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达标检测答案:
1、C 2、B 3、A 4、B 5、A 6、B 7、D 8、A 9、D 10、B
11、(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表现:实行海禁;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举例:出海商船所带的货物不能超过500石;外商不得在广州自由出入等。
(3)导致商人和渔民破产;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青云二中 李智航
【学习目标】
1.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2.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含义;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3.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学习难点:对“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依据自学提纲,精读教材,思考并动手初步解决问题)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类别 发展成就
农业的发展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 ①②
制瓷业
商业的繁荣 商业都市
资本主义萌芽 时间: 地区:行业:特点:实质:
(二) “闭关锁国”政策
1.原因:
2.含义:严格限制 。
3.概况:清初的40年实行严格 的政策;统一后开放 个港口;后来只开放 一处通商,由 统一管理贸易。
4.影响:
(1)积极方面:
(2)消极方面:
二、合作交流:
1.明清时期出现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请列举其表现。
(1)传统的农耕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人们观念的变化是什么?
(3)当时的统治者是如何把握这一趋向的?结果怎样?我们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2.阅读材料: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写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小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机户并雇佣了一些机工的故事,大意是:苏州盛泽镇上有一个小户人家施复夫妇,他们有一张织机,养了几筐蚕,缫丝织绸,他们织的绸光彩润泽,人们竞相购买,他们赚了很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几张织机;不到十年,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
请回答:
(1)故事说明当时出现何种生产关系的萌芽?
(2)为什么这种关系在中国没有发展起来?
典型示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 清雍正帝说:“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农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实行了怎样的政策?这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怎样的不良影响?我们应当从中接受哪些教训?
答案解析:闭关锁国政策;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响: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启示:加强交流、实行开放能够促进社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步与发展;闭关自守、盲目自大只能导致落后挨打。我国今天应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四、系统总结:用列表或者别的什么方式把本课的知识在回顾一遍。
达标检测:
1.原产于南美洲,明朝时传入我国的粮食作物有
①水稻 ②粟 ③玉米 ④甘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明清时期,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是
A.苏州、南京 B.北京、南京 C.广州、泉州 D.苏州、湖州
3.我国历史上传统的重要经济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工商皆本 C.闭关锁国 D.对外开放
4.近代中国落伍于世界,原因诸多,此漫画反映的是
A.专制统治加强 B.对外“闭关锁国”
C.频遭列强入侵 D.政治腐败
5.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留一地与外国通商,该地是
A.广州 B.上海 C.南京 D.武汉
6.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含义是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一概排斥西方商品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7.据考证,“南澳一号”古沉船是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船,船上发现了大量当时的瓷窑烧制的瓷器,其中最容易找到的瓷器应该是( )
A. 越窑的青瓷 B.邢窑的白瓷 C.唐三彩 D.景德镇的青花瓷
8.促使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明朝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B.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水平超过前代
C.明初经济兴盛 D.苏州丝织业发达,许多机户拥有大量资金和织机
9.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 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C.手工业作坊增多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10.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
A.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B.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C.完全没有积极作用 D.推行了近三百年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史料记载,早在明末清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的茶叶风靡欧洲各国,并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1662年,号称“饮茶皇后”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布拉甘萨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时,其陪嫁物品中,包括有221磅的中国红茶和精美的东方茶具。
(1)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在此情况下,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材料二 南洋海禁之前,福建、广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带的人民靠对外贸易生活,生活富足,社会安定。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规定:出海商船所带的货物不能超过500石,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外商不得在广州自由出入,……凡外来的一切人员、船只、货物及纳税等事宜皆由政府委派的人员担保……。海禁之后,人民生计阻断,许多以海外贸易为生的商人和渔民破产。闭关锁国政策保护了自然经济免遭外来冲击,具有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卫作用。但是它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直接影响到东南沿海地区人民的生活,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2)清初“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请举例加以说明。
(3)说说“闭关锁国”政策的消极影响有哪些?
六、当堂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