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综合复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综合复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06 20:5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综合复习题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许多动植物对污染物敏感,下列植物可以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是(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2.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 )
A.胚和胚芽 B.种皮和胚 C.种皮和胚乳 D.胚和胚乳
3.遇碘变蓝是哪一种物质的特性( )
A.脂肪 B.糖类 C.淀粉 D.蛋白质
4.下列哪种植物的叶,既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又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 )
A.金鱼藻 B.墙藓 C.贯众 D.莲
5.人们常说“笋有多大,竹有多粗",这是因为竹子的茎中没有( )
A.导管 B.筛管 C.形成层 D.木质部
6.松树和桃树相比,最重要的不同点是( )
A.果实内没有种子 B.种子裸露
C.种子外面有鳞片 D.松树更高大
7.沙漠植物一般都长得根深叶小,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 D.土壤的肥沃程度
8.我们所食用的大豆,主要是由下列哪项发育而来的( )
A.胚珠 B.子房壁 C.卵细胞 D.子房
9.炎热的夏天,植物并不会由于阳光的暴晒而被灼伤,这主要是因为植物可以进行(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水分
10.农田长期淹水会使农作物死亡的原因是( )
A.根部吸水太多 B.光合作用太弱
C.根部缺少氧气 D.呼吸作用太强
11.我们生活中常吃的豆腐和玉米粳的营养物质主要分别来自( )
①种皮 ②胚芽 ③子叶 ④胚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参观烟台农博园的同学对几株上面结满了红色和黄色番茄的巨大“番茄树”啧啧称奇,这些番茄树并不是种植在土壤里,而是种植在富含营养液的水箱里。这项生物技术是( )
A.组织培养 B.无土栽培 C.基因工程 D.嫁接
13.植物经常萎蔫对生长是有害的,农业生产中常用低黏性的塑料喷洒在叶的表面,形成一层透明的薄膜,它能使氧气、二氧化碳和光线透过,水却不能透过。该薄膜适用的情况是( )
A.高温 B.湿润 C.干旱 D.水涝
14.下列各项中,不是植物光合作用提供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 B.食物中的营养
C.煤燃烧时放出的能量 D.维持人类生存的水
1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食用的植物部分属于果实的一组是( )
A.小麦粒玉米粒 B.蚕豆、绿豆、菜豆
C.芝麻、西瓜籽 D.花生仁、杏仁
16.为确定某种元素是否为植物所必需,用缺乏该元素的“完全营养液”进行植物培养,应该( )
A.以土壤为基质盆栽,加上述营养液 B.大田种植,浇上述营养液
C.以沙土为基质,加上述营养液 D.只用上述营养液,不用基质,无土栽培
17.关于光合作用,不正确的叙述是( )
A.光合作用在光下才能进行
B.含有叶绿素的细胞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C.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储存能量
D.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分解有机物,放出氧气
18.下列关于开花与结果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开花和结果是同一个过程
B.不开花也能结果
C.开花不一-定结果
D.开花就能结果,不开花就不能结果
19.园林工作者每年都要剪去果树中过密、过长的细弱枝条,其目的是( )
A.使果树向高处生长
B.集中养料到健壮的枝条,增加产量
C.促进枝条的分叉
D.减少枝条,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消耗
20.如果在开花前把桃花甲的雄蕊去掉,桃花乙的雌蕊去掉,桃花丙不做处理,将三朵桃花分别用透明塑料袋罩上,扎紧袋口,结果是( )
A.甲、乙、丙都能结果
B.甲、丙不能结果,乙能结果
C.甲能结果,乙、丙不能结果
D.三者都不能结果
二、识图填空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19分)
21. (5分)下图为某植物茎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该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1所在位置主要起运输功能的结构是 ;图中3所在的位置起运输功能的结构是 。
(2)图中2所示结构为 ,因为有了这结构,所以该植物茎能够 。
(3)图中箭头4表示的意思是 。
22. (9分)下图为雌蕊受精过程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雄蕊的花药产生的[①] 在柱头上分泌的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了[②] 。
(2)[③]进入胚珠,与[⑤] 相结合,形成的 将来发育成 。
(3)受精过程完成后,雌蕊的 和 纷纷凋落,只有[④] 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
(4)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的两个生理过程是( )
A.开花和传粉 B.开花和受精
C.传粉和受精 D.生长和发育
23. (5分)根据大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 所示部分既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2)豆芽白嫩的部分主要由图中标号 所示部分发育而来。
(3)大豆种子与玉米、水稻种子的结构相比,大豆种子中没有 。
(4)大豆种子萌发时,④主要起 。
(5)满足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且温度适宜时,将大豆种子浸泡在水中,种子仍不能萌发,这
是因为缺乏种子萌发所需要的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24.(8分)有六个装有豌豆种子的罐头瓶,其中1、2 、3号瓶放置在温暖的地方,4、5、6号瓶放置在寒冷的地方,1、4号瓶不加水;2、5号瓶洒入少量清水;3、6号瓶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几天以后,只有2号瓶中的种子萌发了,而其余的5个瓶中的种子没有萌发。请回答:
(1)缺乏温度条件的种子有: (填瓶号)。
(2)缺乏水分条件的种子有: (填瓶号)。
(3)缺乏空气条件的种子有: (填瓶号)。
(4)以上实验说明, 、 和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是必需的,缺不可。
(5)就豌豆的种子萌发的本身条件看:一是 必须完整,二是 必须肥厚。
25.(5分)某同学研究植物与水分散失的关系时,用甲、乙、丙三支量筒,甲、乙各放入生长状况相同的天竺葵枝条,其中甲保留所有叶片,乙去掉所有叶片,丙不放植物。每日上午8时,量筒中加水至100 mL处,放在窗台通风处,晚上8时观察液面的刻度,连续6天的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中 组为对照组。 6天中气温最高的一天是 天。
(2)甲量筒损失的水分是不是全部由叶片散失的 。
(3)第天时,水的蒸发量是 ml, 由叶片蒸腾的水分是 mL。
四、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8分)
26. (16分)下图是冬暖式疏菜大棚剖面图。请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回答:
(1)在蔬菜生长旺盛时期,透明塑料膜内侧常有一些水滴。这些水滴主要来自植物的 。
(2)菜农采用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室温的措施,以提高蔬菜产量。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
(3)无土栽培也称溶液栽培,你认为培养液应该满足哪些条件 。
(4)菜农常常对大棚内的士栽蔬菜施用有机肥,不但培育了“绿色蔬菜”,而且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也大大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7. (12分)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据统计,近30年间,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减少了一半,水土流失面积增加了一倍。对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在全国开展保护“母亲河”活动,要求各地保护森林资源,在长江中上游一律禁止砍伐森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制止毁林开垦、乱占林地行为,并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我国的植树节。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发生水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水灾过后,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
(3)在保护“母亲河”的活动中,你有什么行动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一、1.B 2.B 3.C 4.B 5.C 6.B 7.C 8.A 9.C 10.C 11.C 12.B 13.C 14.D 15.A 16.D 17.D 18.C 19.B 20.D
二、21.(1)导管 筛管(2)形成层 逐年加粗(3)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由下向上运输
(1)花粉 花粉管(2)卵细胞 受精卵 胚(3)柱头 花柱 子房(4)C
(1)⑥ (2)① (3)胚乳 (4)提供营养物质 (5)氧气(空气)
三、24. (1)4、5、6 (2)1、4 (3)3、6 (4)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5)胚 子叶
25.(1)丙 第三天 (2)不是 (3)0.5 33.5
四、26.(1)蒸腾作用 (2)增强作物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3)含氮、磷、钾等各种营养物质,且各种营养成分的浓度适宜 (4)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1)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严重。 (2)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等。 (3)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等。(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