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易错专题:小数加法和减法(单元测试)数学五年级上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注意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共18分)
1.一个加数是两位小数,另一个加数是三位小数,它们的和是( )位小数。
A.一 B.二 C.三 D.四
2.一根电线长10米,第一次用去4.8米,第二次用去4.15米。这根电线和原来相比,短了( )米。
A.1.05 B.5.2 C.5.85 D.8.95
3.十位上的“5”与十分位上的“5”相差( )。
A.0.495 B.4.95 C.4.5 D.49.5
4.计算小数加法时,不小心把加数3.2看成了32,和增加了( )。
A.不变 B.32 C.28.8 D.3.2
5.两个加数的和是9.4,和比其中一个加数多2.24,另一个加数是( )。
A.11.64 B.2.24 C.7.16 D.9.4
6.有10张长2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硬纸片,用它们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最小是( )厘米。
A.43 B.34 C.23 D.22
二、填空题(共16分)
7.星期天妈妈用3.8元买了一包饼干,4.6元买了一袋薯片,妈妈一共花了( )元,薯片比饼干贵( )元。
8.涵涵在计算一道小数减法时,把被减数百分位上的7看成了1,减数十分位上的5看成了2,正确答案与错误答案相差( ).
9.比9.25吨多500千克是( )吨。
10.在一次60米赛跑中,小明用了9.15秒,小军比小明多1.04秒,小明比小芳多1.32秒,( )跑得最快。
11.小红用一根1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量得三角形一边长0.27米,另一边长0.46米,第三边长( )米,这是一个( )三角形。
12.两个数的差是24.8,如果被减数减少3,减数增加3,差是 ( ).
三、判断题(共10分)
13.十分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百分位进一. ( )
14.如果X+0.8>Y+0.79,则X>Y。( )
15.甲数是7.26,比乙数小0.26,乙数是7。( )
16.4.52-(0.8+1.52)=4.52-1.52-0.8=2.2。( )
17.一个三位小数加上或减去一个两位小数,结果一定是三位小数. ( )
四、计算题(共20分)
18.直接写出得数。(共4分)
12.83+0.07= 0.15+0.5= 3.33-2.03= 5.54+3.6=
1-0.09= 9.9-9= 4-2.8= 0.97-0.9=
19.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共8分)
16.5-0.84= ☆25-4.33=
3.56+1.64= ☆87.8+3.38=
20.计算下面各题。(共8分)
9-1.43-2.66 8.56-3.65+7.49
五、解答题(共36分)
21.一只蚂蚁从一根绳子的一端沿直线爬向另一端,4分钟爬完。已知这只蚂蚁第1分钟爬0.3米,之后每分钟比前1分钟多爬0.2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22.城建工人铺一条1.8千米长的自来水管道,第一天铺了0.63千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少铺了0.09千米。两天一共铺了多少千米?还剩多少千米没有铺?
23.小芳去书店买书,付了30元,找回了26.4元,小芳发现售货员多找给了她21.8元,这本书的价钱是多少?
24.李老师在文具店里买了一支单价14.5元的钢笔和一本21.2元的书,他付了40元,应找回多少元?
25.一台收割机上午收割小麦4.67公顷,下午比上午少收割0.89公顷。这台收割机这一天共收割小麦多少公顷?
26.三年级采集了12.5千克树种,四年级采集的比三年级少2.1千克,两个年级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树种?
参考答案:
1.C
【分析】计算小数加法时,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据此可知,两位小数加上三位小数,和应是三位小数。
【详解】例如:12.15+13.456=25.606,
一个加数是两位小数,另一个加数是三位小数,它们的和是三位小数。
故答案为:C
【点睛】小数加法计算时,和是几位小数,只与两个加数的小数部分有关。
2.D
【分析】第一次用去的长度、第二次用去的长度的和即为所求答案。
【详解】4.8+4.15=8.95(米)
故答案为:D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析出短的长度即为第一次用去的长度、第二次用去的长度的和。
3.D
【解析】根据数位的意义,十位上的“5”表示50,十分位上的“5”表示0.5,两个数相减即可解答。
【详解】50-0.5=49.5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认识,理解各数位上的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4.C
【分析】根据题意,用32减去3.2,求得的结果就是增加的。
【详解】32﹣3.2=28.8
答:和增加了28.8。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减法的计算应用能力。
5.B
【分析】根据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是9.4,和比其中一个加数多2.24,先求出其中一个加数,9.4-2.24=7.16,再用两个数的和减去7.16就是另一个加数。
【详解】9.4-(9.4-2.24)
=9.4-7.16
=2.24
另一个加数是2.24。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减法的意义,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法则。
6.D
【分析】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最小,应该使其长与宽的和尽可能的小。然后再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这个公式即可求出。
【详解】将10张长方形拼成如下图时,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最小。
拼成的长方形的长:1.5+1.5+2=5(厘米);拼成的长方形的宽:2×3=6(厘米)
最小周长:(5+6)×2
=11×2
=22(厘米)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找出拼接的方法,由此找出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进而求解。
7. 8.4 0.8
【分析】要求妈妈一共花了多少钱,用3.8+4.6即可;
要求薯片比饼干贵多少钱,用4.6-3.8即可。
【详解】3.8+4.6=8.4(元);
4.6-3.8=0.8(元);
答:妈妈一共花了8.4元,薯片比饼干贵0.8元。
【点睛】要求两个数的和是多少,把这两个数加起来即可;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这个数减去另一个数即可。
8.0.24
【解析】略
9.9.75
【分析】把500千克除以进率1000化成0.5吨,再与9.25吨相加。
【详解】500千克=0.5吨
9.25吨+0.5吨=9.75吨。
【点睛】本题是考查质量的单位换算、小数的加减法。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小数加减关键是把小数点的位置对齐。
10.小芳
【分析】在三人所跑路程相等的情况下,谁用的时间最短,谁跑的最快。
【详解】根据题意,小军用的时间比小明多,小明用的时间比小芳多,即小芳所用时间最少,跑得最快。
【点睛】在路程相等的情况下,所用时间越短,说明跑得越快。
11. 0.27 等腰
【分析】由题意和在:用1-0.27-0.46,得0.27米,第三边长0.27米,可以判定这是一个等腰三角形。据此解答。
【详解】1-0.27-0.46
=0.73-0.46
=0.27(米)
【点睛】求得第三边的长度,从而判断三角形的种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18.8
【详解】略
13.错误
【分析】这个题目主要考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详解】十分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应该向个位上进一,百分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应该向十分位上进一,依次类推.
14.×
【分析】根据X+0.8>Y+0.79,因为0.8>0.79,如果X=Y=1时,则1+0.8>1+0.79,这时X=Y,而不是X>Y,所以得出的结论是错的。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如果X+0.8>Y+0.79,则X>Y。
如果X=Y=1时,则1+0.8>1+0.79,得X=Y,而不是X>Y,所以得出的结论是错的。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此题时需要考虑全面,多举例才能得结论。
15.×
【分析】甲数是7.26,比乙数小0.26,甲数加0.26即为乙数。
【详解】7.26+0.26=7.52
故答案为:×。
【点睛】考查了小数的加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乙数=甲数+0.26。
16.√
【分析】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4.52-(0.8+1.52)
=4.52-(1.52+0.8)
=4.52-1.52-0.8
=2.2
故答案为:√
【点睛】考查了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关键是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17.√
【详解】略
18.12.9;0.65;1.3;9.14
0.91;0.9;1.2;0.07
【详解】略
19.15.66;20.67
5.2;91.18
【分析】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计算;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6.5-0.84=15.66 ☆25-4.33=20.67
验算:
3.56+1.64=5.2 ☆87.8+3.38=91.18
验算:
20.4.91;12.4
【分析】(1)(2)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详解】(1)9-1.43-2.66
=7.57-2.66
=4.91
(2)8.56-3.65+7.49
=4.91+7.49
=12.4
21.2.4米
【分析】已知这只蚂蚁第1分钟爬0.3米,之后每分钟比前1分钟多爬0.2米,分别求出第2分钟,第3分钟。第4分钟爬的长度,把这4分钟爬的长度相加即为这根绳子长。
【详解】0.3+(0.3+0.2)+(0.3+0.2+0.2)+(0.3+0.2+0.2+0.2)
=0.3+0.5+0.7+0.9
=1.5+0.9
=2.4(米)
答:这根绳子长2.4米。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求出第2分钟,第3分钟,第4分钟爬的长度,计算时要认真。
22.1.17千米;0.63千米
【分析】根据题意,第二天比第一天少铺了0.09千米,用第一天铺的长度-0.09千米,求出第二天铺的长度,再把两天铺的长度相加,即可求出两天一共铺的长度;再用这条自来水管道的长度-两条一共铺的长度,即可求出还剩下没铺的长度,据此解答。
【详解】0.63+(0.63-0.09)
=0.63+0.54
=1.17(千米)
1.8-1.17=0.63(千米)
答:两天一共铺了1.17千米,还剩0.63千米没有铺。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第二天铺的长度。
23.25.4元
【详解】26.4-21.8=4.6(元) 30-4.6=25.4(元)
答:这本书的价钱是25.4元.
24.4.3元
【分析】用付的40元减去钢笔和书的价钱即可,把数代入即可求解。
【详解】40-14.5-21.2
=25.5-21.2
=4.3(元)
答:应找回4.3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应熟练掌握它的计算方法并灵活运用。
25.8.45公顷
【分析】根据“一台收割机上午收割小麦4.67公顷,下午比上午少收割0.89公顷。”可知,上午收割量-0.89=下午收割量,然后上午收割量+下午收割量=一天收割量,代数解答。
【详解】4.67-0.89+4.67
=3.78+4.67
=8.45(公顷)
答:这台收割机这一天共收割小麦8.45公顷。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找出内在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即可。
26.25.9千克
【详解】考点:小数加减混合应用题.
分析:三年级采集了12.5千克,四年级比三年级少采集2.1千克,先求出四年级采集多少千克树种,根据减法的意义,四年级采了12.5﹣2.1千克,再求两个年级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树种.根据加法的意义,将四、五年级采集的数量相加,即得四五年级一共采集树种多少千克.
解答:12.5﹣2.1+12.5=10.4+12.5=22.9(千克).四五年级一共采集树种25.9千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