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易错专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测试)数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注意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共18分)
1.汽车厂27天生产汽车297辆,比原计划多生产了81辆。原计划每天生产( )辆。
A.8 B.9 C.10
2.有三个条件:①图书室里有1200本图书;②平均分给6个年级;③每个年级有5个班。根据②③两个条件可以求出( )。
A.每个年级分得多少本书
B.6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个班
C.平均每个班分得多少本书
3.陈叔叔从家到单位去上班。如果每分钟走60米,就要迟到2分钟;如果每分钟走80米,就可以早到3分钟。陈叔叔家到单位共有( )米。
A.1440 B.1200 C.2400
4.一瓶药有180片,医生说:每天吃3次,每次吃2片。180÷2可以算出( )。
A.这瓶药可以吃多少次 B.这瓶药可以吃多少天 C.每天吃多少片
5.在公园停车场停车,2小时之内需付款3元,超过2小时的部分每小时需付款2元。王叔叔停了5小时,他应付款( )元。
A.9 B.8 C.7
6.小军某次测验,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成绩的平均分是92分。英语和数学两科的成绩都高于92分,他的语文成绩( )92分。
A.低于 B.高于 C.等于
二、填空题(共18分)
7.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前3小时每小时行驶80千米,后2小时共200千米。这辆汽车从A地到B地平均每小时行驶( )千米。
8.在游乐场游玩,每人第一个小时付款13元,以后每小时付款7元,军军和弟弟同时游玩后共付了96元,他们在游乐场各玩了( )小时。
9.将400毫升的蜂蜜倒入同样的玻璃杯中,可以倒满2杯,如果要倒满8杯,需要( )毫升的蜂蜜。
10.一个自动生产线每3分钟自动记录一次生产物品的总数量。照这样计算,45分钟能生产多少个物品?想一想:( )是相同的,所以要先算( ),再算( )。并把表格填写完整。
时间/分 3 45
物品数量/个 54
11.张老师买了8本工具书,李老师买了13本同样的工具书,李老师比张老师多付了75元,每本工具书( )元。
12.学龄儿童11-15岁标准体重的估算方法:标准体重=年龄。下面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照图。
强强今年13岁,体重42千克,他的标准体重应该是( )千克,对照上图,等级是( )。
三、判断题(共10分)
13.一个跑道一圈长100米,小明跑了4个来回,他一共跑了400米。( )
14.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用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检验。( )
15.墨墨看一本故事书,他每天看20页,看了3天,第四天应该从第60页开始看起。( )
16.A种蛋糕每盒4个,每盒24元,B种蛋糕每盒3个,每盒21元,A种蛋糕比较贵。( )
17.15本字典摞在一起高168毫米,则504毫米高的一摞字典有40本。( )
四、计算题(共25分)
18.直接写出得数。(共5分)
70÷10= 160÷20= 200+80= 90×2= 300÷60=
320÷40= 50×8= 2×48= 48+24= 3600÷400=
19.用竖式计算,带*号的要验算。(共8分)
990÷65= 3700÷40= 602÷15= *760÷17=
20.脱式计算。(共12分)
130-20×4 (144+36)÷36 800-12×35 360÷(18×2)
五、解答题(21题4分,其余每题5分共29分)
21.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纪念日,少先队举行探望退伍老兵活动。少先队志愿者分成4组,计划3天完成。希望小镇共有60位退伍老兵,少先队平均每组每天探望多少位老兵?
22.有一批货物,用5辆大卡车和2辆小卡车正好运完,或者用2辆大卡车8辆小卡车也正好运完,如果全用大卡车运,要几辆才能运完?
23.甲瓶里有170毫升酒精,乙瓶里有190毫升酒精,为了使乙瓶里的酒精是甲瓶的2倍,每次从甲瓶中倒10毫升酒精到乙瓶中,请问需要倒几次?
24.星期天,明明家和军军家去登山。明明家选择从南面登山,军军家选择从北面登山,两家上午8:00同时出发。上午11:00,明明家步行1500米到达山顶;上午11:30,军军家步行1700米到达山顶。如果大家都没有休息,哪个家庭的登山速度快?
25.我们一班一共植树45棵。我们二班植树的棵数比你们的3倍少18棵。
(1)二班植树多少棵?
(2)二班比一班多植树多少棵?
26.游泳馆的水池早上8:00开始注水,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水位,下面是1小时内记录的水位情况。
时间 8:00 8:20 8:40 9:00
水位 0cm 12cm 24cm 36cm
(1)照这样的速度,到10:00水池水位是多少厘米?
(2)照这样的速度,要把池深是120厘米的水池注满水,一共要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
1.A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实际生产的辆数减去实际比原计划多的辆数,求出原计划生产多少辆,再除以生产的天数,即可求出原计划每天生产多少辆。
【详解】(297-81)÷27
=216÷27
=8(辆)
原计划每天生产8辆。
故答案为:A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原计划生产的辆数,再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求解。
2.B
【分析】根据②、③中的两个条件可知,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5个班,年级的个数×每个年级的班级数=这几个年级的总班级数,依此选择。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根据②③两个条件可以求出6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个班。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先明确题目中对应的关系。
3.B
【分析】根据“每分钟走60米,上课就要迟到2分钟;如果每分钟走80米,就可以早到3分钟”可知:路程相差:60×2+80×3米,速度相差80-60;则可求出陈叔叔从家到单位的准时时间;继而根据“如果每分钟走60米,上课就要迟到2分钟”可求出陈叔叔从家到单位的路程,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按时时间:(60×2+80×3)÷(80-60)
=(120+240)÷20
=360÷20
=18(分钟)
60×(18+2)
=60×20
=1200(米)
【点睛】此题属于典型的盈亏问题,关键是根据路程和与速度差,先求出准时到达时用的时间。
4.A
【分析】180是一瓶药的片数,2是每次吃的片数,所以180除以2计算出的是这瓶药可以吃多少次,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瓶药有180片,医生说:每天吃3次,每次吃2片。180÷2可以算出这瓶药可以吃多少次。
故答案为:A。
【点睛】分析清楚题目给的条件,再作进一步解答。
5.A
【分析】由题意可得,王叔叔共停了5小时,2小时之内需付款3元;超过2小时的部分每小时需付款2元,列式为:(5-2)×2=6(元);则共付款3+6=9(元)。
【详解】3+(5-2)×2
=3+3×2
=3+6
=9(元)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段计费问题,关键是理解分类讨论的思想。
6.A
【分析】已知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平均分是92分,就可以求出三科的总分是92×3;如果英语和数学都是92分,那么这两科的总分为92×2,那么语文也是92分;但实际情况是英语和数学的分数都高于92分,所以可得:(英语+数学)>92×2,因为总分不变,所以语文的分数就会减小,就会小于92。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三科总分为:92×3=276(分),即:语文+数学+英语=276分;
但实际英语和数学两科的成绩都高于92分,所以:(英语+数学)>184分;
因为总分276不变,所以语文就会减小,所以:语文<92分。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和不变的规律,当和不变时,一个加数增加多少,那么另一个加数就会减小多少。
7.88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前3小时每小时行驶的路程×3=前3小时行驶的路程,前3小时行驶的路程+后2小时行驶的路程=从A地到B地的距离,从A地到B地的距离÷从A地到B地行驶的时间=汽车从A地到B地平均每小时行驶的路程,依此列式并计算即可。
【详解】80×3=240(千米)
240+200=440(千米)
3+2=5(小时)
440÷5=88(千米)
这辆汽车从A地到B地平均每小时行驶88千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普通的行程问题,先计算出从A地到B地的距离和行驶的时间长,是解题的关键。
8.6
【分析】两人一起玩,共付了96元,平均每人付96÷2=48(元)。用总钱数减去第一小时付款钱数,求出剩下的钱数,再除以每小时付款钱数,求出游玩的时间。用游玩的时间加上1小时,求出每人游玩总时间。
【详解】96÷2=48(元)
(48-13)÷7
=35÷7
=5(小时)
5+1=6(小时)
他们在游乐场各玩了6小时。
【点睛】解决本题时先求出每人付的钱数,再求出按照每小时7元付款游玩的时间,注意还要加上1小时,才是游玩总时间。
9.160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用400除以2,从而计算出每个玻璃杯的容积,然后用每个玻璃杯的容积乘8,即可计算出倒满8杯需要蜂蜜的总量,依此列式并计算即可。
【详解】400÷2=200(毫升)
200×8=1600(毫升)
如果要倒满8杯,需要1600毫升的蜂蜜。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归一问题的计算,先计算出每个玻璃杯的容积,是解题的关键。
10.每分钟生产物品数量;每分钟生产物品个数;45分钟能生产多少个物品
810
【分析】3分钟生产物品的数量除以时间,可以算出这个自动生产线平均每分钟生产(54÷3)个物品。这个自动生产线平均每分钟生产物品数量乘生产时间即可算出45分钟能生产多少个物品。
【详解】54÷3×45
=18×45
=810(个)
一个自动生产线每3分钟自动记录一次生产物品的总数量。照这样计算,45分钟能生产多少个物品?想一想:(每分钟生产物品数量)是相同的,所以要先算(每分钟生产物品个数),再算(45分钟能生产多少个物品)。
时间/分 3 45
物品数量/个 54 810
【点睛】本题考查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解题关键是先求出一份数是多少,再根据一份数不变,求出多份数是多少。
11.15
【分析】李老师比张老师多买了13-8=5本工具书,多付了75元,用75除以5即等于每本工具书的价钱。
【详解】75÷(13-8)
=75÷5
=15(元)
每本工具书15元。
【点睛】李老师比张老师多付的钱是由于李老师比张老师多买的几本工具书产生的,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 37 偏胖
【分析】根据标准体重=年龄×3-2可知:用13乘3的积再减去2,求出他的标准体重;再找出标准体重与42千克之间的关系,求出他的等级。
【详解】13×3-2
=39-2
=37(千克)
42-37=5(千克)
他的标准体重应该是37千克,他的体重比标准体重重5千克,根据上图可知:等级是偏胖。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清楚标准体重的公式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照图,再进一步解答。
13.×
【分析】一个来回就是跑了这条跑道2次,先算出4个来回一共跑了这条跑道多少次,再乘这条跑道的长度,即可算出一共跑了多少米,然后再和题目中一共跑了的米数作比较,据此作答。
【详解】4×2×100
=8×100
=800(米)
所以小明在一圈长100米的跑道上跑了4个来回,他一共跑了400米,是不对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位数与一位数的连乘,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来回”的含义。
14.√
【详解】得数代入原题是解决问题检验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是比较常用的比如:一共有25只鸡,公鸡有15只,母鸡有多少只?
25-15=10(只),经过计算可以知道母鸡有只,那么怎么判断是否正确呢?我们可以将结果带入算一算公鸡和母鸡总只数是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5.×
【分析】用每天看书页数乘看书天数,求出看书总页数。再加上1,即为第四天开始看书页码。
【详解】20×3=60(页)
60+1=61(页)
则第四天应该从第61页开始看起。
故答案为:×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看书n页,则下一天从第n+1页开始看起。
16.×
【分析】根据单价=总价÷数量,分别求出A种蛋糕和B种蛋糕的单价再比较即可。
【详解】24÷4=6(元)
21÷3=7(元)
6<7
所以B种蛋糕比较贵;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总价、单价和数量三者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两种蛋糕每个是多少元。
17.×
【分析】先求出504毫米里有几个168毫米,再乘15即可求出有多少本。
【详解】504÷168×15
=3×15
=45(本)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18.7;8;280;180;5
8;400;96;72;9
【详解】略
19.15……15;92……20;40……2;44……12
【分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高位起,除数是几位数,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要多看一位。除到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除法的验算:根据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把除数和商相乘,如果乘得的积与被除数相同,那么原计算正确。
【详解】990÷65=15……15 3700÷40=92……20
602÷15=40……2 *760÷17=44……12
验算:
20.50;5;380;10
【分析】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同级运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据此解答。
【详解】130-20×4
=130-80
=50
(144+36)÷36
=180÷36
=5
800-12×35
=800-420
=380
360÷(18×2)
=360÷36
=10
21.5位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退伍老兵的总人数÷志愿者的组数=每组探望的总人数,每组探望的总人数÷探望的天数=平均每组每天探望的人数,依此列式并计算即可。
【详解】60÷4=15(位)
15÷3=5(位)
答:少先队平均每组每天探望5位老兵。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要先计算出每组探望的总人数,应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一位数的除法计算。
22.6辆
【分析】这批货物用5辆大卡车和2辆小卡车正好运完,如果用2辆大卡车8辆小卡车也正好运完,两种运法大卡车减少了(5-2)辆,小卡车增加了(8-2)辆,说明(5-2)辆大卡车的载重量和(8-2)辆小卡车的载重量相等,据此算出大卡车的载重量是小卡车的载重量的几倍,如图: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8-2)÷(5-2)
=6÷3
=2
2÷2=1(辆)
5+1=6(辆)
答:要6辆才能运完。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一辆大卡车的载重量等于几辆小卡车的载重量。
23.5次
【分析】从甲瓶中倒酒精到乙瓶中,酒精的总量不变,甲瓶酒精加上乙瓶酒精可以算出一共有(170+190)毫升酒精,酒精总量除以(2+1)倍,即可算出现在甲瓶里的酒精量,原来甲瓶里的酒精量减去现在甲瓶里的酒精量再除以10即可算出需要倒几次。
【详解】(170+190)÷(2+1)
=360÷3
=120(毫升)
(170-120)÷10
=50÷10
=5(次)
答:需要倒5次。
【点睛】此题考查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理解酒精总量不变是解题关键。
24.明明
【分析】先计算出明明家登山的小时数,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明明家每小时走的米数,再除以2等于明明家再走30分钟可以行的米数(30分钟等于半小时),明明家到达山顶步行的米数加30分钟可以行的米数,与军军家到达山顶步行的米数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11:00-8:00=3(小时)
1500÷3=500(米)
500÷2=250(米)
1500+250=1750(米)
1750>1700,明明家的登山速度快。
【点睛】熟练掌握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1)117棵
(2)72棵
【分析】(1)求二班植树多少棵,就是求比45的3倍少18的数是多少,所以用45乘3减去18解答。
(2)求二班比一班多植树多少棵,用二班的棵数减去一班的棵数即可解答。
【详解】(1)45×3-18
=135-18
=117(棵)
答:二班植树117棵。
(2)117-45=72(棵)
答:二班比一班多植树72棵。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乘法和减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6.(1)72厘米
(2)200分钟
【分析】(1)通过表格可以看出每20分钟水池水位增加12厘米,先计算出8:00到10:00有多少个20分钟,再乘12即可解答。
(2)用池深除以20分钟水池水位增加的厘米数,再乘20即可解答。
【详解】(1)(1)10时-8时=2小时
2小时=120分钟
120÷20×12
=6×12
=72(厘米)
答:到10:00水池水位是72厘米。
(2)120÷12×20
=10×20
=200(分钟)
答:一共要200分钟。
【点睛】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出每20分钟水池水位增加的厘米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