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艺术中的线条之美——以《生活中的线条》一课为例
翻开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画卷便会发现,线条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影响着中国绘画艺术的面貌。线条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特征之一,在美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自古至今都是艺术家们抒发情感和表达内心思想的重要方法。所以在设计本课时想到了融合传统艺中的线条,带领学生走进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魅力。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来源于人教版四年级的《生活中的线条》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一节绘画基础课。线条的平直与弯曲,会使人产生动或静的感觉。平直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无风的湖面、平坦的地平线等,有静止的感觉;而弯曲的线条,则会使人联想到绵延的山脉、蜿蜒的河流等,有运动的感觉。充分运用线条的各种造型,是绘画的重要表现手段,而且对美化画面和深化主题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本节在设计时引导学生找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线条,发现书法、青铜器、纹样、彩陶、中国画中的线条变化,能利用线条的这些特征、巧妙地利用它们去塑造青山绿水,有利于提升学生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通过本节课,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线条能赋予画面生动性和悦目性。
二、学情分析
通过先前学习,学生对线条有初步对认知,能够分辨不同类型的线条,但现在的小学生对传统文化未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对于如何通过改变线条来增强画面的美感认识模糊,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使用的线条有时非常随意或潦草。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曲线与直线分别能够表示动与静的感受。
技能目标:
能够理解曲线与直线这两种美术造型语言并进行主题创作。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热爱生活、感悟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理解直线与曲线,感受线条的动与静。教学难点:能用平直或弯曲的线条完成青绿山水。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体验、对比、讨论等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实物道具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5分钟)
1、绘画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教师绘画直线曲线,感知直线、曲线带给人的静与动。
师:(教师画一根直线)同学们看看老师画了个什么?
生:直线
师:他在安安静静的休息呢教师画波浪线(线条先生怎么样?它动了)
师:线先生听见了同学们在叫他,高兴极了(教师画高耸的线)线先生在给大家招呼,你们好同学们,欢迎来到张老师的美术课堂
2、学生观看视频,找出画中的线条师:线条很神奇,当它是直线时好似一滩平静的湖水,当他是波浪线时又好似运动的微波,简单的几根线条就组成了一幅山水画,早在九百年前北宋画家王希孟在 18岁时就创作了传世千年的《千里江山图》,下面我们一起领略这幅传世之作,请同学们观察视频中你能找到哪些线条?(播放视频)
3、导出课题——生活中的线条。
师:你在视频中发现线条了吗?它给你什么感觉呢?
生:桥上的线,一课棵树形成了线,水中的波浪线,山上石头的褶皱形成的折线。。。。每种线条给人不同的感觉所以直线—静止曲线——运动师:线条无处不在,它在王希孟的绘画中,它在大自然中,它在我们的生活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生活中的线条。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3D版,感受中国画中的线条之美,培养学生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二、发展阶段:
1.小组探究(8分钟)
师:生活中有很多线条,自古至今艺术家们都喜欢用线条装点生活线条蕴含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它存在行云流水的书法之骨,有的古典质朴的彩陶之中,有的蕴含在中国商周青铜之鼎的纹样中,有的好似中国画笔下的滚滚江流师:每人有一张学习单,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线条有什么不同以及变化,把它写下来并小组讨论
组 1:我们看到这两幅书法的粗细不一样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书法在书写时有顿挫揉摆的书写手法,不同的字体给人不同的感觉,有的行云流水细如蚕丝,有的粗以墨饱钢劲有力和所以有不同的粗细之分。(板书)
组 2:我看到这两个花瓶上的线条疏密不同师:回答的很完整,老师为你们点赞,现在大家看到的是距今七千年前新时代时期的仰韶彩陶,它是中国先民留下的闪烁人类智慧的重要器物,彩陶上面的水波纹螺旋纹有的疏而有度,有的密织醇厚,它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象征。(板书)
组 3:我看到这两幅花纹不一样,一个比较弯曲,一个比较直师:你们总结的十分到位,线条有曲直之分师:你所看到的是商时期一件青铜器大鼎,上面的叫饕餮纹是一些弧线卷曲而成的,而下方的叫勾连云雷纹是直线方哲回旋而成,于是形成了曲直之分的中国传统纹样。(板书)
组 4:我看到这个波浪的线有长有短,我猜测可能表现水面的起伏。
师:你分析的很透彻,讲解的很精彩,老师为你点赞水纹是中国传统纹样,水纹中长短变化不一当我们画水波纹时不同的弯曲和长短能表现出水面高低起伏的变化,长如波涛,短似微波。(板书)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探究,分析出书法、青铜器、彩陶、纹样中的线条变化。】
三、创作阶段(15分钟)
1、教师示范
师:同学们都总结的很到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现在我们就把这幅山水画完成,我们可以用线条来表现山的层峦叠嶂,靠近山顶线条米一些,越往下越疏,画水我们可以借鉴水纹的画法,由长短不同的弧线组成,表现出水的高低起伏。
【设计意图:教师的示范要注意和语言相结合。学生直观的看,感受线条的魅力。老师透彻的讲解和简洁的示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创作线条版《千里江山图》的欲望,为创作奠定基础】
师:老师今天画了线条版千里江山图的局部,想完整表现祖国的大好山河还需要同学们的帮助请把资料袋中的山、水、树木等添加上线条作业要求:
(1)结合色彩,用线条创作千里江山图。
(2)线条整齐干净,色彩依蓝色绿色黄色为主,色调统一。
(3)线条可以有节奏和韵律的排列。
2、学生绘画,播放背景音乐,老师巡视辅导。
【设计意图:在创作期间播放循环播放《千里江山图》视频,为学生创设情境,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 作业展评(5分钟)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提出修改意见。
【教学设想: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过程中,采用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
四、 小结
神州无处不千里,华夏无处不江山,九百年前,18岁的王希孟创作了创世名作,九百年后的今天有了属于你们的千里江山画卷,虽相隔数百年的时空,但我们共同守护者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