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6张PPT)
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 ,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
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苏武传》
文学常识史书体例课前检测
史书形式-----
编年体: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体例
例:《 舂 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 左 丘明)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 资渝通藜马光)最大的编年体史书
国别体: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体例
例:《 菌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 战国割向编订)
纪传体:采用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体例。
纪传体史书的创立者是 司马迁
《 或 提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二十四史 ”都是用纪传体写成。
《史记》西汉,司马迁 ,纪传体,通史,上起黄 帝 ,下迄汉武帝,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 《信陵君窃符救赵》、 《屈原列传》。
《汉书》东汉,班固 , 纪传体,断代史,上 起 汉高祖元年,下迄王莽地皇四年。 《苏武传》
《后汉书》南朝刘宋,范晔 , 纪传体,断代史,
上起汉光武帝,下迄汉献帝,如《张衡传》。
《三国志》 西晋,陈寿 ,纪传体,断代史, 上起
黄巾起义,下迄晋灭吴统一全国。
1·《资治通鉴》北 宋, 司马光主编,编年体,通史,
上起战国,下迄五代,如《赤壁之战》。
学习目标
1、掌握“史书”的有关文学常识。
2、 学习课文第一段,掌握文中的重要词语
“以”“假”。
3、 掌握文中重要句式,省略句、判断句、
定语后置等。
武,字子卿。少以父 任,兄弟
并为郎 。稍迁至移中厩监。时汉连 伐胡, 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 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
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
,且鞋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
曰: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
使路充国等。
重点词语
1、武字子卿,少以父任 介词,表原因
2、 兄弟并为郎 一起担任
3、 时汉连伐胡 名作状当时
4、 汉亦留之以相当 连词表目的来 抵押
古:对男子长辈的尊称 5、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今:岳父
判断句
6、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使动用法,使……归
武帝嘉其义,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
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 ,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 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 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 ,非汉所 望也。
重点词语
1、武帝嘉其义 赞许 做事合乎情理
2、遣武以中郎将 凭…身份
3、 因厚赂单于 趁机
4、假吏常惠 临时充任
5、百余人俱 一起、共同
6、置币 遗单 于用作礼物的玉、马、皮、帛等
赠送
7、单于益骄: 更加
重要句式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后, “送留在汉者匈奴使”
因厚禄单于: 省略句 因厚禄(于)单于
非汉所望也: 判断句
以: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余船以次俱进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秦亦不以城予赵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以勇气闻于诸侯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作《师说》以贻之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皆以美于徐公
连词 连词 连词 连词 副词 动词 表并列
表修饰
表目的
表因果
通“已”
认为
介词 介词 介词 介词 介词
按照
因为
凭借
介词 凭…身份
介 词 用
在把
坐: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名词通座座位
项王项伯东向坐动词两膝着席,臀
部压在脚后跟
坐享其成 动词 坐守
坐北朝南 动词坐落指位置所在
留侯不疑, 孝文帝五年坐不敬国除 因。获罪
停车坐爱枫林晚介词因为,由于
4、 翻译下列句子:
(3)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
奴使留在汉者.
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对汉友善的做法
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
着代表使者身份的符节,护 送扣留在汉的
匈奴使者回国.
方欲发使送武等, 会缑王与
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 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 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及卫律所将降者, 阴相与谋劫
单于母阏氏归汉。
重要词语、句式
方欲发使:正要想打发派遣
会: 副、正好,恰好
谋反: 图谋叛乱
及卫律所将降者: 率领
阴: 暗地里、秘密地
相与: 共同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判断句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
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 “闻汉天子甚 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 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 货物与常。
素: 向来、平素
相知: 相熟识、有交情
私候: 暗地里拜访
幸: 希望
许之: 同意(赞同)虞常
货物: 古: 一般货物
今:供出售的物品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
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 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 ,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 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宜皆降之。”
欲发:行动、动手
— 其一人夜亡 :其中 在夜里,名词 作状语
发兵与战:派兵
虞常生得:被活捉
■卫律治其事: 审理
■恐前语发:交谈的话被揭发
·以状语武: 告诉
■此必及我: 连累、牵连
,
■见犯乃死 ,重负国: 才 更加 对 不 起被动句;被(匈奴)凌辱才死
■果引张胜: 牵攀招供
■即谋单于: 假如
■何以复加 : 宾前“以何复加”
■宜 皆降之:使动用法,使……投降
文言句式:
■ 见犯乃死,重负国:被动句;被(匈 奴)凌辱才死
■ 何以复加 : 宾前
一个多月后,单于外出打猎,只有阏氏和单于的子弟在家
。虞常等七十余人将要起事,其中一人夜晚逃走,把他们的 计划报告了阏氏及其子弟。单于子弟发兵与他们交战,缑王 等都战死;虞常被活捉。单于派卫律审处这一案件。张胜听 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 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 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因
此
想自杀。张胜、常惠一起制止了他。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
单于大怒,召集许多贵族前来商议,想杀掉汉使者。左伊秩 訾说:“假如是谋杀单于,又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 应当都
叫他们投降。”
第三段归纳:
■百发百中
■朝发夕至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 舜发于畎畝之中
■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 恐前语发
■ 施关发机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发其志士之悲哉发号施令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发
■ 1、(百发百中)发射
■ 2、 出,出发。(朝发夕至)
■ 3、 派遣。(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4、 起,起用。(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告 子下》)
5、 打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6、 拿出。(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7、 发觉,泄露。(恐前语发)
8、 拨动。(施关发机)
9、 发动。(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10、 发出,抒发。(发其志士之悲哉 发号 施令)
11、 花开。(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
等: “屈节辱命,虽生 ,何面 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 律惊, 自抱持武,驰召繁。凿 地为坎,置煜火, 覆武其上, 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 复息。惠等哭, 舆归营。单于 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而 收系张胜。
召武受辞:审讯
屈节辱命:使动用法 使……屈使……辱
虽生:即使苟且活着
引佩刀自刺:拿着佩在身上的小刀
覆武其上:翻转
蹈其背以出血:踩使……出
舆归营:抬扛名词作动词
壮:意动用法以…壮
收系张胜:逮捕监禁
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
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 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廷去呢!”说着拔出佩 带的刀刺自己,卫律大吃一惊,自己抱住、 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医生在地 上挖一个坑,在坑中点燃微火,然后把苏武 脸朝下放在坑上,踩踏他的背部,让淤血流 出来。苏武本来已经断了气,这样过了好半 天才重新呼吸。常惠等人哭泣着,把苏武抬 回营帐。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早晚派人探 望、询问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第四段归纳: 亦武被单于审问,以死明志。
3、写出下列一词多义的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1)虞常果引张胜。 牵攀,招供
引佩刀自刺 拿,举起
项王在睢阳, ……则引兵还。 率领
(2)即 谋单于,何以复加 假如,如果
粱父即楚将项燕 就是 走近,靠近
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
翻译的问题:
(1)且鞋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 “汉天
子我丈人行也
(2)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1)且鞋刚刚立为单于,唯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
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
(2)单于更加骄傲自大,不是汉王朝所期望(的那 样 。 )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 ,欲
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 张胜谋杀单于近臣, 当死,单于募降者赦 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 “副有罪,当相坐。”武曰: “本无谋, 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复举剑拟之,武 不动。律曰: “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 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 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武不应。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逐渐痊愈派遣 使者告知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定罪:判罪趁、使…降
剑斩虞常已:名词作状语
当死 : 判处
单于募降者赦罪:招募
当相坐: 相连坐(治罪)
本无谋: 没有参加谋划,古今异义
复举剑拟之:比拟
马畜弥山 满
空以身膏草 野 :使动,使……滋润肥美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
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 ”武骂律曰: “汝为人臣子,不顾 恩义, 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何 以汝为见 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 , 不平 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 奴之祸从我始矣。 ”
■君因我降 通过
■ 汝为人臣子你
■ 畔主背亲通叛
■ 何以汝为见: 即“何以见汝为”要见 你干什么 为,语气助词
■ 使决人死生:判定
■ 不平 心持正:端正
■反欲斗两主:使动用法,使……争斗
特殊句式:
何以汝为见
为降虏于蛮夷
坐: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名词通座座位
项王项伯东向坐动词两膝着席,臀
部压在脚后跟
坐享其成 动词 坐守
坐北朝南 动词坐落指位置所在
留侯不疑, 孝文帝五年坐不敬国除 因。获罪
停车坐爱枫林晚介词因为,由于
■律知武终不可胁, 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
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 。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 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 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
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靳王弋射海上。武 能网纺缴, 檠弓弩,於靳王爱之,给其衣 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 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 牛羊,武复穷厄。
■白:报告
■ 降:使动用法使……降
■ 幽:囚禁禁闭
■ 置:放置,这里引申为关
■ 雨:名用动,下雨
■啮:咬,嚼
■以为:认为
■ 羝:公羊
■ 乳:名做动,生子
廪食:官府发给的口粮
■去:去,同“奔”,收藏
■ 仗:名词做动词拄着
■网:名词用动词,结网
■ 檠:名词用动词,用檠矫正弓弩的意思
■穷厄:陷于困境,穷:失意厄:困境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
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 酒设乐。 因谓武曰: “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 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 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前长君为奉车,从 至雍械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劾大不敬, 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後土 , 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 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 ,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 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 此
第七段
明年: 第二年; 今年的下一年( 今)
置酒:摆设酒食
因: 介、趁机
故使:特意派遣
相待: 偏指另一方,“你”
空自苦(于)亡人之地:
白白地在没有人烟的地方使自己受苦
安所见: 显现在哪里;见,通“现”,显
辇: 母代用人拉的车,后多指皇帝、 皇后坐的车
辕 :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
祠: 通“祀”,祭祀
女弟二人: 妹妹;姐姐(妹妹)和弟弟 (今)
自苦:使动,使自己受苦
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
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 何以过 陵 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 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安危不可知 。子 卿尚复谁为乎 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
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
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 虽蒙斧钺汤镬, 诚甘乐之。臣事君, 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 无复再言。”
过陵:超过我李陵
春秋:年纪老;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 今)
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 被动句没有罪过就 被灭族的已有几十家
尚复谁为乎 : 宾前;还为谁呢
尚复,副词同义连用
为陛下所成就:被动句; 成就:提拔、成全; 业绩(今)
位列将:位:官位;位置、地位 ( 今)
列:一般的,普通的;排列(今)
亲近: 亲近的侍臣;动词,靠近(今)
诚甘: 真诚实意
欲降武 :使动, 使 … …投降
至诚:无比真诚;至:极、极点
喟然: 叹气的样子
第八段
白服: 穿白戴孝
旦夕: 早晚
小标题 武帝驾崩,恸哭数月
即使是古代史籍记载的和图画描绘的
名人,凭什么超过您!
驽怯: 谦词;驽指才能低下;怯指懦弱胆怯
令汉且贳陵罪: 假如汉朝姑且赦免我的罪过 尚复何顾乎 宾前;还留恋什么呢
泣下数行: 泪流满面
小标题 汉匈和好,请还苏武
即位: 登上皇位
与(之)俱: 和他一同去
如惠语以让单于:按照惠的话把单于责备
实在: 确实存在;诚实、老实(今)
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
第九段
第十段
以: 介、在、从
诏: 下命令
太牢:古代祭祀宴会时牛、羊、豕具备
谒: 拜见
小标题 历经艰难,发白归汉
传记中人物性格分析
结合课文,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
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
忠贞不渝、坚韧不拔 ……(概貌)
如果要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还需从细节
的分析入手:
(在文中找出相关的细节描写语句)
如爱国精神: (1)引刀自杀的刚烈举动;
(2)杖节牧羊
讨论: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
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 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 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参考: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
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
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 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 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 不渝。
仔细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部分内容
1、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讨论:2、语言都表现了人物怎样的个性(总 结卫律、李陵的性格特征)
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卖国
求荣的小人。
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 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 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
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
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 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总结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
1、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
2、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 。
3、 次要人物的对照、映衬。
探讨要求:把文章里各种人物(如张胜、
卫律、李陵)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 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 格特征。
总结如下:
(1 )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
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者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 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
族气节。
(2)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
可一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 一身正气, 光明磊落。
(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
坚,矛盾,痛苦。
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
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小结:
思考:试评论苏武的功过得失和价值
意 义 。 (讨论)
以“假如我是苏武”为题
假如你正在面对苏武所面对的局面,
作为汉使出使匈奴,匈奴有骄横的单于, 你的一个糊涂的部下参与了匈奴亲王的谋 反,身为汉使的你会怎么做 你要怎样处 理这种复杂的外交局面 运用你的智慧, 结合你平时知道的历史和外交知识,看你 能否做一个比苏武更加出色的使节。
勤 奋
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sinf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