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人教版历史(七下)导学案(2015修订)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人教版历史(七下)导学案(2015修订)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3-19 20:11:47

文档简介

第四课达标检测题答案
1、B 2、A 3、D 4、A 5、D 6、C 7、D 8、A
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归 ( http: / / www.21cnjy.com )纳概括问题的能力,材料均出自教材,学生理解应该不成问题。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的创立”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就能做出正确解答;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度作用的理解、归纳能力,就在当时来说,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
答案:(1)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2) “长策”指科举制度。影响: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试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新泰市实验中学 柏庆
【教师寄语】
“只要不停止前行的脚步,你会听到你迈出的坚实的足音!”
【学习目标】
1、掌握科举制的诞生及发展完善的知识;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的社会原因。
2、全面理解科举制的影响;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延伸,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得到提升。
3、从科举制对隋唐繁荣的影响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学习重点】
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科举制的影响。
【学习难点】
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并对科举制进行客观评价。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精彩课堂,由我开始!)
1、隋文帝时期,为改变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始用 的方法来选拔官吏。隋炀帝时,正式设置 ,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中以 、 两科最为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3、唐太宗统治时期,扩充 规模,扩建学舍,增加 严格录取应试者(进士的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4、武则天统治时创设了殿试和 。唐玄宗时, 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5、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 多年,直到 才被废除。
二、合作探究(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1、结合魏晋南北朝选官的制度,讨论“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各种人带来什么变化”。
2、假设你自己是一个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举人,得知唐玄宗规定诗赋作为今年考试的内容后,你会怎样做?
三、拓展延伸(深化知识,我行你也行!)
学习了科举制后,想一想,你对现在学校的考试制度和考试形式满意吗?你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
四、课堂小结(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有所提高!)
展示填充知识结构:
出现:__________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创立 诞生:_________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科举制 唐太宗:大大扩充了_______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的创立 完善 武则天:开创了________和_________。
唐玄宗:_______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影响:①改善了_________;②促进了__________的发展;③促进了_________。
结果:科举制度在我国实行了________多年,到__________被废除。
五、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魏晋时期,选拔官员依据的主要标准是 ( )
A.才能和学识  B. 门第和出身 C.民族和地域 D.等级和财产
2、为改变许多出身地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的弊端,采取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开始于( )
A.隋文帝时    B.唐太宗时 C.隋炀帝时   D.武则天时
3、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4、下列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
A.隋炀帝——分科考试 B.唐太宗——扩充国学增加学员
C.武则天——殿试、武举 D.唐玄宗——诗赋为进士科主要内容
5、科举制度在我国存在的时间和废除的年代是( )
A.500多年明朝 B.700多年 清朝
C.900多年 元朝 D.1300多年 清朝
6、下列诗句中涉及到科举制的有 ( )
①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②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慈恩寺下提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7、下列对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B.科举制度从思想上控制了读书人。
C.培养了更多的中华民族的英才。
D.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8、下图是大雁塔进士题名帖的拓本。与此拓本所含信息相关的制度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内阁六部制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作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摘自人教版历史教材(七下)
材料二: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摘自人教版历史教材(七下)
请回答:
(1)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是指什么?它对唐代的教育事业产生的什么影响?
六、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后探讨: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上的科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