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点评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点评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6 15:0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达标点评卷
(满分: 150分)
A卷(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与语言积累 (12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折腰(zhé) 冠冕(guànmiǎn) 红装素裹 (guǒ)
B. 鲜妍(yán) 娉婷(pīngtíng) 稍逊风骚(sāo)
C. 宿营 (sù) 呢喃 (nínán) 成吉思汗( hàn)
D. 飘逸 (yì) 嘶哑 (sīyǎ) 数风流人物( shù)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 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B.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粱间呢喃。
C.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冀/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D.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划!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雪已经停了,推开门一看,莽莽大地被积雪覆盖,好一派红装素裹的景象。
B. 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大学生,那真是一代天骄啊,引得多少同龄人的羡慕。
C. 他这样默默无闻的风流人物,安分守己地过着日子,没想到也有被重用的一天。
D. 他说起话来信晳旦旦,冠冕堂皇,实实在在的事倒没做过一件。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 九绵高速通车后,沿线居民出行不仅会更便捷,而且绵阳与阿坝地区的联系也将更紧密。
B. 某市举办的“爱城市·爱生活”绿道跑步活动,吸引了约一万左右市民参加。
C. 北京自成为 2022年冬奥会主办城市以来,全国人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空前高涨。
D. 惊闻成都文化名人流沙河先生离世,人们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种方式寄托对先生的哀思。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
【甲】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夕日欲颓(坠落)
B. 沉鳞竞跃(鳞甲,这里借指鱼)
C. 任意东西(东边和西边)
D. 窥谷忘反(同“返”,返回)
6.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7.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译: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B.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在奔腾。
C.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译:美丽的鸟儿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D.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8. 下列对这两篇短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这两篇短文都是书信体的写景散文。甲文仅从视觉的角度来写“山川之美”,乙文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来描写山水之美。
B.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两篇短文的作者都是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甲文表达了从自然美中去寻求慰藉和解脱的精神追求;乙文传达出喜爱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之趣。
C. 甲文中“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一句仅用八个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
D. 乙文的第一段总写富春江的山水之美,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写出了作者对富春江山水的赞美与喜爱,又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共76分)
三、默写 (6分)
9. (1) 补写出下面的名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①江山如此多娇, 。 (毛泽东《沁园春·雪》)
②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③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2) 默写杜甫《月夜忆舍弟》的后四句或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的前四句。(先把题目写出来,然后默写)(4分)
题目:
四、诗歌阅读 (10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0~12题。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1930年2月)
毛泽东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10. 这首词有上下两阕,请简要归纳各自的大意。(4分)
上阕:
下阕:
11. “漫天皆白”是什么描写 “漫” “皆”二字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12. “十万工农下吉安”中的“工农”指的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句中的“下”字的表达作用。(3分)
答:
五、作文(60分)
1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同学们都知道这句诗的含义吧。中秋佳节刚过,大家也一定有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请以思乡、思亲人、思友人等为主题,写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歌。文章字数要在600字以上,诗歌不得少于20行,都要具有真情实感。
B卷(50分)
一、诗歌鉴赏 (4分)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1、2题。
新晴野望
王 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过】。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 雾气和尘埃。氛, 雾气,云气。垢, 污秽,脏东西。
1. 颈联中用得精练传神的字分别是哪两个 请简要赏析。(2分)
答: 100
2.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分)
答: 、
二、文言文阅读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 炼之未定, 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 “所得诗句, ‘推’ 字与 ‘敲’ 字未定, 神游象外, 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 “‘敲’ 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 留连累日, 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得:
(2) 炼之未定 炼:
(3) 观者讶之 讶:
(4) 岛具对 具:
4.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
译:
(2)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
译:
5. 这篇短文意在赞扬贾岛什么精神 (2分)
答:
6. 韩愈认为“‘敲’字佳”,请简要分析。 (2分)
答:
三、名著及现代诗歌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7. 小明同学想到学校图书馆借阅《艾青诗选》,他知道你读过这本书,要你说说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请你向小明同学介绍一下《艾青诗选》。要求:介绍要涉及作品主要内容和你的简要评价。
答:
(二) 现代诗歌阅读 (1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12题。
《青春万岁》序诗【注】
王 蒙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有那小船上的歌笑,月下校园的欢舞,细雨蒙蒙里踏青,初雪的早晨行军,还有热烈的争论,跃动的、温暖的心……
是转眼过去了的日子,也是充满遐想的日子,纷纷的心愿迷离,像春天的雨,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
是单纯的日子,也是多变的日子,浩大的世界,样样叫我们好惊奇,从来都兴高采烈,从来不淡漠,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
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在生活中我快乐地向前,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多严峻的战斗,我不会丢脸,有一天,擦完了枪,擦完了机器,擦完了汗,我想念你们,招呼你们,并且怀着骄傲,注视你们。
(有删改)
【注】选自王蒙长篇小说《青春万岁》。 《青春万岁》用激情洋溢的笔触描写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浓郁的青春气息。
8. 诗人借助哪些意象,表现了当时中学生怎样的生活情境?(4分)
答: ——————————————————————————————————————————————— ———————————————————————————————————
9. 为什么说“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 (3分)
答:——————————————————————————————————————————————— ———————————————————————————————————
10.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答: ——————————————————————————————————————————————— ———————————————————————————————————
11. 开头说“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后面说“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这是否矛盾 为什么 这样写从诗意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6分)
答: —————————————————————————————————————————————— ———————————————————————————————————
12.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概括。(2分)
答:——————————————————————————————————————————————— ———————————————————————————————————
四、语言运用(12分)
13. 学了这一单元的诗歌后,某校九年级(1) 班举办关于诗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
(1)【阅读吧】
《乡愁》中,诗人余光中把乡愁比喻为“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请你阅读李白的《静夜思》和王维的《杂诗》,也用“乡愁是……”的形式,对这两首古诗进行压缩。(4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①李白说:乡愁是 。
②王维说:乡愁是 。
(2)【鉴赏厅】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歌词。(4分)
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春天的使节……(《我爱你,塞北的雪》歌词)
答:——————————————————————————————————————————————— ———————————————————————————————————
(3)【辩论台】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描绘了壮阔美丽的雪景,令人心驰神往。现实生活中的“雪”又是怎么样的呢?同学们就“雪”的利弊,展开了激烈的争辩。下面列出的是反方的观点,如果你是正方的代表,你将如何表达你们的观点 (4分)
反方:雪阻塞道路,影响交通,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大雪压坏房屋,造成人员或家畜伤亡;特别是在草原上,雪灾更会造成重大损失,它会冻死牧民的牲畜,盖住草原,使一些食草动物冻饿而死。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正方:
A卷
一、基础知识与语言积累
1. B(A项“冠”应读 guān, C项“汗”应读 hán, D项“数”应读 shǔ)
2. A(B项:粱一梁;C项:冀一翼;D项:划一画)
3. C(“风流人物”,指对一个时代有很大影响的人物。此处与句意不合,应用“无名小卒”)
4. D(A项语序不当, “沿线居民出行不仅”改为“不仅沿线居民出行”;B项语义重复,删掉“约”或“左右”;C项语序不当, “北京自成为”改为“自北京成为”)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5. C(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6. C(都是助词,表示约数。A 项的“之”都是助词,前者是“的”的意思,后者的作用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的“与”,前者是动词“欣赏,领悟”的意思,后者是介词“同,和”的意思;D项的“者”都是助词,前者与“鸢飞戾天”组成一个名词性结构,相当于“……的人”,后者用在句中主语的后面,表示停顿,无实在意义)
7. B(“奔”,动词作名词,指飞奔的骏马。 “猛浪若奔”应译为“凶猛的巨浪就像飞奔的骏马”)
8. A(甲文中“猿鸟乱鸣”是从听觉的角度来写的)
三、默写
9.(1) ①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②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③月是故乡明 (2)杜甫《月夜忆舍弟》的后四句: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的前四句: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四、诗歌阅读
10. 上阕:描写行军的场面。下阕:回答行军的任务。
11. 景物描写;“漫”“皆”二字,写出了降雪之大,表现恶劣的天气状况。
12.“工农”指工农武装、即红军。一个“下”字,表达出工农武装雷霆万钧的气势和必胜的信念。
五、作文
13. 写作思路说明:写作时,首先应理解“月亮”“中秋”所代表的意义,然后以眼前景或当时情展开回忆,以“思念”为线索,采用倒叙的方式组织文章或理清诗歌的思路。一定要有适当的抒情和古诗文的引用。
B卷
一、诗歌鉴赏
1. 分别是“明”和“出”。诗人在这里用“明”和“出”,恰如其分地点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雨水冲洗后的一重重“碧峰”,在太阳照耀下突兀秀出,远近相衬,更加富有层次。
2. 尾联描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这样写的好处:再一次点出“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诗人才能看到农人“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二、文言文阅读
3. (1) 想到 (2) 锤炼,这里是“反复思考”的意思
(3) 感到惊讶 (4) 详细
4. (1) 在驴背上吟咏诵读,不停地伸手比画“推” “敲”的姿势。
(2)于是(韩退之)与贾岛并排驱驰回到官府,一起讨论诗歌写作。
5. 赞扬贾岛作诗时在遣词造句方面精益求精的精神。
6. “敲”字意为“击打物体,使发出声音”。用“敲”字, 可以有声衬无声,与“月下”宿鸟的宁静氛围形成对比,更能突出环境的静。
三、名著及现代诗歌阅读
(一) 名著阅读
7. 示例:《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收录了艾青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末的作品,包含《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火把》《向太阳》等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艾青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
(二) 现代诗歌阅读
8. 诗人借助小船上的歌笑、月下的欢舞、细雨中的踏青、初雪早晨的行军、热烈的争论等场景或意象,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祖国做贡献的渴望。
9. 在经历了战争和苦难之后,面对新中国,面对火热的生活,中学生对一切都感到新鲜,感到惊奇、激动、兴奋,所有的一切,包括眼泪、欢笑、深思,都是全新的,因而全是第一次。
10.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对人生的无限憧憬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学生特有的建设国家的自豪与责任、豪情与壮志。
11. 不矛盾。开头说“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表现对新生活的无限渴望与向往;后面说“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表示青春的日子会消逝,但青春的精神长留心中,始终激励着我们勇敢前行。诗人这样写,从诗意上看,前呼后应,共同表现出对未来新生活的呼唤;从结构上看,首尾照应,使结构更完整。
12. 这首诗节奏明快,语言豪迈,富有朝气,表现出中学生的纯真、乐观、热烈的心声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四、语言运用
13. (1) 示例: ①一片白白的月光 ②一树香香的寒梅 (2) 歌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塞北的雪轻盈、洁白的特点,赞美塞北的雪是春天的使者,给人带来希望与美好。 (3) 示例: ①雪有
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雪是具有很好保温效果的物质,可以在寒冬保护植被不被冻伤,来年开春积雪融化可以为植被提供良好的供水。②城市降雪对缓解、补充城市冬季水资源短缺和改善、保护生态环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