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易错专题: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测试)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注意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共18分)
1.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积是( )。
A.五位数 B.六位数 C.五位数或四位数
2.1□2×□9是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也是计算首都体育馆比赛大厅平面面积的算式,那么下面三个数中,( )可能是它的得数。
A.9936 B.11008 C.110038
3.要使297×□8的积在11000~12000之间,□里应填( )。
A.2 B.3 C.4
4.奇奇从学校步行回家要用15分钟,他每分钟走70米,他家到学校有多少米?这道题是求( )。
A.路程 B.速度 C.时间
5.幸福小区有16幢楼,平均每幢住128户,幸福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下面的算式中用虚线框住的这一步表示的是( )。
A.10幢楼住了1280户 B.10幢楼住了128户 C.6幢楼住了1280户
6.与38×500的积相等的算式是( )。
A.38×50 B.19×1000 C.760×50
二、填空题(共13分)
7.拒绝一次性筷子,创建节约型校园。据统计,前进食堂每天要用290双一次性筷子,那么九月份一个月要用掉( )双一次性筷子。
8.如果36×24=864,那么( )×( )=( )。
9.两个因数的乘积是120,一个因数乘2,另一个因数除以2,积是( )。
10.计算460×30,可以先算( )乘( )的积,再在积的末尾添上( )个0,它的最终结果为( )。
11.在括号里填上“>”“<”或“=”。
10090800( )8705900 867500( )865700 19×300( )30×190
12.小明走一步的距离是63厘米,他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898步,他家到学校大约有( )米。
三、判断题(共10分)
13.水立方的多功能大厅位于西部的综合性功能区,整个大厅长60米,宽40米,占地面积是60×40=2400(平方米)。像这样,两个因数末尾各有一个0。积的末尾也一定只有2个0。( )
14.计算356×28,“3×8”表示300×8。( )
15.302×79的积的末尾的数字是8。( )
16.“小明家和学校相距700米,他从家到学校走了10分钟,他每分钟走多少米?”这道题是求路程。( )
17.每套校服120元,买30套需要3600元。( )
四、计算题(共29分)
18.口算。(共8分)
300×20= 600×70= 130×30= 21×400=
140×30= 250×40= 900×50= 220×40=
19.列竖式计算。(共12分)
236×25= 208×37= 420×15=
308×50= 246×38= 56×104=
20.脱式计算。(共9分)
7050-234×25 (543+357)×17 29×(502-204)
五、解答题(共30分)
21.张叔叔从家骑电动车去看电影,用了15分钟,速度是360米/分;原路返回时他把电动车借给了杨叔叔,他自己乘坐公交车,回家用了6分钟。公交车平均每分钟行驶多少米?
22.买50套桌椅和1台电脑,一共花了多少元钱?
23.下图是一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三次运算的结果分别用甲数、乙数和丙数表示。明明说得对吗?请说明理由。
24.某超市购进80台豆浆机,每台豆浆机的进价是160,售价是260元。
(1)超市购买这些豆浆机共花多少元?
(2)超市在卖出40台后,开始搞促销活动,促销价是199元/台,豆浆机全部售出后,超市一共赚了多少元?
25.某单位组织68名男职工和45名女职工从本市出发乘坐动车去宜宾游玩。动车平均每时行262km,需要12时到达。
(1)该市到宜宾的铁路路程是多少千米?
(2)下面是宜宾某景区的相关信息,该单位职工晚上进景区游玩比白天游玩便宜多少元?
时间 门票(元/人)
白天(9:00~17:00) 150
晚上(17:00~24:00) 90
26.体育老师准备去体育用品店买12个篮球和10个足球。已知每个篮球124元,每个足球110元。他带2000元钱,还差多少元?
参考答案:
1.C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据此可知,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例如:
10×100=1000
99×999=98901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相应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B
【分析】三位数的十位最大是9,两位数的十位最大是9,192×99=19008,积最大是五位数。三位数的十位最小是0,两位数的十位最小是1,102×19=1938,积最小是四位数。1□2×□9,有2×9=18,积的个位是8。
【详解】A.9936的个位是6,不可能是1□2×□9的积;
B.11008是五位数,个位是8,可能是1□2×□9的积;
C,110038是六位数,不可能是1□2×□9的积。
11008可能是1□2×□9的积。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是解题关键。
3.B
【分析】要使297×□8的积在11000~12000之间,把297看作300,想300×40=12000,300×30=9000,因两位数的个位是8,则□里应填3,297×38=11286,符合条件,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得:要使297×□8的积在11000~12000之间,□里应填3。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根据数的估算选择合适的数,再进行判断即可。
4.A
【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据此解答。
【详解】奇奇从学校步行回家要用15分钟,他每分钟走70米,他家到学校有多少米?这道题是求路程。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应用。
5.A
【分析】用平均每幢住户数量乘楼的幢数,求出住户总数量。用16十位上的1乘128时,表示1个十乘128,得到128个十。表示10幢楼共1280户。
【详解】用虚线框住的这一步表示的是10幢楼住了1280户。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关键是明确虚线框住的数是由哪两个数相乘得到的。
6.B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那么积不变。
【详解】与38×500的积相比
A.38×50,相当于38×(500÷10),相当于38×500的积除以10;
B.19×1000,相当于(38÷2)×(500×2),与38×500的积相比,没变;
C.760×500,相当于(38×20)×500,相当于38×500的积乘20。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7.8700
【分析】根据题意,已知九月份的天数是30天,用每天用的筷子双数乘九月份的天数,可算出九月份用筷子总数,据此列式并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290×30=8700(双)
所以九月份一个月要用掉8700双一次性筷子。
【点睛】本题考查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8. 36 240 8640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据此可知,已知36×24=864,因数36不变,因数24乘10,积应乘10,据此写出算式即可。
【详解】因为36×24=864,所以36×240=8640。
(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积的变化规律,需熟练掌握。
9.120
【分析】在乘法算式里,两个因数都不为0时,一个因数乘几(不为0),另一个因数除以前面一个因数乘的数,积的大小不变,依此填空。
【详解】两个因数的乘积是120,一个因数乘2,另一个因数除以2,积是120。
【点睛】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 46 3 2 13800
【分析】计算460×30时,把460看作46个十,30看作3个十,先算46×3,再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据此解答。
【详解】计算460×30,可以先算46乘3的积,再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它的最终结果为13800。
【点睛】计算几百几十的数乘整十数,把它们看作几个十,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11. > > =
【分析】(1)位数不相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较大;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较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3)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积不变。
【详解】10090800>8705900 867500>865700 19×300=30×19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的大小比较和积的变化规律的掌握。
12.540
【分析】一步的距离是63厘米,898步走了898个63厘米,依此列式并采用估算法计算,最后根据“100厘米=1米”将单位化成米即可。
【详解】63厘米接近60厘米;898步接近900步
63×898≈54000(厘米)
54000厘米=540米
即:他家到学校大约有540米。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以及应掌握厘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13.×
【分析】两个因数末尾各有一个0,积的末尾不一定只有2个0,比如:50×60=3000,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两个因数末尾各有一个0,积的末尾不一定只有2个0,比如:50×60=3000,因此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乘法的计算法则,注意两个因数的末尾各有一个0,那积的末尾至少有两个零,不是“只有”两个零。
14.√
【分析】356的3在百位上,表示3个百,即300;28中的8在个位上,表示8个一,即8;计算356×28,“3×8”表示300×8,据此解答。
【详解】356的3在百位上,表示3个百,即300;28中的8在个位上,表示8个一,即8;计算356×28,“3×8”表示300×8,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运用。
15.√
【分析】两位数乘三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据此算出三位数个位上的数字2和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9的积,积的末尾是几,302×79的积的末尾就是几。
【详解】2×9=18
302×79的积的末尾的数字是8。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题关键。
16.×
【分析】题中已知路程和时间,求每分钟走多少米,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即可求解。
【详解】“小明家和学校相距700米,他从家到学校走了10分钟,他每分钟走多少米?”是求速度,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17.√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代入数值即可解答。
【详解】120×30=3600(元),所以,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实际应用,明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6000;42000;3900;8400;
4200;10000;45000;8800
【解析】略
19.5900;7696;6300;
15400;9348;5824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一次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
【详解】236×25=5900 208×37=7696 420×15=6300
308×50=15400 246×38=9348 56×104=5824
20.1200;15300;8642
【分析】(1)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
(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
【详解】7050-234×25
=7050-5850
=1200
(543+357)×17
=900×17
=15300
29×(502-204)
=29×298
=8642
21.900米
【分析】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张叔叔家到电影院的路程,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求出公交车的速度,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360×15=5400(米)
5400÷6=900(米/分)
答:公交车平均每分钟行驶900米。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关系的掌握与运用。
22.26999元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买50套桌椅的总价,再加上1台电脑的单价即可。
【详解】380×50+7999
=19000+7999
=26999(元)
答:一共花了26999元钱。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根据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解答。
23.说的对;理由见详解
【分析】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258,表示几个一乘258,得到甲数。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258,表示几个十后乘258,得到乙数。将甲数加上乙数,求出丙数,则丙数最大。甲数最大是9个一乘258,而乙数最小是1个十乘258,甲数一定小于乙数,甲数最小。据此解答。
【详解】因为甲数最大是9×258,乙数最小是10×258,则甲数<乙数。丙数=甲数+乙数,则甲数<乙数<丙数。所以小明的说的对。
【点睛】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关键是明确甲数、乙数和丙数分别表示的意义。
24.(1)12800元(2)5560元
【分析】(1)根据题意,已知数量和进价,要求总价,我们可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进行解答即可;
(2)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先求出卖出40台豆浆机的钱钱,再求出剩下(80-40)台卖出的钱数,再相加求出卖出的总钱数,然后用卖出的总钱数减去购买这些豆浆机的钱数,即可解答。
【详解】(1)160×80=12800(元)
答:超市购买这些豆浆机共花12800元。
(2)260×40+199×(80-40)
=10400+199×40
=10400+7960
=18360(元)
18360-12800=5560(元)
答:超市一共赚了5560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法、加减法的意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
25.(1)3144千米
(2)6780元
【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解答此题即可。
分别求出白天和晚间进园的总钱数,再用白天进园的总钱数减去晚上进园的总钱数即可。
【详解】(1)262×12=3144(千米)
答:该市到宜宾的铁路路程是3144千米。
(2)(68+45)×150
=113×150
=16950(元)
(68+45)×90
=113×90
=10170(元)
16950-10170=6780(元)
答:该单位职工晚上进景区游玩比白天游玩便宜6780元。
【点睛】找出这个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588元
【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买篮球花费的钱数以及买足球花费的钱数,再将两个钱数相加,求出花费总钱数,再减去2000元,求出还差的钱数。
【详解】12×124+10×110-2000
=1488+1100-2000
=588(元)
答:还差588元。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熟记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