。
可以,能够。
光景,状况。
怎么,怎样。
菊花。
读完这首词,你觉得最能概括全词的感情的字是哪个字?
你认为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这次第,怎一个 字了得!

词人是如何抒发愁情的?
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意象)
直接抒情的句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篇)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结尾)
七组叠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后人评价:
“自然贴切”,“无斧凿痕”
——张端义
“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
——梁衡
研读鉴赏
寻寻觅觅
动作
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
环境
寂静凄凉
心境
凄凄惨惨戚戚
凄凉悲苦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
形式上:加强韵律感,富有音乐美、音韵美。
内容上:强调悲苦愁绝的情感。
思考:作者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
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淡酒
三杯两盏淡酒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
——罗隐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
酒是“愁” 的象征
三杯两盏淡酒
体味意境
引导探究
为什么是“淡酒”?
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就觉得酒味淡。词人晚年生活凄凉惨淡。
晚风
怎敌他、晚来风急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丕《燕歌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晚(秋)风渲染愁情
过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雁”象征着相思、离愁
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1、雁声凄切
2、传递信息的使者(亡夫之痛)
3、北雁南飞,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到南方(国破家亡之苦)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堆积:菊花盛开,千朵万朵压枝低。
憔悴:此人憔悴受损,无心堪摘,无人共摘。
感知: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以乐衬哀——菊花繁盛衬托自己憔悴,心境悲凉
意象分析
窗儿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怎生:怎么、怎样
“独守”:孤孤单单、度日如年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梧桐
梧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
细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
雨是哀愁、愁思的象征
点点滴滴:愁思不断,愁苦漫长,似雨落在心头。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小结本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借景抒情
冷清凄美的意境
孤寂愁苦的心情
淡酒
过雁
急风
黄花
梧桐
细雨
生出何愁
丧夫之痛
亡国之恨
孀居之悲
流离之苦
这次第,怎一个 字了得!

以愁作结——直接抒情
情愁 家愁 国愁

文脉梳理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淡酒
晚风
过雁
黄花
细雨梧桐
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
品味情感
豪放派 婉约派
代表人物 苏轼、辛弃疾、陆游 李清照 、晏殊 、柳永、
李煜、秦观、周邦彦
典型意象
题材
艺术特色
对比分析
名胜古迹、金戈铁马、英雄豪杰、 历史人物、高山大江等
风花雪月、才子佳人、
梧桐芭蕉、杨柳细雨等
题材多样:国家大计、民族兴衰、人民疾苦、个人抱负等
题材单一:男女相思、离愁别绪、伤春悲秋、感时伤怀
直截了当,直抒胸臆,豪迈奔放,感情激荡;写景则大笔勾勒,朴实明快,不用辞藻
多写离情愁思,风格纤婉隐微,抒情则委婉含蓄、细腻;写景则铺叙细腻,曲尽其形,且辞藻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