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2单元)(含答案 )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2单元)(含答案 )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06 13:5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2单元)
一、选择题
1.人体时刻都在通过呼吸与外界交换气体,其中没有参与呼吸活动的是( )。
A.鼻腔 B.肺 C.食道
2.当我们吹笛子时,我们听到了声音,这是因为( )。
A.笛子的振动发出了声音
B.笛子和空气的振动发出了声音
C.空气的振动发出了声音
3.下列有利于我们保持长期均衡营养的做法是( )。
A.早上来不及吃早餐,中餐和晚餐可以多吃一点
B.新鲜水果富含维生素,所以每天只吃水果
C.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
4.如图,在凳子的脚上加软垫,楼下的住户感觉移动家具声音轻多了,是因为加软垫可以( )。
A.阻挡凳脚传出的声音 B.使凳脚更光滑,不发生振动 C.减弱凳脚与地面碰撞产生的振动
5.馒头在被咀嚼的过程中,会被唾液浸湿变( )。
A.硬 B.软 C.无变化
6.同年龄的男女发出的声音相比,()。
A.男的比女的声音要高 B.女的比男的声音要高 C.一样高
7.下面关于物体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之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弱
B.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C.物体振动幅度与声音的强弱无关
8.戴戴家有个儿童铝片琴,如图所示,用这个琴可以研究( )。
A.声音的高低与敲击力度之间的关系
B.声音的音量与物体长短之间的关系
C.声音的高低与物体长短之间的关系
二、填空题
9. 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 。
10.吹奏口琴时,观察口琴的簧片可以发现:簧片越长,发出的声音越( ),簧片越短,发出的声音越( )。
11.饭后,小科把剩菜打包回家。他用 检测薯条是否含有淀粉(选填“碘酒”或“酒精”),发现薯条上出现 色,说明薯条中含有淀粉。
12.生物的种类不同,它们呼吸的方式也不同。鱼是用 来呼吸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猫是用 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13.我们用不同的力量敲击鼓面时,可以研究 和 之间的关系。在鼓面上放一些豆子或纸屑的目的是更清楚地观察到 。
14.门齿可以 食物。
15.钢尺的音高变化与尺子伸出桌面的 有关,伸出越长,振动越 ,音高越 。
16.用小锤敲击两个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铁管,发出的声音高的是( )。
17.我们知道了物体的 、粗细、 不同,发出的声音的 也就不同。
18.人的( )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 )。
三、判断题
19.人体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
20.耳朵是由外耳、中耳两部分构成的。( )
21.我们不能长时间只吃一种食物。( )
22.改变物体的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
23.“哆”和“咪”这两个音阶,音高是不同的。 ( )
四、简答题
24.我们剧烈运动后,呼吸次数常常会有什么变化?请解释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25.小明想验证花生中有油脂,应如何操作?
26.怎样证明食物中含有淀粉?
27.在“铁道游击队”这部电视剧中,八路军战士只要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倾听,就能判断是否有日军火车驶来,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
1.C
2.C
3.C
4.C
5.B
6.B
7.B
8.C
9. 耳 鼓膜
10. 低 高
11. 碘酒 蓝紫
12. 腮 肺
13. 声音强弱 振动幅度
放大鼓面振动
14.切割
15. 长度 慢 低
16.短铁管
17. 长短 松紧 高低
18. 外耳道 振动
19.√
20.×
21.√
22.√
23.√
24.呼吸次数会加快。因为剧烈运动后,身体消耗了大量的氧气,需要快速补充。
25.把食物放在白纸上挤压、滑动,白纸上留下了油渍变透明,说明这种食物含有脂肪。
26.在食物上滴上碘酒,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酒后通常会变蓝。
27.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并且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快。因此,火车行驶发出的声音可以很快地通过铁轨传来。
答案第2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