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1.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劳动能实现人世间的美好梦想,破解发展过程中人们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如果没有劳动,生命里的一切辉煌也就无从铸就。人们__①__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警句,也从惜物的角度,提醒我们珍视劳动的价值。(1)只要珍视劳动的价值,就能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但是,一些人对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的认识存在偏差。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上,一定程度存在着“重书本教育、轻劳动教育”的倾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学校肩负重任。如何创新机制、优化模式,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是一道现实考题。一方面,学校应真正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2)学校认识到了劳动的重要性,学生也必能认真对待劳动课。另一方面,要__②__,编制相关课程内容。各校有各校的校情,不可盲目照搬。(3)多措并举,春风化雨,才能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在青少年心中。
其次,要重视家庭教育、社会引导。在学校的劳动课程之外,家长也应__③__,做孩子的榜样,同时鼓励孩子做一些家务,让他们体会劳动的乐趣,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意识,(4)而孩子有了热爱劳动的意识,将来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进而言之,在全社会倡导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5)让热爱劳动蔚然成风,青少年才会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对劳动的理解,真正以劳动为荣。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含有条件关系的排比句,可适当增删、替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的五处有三处存在逻辑推断问题,请找出其他两处。并参照(1)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的问题。
(1)珍视劳动的价值和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没有必然联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人人都有一双手,人人都有一张口。”人是生产者,可以创造财富;__①__,既有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求,还有教育、医疗、就业、娱乐等其他需求。一个地区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以,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__②__,都会成为人口问题。
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给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多问题。例如,人们为了满足生存需求,要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如果短时间内增加的人口太多,会产生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等社会问题。
但是,有的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__③__例如,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等等。
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人口政策,以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有的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实行生育控制政策。有的人口停止增长或者人口不断减少的国家,则采取措施鼓励生育。
4.下列句子中的“经济”和文中画横线处的“经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宋史》中说,王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
B.制造业供需回升,表明在疫情影响逐渐减弱后,经济水平有明显改善。
C.郭绍虞先生题书,同一册书买三本,方便剪贴,也因其经济较为宽裕。
D.常人记述此事,累千言而不办:使高手为之,三百字足矣,何等经济!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请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要求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因此,面对当前国际上的各种马克思主义思潮和人为制造马恩对立的状况,我们更为重要的是学会去剖析辨别把握这些“新发现”“新观点”的目的与实质,既不能一味否定,也不要不加鉴别地去追捧吸收,而是要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并以此来指导实践,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
7.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5个短句,不得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删词语,语句要连贯。
在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内,革命烈士夏明翰的那首震撼和打动了千百万“后来人”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狱中诗,以一名共产党员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诠释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的必胜信念。
二、信息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显著增强了我国经济的质量优势。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质量正在成为国际竞争新的战略支点。深入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强化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厚植坚实质量基础。
早在1978年,我国就提出了开展“质量月”活动,吸引广大企业积极参与,旨在提高全社会质量意识。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既需要党委加强领导、政府加强监管,也需要全社会共同监督,更需要各类企业练好内功、见优思齐。企业是依法履行质量责任的主体,理应在生产经营全过程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落实法定责任,增强履行质量责任的能力。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是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动力源泉。让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在企业中生根发芽,推广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模式和方法,企业发展就有了持续不断的内生动力,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可靠性也将获得联动提升。
质量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同时也是市场竞争出来的。8月29日,国家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正式成立。这一机构的设立,有助于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推动完善质量工作有关法律法规,研究审议重大质量政策措施。近年来,我国质量治理体系日益完善,逐步建立了系统完备、开放透明、协同有效的制度体系、法规体系和责任体系。向建设质量强国的目标冲刺,必须统筹推进质量提升行动、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全国“质量月”活动等重点工作,充分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质量治理能力,依法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
(摘编自李斌《建设质量强国,
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材料二:
推动质量强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立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质量强国,把提高供给质量体系作为主攻方向,实现国民经济各领域各环节的发展质量之变,是推动实现质量变革的重要手段;建设质量强国,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而推动经济质量和效益提升,是推动实现效率变革的重要举措;建设质量强国,将传统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是推动实现动力变革的有效路径;建设质量强国,是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质量发展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解决经济全面恢复过程中交织叠加的新挑战、新矛盾、新问题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什么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什么是高质量发展、怎样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核心要义和基本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基本遵循看,高质量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
从基本要求看,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应该充分认识到,高质量发展是宏观和微观均衡的发展,是供给和需求匹配的发展,是目标和过程一致的发展,是公平和效率结合的发展。
从基本途径看,高质量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持续演进的发展过程,是从局部到整体、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同时,高质量发展也是从宏观到微观系统性的发展。从宏观层面理解,高质量发展围绕以人民为中心,不断迈向形态更高级、功能更齐全、作用更完整、结构更合理、分工更优化的社会阶段;从产业层面理解,高质量发展要立足世界发展变化,遵循发展规律、竞争规律,发挥高新技术的创新引领作用,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逐渐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从企业经营层面理解,高质量发展包括一流竞争力、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与方法的推广、质量的可靠性与持续创新,以及品牌竞争力等。
(摘编自贾福兴《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组织,
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B.质量是国际竞争新的战略支点,我国深入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是目前国际形势的要求。
C.只要强化了质量提升行动,就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厚植坚实的质量基础。
D.我国成立了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标志着我国质量治理体系的完善。
9.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目标和过程一致、公平和效率结合的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
B.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实现效率变革的重要举措。
C.将传统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的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实现动力变革的有效路径。
D.把提高供给质量体系作为主攻方向的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实现质量变革的重要手段。
10.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是( )
A.上海全力推进人工智能产业。
B.河北邢台市发展绿色农业。
C.山东组织小型企业交流经验。
D.江西政府增设农村公交车。
11.如何促进我国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12.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材料一: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记录与探究历史是人类理解自身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历史是一种经验,是一种生命。既是生命,自然不能被拦腰截断,我们不能宣称今天、明天与昨天毫无关联。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进而申言,中华民族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历史的民族”,特别重视自身历史的传承与借鉴,具有浓厚深沉的历史意识。所谓历史意识,即人类在绵延的历史过程中,将自身的存在依赖于历史,且自身受到历史委托的一种自觉,并在这一过程中追问人类存在的意义,甚至追问历史过程中本身的意义。
愈是久远厚重的历史积淀,愈能激发强烈高远的历史意识。中国历史的特质,一来持久,从未断裂;二来变化,流动不居。所以我们历代前贤讨论本国史,都善于在持久中触摸其变化的脉搏,在变化中紧盯其持久的痕迹。易言之,贵在“求其久”,重在“察其变”。因此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巨著《史记》,便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悬结为心中至高之目标。自此历代王朝但凡定鼎中原,都不忘编修前朝之史,二千多年来前后接力,终形成蔚为大观的二十四史。同时中华民族又深切理解“鉴古知今”之要义所在,如北宋名臣司马光发奋沉潜十九载,“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编纂成皇皇巨制《资治通鉴》,旨在“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是故,中华文明五千年不绝向前,中国人一贯重视历史、借鉴历史且敬畏历史。
(摘编自王学斌《中国共产党提出
“历史自信”的五重依据》)
材料二:
自信,简单来说,就是自己相信自己,表达了主体在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上的积极态度。历史自信,指的是历史活动主体对于自身历史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抱有坚定的信心。历史自信蕴含了历史活动主体的意志力量、信心和信念,对于历史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历史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回望历史的时刻也是展望未来的时刻,历史自信和现实自信、未来自信紧密相连。新时代坚定历史自信,就是要把历史乐观主义信念转化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动力,在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深化历史自觉、增强历史主动。
尊史崇史、学史敬史,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特质。历史作为一个社会性的集体记忆,承载了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曾经的苦难和奋斗,昭示了未来的光明和辉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才能更好把握当下,以史为鉴、与时俱进才能更好走向未来。”立足新时代,更应该突出历史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养成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的历史意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提供历史支撑。
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认识论要求无产阶级政党要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不是为了总结而总结,而是从理性层面对历史的发展进程进行科学抽象,深化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在新发展阶段,我们要按照“总结历史,把握规律,坚定信心,走向未来”的要求,把党的历史经验作为明辨是非的重要依据和增强历史主动的重要武器,不断增强开拓创新的勇气和力量。
历史自信不仅表现在对既往成就的自信,而且更加体现为在尊重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在时代变迁和历史演进中抢占历史先机、抓住历史机遇,通过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我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基本面,认识到我国社会发展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抢抓时代机遇,承担历史使命。
历史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笔直大道,而是充满了曲折和艰辛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这就要求我们在坚定历史自信的同时,必须时刻保持历史清醒,树立底线思维,不做历史进步中的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以历史定力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成为历史发展中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
(摘编自童萍《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历史自信》)
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历史不能被拦腰截断,它与今天、明天紧密相连,中国历史持久且富于变化,贵在“求其久”,重在“察其变”。
B.历史自信指历史活动主体对于自身历史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等;对于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C.司马迁撰写巨著《史记》后,历代王朝但凡定鼎中原,都不忘编修前朝之史,历经两千多年的接力,终形成二十四史。
D.只要有历史自信,就能具备历史定力;就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成为历史发展中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
1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历史自信,二者论述的重心都是如何增强历史自信。
B.材料一与材料二都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言论,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C.材料一列举了北宋名臣司马光的事例,阐述了“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观点。
D.历史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历史清醒。
15.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B.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曾巩《南齐书序》
C.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16.“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出自《旧唐书·魏征传》,中华民族特别重视自身历史的传承与借鉴,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17.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历史自信”,我们该如何做?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
第一单元 1.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劳动能实现人世间的美好梦想,破解发展过程中人们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如果没有劳动,生命里的一切辉煌也就无从铸就。人们__①__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警句,也从惜物的角度,提醒我们珍视劳动的价值。(1)只要珍视劳动的价值,就能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但是,一些人对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的认识存在偏差。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上,一定程度存在着“重书本教育、轻劳动教育”的倾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学校肩负重任。如何创新机制、优化模式,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是一道现实考题。一方面,学校应真正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2)学校认识到了劳动的重要性,学生也必能认真对待劳动课。另一方面,要__②__,编制相关课程内容。各校有各校的校情,不可盲目照搬。(3)多措并举,春风化雨,才能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在青少年心中。
其次,要重视家庭教育、社会引导。在学校的劳动课程之外,家长也应__③__,做孩子的榜样,同时鼓励孩子做一些家务,让他们体会劳动的乐趣,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意识,(4)而孩子有了热爱劳动的意识,将来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进而言之,在全社会倡导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5)让热爱劳动蔚然成风,青少年才会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对劳动的理解,真正以劳动为荣。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案】 ①耳熟能详 ②因地制宜 ③以身作则
2.请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含有条件关系的排比句,可适当增删、替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 _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__
3.文中画横线的五处有三处存在逻辑推断问题,请找出其他两处。并参照(1)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的问题。
(1)珍视劳动的价值和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没有必然联系。
【答案】 _(2)学校认识到了劳动的重要性和学生能够认真对待劳动课没有必然联系。
(4)孩子具有良好的劳动意识与很好地适应社会没有必然联系。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人人都有一双手,人人都有一张口。”人是生产者,可以创造财富;__①__,既有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求,还有教育、医疗、就业、娱乐等其他需求。一个地区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以,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__②__,都会成为人口问题。
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给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多问题。例如,人们为了满足生存需求,要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如果短时间内增加的人口太多,会产生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等社会问题。
但是,有的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__③__例如,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等等。
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人口政策,以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有的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实行生育控制政策。有的人口停止增长或者人口不断减少的国家,则采取措施鼓励生育。
4.下列句子中的“经济”和文中画横线处的“经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宋史》中说,王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
B.制造业供需回升,表明在疫情影响逐渐减弱后,经济水平有明显改善。
C.郭绍虞先生题书,同一册书买三本,方便剪贴,也因其经济较为宽裕。
D.常人记述此事,累千言而不办:使高手为之,三百字足矣,何等经济!
【解析】 原句中“经济”的含义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A项,动词,治理。B项,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C项,指生活费用。D项,指用较少的花费获得较大的成果;效益高。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 _①人也是消费者__②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__③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__
6.请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要求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因此,面对当前国际上的各种马克思主义思潮和人为制造马恩对立的状况,我们更为重要的是学会去剖析辨别把握这些“新发现”“新观点”的目的与实质,既不能一味否定,也不要不加鉴别地去追捧吸收,而是要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并以此来指导实践,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
【答案】 _文段借用恩格斯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强调应立足现实,辩证地分析与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__
7.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5个短句,不得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删词语,语句要连贯。
在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内,革命烈士夏明翰的那首震撼和打动了千百万“后来人”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狱中诗,以一名共产党员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诠释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的必胜信念。
【答案】 _示例:①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内陈列着一首革命烈士夏明翰的狱中诗;②诗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③它诠释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的必胜信念;④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⑤震撼和打动了千百万的“后来人”。__
二、信息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显著增强了我国经济的质量优势。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质量正在成为国际竞争新的战略支点。深入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强化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厚植坚实质量基础。
早在1978年,我国就提出了开展“质量月”活动,吸引广大企业积极参与,旨在提高全社会质量意识。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既需要党委加强领导、政府加强监管,也需要全社会共同监督,更需要各类企业练好内功、见优思齐。企业是依法履行质量责任的主体,理应在生产经营全过程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落实法定责任,增强履行质量责任的能力。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是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动力源泉。让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在企业中生根发芽,推广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模式和方法,企业发展就有了持续不断的内生动力,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可靠性也将获得联动提升。
质量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同时也是市场竞争出来的。8月29日,国家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正式成立。这一机构的设立,有助于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推动完善质量工作有关法律法规,研究审议重大质量政策措施。近年来,我国质量治理体系日益完善,逐步建立了系统完备、开放透明、协同有效的制度体系、法规体系和责任体系。向建设质量强国的目标冲刺,必须统筹推进质量提升行动、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全国“质量月”活动等重点工作,充分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质量治理能力,依法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
(摘编自李斌《建设质量强国,
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材料二:
推动质量强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立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质量强国,把提高供给质量体系作为主攻方向,实现国民经济各领域各环节的发展质量之变,是推动实现质量变革的重要手段;建设质量强国,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而推动经济质量和效益提升,是推动实现效率变革的重要举措;建设质量强国,将传统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是推动实现动力变革的有效路径;建设质量强国,是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质量发展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解决经济全面恢复过程中交织叠加的新挑战、新矛盾、新问题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什么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什么是高质量发展、怎样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核心要义和基本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基本遵循看,高质量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
从基本要求看,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应该充分认识到,高质量发展是宏观和微观均衡的发展,是供给和需求匹配的发展,是目标和过程一致的发展,是公平和效率结合的发展。
从基本途径看,高质量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持续演进的发展过程,是从局部到整体、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同时,高质量发展也是从宏观到微观系统性的发展。从宏观层面理解,高质量发展围绕以人民为中心,不断迈向形态更高级、功能更齐全、作用更完整、结构更合理、分工更优化的社会阶段;从产业层面理解,高质量发展要立足世界发展变化,遵循发展规律、竞争规律,发挥高新技术的创新引领作用,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逐渐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从企业经营层面理解,高质量发展包括一流竞争力、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与方法的推广、质量的可靠性与持续创新,以及品牌竞争力等。
(摘编自贾福兴《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组织,
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A.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B.质量是国际竞争新的战略支点,我国深入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是目前国际形势的要求。
C.只要强化了质量提升行动,就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厚植坚实的质量基础。
D.我国成立了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标志着我国质量治理体系的完善。
【解析】 A项,“根本原因”错,原文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可见应是“一个重要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C项,“只要……就……”充分条件不成立。原文是“深入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强化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厚植坚实质量基础”,选项强加关系;D项,“标志着我国质量治理体系的完善”于文无据,原文相关的表述是“近年来,我国质量治理体系日益完善”。
9.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目标和过程一致、公平和效率结合的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
B.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实现效率变革的重要举措。
C.将传统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的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实现动力变革的有效路径。
D.把提高供给质量体系作为主攻方向的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实现质量变革的重要手段。
【解析】 A项,“目标和过程一致、公平和效率结合的高质量发展,是……关键”张冠李戴,原文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
10.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是( D )
A.上海全力推进人工智能产业。
B.河北邢台市发展绿色农业。
C.山东组织小型企业交流经验。
D.江西政府增设农村公交车。
【解析】 材料二主要阐述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其主要内容是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D项,涉及民生服务政策,不属于经济发展问题,不是高质量发展项目。
11.如何促进我国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答案】 _①党委加强领导,政府加强监管,完善质量治理体系,提高质量治理能力。②企业践行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推广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模式和方法,保持高质量发展。__
12.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_①高质量发展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的发展过程。②高质量发展是方方面面的长期坚持的发展过程。③高质量发展是不断变化的、系统性的发展过程。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材料一: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记录与探究历史是人类理解自身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历史是一种经验,是一种生命。既是生命,自然不能被拦腰截断,我们不能宣称今天、明天与昨天毫无关联。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进而申言,中华民族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历史的民族”,特别重视自身历史的传承与借鉴,具有浓厚深沉的历史意识。所谓历史意识,即人类在绵延的历史过程中,将自身的存在依赖于历史,且自身受到历史委托的一种自觉,并在这一过程中追问人类存在的意义,甚至追问历史过程中本身的意义。
愈是久远厚重的历史积淀,愈能激发强烈高远的历史意识。中国历史的特质,一来持久,从未断裂;二来变化,流动不居。所以我们历代前贤讨论本国史,都善于在持久中触摸其变化的脉搏,在变化中紧盯其持久的痕迹。易言之,贵在“求其久”,重在“察其变”。因此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巨著《史记》,便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悬结为心中至高之目标。自此历代王朝但凡定鼎中原,都不忘编修前朝之史,二千多年来前后接力,终形成蔚为大观的二十四史。同时中华民族又深切理解“鉴古知今”之要义所在,如北宋名臣司马光发奋沉潜十九载,“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编纂成皇皇巨制《资治通鉴》,旨在“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是故,中华文明五千年不绝向前,中国人一贯重视历史、借鉴历史且敬畏历史。
(摘编自王学斌《中国共产党提出
“历史自信”的五重依据》)
材料二:
自信,简单来说,就是自己相信自己,表达了主体在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上的积极态度。历史自信,指的是历史活动主体对于自身历史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抱有坚定的信心。历史自信蕴含了历史活动主体的意志力量、信心和信念,对于历史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历史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回望历史的时刻也是展望未来的时刻,历史自信和现实自信、未来自信紧密相连。新时代坚定历史自信,就是要把历史乐观主义信念转化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动力,在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深化历史自觉、增强历史主动。
尊史崇史、学史敬史,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特质。历史作为一个社会性的集体记忆,承载了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曾经的苦难和奋斗,昭示了未来的光明和辉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才能更好把握当下,以史为鉴、与时俱进才能更好走向未来。”立足新时代,更应该突出历史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养成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的历史意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提供历史支撑。
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认识论要求无产阶级政党要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不是为了总结而总结,而是从理性层面对历史的发展进程进行科学抽象,深化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在新发展阶段,我们要按照“总结历史,把握规律,坚定信心,走向未来”的要求,把党的历史经验作为明辨是非的重要依据和增强历史主动的重要武器,不断增强开拓创新的勇气和力量。
历史自信不仅表现在对既往成就的自信,而且更加体现为在尊重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在时代变迁和历史演进中抢占历史先机、抓住历史机遇,通过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我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基本面,认识到我国社会发展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抢抓时代机遇,承担历史使命。
历史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笔直大道,而是充满了曲折和艰辛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这就要求我们在坚定历史自信的同时,必须时刻保持历史清醒,树立底线思维,不做历史进步中的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以历史定力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成为历史发展中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
(摘编自童萍《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历史自信》)
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历史不能被拦腰截断,它与今天、明天紧密相连,中国历史持久且富于变化,贵在“求其久”,重在“察其变”。
B.历史自信指历史活动主体对于自身历史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等;对于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C.司马迁撰写巨著《史记》后,历代王朝但凡定鼎中原,都不忘编修前朝之史,历经两千多年的接力,终形成二十四史。
D.只要有历史自信,就能具备历史定力;就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成为历史发展中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
【解析】 D项,“只要有历史自信,就能具备历史定力;就能……”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这就要求我们在坚定历史自信的同时,必须时刻保持历史清醒,树立底线思维,不做历史进步中的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以历史定力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成为历史发展中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可知原文并不是充分条件关系,从“同时”而言应该是并列关系。
1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历史自信,二者论述的重心都是如何增强历史自信。
B.材料一与材料二都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言论,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C.材料一列举了北宋名臣司马光的事例,阐述了“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观点。
D.历史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历史清醒。
【解析】 A项,“二者论述的重心都是如何增强历史自信”说法错误。材料一论述的重心是历史的重要性及中国人对历史的态度,材料二论述的重心是历史自信的实践要求。
15.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B )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B.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曾巩《南齐书序》
C.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解析】 A项,赞颂为国视死如归的精神。B项,强调历史的重要性,和材料一观点相同。C项,怀念过去。D项,强调在此时此地遭到失败或损失,而在彼时彼地得到了成功或收获。
16.“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出自《旧唐书·魏征传》,中华民族特别重视自身历史的传承与借鉴,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答案】 _①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一种经验,是一种生命。中华民族具有浓厚深沉的历史意识,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其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②中华民族深切理解“鉴古知今”之要义所在,中华文明五千年不绝向前,中国人一贯重视历史、借鉴历史且敬畏历史。__
17.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历史自信”,我们该如何做?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
【答案】 _①深化历史自觉,增强历史主动。②强化历史意识,厚植历史情怀。③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④抓住历史机遇,彰显历史担当。⑤增强历史定力,保持历史清醒。__第一单元 2.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汾西县僧念镇段村,在村便民服务中心,一张挂在墙上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作战图”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作战图”上,清晰列明16个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的名单,每一户的监测识别时间、风险分类、帮扶责任人、帮扶措施、解除风险时间__①__。这样一张图,从一个侧面彰显了党中央“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标注着中国共产党人“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的不懈追求。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见证不凡的征程。过去面临吃水难、行路难问题的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现如今村貌__②__,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曾经交通不便的江西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如今进村的近10公里羊肠小道变成了5米多宽的水泥路,农家乐和民宿遍布村里,游客__③__……濯濯山坡披上了锦裳,不毛之地长出了庄稼,一个个山乡巨变,一幅幅锦绣画卷,是对“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就是要让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一年比一年过得好”的生动诠释。
人到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当奋楫。新的一年已拉开序幕,各方仍需抓发展、促振兴、守底线,脱贫攻坚精神赓续弘扬,全面坚固脱贫攻坚成果。只有继续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激发“过了一山再登一峰”的十足干劲,按照既定的目标踏踏实实走下去,群众的生活才能够好上加好。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那么,__①__?怎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指明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船”和“桥”,给出了一整套完备的任务表和施工图。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__②__,有十四亿多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__③__,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二十大报告为我们描绘的这幅中国式立体画卷,激励你我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
4.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船”“桥”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
6.下面这段文字的词语运用有什么特点?请提炼出其中一个特点,以“欣赏美”为主题写一段文字,要求:(1)所写文字具有这个特点,(2)主题突出、文意完整,(3)字数为50—80字(含标点符号)。
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
(摘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答。
90年前,正值中国工农红军反围剿斗争的艰难时刻,毛泽东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用自信而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中国革命的未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尖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山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而此刻,正在奋笔疾书的你们——经历十数载寒窗攻读的学子们,也正处于高中学业仍需克难攻坚但毕竟终点在望的特殊时段。
请你仿照上文的画线句子,拟写三个比喻句,表述你对这一学习阶段特点和意义的认识。每句不少于10个字。
二、信息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
材料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顺应事业发展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加以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坚持法治体系建设正确方向。我讲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定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治体系建设全过程。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是扎根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法治体系,不能被西方错误思潮所误导。
第二,加快重点领域立法。要加强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等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立法步伐,努力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要聚焦人民群众急盼,加强民生领域立法。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新型毒品犯罪和“邪教式”追星、“饭圈”乱象、“阴阳合同”等娱乐圈突出问题,要从完善法律入手进行规制,补齐监管漏洞和短板,决不能放任不管。
第三,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当前,法治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原因在于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要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个目标,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要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健全执法权、监察权、司法权运行机制;要加快构建系统完备、规范高效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加强对立法权、执法权、监察权、司法权的监督,健全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确保执法司法各环节、全过程在有效制约监督下进行;要加强统筹谋划,完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发展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调解等法律服务队伍,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要深化执法司法人员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法治专门队伍管理教育和培养,要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继续依法打击执法司法领域腐败行为,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
需要强调的是,法治领域改革政治性、政策性强,必须把握原则、坚守底线,决不能把改革变成“对标”西方法治体系、“追捧”西方法治实践。
第四,运用法治手段开展国际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运用法治方式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能力明显提升。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按照急用先行原则,加强涉外领域立法,进一步完善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法律法规,推动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
第五,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和宣传。我们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规律,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汲取世界法治文明有益成果,形成了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举措。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落实到各法学学科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工作中,推动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的法治人才。要加强对律师队伍的政治引领,教育引导广大律师自觉遵守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等从业基本要求,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要把推进全民守法作为基础工程,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要总结我国法治体系建设和法治实践的经验,阐发我国优秀传统法治文化,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提升我国法治体系和法治理论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摘自习近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法治”正式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法治建设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十八大以后,至少又有四次集中涉及法治建设问题的主要活动,值得我们特别加以关注:一是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了宪法“至上的法制地位和强大的法制力量”,提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要求“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二是在十八大后第一次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建设“法治中国”成为核心关键词,成为响亮口号。三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要更好协调利益关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要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条件。四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前,习近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可以说,以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形成为标志,我国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伟大征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显而易见,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不仅重申了以往历次党代会有关法治的观点和主张,同时又提出了一系列新思维。以上关于法治的主要内容,是中国未来政改布局方面的突出亮点,构成了中国未来法治建设战略新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更高要求,没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不可能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法治中国就不可能有美丽中国。党的十八大既从法治运行的各个环节入手,提出了对法治体系建设中各方面的基本要求,又进一步强化了人权精神,突出了人权理念,为宪法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注入了新的意义,从而奏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强音,描绘了法治体系与人权保障的时代蓝图。
(摘自付子堂《法治体系与人权保障》)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任何法治体系建设都必须顺应发展的需要,要有系统观念,并且要全面加以推进。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不可借鉴西方。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根植于中国文化,不能“对标”西方法治体系,必须立足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既是重申以往历次党代会有关法治的观点和主张,又是新思维,是中国未来法治建设战略的新布局。
9.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
B.重要领域、新兴领域、民生领域等的立法,是健全国家治理的急需,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备。
C.总结好我国法治体系建设和法治实践的经验,阐发好我国优秀传统法治文化,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就能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落实好。
D.全面依法治国既有优秀传统,又有新理念新举措,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因为法治中国是美丽中国的环境保障。
10.下列选项中,完全符合法治思想的一项是( )
A.《道德经》:“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B.《韩非子·有度》:“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C.《孟子·公孙丑上》:“苟能充之(指‘四端’),足以保四海。”
D.《论语·颜渊》:“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具体包含哪些内容?请结合材料一、二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
12.依据材料一习近平的讲话内容,请概括我国当前法治体系存在哪些短板和不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可谓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之不尽的精神富矿,其服务现代化发展的内容十分丰富。在充分肯定其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并非拿来就用,也不是自发实现的,而需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有创新性地推进提升。
一方面,切实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党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是增强传统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正确选择。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创造与创新为途径,以转化与发展为动力,着力推进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意蕴与时代诉求相协调、表达方式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只有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过程中,我们才能够深入传统文化内里,区别优劣得失,辨析精华糟粕,科学提炼精粹内容;才能克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利主义倾向,杜绝形式主义偏颇,使传统文化经合理再造与整体提升后,更有效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思想文化建设。
另一方面,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积极融合,以求协力共进。从历史深处走来并历经沧桑巨变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助力与服务现代化为使命,以促进现代化发展为价值彰显,其服务内容的广泛性、服务方式的多样性、服务形态的丰富性、服务成效的实在性,已然清晰呈现并愈趋显著。立足当前并着眼未来,脚踏实地并登高望远,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内在联结与渗透融会必将上升到一个更高层面,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协力共进与发展提升必将发展到一个崭新境界,携手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新努力和新贡献。
(摘编自商志晓《中华传统文化与
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中国现代化包含文化的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中的应有之义。文化是创新的,又是继承的,是创新与继承的统一;文化是当下的,又是历史的,是当下与历史的结合。文化的现代化或现代化中的文化,不能不包括中华传统文化。正如现代化不能割断民族血脉一样,文化创新发展亦不能无视历史传统。
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期相遇,既为中国现代化推进提供了丰厚文化滋养,又为中华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注入了新鲜血液。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对望与交流,实质上是一次历史和现实的对话,是文化坚守和观念创新的一次互动。在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化发生作用的同时,现代化也在影响和改变着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化为中华传统文化实现自身现代化提供了时代机遇、重要遵循和现实条件,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自身走向现代化。
其一,现代化为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现代化提供时代机遇。中华传统文化要实现新发展,离不开作为当代中国伟大实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离不开作为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它的改造与吸纳,离不开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高度重视与有力推动,离不开作为文化创造和文化享用主体的中国人民的传承发扬与自觉实践。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优化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都为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实现新发展提供了时代机遇。
其二,现代化为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现代化提供重要遵循。中华传统文化实现自身现代化要在实践上有所遵循,现代化则为之提供目标、方向及道路等方面的基本依赖。一要服务现实,二要科学阐发,传统必须与现代相联,传统文化必须接通现代文化,传统文化才能够融入到现代化进程之中。中华传统文化要实现自身走向现代化的目标,必然要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与表达形式。
其三,现代化为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现代化提供现实条件。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现代化实践是中华传统文化实现自身现代化的丰厚社会土壤。现代化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相联,现代化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实现自身现代化的氧化剂。现代化在孕育新的、更加先进的思想、文化、理念之时,既要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同时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提供新鲜元素、注入新鲜血液。现代化思想文化本身能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发现和纠正自身缺陷的参照对象,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反观和超越自身局限的榜样力量。借助现代化思想文化及其精神引领,中华传统文化可以而且能够迅速氧化而达至蜕变,加快实现自身现代化的步伐。
(摘编自商志晓《中国现代化与中华传统文化
的辩证联结》)
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发展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是取之不尽的精神富矿,必须有扬弃地加以继承。
B.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能够使我们区分传统文化的优劣得失,能够克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不利倾向。
C.文化要实现现代化,既需要继承又需要创新,而创新就不能无视历史传统,而需要将当下的与历史的紧密结合在一起。
D.中华传统文化欲实现现代化,需要以现代化思想文化为参照物,以发现和纠正自身的缺陷、反观和超越自身的局限。
1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则材料的开头部分的论述重心是相同的,都是重在论述传统文化的创新。
B.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服务内容广泛、方式多样、形态丰富、成效实在。
C.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发展离不开中国当代的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支持与努力。
D.现代化与工业、信息文明及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15.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韩非子在《韩非子·五蠹》里说道:“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唐代文学家刘禹锡:“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
C.《论语·子罕》有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戴复古在《论诗十绝》中说:“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16.如何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1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家长想用《论语》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但读到“无友不如己者”时,心生疑虑: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杨伯峻译文),但如果大家都不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谁还会有朋友?孔子怎么能这样教导人?对于怎样对待这样的内容,家长十分疑惑。
请结合两则材料和你所知道的《论语》内容,为家长解除疑惑。
第一单元 2.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汾西县僧念镇段村,在村便民服务中心,一张挂在墙上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作战图”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作战图”上,清晰列明16个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的名单,每一户的监测识别时间、风险分类、帮扶责任人、帮扶措施、解除风险时间__①__。这样一张图,从一个侧面彰显了党中央“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标注着中国共产党人“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的不懈追求。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见证不凡的征程。过去面临吃水难、行路难问题的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现如今村貌__②__,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曾经交通不便的江西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如今进村的近10公里羊肠小道变成了5米多宽的水泥路,农家乐和民宿遍布村里,游客__③__……濯濯山坡披上了锦裳,不毛之地长出了庄稼,一个个山乡巨变,一幅幅锦绣画卷,是对“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就是要让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一年比一年过得好”的生动诠释。
人到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当奋楫。新的一年已拉开序幕,各方仍需抓发展、促振兴、守底线,脱贫攻坚精神赓续弘扬,全面坚固脱贫攻坚成果。只有继续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激发“过了一山再登一峰”的十足干劲,按照既定的目标踏踏实实走下去,群众的生活才能够好上加好。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案】 _①一目了然__②焕然一新__③络绎不绝__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答案】 _“抓发展、促振兴、守底线”语序不当,应改为“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坚固脱贫攻坚成果”搭配不当,应改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案】 _(1)上下两句“人”对“船”,“半山”对“中流”,“不停步”对“当奋楫”,字数相同,结构相对,内容紧密相连。
(2)上下两句对仗工整,具有节奏感的语言极富感染力,鼓励人们继续攻坚克难,走好脱贫攻坚路,不能半途而废。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那么,__①__?怎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指明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船”和“桥”,给出了一整套完备的任务表和施工图。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__②__,有十四亿多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__③__,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二十大报告为我们描绘的这幅中国式立体画卷,激励你我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
4.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船”“桥”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D )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解析】 文中“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指明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船’和‘桥’”中“船”“桥”是用来比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和途径,是比喻的手法。A项,“冰心”是比喻心地光明,冰清玉洁。B项,“梨花”是比喻手法,把雪比作梨花。C项,“玉簪螺髻”是比喻手法,把远山比喻为美人的“玉簪螺髻”。D项,是借代,借“管弦”来代指音乐。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
【答案】 _①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__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众多)__③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__
6.下面这段文字的词语运用有什么特点?请提炼出其中一个特点,以“欣赏美”为主题写一段文字,要求:(1)所写文字具有这个特点,(2)主题突出、文意完整,(3)字数为50—80字(含标点符号)。
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
(摘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答案】 _特点:四字格连用,书面语(如“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和口语(“甲乙丙丁”“一二三四”“老子天下第一”)交错使用,词语搭配陌生化(如“钦差大臣”与“满天飞”)等。__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答。
90年前,正值中国工农红军反围剿斗争的艰难时刻,毛泽东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用自信而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中国革命的未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尖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山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而此刻,正在奋笔疾书的你们——经历十数载寒窗攻读的学子们,也正处于高中学业仍需克难攻坚但毕竟终点在望的特殊时段。
请你仿照上文的画线句子,拟写三个比喻句,表述你对这一学习阶段特点和意义的认识。每句不少于10个字。
【答案】 _示例:它像经历过风霜雨雪即将成熟的麦穗,它像奔突于九曲峡谷即将入海的洪流,它像积蓄于幽深地底即将喷发的熔岩。__
二、信息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
材料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顺应事业发展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加以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坚持法治体系建设正确方向。我讲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定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治体系建设全过程。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是扎根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法治体系,不能被西方错误思潮所误导。
第二,加快重点领域立法。要加强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等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立法步伐,努力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要聚焦人民群众急盼,加强民生领域立法。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新型毒品犯罪和“邪教式”追星、“饭圈”乱象、“阴阳合同”等娱乐圈突出问题,要从完善法律入手进行规制,补齐监管漏洞和短板,决不能放任不管。
第三,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当前,法治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原因在于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要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个目标,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要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健全执法权、监察权、司法权运行机制;要加快构建系统完备、规范高效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加强对立法权、执法权、监察权、司法权的监督,健全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确保执法司法各环节、全过程在有效制约监督下进行;要加强统筹谋划,完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发展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调解等法律服务队伍,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要深化执法司法人员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法治专门队伍管理教育和培养,要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继续依法打击执法司法领域腐败行为,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
需要强调的是,法治领域改革政治性、政策性强,必须把握原则、坚守底线,决不能把改革变成“对标”西方法治体系、“追捧”西方法治实践。
第四,运用法治手段开展国际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运用法治方式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能力明显提升。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按照急用先行原则,加强涉外领域立法,进一步完善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法律法规,推动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
第五,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和宣传。我们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规律,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汲取世界法治文明有益成果,形成了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举措。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落实到各法学学科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工作中,推动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的法治人才。要加强对律师队伍的政治引领,教育引导广大律师自觉遵守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等从业基本要求,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要把推进全民守法作为基础工程,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要总结我国法治体系建设和法治实践的经验,阐发我国优秀传统法治文化,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提升我国法治体系和法治理论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摘自习近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法治”正式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法治建设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十八大以后,至少又有四次集中涉及法治建设问题的主要活动,值得我们特别加以关注:一是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了宪法“至上的法制地位和强大的法制力量”,提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要求“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二是在十八大后第一次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建设“法治中国”成为核心关键词,成为响亮口号。三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要更好协调利益关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要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条件。四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前,习近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可以说,以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形成为标志,我国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伟大征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显而易见,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不仅重申了以往历次党代会有关法治的观点和主张,同时又提出了一系列新思维。以上关于法治的主要内容,是中国未来政改布局方面的突出亮点,构成了中国未来法治建设战略新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更高要求,没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不可能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法治中国就不可能有美丽中国。党的十八大既从法治运行的各个环节入手,提出了对法治体系建设中各方面的基本要求,又进一步强化了人权精神,突出了人权理念,为宪法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注入了新的意义,从而奏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强音,描绘了法治体系与人权保障的时代蓝图。
(摘自付子堂《法治体系与人权保障》)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任何法治体系建设都必须顺应发展的需要,要有系统观念,并且要全面加以推进。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不可借鉴西方。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根植于中国文化,不能“对标”西方法治体系,必须立足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既是重申以往历次党代会有关法治的观点和主张,又是新思维,是中国未来法治建设战略的新布局。
【解析】 B项,“其建设不可借鉴西方”错误,材料一中说“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汲取世界法治文明有益成果”,是可借鉴西方,但不能“被西方错误思潮所误导”。
9.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
B.重要领域、新兴领域、民生领域等的立法,是健全国家治理的急需,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备。
C.总结好我国法治体系建设和法治实践的经验,阐发好我国优秀传统法治文化,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就能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落实好。
D.全面依法治国既有优秀传统,又有新理念新举措,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因为法治中国是美丽中国的环境保障。
【解析】 C项,“总结好我国法治体系建设和法治实践的经验,阐发好我国优秀传统法治文化,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就能……”表述绝对化,应该还有教育引导等方面。
10.下列选项中,完全符合法治思想的一项是( B )
A.《道德经》:“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B.《韩非子·有度》:“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C.《孟子·公孙丑上》:“苟能充之(指‘四端’),足以保四海。”
D.《论语·颜渊》:“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解析】 A项,是无为而治;B项,是法治;C项,是仁治;D项,是礼治。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具体包含哪些内容?请结合材料一、二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
【答案】 _法治思想体系;法治制度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人才培养与教育体系;涉外法律体系;法治教材体系;法治文化体系;法治实践体系。__
12.依据材料一习近平的讲话内容,请概括我国当前法治体系存在哪些短板和不足。
【答案】 _①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突出问题领域相关法律制度存在薄弱点和空白区;②执法、司法职权运行机制不够科学;③各方面监督没有真正形成合力;④法治专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⑤涉外法律立法不够,短板明显。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可谓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之不尽的精神富矿,其服务现代化发展的内容十分丰富。在充分肯定其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并非拿来就用,也不是自发实现的,而需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有创新性地推进提升。
一方面,切实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党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是增强传统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正确选择。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创造与创新为途径,以转化与发展为动力,着力推进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意蕴与时代诉求相协调、表达方式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只有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过程中,我们才能够深入传统文化内里,区别优劣得失,辨析精华糟粕,科学提炼精粹内容;才能克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利主义倾向,杜绝形式主义偏颇,使传统文化经合理再造与整体提升后,更有效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思想文化建设。
另一方面,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积极融合,以求协力共进。从历史深处走来并历经沧桑巨变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助力与服务现代化为使命,以促进现代化发展为价值彰显,其服务内容的广泛性、服务方式的多样性、服务形态的丰富性、服务成效的实在性,已然清晰呈现并愈趋显著。立足当前并着眼未来,脚踏实地并登高望远,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内在联结与渗透融会必将上升到一个更高层面,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协力共进与发展提升必将发展到一个崭新境界,携手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新努力和新贡献。
(摘编自商志晓《中华传统文化与
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中国现代化包含文化的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中的应有之义。文化是创新的,又是继承的,是创新与继承的统一;文化是当下的,又是历史的,是当下与历史的结合。文化的现代化或现代化中的文化,不能不包括中华传统文化。正如现代化不能割断民族血脉一样,文化创新发展亦不能无视历史传统。
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期相遇,既为中国现代化推进提供了丰厚文化滋养,又为中华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注入了新鲜血液。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对望与交流,实质上是一次历史和现实的对话,是文化坚守和观念创新的一次互动。在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化发生作用的同时,现代化也在影响和改变着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化为中华传统文化实现自身现代化提供了时代机遇、重要遵循和现实条件,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自身走向现代化。
其一,现代化为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现代化提供时代机遇。中华传统文化要实现新发展,离不开作为当代中国伟大实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离不开作为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它的改造与吸纳,离不开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高度重视与有力推动,离不开作为文化创造和文化享用主体的中国人民的传承发扬与自觉实践。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优化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都为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实现新发展提供了时代机遇。
其二,现代化为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现代化提供重要遵循。中华传统文化实现自身现代化要在实践上有所遵循,现代化则为之提供目标、方向及道路等方面的基本依赖。一要服务现实,二要科学阐发,传统必须与现代相联,传统文化必须接通现代文化,传统文化才能够融入到现代化进程之中。中华传统文化要实现自身走向现代化的目标,必然要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与表达形式。
其三,现代化为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现代化提供现实条件。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现代化实践是中华传统文化实现自身现代化的丰厚社会土壤。现代化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相联,现代化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实现自身现代化的氧化剂。现代化在孕育新的、更加先进的思想、文化、理念之时,既要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同时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提供新鲜元素、注入新鲜血液。现代化思想文化本身能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发现和纠正自身缺陷的参照对象,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反观和超越自身局限的榜样力量。借助现代化思想文化及其精神引领,中华传统文化可以而且能够迅速氧化而达至蜕变,加快实现自身现代化的步伐。
(摘编自商志晓《中国现代化与中华传统文化
的辩证联结》)
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发展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是取之不尽的精神富矿,必须有扬弃地加以继承。
B.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能够使我们区分传统文化的优劣得失,能够克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不利倾向。
C.文化要实现现代化,既需要继承又需要创新,而创新就不能无视历史传统,而需要将当下的与历史的紧密结合在一起。
D.中华传统文化欲实现现代化,需要以现代化思想文化为参照物,以发现和纠正自身的缺陷、反观和超越自身的局限。
【解析】 B项,“能够克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不利倾向”说法错误,材料一第二段原文为“克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利主义倾向,杜绝形式主义偏颇”,文中只限定于“克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利主义倾向,杜绝形式主义偏颇”这两种情况,并非“能够克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不利倾向”。
1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两则材料的开头部分的论述重心是相同的,都是重在论述传统文化的创新。
B.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服务内容广泛、方式多样、形态丰富、成效实在。
C.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发展离不开中国当代的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支持与努力。
D.现代化与工业、信息文明及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解析】 A项,“两则材料的开头部分的论述重心是相同的,都是重在论述传统文化的创新”分析错误。材料一开头部分提到“创新”,但主要是说传统文化需要“有创新性地推进提升”;材料二开头部分强调的则是文化是创新与继承的统一,二者论述重心并不相同。
15.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C )
A.韩非子在《韩非子·五蠹》里说道:“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唐代文学家刘禹锡:“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
C.《论语·子罕》有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戴复古在《论诗十绝》中说:“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解析】 材料一观点是中华传统文化创新与发展。A项,“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意思是不向往研究古代的制度,不效法过去常用的方法。强调创新。B项,“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意思是以永不停息为准则,以日日创新为法则。指做人就应该奋发向上,开拓创新。强调创新。C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强调的是时间流逝的变化而不是创新。D项,“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意思是应该让诗句从我的肺腑中发出,切忌跟在别人的脚后走。这两句告诉我们:诗贵创新,贵于写出作者的真情实感,反映作者的独特个性,切忌拾人牙慧,亦步亦趋地模仿别人。强调创新。
16.如何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 _①中华传统文化自身要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更好地与现代化融合,以求协力共进。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为其提供的时代机遇、重要遵循以及现实条件,客观上促使本身的转化。__
1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家长想用《论语》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但读到“无友不如己者”时,心生疑虑: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杨伯峻译文),但如果大家都不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谁还会有朋友?孔子怎么能这样教导人?对于怎样对待这样的内容,家长十分疑惑。
请结合两则材料和你所知道的《论语》内容,为家长解除疑惑。
【答案】 _①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需要我们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对其精华可汲取之,对其糟粕可抛弃之。②《论语》中所说的“无友不如己者”,如果仅按杨伯峻的翻译,确实有不足之处,属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可以抛弃;如果继续讲它,就应明白地指出其不足,使孩子认识到古人的话也未必全对。如果联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而使孩子产生辩证的理解,则更好。__第一单元 3.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代农学家耿荫楼进士出身,做过地方官,但更爱躬耕,__①__想让百姓吃饱肚子。他写过一本《国脉民天》的农书,书里有一节讲选种:“所种之物,或谷或豆等,即颗颗粒粒皆要仔细拣肥实光滑者,方堪作种用。则所长之苗,与所结之子,比所下之种更加饱满。”
耿荫楼认为挑选些好的种子,一定会结出丰满的果实,可是在实践中,即使选再好的种子,经过精心培育养护,到收获的时候过称,产量还是跟往年差不多。
很多人说耿荫楼的选种方法是徒劳,他自己也觉得这条路走不通,可他还是坚持在《国脉民天》里写上了自己的选种方法。用他的话说这是“无功不无功,徒劳也要劳”。
为什么徒劳也要劳呢?我猜想,耿荫楼是想告诉后人:这种看似科学、实质简单的方法,在他这一代已经试验过了并且失败了,今后有人想提高粮食单产,一定不要走他的老路,而是需要探索出更好的方法。果不其然,三百多年后,袁隆平、李登海等农学家在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后,__②__用科学的方法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终于__③__,圆了千百年来人们“吃饱”的梦。回看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耿荫楼的选种实践和他写的《国脉民天》没有徒劳。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一个反问句,不能改变句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它的发展普及,__①__——当机器逐渐取代人力,劳动教育是否仍有必要?加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红”经济出现,对人们的劳动观产生了负面影响,成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思想阻力。
历史上生产工具的改进、技术方面的革新,都促使劳动出现新的形态。当前,__②__,使得部分繁重、危险的体力劳动可以交由智能机器来完成,同时,智能洗碗机、扫地机器人等也会逐步将我们从琐碎的家务中解放出来,才可以使人们拥有更多自由的时间,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虽然智能时代已经到来,__③__。智能机器的使用不意味着“以金钱换时间”的理念必然合理,也不意味着人将无法在劳动中获得幸福感与价值感。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过程将更具创新性,呼唤个体意识、批判性思维、想象力等脑力要素的参与。时代越进步,科技越发展,劳动教育就越应结合新时代劳动需求和形态变迁,打造数字时代劳动教育、劳动实践新样态。
4.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我们胜利了!”队友们给还在病床上的消防队员凌杰送来了这个好消息。
B.县政府的工作人员给我们送来了过节物资,让我们吃上了热气腾腾的饭菜。
C.我们在研修期间聆听了专家的报告,感受很深,收获颇丰,感到不虚此行。
D.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共同守护美好健康家园。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精神,坚决制止学校餐饮浪费行为,教育部研究制定了《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 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持续开展“光盘行动”,培养青少年勤俭节约的习惯。城市中小学校要在每个学段至少安排一次农业生产劳动,农村中小学校要因地制宜开展种植养殖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劳动体验,让学生切身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真正形成尊重劳动和爱惜食物的思想意识。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近日,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承办的浙江省域品牌主题词意见征集活动面向社会正式启动。省域品牌是展现省域发展特色、提升省域影响力的重要载体,是推介宣传浙江、讲好浙江故事,集中展示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昂扬斗志和奋进姿态的重要举措。自去年8月以来,主办方已组织相关部门和各领域专家学者开展省域品牌主题词研究,经过反复讨论、比较、论证,提出三个浙江省域品牌主题词方案,分别是“诗画浙江·活力之窗”“诗画浙江·活力之邦”“诗画江南·活力浙江”。
作为浙江学子,现邀请你仿照材料示例,拟写一个省域品牌主题词,并说明理由。要求:突出浙江特点、时代特征,体现社会导向、文化内涵,语言简洁明快、朗朗上口,创意新颖。
二、信息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一个社会制度是否科学、是否先进,主要看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效管用、是否得到人民拥护。”这句话理论内涵极其深刻,对于我们增强制度自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是否符合国情”,是最具根本意义的条件和标准。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社会主义制度是否符合中国国情,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我们的自信建立在对自己国情的深刻了解上,建立在自己真真切切的感受上,是有深厚实践基础的,故能有定力,故应坚定不移。
“是否有效管用”,直指制度的功能和作用。实践是检验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可取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好的检验,也是最具有说服力、最权威的检验。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中国之治”是我国制度优势的最佳证明,也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的现实根基。
“是否得到人民拥护”,是制度的价值体现,也是一种社会制度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效管用的最终评判标准。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这是资本主义所绝对不可能做到的。”我国之所以能够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就在于我们党在古老的东方大国建立起保证亿万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的制度。
(摘编自陈耀辉《我们的制度具有无穷力量》,
《人民日报》)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指出,当前,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条件,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的主体是具有一定思想认识的人。”一方面,人的正确思想从实践中来,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目的和归宿,同时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正确的实践,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实践。
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反对教条主义,强调一切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由此开辟出中国革命新道路。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反对照抄照搬、思想僵化,强调从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由此开辟出中国建设新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实践观点,逢山开路、遇河架桥,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必须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现实实践丰富多彩,不可能用整齐划一的理论和方案来套用和裁剪。同时,实践也是不断发展的,必然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概括提炼、总结推广。
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四个自信”,不是空泛的、抽象的,而是要贯彻到改革发展实践的各方面。比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则、有方法的,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该改的必须坚决改,但对有些不能改的,什么时候都坚决不改,等等。
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必须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如果没有发展,就脱离了时代和实践要求,生机就会停止,不能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也就谈不上坚持。因此,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近百年来,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创新理论成果,对引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发挥了巨大指导作用。
(摘编自戚义明《坚持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
《中国纪检监察报》)
材料三:
自中国的“普罗米修斯”们从遥远欧洲“盗来”思想火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程度就一直在深层次上决定着中国的发展节奏。而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达到了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完整准确的理解,促成了对中国国情及中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正确认识。在当年的时空背景下,正是真理标准大讨论所创设的这些条件的有机耦合,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阶段。
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持续思考中,在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贫穷”的持续探索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领这项伟大而崭新的事业,接续照亮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
“大锅饭”成了“大包干”,“以阶级斗争为纲”变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单一公有制转化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的大地上划出了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市场经济体系。凭借“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实践勇气,凭借“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智慧,改革开放实现了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回答了中国发展之问,回应了时代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现实命题。
(摘编自关铭闻《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念——
?纪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刊发四十周年》,
《光明日报》)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众所周知,“符合国情、有效管用、得到人民拥护”是衡量社会制度科学、先进的重要指标。
B.作为我国制度优势的最佳证明,“中国之治”不仅符合我国的国情,还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
C.邓小平认为,我们的制度只要持续地从世界各国吸收进步因素,就可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
D.在马克思主义理念里,那些具备一定思想认识的人一定能成为实践全部社会生活本质的主体。
9.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我们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
B.革命年代的毛泽东、改革开放之初的邓小平各自开辟了中国的新道路,共同原因是都强调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C.中国的发展节奏不仅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程度。
D.改革开放实现了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的相互促进,是新时代潮流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的具体表现之一。
10.下列说法中,不能用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我们学习理论知识,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离开了实践,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了实践,理论就成了自说自话的空洞说教。
B.我们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又要激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一时拿不准、看不清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要允许基层群众大胆闯、大胆试。
C.人类必须依赖于自然界才能生存和发展,但自然界的天然状态并不完全适合于人,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D.我们一方面要坚持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坚持发展的眼光,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11.请简要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方面的相同点。
12.这三则材料均探讨了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其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材料一:
文学理论研究是文艺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明确自身的时代定位、价值取向、发展愿景和社会期许,主动担负和履行实现伟大事业的历史使命,发挥自身的理论功能。然而,在当代中国文化图景和生活语境中,相较于20世纪90年代,我们发现,当下文学理论的学科功能、学术功能、社会文化功能正从文学现场和社会文化的中心领域逐渐被排挤至边缘地带。当下文学理论不再是最富时代性、能指性、影响力的公共话语,不再是文学舞台与文化剧场的主角,当下文学理论的引领作用严重衰退。在时代的社会文化境况与现场里,文学理论与文学生活相遇时,或遭文学生活回避、无视、拒绝,无法照面生活、认知生活、阐释生活、言说生活,更得不到文学生活的尊重、信任与接纳。文学生活对文学理论缺乏自觉认同和主动征用,文学理论远离文学生活,逐渐丧失了理论的社会实践性,而这正是当代文学理论功能退化的根源。
文学创作、欣赏的生活现场缺乏对文学理论的需求,文学实践与文学理论之间需求侧关系坍塌。在这种坍塌的结构中,一些文学理论采取“场外征用”的方式,借助当代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宗教学、传播学等非文学话语,在没有完成场外理论向文学实践转场的情况下,强制阐释文学创作、欣赏,无力或拒绝深入文学文本和文学活动,罔顾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特异性,从而导致文学实践与文学理论之间的供给侧关系变异。
(摘选自张政文、陈龙《当下文学理论的
功能退化与修复》)
材料二:
文学理论的功能,当然不只在于“有用”,按海德格尔的看法,理论的“上手性”还在于“有益”。人类的许多追求、研究与探索,其实都是没什么用的,既无关人类的衣食住行,也不影响工农业生产。如人们常为体育运动员赢得了世界冠军而大喝其彩,但跑得快、跳得高、多进了几个球,有什么用?与之相关的体育竞技理论,又有什么用?在人文社科领域,诸如“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之类的哲学理论,“社会历史的本体是什么”之类的史学理论,有什么用?即如自然科学界的“大爆炸”宇宙理论,也难说有什么用。被誉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哥德巴赫猜想,至少目前也还不清楚即使证明了会有什么用。
但这类理论之“无用”,不等于“无益”。这“益”主要不是体现在物质生产领域,而是人类的精神活动领域,如可以满足如同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所说的人类的“求知”本性,能够拓展人类的思维空间、想象空间及整个精神活动空间,有助于提升人的胸襟、视野、创造力与整体素质。这类“益”,或可谓“虚用”,抑或即老庄哲学中所说的“无用”之“用”。
我们的文学理论,同样存在“无用”之“用”的一面。如黑格尔在《美学》中,从历史发展角度,依据理念与形象之间的关系,概括论述了象征、古典与浪漫三种文艺形态。他认为喜剧是能够显示永恒正义胜利的艺术顶峰,到了这个顶峰,“喜剧就马上导致一般艺术的解体”。这类基于预设的绝对理念得出的见解,对于文学创作与批评来说,虽难说有多少实用价值,但我们仍会为黑格尔超凡的思想智慧所震撼,为其博大的精神视域所吸引,并为从中见识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维方法,明白了什么叫思想创造而欣慰。加拿大文学理论家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认为:“伟大的经典作品仿佛存在一种总的趋势,要回归到原始形态去”“文学原来是一种重构的神话体系”,并据此总结出启示、天真类比、自然与理性类比、经验类比、魔幻等五大意象群,喜剧、传奇、悲剧、讽刺四种神话模式,以及与四种模式相对应的一年四季、一天四时之类原型。这类看法,虽觉虚玄,“有用”性也值得怀疑,但却令人大开眼界,会使人领略到文学的另一种奥妙与魅力,会在激活人的思维,使人沉浸在对原始初民淳朴生活想象的同时,加深对天地自然、人性、人类心理与文学生成、文学活动之间关系的理解。正如美国批评家魏伯·司各特所评价的:“人类学模式的文学旨在使我们恢复全部的人性,重视人性中一切原始的因素”“人类学模式的文学使我们再次成为初民的一员,而原型批评就在于从文学中发现这种初民身份的表演”。
黑格尔、弗莱的这样一类揭示了文学世界的奥妙、构建了新颖知识体系的理论,虽不一定直接有用于人类的文学活动,但本身就是独特的文化创造、思想创造,具有拓展人类的精神空间、丰富我们对文学的认知、活跃我们的思维、丰富我们的文化人格之类“无用”之“用”。
(摘选自杨守森《文学理论的功能与指向》)
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伟大事业中,作为文艺事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的文学理论研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理论功能。
B.文学理论功能作用的发挥,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相较于20世纪90年代,文学理论功能的地位逐渐受到了排挤。
C.就像人类的许多追求、研究与探索一样,文学理论的研究对人类来说也是没什么实际作用和好处的,不会影响人的生活。
D.黑格尔的《美学》,对文学创作与批评很难说有多少实用价值,但我们仍被他超凡的思想智慧震撼、博大的精神视域所吸引。
1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文学理论的功能的话题,但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文学理论的作用也会随之变化,理论界也需要反思总结。
C.文学发展史上不同流派的文学理论,都在自己学术范畴之内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D.有关文学理论价值的“有用”和“无用”的讨论,是一个亘古不变的无解的话题。
15.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白居易在谈到诗歌创作功能时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B.总书记说:“离开火热的社会实践。在恢宏的时代主旋律之外茕茕孑立、喃喃自语,只能被时代淘汰。”
C.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D.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
16.当下文学理论的功能正从文学现场和社会文化的中心领域逐渐被排挤至边缘地带。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17.如何理解文学理论功能的“无用”之“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第一单元 3.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代农学家耿荫楼进士出身,做过地方官,但更爱躬耕,__①__想让百姓吃饱肚子。他写过一本《国脉民天》的农书,书里有一节讲选种:“所种之物,或谷或豆等,即颗颗粒粒皆要仔细拣肥实光滑者,方堪作种用。则所长之苗,与所结之子,比所下之种更加饱满。”
耿荫楼认为挑选些好的种子,一定会结出丰满的果实,可是在实践中,即使选再好的种子,经过精心培育养护,到收获的时候过称,产量还是跟往年差不多。
很多人说耿荫楼的选种方法是徒劳,他自己也觉得这条路走不通,可他还是坚持在《国脉民天》里写上了自己的选种方法。用他的话说这是“无功不无功,徒劳也要劳”。
为什么徒劳也要劳呢?我猜想,耿荫楼是想告诉后人:这种看似科学、实质简单的方法,在他这一代已经试验过了并且失败了,今后有人想提高粮食单产,一定不要走他的老路,而是需要探索出更好的方法。果不其然,三百多年后,袁隆平、李登海等农学家在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后,__②__用科学的方法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终于__③__,圆了千百年来人们“吃饱”的梦。回看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耿荫楼的选种实践和他写的《国脉民天》没有徒劳。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案】 _①一心一意__②另辟蹊径__③梦想成真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 _引用。引用耿荫楼自己的话表现了他不在乎功名的高尚情操和务实求真的科学精神。__
3.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一个反问句,不能改变句意。
【答案】 _难道能说耿荫楼的选种实践和他写的《国脉民天》是徒劳的吗?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它的发展普及,__①__——当机器逐渐取代人力,劳动教育是否仍有必要?加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红”经济出现,对人们的劳动观产生了负面影响,成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思想阻力。
历史上生产工具的改进、技术方面的革新,都促使劳动出现新的形态。当前,__②__,使得部分繁重、危险的体力劳动可以交由智能机器来完成,同时,智能洗碗机、扫地机器人等也会逐步将我们从琐碎的家务中解放出来,才可以使人们拥有更多自由的时间,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虽然智能时代已经到来,__③__。智能机器的使用不意味着“以金钱换时间”的理念必然合理,也不意味着人将无法在劳动中获得幸福感与价值感。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过程将更具创新性,呼唤个体意识、批判性思维、想象力等脑力要素的参与。时代越进步,科技越发展,劳动教育就越应结合新时代劳动需求和形态变迁,打造数字时代劳动教育、劳动实践新样态。
4.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A.“我们胜利了!”队友们给还在病床上的消防队员凌杰送来了这个好消息。
B.县政府的工作人员给我们送来了过节物资,让我们吃上了热气腾腾的饭菜。
C.我们在研修期间聆听了专家的报告,感受很深,收获颇丰,感到不虚此行。
D.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共同守护美好健康家园。
【解析】 画线句中的“我们”,是泛指,指任何一个人。A项,“我们”指说话时的双方。B项,“我们”指具有特殊身份的一个群体:接受节日慰问的一群人。C项,“我们”指具有特殊身份的一个群体:聆听专家报告的一群人。D项,“我们”是泛指,指任何一个人。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 _①使人们对劳动教育产生质疑__②技术进步催生了许多智能劳动工具__③但劳动教育仍有必要__
6.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精神,坚决制止学校餐饮浪费行为,教育部研究制定了《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 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持续开展“光盘行动”,培养青少年勤俭节约的习惯。城市中小学校要在每个学段至少安排一次农业生产劳动,农村中小学校要因地制宜开展种植养殖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劳动体验,让学生切身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真正形成尊重劳动和爱惜食物的思想意识。
【答案】 _教育部制定《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__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方案》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继续开展“光盘行动”,城市中小学校要安排农业生产劳动,农村中小学校要开展种植养殖活动。__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近日,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承办的浙江省域品牌主题词意见征集活动面向社会正式启动。省域品牌是展现省域发展特色、提升省域影响力的重要载体,是推介宣传浙江、讲好浙江故事,集中展示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昂扬斗志和奋进姿态的重要举措。自去年8月以来,主办方已组织相关部门和各领域专家学者开展省域品牌主题词研究,经过反复讨论、比较、论证,提出三个浙江省域品牌主题词方案,分别是“诗画浙江·活力之窗”“诗画浙江·活力之邦”“诗画江南·活力浙江”。
作为浙江学子,现邀请你仿照材料示例,拟写一个省域品牌主题词,并说明理由。要求:突出浙江特点、时代特征,体现社会导向、文化内涵,语言简洁明快、朗朗上口,创意新颖。
【答案】 _示例:“数字浙江·未来之窗”。
理由:数字中国,乃至数字地球,是未来,不是梦。浙江在数字化转型中走在前列,要固先机、强未来。诗画浙江和诗画江南,更多地体现了地域等客观优势,不能很好地体现浙江的主观能效及未来展望。__
二、信息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一个社会制度是否科学、是否先进,主要看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效管用、是否得到人民拥护。”这句话理论内涵极其深刻,对于我们增强制度自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是否符合国情”,是最具根本意义的条件和标准。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社会主义制度是否符合中国国情,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我们的自信建立在对自己国情的深刻了解上,建立在自己真真切切的感受上,是有深厚实践基础的,故能有定力,故应坚定不移。
“是否有效管用”,直指制度的功能和作用。实践是检验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可取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好的检验,也是最具有说服力、最权威的检验。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中国之治”是我国制度优势的最佳证明,也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的现实根基。
“是否得到人民拥护”,是制度的价值体现,也是一种社会制度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效管用的最终评判标准。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这是资本主义所绝对不可能做到的。”我国之所以能够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就在于我们党在古老的东方大国建立起保证亿万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的制度。
(摘编自陈耀辉《我们的制度具有无穷力量》,
《人民日报》)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指出,当前,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条件,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的主体是具有一定思想认识的人。”一方面,人的正确思想从实践中来,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目的和归宿,同时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正确的实践,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实践。
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反对教条主义,强调一切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由此开辟出中国革命新道路。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反对照抄照搬、思想僵化,强调从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由此开辟出中国建设新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实践观点,逢山开路、遇河架桥,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必须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现实实践丰富多彩,不可能用整齐划一的理论和方案来套用和裁剪。同时,实践也是不断发展的,必然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概括提炼、总结推广。
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四个自信”,不是空泛的、抽象的,而是要贯彻到改革发展实践的各方面。比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则、有方法的,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该改的必须坚决改,但对有些不能改的,什么时候都坚决不改,等等。
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必须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如果没有发展,就脱离了时代和实践要求,生机就会停止,不能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也就谈不上坚持。因此,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近百年来,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创新理论成果,对引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发挥了巨大指导作用。
(摘编自戚义明《坚持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
《中国纪检监察报》)
材料三:
自中国的“普罗米修斯”们从遥远欧洲“盗来”思想火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程度就一直在深层次上决定着中国的发展节奏。而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达到了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完整准确的理解,促成了对中国国情及中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正确认识。在当年的时空背景下,正是真理标准大讨论所创设的这些条件的有机耦合,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阶段。
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持续思考中,在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贫穷”的持续探索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领这项伟大而崭新的事业,接续照亮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
“大锅饭”成了“大包干”,“以阶级斗争为纲”变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单一公有制转化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的大地上划出了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市场经济体系。凭借“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实践勇气,凭借“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智慧,改革开放实现了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回答了中国发展之问,回应了时代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现实命题。
(摘编自关铭闻《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念——
?纪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刊发四十周年》,
《光明日报》)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A.众所周知,“符合国情、有效管用、得到人民拥护”是衡量社会制度科学、先进的重要指标。
B.作为我国制度优势的最佳证明,“中国之治”不仅符合我国的国情,还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
C.邓小平认为,我们的制度只要持续地从世界各国吸收进步因素,就可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
D.在马克思主义理念里,那些具备一定思想认识的人一定能成为实践全部社会生活本质的主体。
【解析】 A项,“众所周知”错误,有失偏颇,根据材料一,“衡量一个社会制度是否科学、是否先进,主要看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效管用、是否得到人民拥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说明并非所有人都具有这样的理论认识高度。C项,“只要……就……”错误,为充分条件复句,材料一原文为“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判断过于绝对。D项,“那些具备一定思想认识的人一定能成为……的主体”错误,材料二说的是“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的主体是具有一定思想认识的人。’”表述不当,逻辑混乱。
9.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我们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
B.革命年代的毛泽东、改革开放之初的邓小平各自开辟了中国的新道路,共同原因是都强调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C.中国的发展节奏不仅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程度。
D.改革开放实现了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的相互促进,是新时代潮流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的具体表现之一。
【解析】 “中国的发展节奏……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程度”错误,主客颠倒,根据材料三可知,应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程度就一直在深层次上决定着中国的发展节奏”。
10.下列说法中,不能用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C )
A.我们学习理论知识,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离开了实践,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了实践,理论就成了自说自话的空洞说教。
B.我们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又要激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一时拿不准、看不清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要允许基层群众大胆闯、大胆试。
C.人类必须依赖于自然界才能生存和发展,但自然界的天然状态并不完全适合于人,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D.我们一方面要坚持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坚持发展的眼光,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解析】 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的辩证统一。C项,说的是人类通过实践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突出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意义,没有体现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二者的辩证统一,无法支撑材料二的观点。
11.请简要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方面的相同点。
【答案】 _①在论点的提出上,都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②在论证结构上,都采用了总分式论证结构,分述部分又采用并列式结构展开,思路清晰,结构严谨。③在论证方法上,都运用了引用论证。④在论证语言上,都表现出准确严密的特点。__
12.这三则材料均探讨了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其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答案】 _①材料一侧重用有深厚实践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探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制度理论的深刻性;②材料二侧重探讨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应该坚持的四个原则;③材料三重点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程度对中国的发展节奏和对中国国情、所处历史阶段的认识方面的意义。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材料一:
文学理论研究是文艺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明确自身的时代定位、价值取向、发展愿景和社会期许,主动担负和履行实现伟大事业的历史使命,发挥自身的理论功能。然而,在当代中国文化图景和生活语境中,相较于20世纪90年代,我们发现,当下文学理论的学科功能、学术功能、社会文化功能正从文学现场和社会文化的中心领域逐渐被排挤至边缘地带。当下文学理论不再是最富时代性、能指性、影响力的公共话语,不再是文学舞台与文化剧场的主角,当下文学理论的引领作用严重衰退。在时代的社会文化境况与现场里,文学理论与文学生活相遇时,或遭文学生活回避、无视、拒绝,无法照面生活、认知生活、阐释生活、言说生活,更得不到文学生活的尊重、信任与接纳。文学生活对文学理论缺乏自觉认同和主动征用,文学理论远离文学生活,逐渐丧失了理论的社会实践性,而这正是当代文学理论功能退化的根源。
文学创作、欣赏的生活现场缺乏对文学理论的需求,文学实践与文学理论之间需求侧关系坍塌。在这种坍塌的结构中,一些文学理论采取“场外征用”的方式,借助当代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宗教学、传播学等非文学话语,在没有完成场外理论向文学实践转场的情况下,强制阐释文学创作、欣赏,无力或拒绝深入文学文本和文学活动,罔顾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特异性,从而导致文学实践与文学理论之间的供给侧关系变异。
(摘选自张政文、陈龙《当下文学理论的
功能退化与修复》)
材料二:
文学理论的功能,当然不只在于“有用”,按海德格尔的看法,理论的“上手性”还在于“有益”。人类的许多追求、研究与探索,其实都是没什么用的,既无关人类的衣食住行,也不影响工农业生产。如人们常为体育运动员赢得了世界冠军而大喝其彩,但跑得快、跳得高、多进了几个球,有什么用?与之相关的体育竞技理论,又有什么用?在人文社科领域,诸如“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之类的哲学理论,“社会历史的本体是什么”之类的史学理论,有什么用?即如自然科学界的“大爆炸”宇宙理论,也难说有什么用。被誉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哥德巴赫猜想,至少目前也还不清楚即使证明了会有什么用。
但这类理论之“无用”,不等于“无益”。这“益”主要不是体现在物质生产领域,而是人类的精神活动领域,如可以满足如同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所说的人类的“求知”本性,能够拓展人类的思维空间、想象空间及整个精神活动空间,有助于提升人的胸襟、视野、创造力与整体素质。这类“益”,或可谓“虚用”,抑或即老庄哲学中所说的“无用”之“用”。
我们的文学理论,同样存在“无用”之“用”的一面。如黑格尔在《美学》中,从历史发展角度,依据理念与形象之间的关系,概括论述了象征、古典与浪漫三种文艺形态。他认为喜剧是能够显示永恒正义胜利的艺术顶峰,到了这个顶峰,“喜剧就马上导致一般艺术的解体”。这类基于预设的绝对理念得出的见解,对于文学创作与批评来说,虽难说有多少实用价值,但我们仍会为黑格尔超凡的思想智慧所震撼,为其博大的精神视域所吸引,并为从中见识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维方法,明白了什么叫思想创造而欣慰。加拿大文学理论家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认为:“伟大的经典作品仿佛存在一种总的趋势,要回归到原始形态去”“文学原来是一种重构的神话体系”,并据此总结出启示、天真类比、自然与理性类比、经验类比、魔幻等五大意象群,喜剧、传奇、悲剧、讽刺四种神话模式,以及与四种模式相对应的一年四季、一天四时之类原型。这类看法,虽觉虚玄,“有用”性也值得怀疑,但却令人大开眼界,会使人领略到文学的另一种奥妙与魅力,会在激活人的思维,使人沉浸在对原始初民淳朴生活想象的同时,加深对天地自然、人性、人类心理与文学生成、文学活动之间关系的理解。正如美国批评家魏伯·司各特所评价的:“人类学模式的文学旨在使我们恢复全部的人性,重视人性中一切原始的因素”“人类学模式的文学使我们再次成为初民的一员,而原型批评就在于从文学中发现这种初民身份的表演”。
黑格尔、弗莱的这样一类揭示了文学世界的奥妙、构建了新颖知识体系的理论,虽不一定直接有用于人类的文学活动,但本身就是独特的文化创造、思想创造,具有拓展人类的精神空间、丰富我们对文学的认知、活跃我们的思维、丰富我们的文化人格之类“无用”之“用”。
(摘选自杨守森《文学理论的功能与指向》)
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伟大事业中,作为文艺事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的文学理论研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理论功能。
B.文学理论功能作用的发挥,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相较于20世纪90年代,文学理论功能的地位逐渐受到了排挤。
C.就像人类的许多追求、研究与探索一样,文学理论的研究对人类来说也是没什么实际作用和好处的,不会影响人的生活。
D.黑格尔的《美学》,对文学创作与批评很难说有多少实用价值,但我们仍被他超凡的思想智慧震撼、博大的精神视域所吸引。
【解析】 C项,“文学理论的研究对人类来说也是没什么实际作用和好处的,不会影响人的生活”错误。材料一“文学理论研究是文艺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二“但这类理论之‘无用’,不等于‘无益’。这‘益’主要不是体现在物质生产领域,而是人类的精神活动领域”“这类‘益’,或可谓‘虚用’,……”“我们的文学理论,同样存在‘无用’之‘用’的一面”,分析两则材料可知文学理论研究不是没有实际的作用,而是“有益”的“无用”之“用”,对人类意义重大。
1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文学理论的功能的话题,但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文学理论的作用也会随之变化,理论界也需要反思总结。
C.文学发展史上不同流派的文学理论,都在自己学术范畴之内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D.有关文学理论价值的“有用”和“无用”的讨论,是一个亘古不变的无解的话题。
【解析】 D项,“无解的话题”曲解文意。材料一“然而,在当代中国文化图景和生活语境中,相较于20世纪90年代,我们发现,当下文学理论的学科功能、学术功能、社会文化功能正从文学现场和社会文化的中心领域逐渐被排挤至边缘地带”和材料二“黑格尔、弗莱的这样一类揭示了文学世界的奥妙、构建了新颖知识体系的理论,虽不一定直接有用于人类的文学活动,但本身就是独特的文化创造、思想创造,具有拓展人类的精神空间、丰富我们对文学的认知、活跃我们的思维、丰富我们的文化人格之类‘无用’之‘用’”,可知不是无解,而答案一直是确定的“有益”的“无用”之“用”。
15.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C )
A.白居易在谈到诗歌创作功能时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B.总书记说:“离开火热的社会实践。在恢宏的时代主旋律之外茕茕孑立、喃喃自语,只能被时代淘汰。”
C.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D.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
【解析】 材料一的观点是:当下文学理论的功能正从文学现场和社会文化的中心领域逐渐被排挤至边缘地带,原因是文学生活和文学理论相互疏离,无法相辅相成地促进文学的发展。A项,选项表达了文学创作要关注现实、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不太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B项,选项表达了创作要立足现实生活,直面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太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C项,选项表达了文与质的统一,又是文和质的搭配适宜,这里的文与质可以理解为“文学生活和文学理论”。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D项,选项表达了《诗经》的社会价值,孔子教诲弟子要学《诗》,并向弟子提出学《诗》的重要意义。不太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
16.当下文学理论的功能正从文学现场和社会文化的中心领域逐渐被排挤至边缘地带。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答案】 _①表现:当下文学理论与时代的文学生活隔膜、关系疏离。②原因:文学理论无法贴近文学实践活动,文学生活对文学理论缺乏认同。③结果:当下文学理论引领文学创作的作用严重衰退,两者关系坍塌。__
17.如何理解文学理论功能的“无用”之“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_①文学理论功能的“用”是对人类的精神活动领域“有益”。②材料二结合两位文学理论家的思想成果说明这种“有益”的具体方面:黑格尔让我们见识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维方法,让我们为明白了什么叫思想创造而欣慰;弗莱看似玄妙的理论诠释了文学生成与自然、先民和人类深层心理的关系。③总结:“有益”就是构建了新颖的知识体系,活跃了人类的思维,拓展了人类的精神空间,让人类的精神发展更有力量,更深邃而长久。__第一单元 4.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梁晓声散文新作《小人物走过大时代》既记载着作者的经历、思索与感悟,也记录着__①__的苦辣酸甜、欢乐与哀愁、执着与无奈。这些不起眼的小人物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最能触动我们的心弦。毕竟,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的、平凡的。
弥漫在字里行间的他深情回忆自己的父母、兄长、友人的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友情格外令人动容。生活的磨难造就了他的悲悯情怀,使他对脚下的土地和身边的同胞一往情深。他笔下的小人物撑起屋檐之下一方烟火,作为叙事主体始终在场的“我”,总是充满善意的力量,__②__的情怀和无可奈何的惆怅相交织,形成一种充沛的情感直抵人心。
他与这些善良而温顺的“小人物”们,同呼吸、共命运,领略生活的摇曳多姿,感悟生命的悠远和辽阔。( );他以一个哲人的深刻,于见微知著中,洞悉着时代的风云变幻,叙说着心中永远不变的家国故事。这种__③__的叙写,正是梁晓声“讴歌时代、讴歌人民”创作初心的有力彰显。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结合文段内容,参照画横线句子的结构形式,为文中括号处写一个句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一般来说,生活中的丑不但会引起人们的厌恶、不快、难受等否定性的情感反应,__①__,如锵锅铿锯的噪音十分刺耳,斑驳陆离的色彩令人目眩,死缠烂打的蟑螂常常惹得人跟着它一起手舞足蹈……对于这些极端丑的对象,人们避之犹恐不及,当然不会津津有味地欣赏它、品味它。这是因为丑作为审美活动中的负价值,是同人的本质力量所追求的目标背道而驰的。
但是,__②__,这是由艺术创作的特性决定的。艺术创作,是艺术家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审美感悟与评价,借助审美意象的形式表现出来。艺术家通过观察、研究、分析,深刻地认识到生活丑的本质及其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意义,明确了美与丑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通过以丑衬美、化丑为美,__③__。比如影片《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加西莫多身上就有一种强烈的反差——外表丑陋怪异但内心善良。当然,有时候一些孩童无法看透这种方法,往往将现实与艺术混为一谈。表演艺术家李明启老师曾因饰演的反派“容嬤嬷”太“坏”了而被小区的孩子追着骂。
4.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东风二月暖洋洋,江南处处蚕桑忙。
B.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C.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假设思维,就是针对某一话题进行假设描述或假设推理的一种思维方式。比如下面这段文字:
既然霍布斯认为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我们就要问:野蛮人是否也是一个强壮的孩子?如果我们承认他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如果这个人强壮的时候也像他柔弱的时候那样依赖他人,那么,什么过分的事他干不出来呢?他的母亲如果不及时喂他奶,他就会打她;如果他觉得他的弟弟招他讨厌,他就会掐死他;如果别人碰撞了他或打扰了他,他就会咬别人的腿。
(摘自卢梭《怜悯是人的天性》)
请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写一段文字。要求:(1)所写文字能运用这种思维方式;(2)主题突出、文意完整;(3)字数为50—80字(含标点符号)。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种“信”,是一诺千金、兑现承诺,更是对铮铮誓言的一生坚守。在诚实守信模范名单中,我们看到了一生为烈士守陵的徐振明,他用坚守履行承诺。我们要像他们一样,诚实守信,言必行,行必果,做一颗闪亮的“螺丝钉”。在孝老爱亲模范名单中,我们看到了带着瘫痪妈妈上大学的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刘羲檬,用柔弱的双肩为母亲和家庭撑起一片天;我们看到了河北衡水退役军人张志旺,卖掉房产为母亲治病,无微不至地照顾瘫痪在床多年的哥嫂……我们要像他们一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自己的善念,展现自己的善良,书写自己的善行。我们要自觉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蔚然成风。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二、信息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
材料一:
儒家推崇的道德至善蕴含着中华民族对幸福问题的深刻思考。“孔颜之乐”是一种克己向善、安贫乐道的德性幸福观,孔子旗帜鲜明地主张“贫且乐”的德性幸福,获得幸福生活的首要标志就是德性的完满,反对世俗的物质幸福,也就是强调道德境界的提升与精神境界的升华,将幸福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级。孟子的道德哲学力图建构的是一个以血缘亲情为纽带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进一步追求个体向善的道德人格境界,进而实现“天人合一”的终极幸福。孟子提出“君子三乐”是对孔子的德性幸福观的创新与发展。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孟子提出的君子三乐,从自身的品行、家庭的美满以及对社会的贡献三个维度道出了人生幸福之真谛。
孟子毅然将“父母俱存,兄弟无故”视为君子一乐,旗帜鲜明地将家庭幸福纳入到幸福观的范畴,把“孝悌”视为幸福起点,使幸福从虚幻世界拉向现实生活,使得每一个人都具备追求幸福的权利与能力。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儒家德性幸福观,也使得儒家幸福观更加贴近实际,走近生活。孟子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幸福视为幸福之源,使得孟子幸福观具有平民化的特点,但孟子的幸福绝非仅仅包含功利幸福,其幸福的实质为精神的自由、道德境界的提升,因而又具有道德超越性。
孟子二乐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天人合一之乐,道出了天与人的紧密关系,天道与人道的互通,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蕴。孟子“天人合一”之乐主要是对道德问题进行考察,是道德完满后与天地合为一体的精神自由。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孟子·离娄下》)君子必怀有一颗赤子之心,不为外物叨扰,犹如婴孩一样单纯洁净,具备天真淳朴的本性。“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孟子认为人人具有善良本心,即恻隐之心、羞愧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心乃仁义礼智之端,犹如人之四体,甚为关键。人人都有道德需要,道德需要得到满足,内心会产生获得感、满足感,孟子将这种内心的愉快情感称作“乐”。孟子又曰:“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孟子道德哲学的至高境界就是“天”,而“万物皆备”体现的就是一种天地境界,人对幸福的追求超越了世俗的限制,通晓万事万物之本性,实现人精神的自由自觉。“诚”乃立身之本,处世之道,在“万物皆备”的基础上,反躬自省诚实守信,达到至诚境界,是人生一大乐事。人与天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性,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孟子看来“心”“性”“天”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尽心方能知性,知性即可知天。人之本心根源于人之本性,不断挖掘内在的恻隐、羞愧、辞让、是非四心,就会了解人的善良本性,而人心中的善即为天道,“养浩然之气”进而实现“天人合一”之道德境界。
《孟子》一书中多次出现“教”字,并将育才视为君子第三乐,这是从社会幸福的角度出发的“教育之乐”。孟子为何将育才视为君子一大乐事?这就需要从孟子对于教育的理解角度出发来考察这一问题,君子自身可以节制欲望,躬行道德实践,进而获得幸福。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但怎样将仁爱之心惠及更多人呢?唯有通过教育这一途径。“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孟子·尽心下》)对于前来求学者不拒绝,怀着一颗广育英才之心去从事教育事业,培育贤德人才。“则斯道之传得之者众”,君子之间相互切磋交流,传播“善端”思想的过程也可称之为教育。“而天下后世无不被其泽矣”,圣人先贤思想、主张广为流传,也是人生一大乐事。育才之乐是对儒家德性幸福的创新与发展,为当今社会人们追求幸福生活提供了指引。
(摘编自孙汇鑫 张方玉《从“孔颜之乐”到“君子
三乐”:儒家德性幸福的现代生活化启示》)
材料二:
中国哲学要求为生命、生存、生活而积极活动,要求在这活动中保持人际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作为环境的外在自然的和谐,与作为身体、情欲的内在自然的和谐)。因之,要求在现实的世俗生活中取得精神的平宁和幸福亦即“中庸”,就成为基本要点。实际上,它乃是一种体用不二、灵肉合一,既具有理性内容又保持感性形式的审美境界,而不是理性与感性二分、体(神)用(现象界)割离、灵肉对立的宗教境界。审美而不是宗教,成为中国哲学的最高目标。
“乐”在中国哲学中正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成果和表现。就“天”来说,它是“生生”,是“天行健”。就人遵循这种“天道”说,它是孟子和《中庸》讲的“诚”,“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而“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它所指向的最高境界即是主观心理上的“天人合一”,到这境界,人与整个宇宙自然合一,即所谓尽性知天、穷神达化,从而得到最大快乐的人生极致。可见整个极致并非宗教性的而毋宁是审美性的。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颜之乐”超越了世俗物质层面的幸福,其道德至善的理念将中华民族的幸福观升华至道德和精神的崇高境界。
B.“孔颜之乐”强调克己向善、安贫乐道;“君子三乐”起于家庭幸福,不再关注虚幻世界的幸福,更贴近生活。
C.孟子之所以提出育才之乐,是因为他认为教育是将个人的仁爱之心、圣人先贤的思想主张广为传播的唯一途径。
D.无论“孔颜之乐”或“君子三乐”,都以现实中世俗生活的精神平宁为基点,以体用合一的审美境界为最高目标。
9.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提出的“君子三乐”贵在以血缘亲情为纽带,从自身、家庭和社会三个维度构建了社会伦理道德体系。
B.孟子秉持平民化幸福观,所以将家庭的“孝悌”看作幸福的起点,以让每个人拥有追求幸福的权力和能力。
C.孟子以人之本性为源,以人心之善为天道,向往“心”“性”“天”内在的一致性,这种境界是人生极致。
D.中国哲学的“乐”强调天道生生不息和人至诚至信的自然合一,孕育了主观心理上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10.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与儒家德性幸福观有差别的一项是( )
A.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B.仁道莫先于亲亲,推其余,“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而况故旧乎?
C.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
D.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11.相较“孔颜之乐”,孟子提出的“君子三乐”在德性幸福的对象和内容两方面有哪些开拓?请依据文本,简要概括。
12.李大钊说:“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请结合材料,说说你对李大钊提倡的青年之“乐”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材料一:
李梦阳的边塞诗记录了西北乃至整个北方的边政、生活和一些重要历史事件。他在西北生活多年,多次参与处理边务,他的边塞诗作表达了他对边务的观点和对边民的深切同情,具有较为鲜明的“史诗”特征。
明中期边患日重,而自明初以来建立的军事制度日益败坏,将官贪腐横行、军纪涣散,这又使得边疆形势进一步恶化。有感于此,李梦阳在诗作中对边政的积弊多有揭露。《诸将八首》就集中对将官的问题一一指摘。《其一》指出明军将领指挥呆板,“胶柱谈兵”,徒有武勇,终至丧师辱国。《其五》指出军爵世袭之病。诗人认为世袭制度下,将领虽众,但多是靠祖荫得官的纨绔之辈。《其七》讥刺了伪造军功致使奸佞之人升官晋爵的现象。
李梦阳对边务弊政的揭露,归根结底是为了安定边疆。除扫除积弊外,安边最直接的方法当然是派遣良将守边,因此,李梦阳在边塞诗中也借名将之典,积极建言,如《秋怀·其二》先对故乡庆阳的悠久历史和壮美山川表达了赞美,尾联却笔锋一转,指出西北边患严重,期盼有郭子仪一般的良将来守边。李梦阳希望明廷能知人善任,对才华出众的将领,能够效法前朝,不循常规,大胆起用。《其六》借东汉末年白马将军公孙瓒之典,盼望有良将早日破敌,扫灭流寇。另外,他在《秋望》《李广》等诗作中也反复表达了这一愿望。
同时,李梦阳也深知单靠武力难以彻底平定边患,因此,他还提出要师法前人,善用和议之策。如《诸将八首·其八》云:“安得即时寻魏绛,务农休甲报皇天。”李梦阳借用典故,希望明廷能借鉴历史,并期盼出现有能力主持和戎政策的将领,使边民脱离征战之苦。与此相对,他对边将错误执行和戎政策带来严重后果的行为也给予了批评。《秋怀·其五》诗云:“胡奴本意慕华风,将校和戎反剧戎。”
因为具备史家的品格,李梦阳在一些边疆事务上也表现出高于一般士大夫的眼光。如对明武宗亲征一事,大臣多视之为鲁莽举动并反复劝止,而李梦阳通过《圣节闻驾出塞(二首)》,在一定程度上对明武宗的亲征表达了支持。《其一》描写了满朝文武和外国使臣在京城翘首期盼武宗回朝的情形。诗中借周穆王西征犬戎之典而反其义,表达了对武宗早日奏捷归来的期盼之情。《其二》诗云:“万乘时巡万寿临,銮舆漠漠碛沙深。非忘殿阙呼嵩日,应系单于款塞心。”既表达了对皇舆亲履险地的担忧,也对武宗的亲征表示理解。“是后岁犯边,然不敢大入”(《明史·鞑靼传》),也用事实证明武宗亲征的重要意义。
可以说,在戍边生活的描写方面,李梦阳的一些诗作不让盛唐名家。这固然是由于他出众的诗才,但更重要的是诗笔中所饱含的深情。多年在西北的生活经历,使李梦阳对边地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非常了解,而他在用诗歌记录、反映这些生活时,除了真实地描述之外,还在字里行间渗入了深切的同情,从而让他的边塞诗具有了动人的力量。这也说明李梦阳的边塞诗不仅是从诗歌的题材、手法上向杜诗(杜甫的诗)及其他盛唐诗作学习,更是在内蕴上继承了杜诗悲悯、忧民的精神。
(摘编自李锋《李梦阳边塞诗的“诗史”特征》)
材料二:
唐代边塞诗在中国诗歌史上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峰。边塞诗内容丰富,边疆雄奇壮阔的景色、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慷慨从军的英雄气概、传奇色彩的军旅生活、立志保卫边疆的历史变化等,构成了唐代边塞诗的雄奇壮美。唐代边塞诗以丰富的思想内容、多样的艺术手法,展现出唐代边塞战争、边塞生活、边塞风光和边地风情,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睦友好的民族关系,雄浑奇异的风物民情,将边塞诗的创作推向了高峰,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唐王朝建立之初,北方的突厥、西方的吐蕃经常侵入、骚扰边疆。杨炯的《从军行》体现的以挽救国家危难为己任的报国理想和不惜牺牲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代表初唐边塞诗的最高境界。王维的《少年行》四首,刻画了一位甘赴国难、武艺高强、舍生忘死,充满爱国情与英雄气的游侠少年的形象。卢照邻在《上之回》中主张立足于民族和睦,停止边境上的民族战争,化干戈为玉帛,让边塞上的各族人民能分享和平欢乐的太平盛世。在李益的《过五原胡儿饮马泉》诗中,边疆奇风异物,壮伟奇丽的风光景色,多民族聚居的风俗民情都给诗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总之,爱国主义豪情是唐代的边塞诗的基调,围绕这一基本主题,又有多方面的开拓,赞美边疆雄奇瑰丽的风光,描写边塞多民族聚居地的民俗风情,讴歌各民族间和睦友好的生活,以高昂乐观的时代精神,积极进取的豪迈气概,谱写出唐代诗坛最辉煌壮丽的诗篇。这些震撼古今吟诵不绝的沙场名篇,闪烁着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矢志不渝的报国情怀,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着极大的鞭策力和凝聚力。
(摘编自王晶晶《唐代边塞诗的雄奇壮美》)
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梦阳的边塞诗对将官贪腐横行军纪涣散等边政积弊的无情揭露,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安定边疆。
B.李梦阳的一些边塞诗不仅描写了戍边的生活,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如起用良将、善用和议之策等。
C.李梦阳的边塞诗真实反映了边塞人民的悲苦状况,渗入了对人民的同情,这使他的边塞诗具有动人的力量。
D.材料一先提出李梦阳的边塞诗具有“史诗”特征,然后从四个角度进行阐述,这四个方面层层递进,最后归结论点。
1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梦阳是明代最有影响力的诗人、史学家,他的边塞诗记录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
B.李梦阳边塞诗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典,这在《秋怀》《诸将八首》等作品中可见一斑。
C.李梦阳通过诗歌对明武宗的亲征表达了支持,也用事实证明武宗亲征的重要意义。
D.唐代的边塞诗,反映现实的同时充满豪情,而李梦阳的边塞诗主要倾向是现实主义。
15.下列李梦阳的诗句中,不能体现他继承杜甫诗悲悯忧民精神的一项是( )
A.昨当统管来,宰剥充盘飧。
B.分散倏老丑,孤游江湘阿。
C.贺兰山下战,昨日几人归。
D.壮丁战尽死,次选中男行。
16.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被认为是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请结合材料二,说说此诗被列为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的原因。
17.材料一说:“在戍边生活的描写方面,李梦阳的一些诗作不让盛唐名家。”材料二却说:“唐代边塞诗在中国诗歌史上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峰。”这两种观点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第一单元 4.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梁晓声散文新作《小人物走过大时代》既记载着作者的经历、思索与感悟,也记录着__①__的苦辣酸甜、欢乐与哀愁、执着与无奈。这些不起眼的小人物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最能触动我们的心弦。毕竟,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的、平凡的。
弥漫在字里行间的他深情回忆自己的父母、兄长、友人的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友情格外令人动容。生活的磨难造就了他的悲悯情怀,使他对脚下的土地和身边的同胞一往情深。他笔下的小人物撑起屋檐之下一方烟火,作为叙事主体始终在场的“我”,总是充满善意的力量,__②__的情怀和无可奈何的惆怅相交织,形成一种充沛的情感直抵人心。
他与这些善良而温顺的“小人物”们,同呼吸、共命运,领略生活的摇曳多姿,感悟生命的悠远和辽阔。( );他以一个哲人的深刻,于见微知著中,洞悉着时代的风云变幻,叙说着心中永远不变的家国故事。这种__③__的叙写,正是梁晓声“讴歌时代、讴歌人民”创作初心的有力彰显。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案】 _①芸芸众生__②悲天悯人__③小中见大__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 _他深情回忆自己的父母、兄长、友人,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格外令人动容。__
3.结合文段内容,参照画横线句子的结构形式,为文中括号处写一个句子。
【答案】 _他以一个文人的敏锐,于同频共振中,用心捕捉着他们的一颦一笑,用情关注着他们的喜怒哀乐。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一般来说,生活中的丑不但会引起人们的厌恶、不快、难受等否定性的情感反应,__①__,如锵锅铿锯的噪音十分刺耳,斑驳陆离的色彩令人目眩,死缠烂打的蟑螂常常惹得人跟着它一起手舞足蹈……对于这些极端丑的对象,人们避之犹恐不及,当然不会津津有味地欣赏它、品味它。这是因为丑作为审美活动中的负价值,是同人的本质力量所追求的目标背道而驰的。
但是,__②__,这是由艺术创作的特性决定的。艺术创作,是艺术家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审美感悟与评价,借助审美意象的形式表现出来。艺术家通过观察、研究、分析,深刻地认识到生活丑的本质及其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意义,明确了美与丑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通过以丑衬美、化丑为美,__③__。比如影片《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加西莫多身上就有一种强烈的反差——外表丑陋怪异但内心善良。当然,有时候一些孩童无法看透这种方法,往往将现实与艺术混为一谈。表演艺术家李明启老师曾因饰演的反派“容嬤嬷”太“坏”了而被小区的孩子追着骂。
4.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A.东风二月暖洋洋,江南处处蚕桑忙。
B.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C.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解析】 画波浪线的句子赋予蟑螂以人的状态,“死缠烂打”是拟人。A项,使用的叠词,如“洋洋”“处处”。B项,使用“鸿雁传书”等典故写出相见之难,用典;鸿雁、光、跃、文,都只是常规描写,没有其他修辞。C项,“金戈铁马”指代军队,借代;气吞“万里”,夸张;“如虎”,比喻。D项,诗人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将敬亭山人格化,拟人。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 _①甚至还会引起生理反应__②生活丑可以化为艺术美__③艺术价值更能被彰显(“美”的艺术价值往往更能彰显)__
6.假设思维,就是针对某一话题进行假设描述或假设推理的一种思维方式。比如下面这段文字:
既然霍布斯认为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我们就要问:野蛮人是否也是一个强壮的孩子?如果我们承认他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如果这个人强壮的时候也像他柔弱的时候那样依赖他人,那么,什么过分的事他干不出来呢?他的母亲如果不及时喂他奶,他就会打她;如果他觉得他的弟弟招他讨厌,他就会掐死他;如果别人碰撞了他或打扰了他,他就会咬别人的腿。
(摘自卢梭《怜悯是人的天性》)
请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写一段文字。要求:(1)所写文字能运用这种思维方式;(2)主题突出、文意完整;(3)字数为50—80字(含标点符号)。
【答案】 _如果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就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不能实现自立自强,我们就还会回到当初那种落后挨打的局面,我们的人民就永远不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__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种“信”,是一诺千金、兑现承诺,更是对铮铮誓言的一生坚守。在诚实守信模范名单中,我们看到了一生为烈士守陵的徐振明,他用坚守履行承诺。我们要像他们一样,诚实守信,言必行,行必果,做一颗闪亮的“螺丝钉”。在孝老爱亲模范名单中,我们看到了带着瘫痪妈妈上大学的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刘羲檬,用柔弱的双肩为母亲和家庭撑起一片天;我们看到了河北衡水退役军人张志旺,卖掉房产为母亲治病,无微不至地照顾瘫痪在床多年的哥嫂……我们要像他们一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自己的善念,展现自己的善良,书写自己的善行。我们要自觉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蔚然成风。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案】 _①“坚定自己的善念,展现自己的善良,书写自己的善行”,三个分句结构相似,句式一致,构成排比。②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言的气势。③表达了作者对学习全国道德模范的思考和认识,也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和景仰之情。__
二、信息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
材料一:
儒家推崇的道德至善蕴含着中华民族对幸福问题的深刻思考。“孔颜之乐”是一种克己向善、安贫乐道的德性幸福观,孔子旗帜鲜明地主张“贫且乐”的德性幸福,获得幸福生活的首要标志就是德性的完满,反对世俗的物质幸福,也就是强调道德境界的提升与精神境界的升华,将幸福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级。孟子的道德哲学力图建构的是一个以血缘亲情为纽带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进一步追求个体向善的道德人格境界,进而实现“天人合一”的终极幸福。孟子提出“君子三乐”是对孔子的德性幸福观的创新与发展。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孟子提出的君子三乐,从自身的品行、家庭的美满以及对社会的贡献三个维度道出了人生幸福之真谛。
孟子毅然将“父母俱存,兄弟无故”视为君子一乐,旗帜鲜明地将家庭幸福纳入到幸福观的范畴,把“孝悌”视为幸福起点,使幸福从虚幻世界拉向现实生活,使得每一个人都具备追求幸福的权利与能力。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儒家德性幸福观,也使得儒家幸福观更加贴近实际,走近生活。孟子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幸福视为幸福之源,使得孟子幸福观具有平民化的特点,但孟子的幸福绝非仅仅包含功利幸福,其幸福的实质为精神的自由、道德境界的提升,因而又具有道德超越性。
孟子二乐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天人合一之乐,道出了天与人的紧密关系,天道与人道的互通,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蕴。孟子“天人合一”之乐主要是对道德问题进行考察,是道德完满后与天地合为一体的精神自由。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孟子·离娄下》)君子必怀有一颗赤子之心,不为外物叨扰,犹如婴孩一样单纯洁净,具备天真淳朴的本性。“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孟子认为人人具有善良本心,即恻隐之心、羞愧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心乃仁义礼智之端,犹如人之四体,甚为关键。人人都有道德需要,道德需要得到满足,内心会产生获得感、满足感,孟子将这种内心的愉快情感称作“乐”。孟子又曰:“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孟子道德哲学的至高境界就是“天”,而“万物皆备”体现的就是一种天地境界,人对幸福的追求超越了世俗的限制,通晓万事万物之本性,实现人精神的自由自觉。“诚”乃立身之本,处世之道,在“万物皆备”的基础上,反躬自省诚实守信,达到至诚境界,是人生一大乐事。人与天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性,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孟子看来“心”“性”“天”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尽心方能知性,知性即可知天。人之本心根源于人之本性,不断挖掘内在的恻隐、羞愧、辞让、是非四心,就会了解人的善良本性,而人心中的善即为天道,“养浩然之气”进而实现“天人合一”之道德境界。
《孟子》一书中多次出现“教”字,并将育才视为君子第三乐,这是从社会幸福的角度出发的“教育之乐”。孟子为何将育才视为君子一大乐事?这就需要从孟子对于教育的理解角度出发来考察这一问题,君子自身可以节制欲望,躬行道德实践,进而获得幸福。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但怎样将仁爱之心惠及更多人呢?唯有通过教育这一途径。“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孟子·尽心下》)对于前来求学者不拒绝,怀着一颗广育英才之心去从事教育事业,培育贤德人才。“则斯道之传得之者众”,君子之间相互切磋交流,传播“善端”思想的过程也可称之为教育。“而天下后世无不被其泽矣”,圣人先贤思想、主张广为流传,也是人生一大乐事。育才之乐是对儒家德性幸福的创新与发展,为当今社会人们追求幸福生活提供了指引。
(摘编自孙汇鑫 张方玉《从“孔颜之乐”到“君子
三乐”:儒家德性幸福的现代生活化启示》)
材料二:
中国哲学要求为生命、生存、生活而积极活动,要求在这活动中保持人际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作为环境的外在自然的和谐,与作为身体、情欲的内在自然的和谐)。因之,要求在现实的世俗生活中取得精神的平宁和幸福亦即“中庸”,就成为基本要点。实际上,它乃是一种体用不二、灵肉合一,既具有理性内容又保持感性形式的审美境界,而不是理性与感性二分、体(神)用(现象界)割离、灵肉对立的宗教境界。审美而不是宗教,成为中国哲学的最高目标。
“乐”在中国哲学中正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成果和表现。就“天”来说,它是“生生”,是“天行健”。就人遵循这种“天道”说,它是孟子和《中庸》讲的“诚”,“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而“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它所指向的最高境界即是主观心理上的“天人合一”,到这境界,人与整个宇宙自然合一,即所谓尽性知天、穷神达化,从而得到最大快乐的人生极致。可见整个极致并非宗教性的而毋宁是审美性的。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孔颜之乐”超越了世俗物质层面的幸福,其道德至善的理念将中华民族的幸福观升华至道德和精神的崇高境界。
B.“孔颜之乐”强调克己向善、安贫乐道;“君子三乐”起于家庭幸福,不再关注虚幻世界的幸福,更贴近生活。
C.孟子之所以提出育才之乐,是因为他认为教育是将个人的仁爱之心、圣人先贤的思想主张广为传播的唯一途径。
D.无论“孔颜之乐”或“君子三乐”,都以现实中世俗生活的精神平宁为基点,以体用合一的审美境界为最高目标。
【解析】 B项,“不再关注虚幻世界的幸福”错误。据原文第二段“孟子毅然将‘父母俱存,兄弟无故’视为君子一乐,旗帜鲜明地将家庭幸福纳入到幸福观的范畴,把‘孝悌’视为幸福起点,使幸福从虚幻世界拉向现实生活,使得每一个人都具备追求幸福的权利与能力。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儒家德性幸福观,也使得儒家幸福观更加贴近实际,走近生活”,原文只是说“使幸福从虚幻世界拉向现实生活”,但并没有说不再关注虚幻世界的幸福。
9.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C )
A.孟子提出的“君子三乐”贵在以血缘亲情为纽带,从自身、家庭和社会三个维度构建了社会伦理道德体系。
B.孟子秉持平民化幸福观,所以将家庭的“孝悌”看作幸福的起点,以让每个人拥有追求幸福的权力和能力。
C.孟子以人之本性为源,以人心之善为天道,向往“心”“性”“天”内在的一致性,这种境界是人生极致。
D.中国哲学的“乐”强调天道生生不息和人至诚至信的自然合一,孕育了主观心理上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解析】 A项,“构建了社会伦理道德体系”错误。由原文“孟子的道德哲学力图建构的是一个以血缘亲情为纽带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可知,是力图构建,并非构建了。B项,“所以”错误。原文为“孟子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幸福视为幸福之源,使得孟子幸福观具有平民化的特点”,选项因果倒置了。D项,“孕育了主观心理上的‘天人合一’的境界”错误。由材料二“‘乐’在中国哲学中正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成果和表现”可知,“乐”是“天人合一”产生的成果,而非“乐”孕育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10.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与儒家德性幸福观有差别的一项是( D )
A.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B.仁道莫先于亲亲,推其余,“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而况故旧乎?
C.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
D.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解析】 A、B、C的观点都注重以自我的向善、家庭的孝慈为首或为起点,是儒家德性幸福观的理念;D项,强调以爱他、利他为起点,达到兼爱的境界,是墨家的理念,与儒家德性幸福观有差别。
11.相较“孔颜之乐”,孟子提出的“君子三乐”在德性幸福的对象和内容两方面有哪些开拓?请依据文本,简要概括。
【答案】 _(1)幸福的对象平民化。“孔颜之乐”是圣人之乐,“君子三乐”包括君子和普通百姓,是力争让每一个人都具备追求幸福的权力和能力。
(2)幸福的内容生活化。由道德理想境界到现实生活的转变,更加贴近现实,走进生活。
(3)幸福的内容多元化。将家庭之乐、育才之乐纳入德性幸福观,是对儒家德性幸福观的创新与发展。__
12.李大钊说:“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请结合材料,说说你对李大钊提倡的青年之“乐”的理解。
【答案】 _李大钊所提倡的青年之“乐”渗透了儒家的德性幸福观。
(1)主张青年塑造青春之“我”,即主张青年以个体向善为根本,修身正己,追求人的精神自由自觉,保持青年的活力,在生生不息地奋斗中塑造青春的自我。
(2)主张青年创建“青春之家庭”,即主张青年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营造和谐的家庭,开掘幸福的起点。
(3)主张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即主张青年投身家国,努力奋斗,追求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
(4)主张“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创建“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即主张青年将个人的仁爱之心、自由自觉的活力推广惠及到世界,惠及到人类;心怀天下,为构建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材料一:
李梦阳的边塞诗记录了西北乃至整个北方的边政、生活和一些重要历史事件。他在西北生活多年,多次参与处理边务,他的边塞诗作表达了他对边务的观点和对边民的深切同情,具有较为鲜明的“史诗”特征。
明中期边患日重,而自明初以来建立的军事制度日益败坏,将官贪腐横行、军纪涣散,这又使得边疆形势进一步恶化。有感于此,李梦阳在诗作中对边政的积弊多有揭露。《诸将八首》就集中对将官的问题一一指摘。《其一》指出明军将领指挥呆板,“胶柱谈兵”,徒有武勇,终至丧师辱国。《其五》指出军爵世袭之病。诗人认为世袭制度下,将领虽众,但多是靠祖荫得官的纨绔之辈。《其七》讥刺了伪造军功致使奸佞之人升官晋爵的现象。
李梦阳对边务弊政的揭露,归根结底是为了安定边疆。除扫除积弊外,安边最直接的方法当然是派遣良将守边,因此,李梦阳在边塞诗中也借名将之典,积极建言,如《秋怀·其二》先对故乡庆阳的悠久历史和壮美山川表达了赞美,尾联却笔锋一转,指出西北边患严重,期盼有郭子仪一般的良将来守边。李梦阳希望明廷能知人善任,对才华出众的将领,能够效法前朝,不循常规,大胆起用。《其六》借东汉末年白马将军公孙瓒之典,盼望有良将早日破敌,扫灭流寇。另外,他在《秋望》《李广》等诗作中也反复表达了这一愿望。
同时,李梦阳也深知单靠武力难以彻底平定边患,因此,他还提出要师法前人,善用和议之策。如《诸将八首·其八》云:“安得即时寻魏绛,务农休甲报皇天。”李梦阳借用典故,希望明廷能借鉴历史,并期盼出现有能力主持和戎政策的将领,使边民脱离征战之苦。与此相对,他对边将错误执行和戎政策带来严重后果的行为也给予了批评。《秋怀·其五》诗云:“胡奴本意慕华风,将校和戎反剧戎。”
因为具备史家的品格,李梦阳在一些边疆事务上也表现出高于一般士大夫的眼光。如对明武宗亲征一事,大臣多视之为鲁莽举动并反复劝止,而李梦阳通过《圣节闻驾出塞(二首)》,在一定程度上对明武宗的亲征表达了支持。《其一》描写了满朝文武和外国使臣在京城翘首期盼武宗回朝的情形。诗中借周穆王西征犬戎之典而反其义,表达了对武宗早日奏捷归来的期盼之情。《其二》诗云:“万乘时巡万寿临,銮舆漠漠碛沙深。非忘殿阙呼嵩日,应系单于款塞心。”既表达了对皇舆亲履险地的担忧,也对武宗的亲征表示理解。“是后岁犯边,然不敢大入”(《明史·鞑靼传》),也用事实证明武宗亲征的重要意义。
可以说,在戍边生活的描写方面,李梦阳的一些诗作不让盛唐名家。这固然是由于他出众的诗才,但更重要的是诗笔中所饱含的深情。多年在西北的生活经历,使李梦阳对边地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非常了解,而他在用诗歌记录、反映这些生活时,除了真实地描述之外,还在字里行间渗入了深切的同情,从而让他的边塞诗具有了动人的力量。这也说明李梦阳的边塞诗不仅是从诗歌的题材、手法上向杜诗(杜甫的诗)及其他盛唐诗作学习,更是在内蕴上继承了杜诗悲悯、忧民的精神。
(摘编自李锋《李梦阳边塞诗的“诗史”特征》)
材料二:
唐代边塞诗在中国诗歌史上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峰。边塞诗内容丰富,边疆雄奇壮阔的景色、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慷慨从军的英雄气概、传奇色彩的军旅生活、立志保卫边疆的历史变化等,构成了唐代边塞诗的雄奇壮美。唐代边塞诗以丰富的思想内容、多样的艺术手法,展现出唐代边塞战争、边塞生活、边塞风光和边地风情,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睦友好的民族关系,雄浑奇异的风物民情,将边塞诗的创作推向了高峰,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唐王朝建立之初,北方的突厥、西方的吐蕃经常侵入、骚扰边疆。杨炯的《从军行》体现的以挽救国家危难为己任的报国理想和不惜牺牲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代表初唐边塞诗的最高境界。王维的《少年行》四首,刻画了一位甘赴国难、武艺高强、舍生忘死,充满爱国情与英雄气的游侠少年的形象。卢照邻在《上之回》中主张立足于民族和睦,停止边境上的民族战争,化干戈为玉帛,让边塞上的各族人民能分享和平欢乐的太平盛世。在李益的《过五原胡儿饮马泉》诗中,边疆奇风异物,壮伟奇丽的风光景色,多民族聚居的风俗民情都给诗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总之,爱国主义豪情是唐代的边塞诗的基调,围绕这一基本主题,又有多方面的开拓,赞美边疆雄奇瑰丽的风光,描写边塞多民族聚居地的民俗风情,讴歌各民族间和睦友好的生活,以高昂乐观的时代精神,积极进取的豪迈气概,谱写出唐代诗坛最辉煌壮丽的诗篇。这些震撼古今吟诵不绝的沙场名篇,闪烁着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矢志不渝的报国情怀,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着极大的鞭策力和凝聚力。
(摘编自王晶晶《唐代边塞诗的雄奇壮美》)
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李梦阳的边塞诗对将官贪腐横行军纪涣散等边政积弊的无情揭露,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安定边疆。
B.李梦阳的一些边塞诗不仅描写了戍边的生活,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如起用良将、善用和议之策等。
C.李梦阳的边塞诗真实反映了边塞人民的悲苦状况,渗入了对人民的同情,这使他的边塞诗具有动人的力量。
D.材料一先提出李梦阳的边塞诗具有“史诗”特征,然后从四个角度进行阐述,这四个方面层层递进,最后归结论点。
【解析】 D项,“四个方面层层递进”错,由“同时”等词可知,四个方面是并列关系。
1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
A.李梦阳是明代最有影响力的诗人、史学家,他的边塞诗记录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
B.李梦阳边塞诗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典,这在《秋怀》《诸将八首》等作品中可见一斑。
C.李梦阳通过诗歌对明武宗的亲征表达了支持,也用事实证明武宗亲征的重要意义。
D.唐代的边塞诗,反映现实的同时充满豪情,而李梦阳的边塞诗主要倾向是现实主义。
【解析】 A项,“明代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于文无据,原文是说“他的边塞诗作……具有较为鲜明的‘史诗’特征”“在戍边生活的描写方面,李梦阳的一些诗作不让盛唐名家”。B项,“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典”于文无据,原文“《诸将八首·其八》云:‘安得即时寻魏绛,务农休甲报皇天。’李梦阳借用典故……”提到了用典,但并没有说用典是其诗作最大的特点。C项,“也用事实证明武宗亲征的重要意义”错,原文“‘是后岁犯边,然不敢大入’(《明史·鞑靼传》),也用事实证明武宗亲征的重要意义”是借助《明史》的记载,不是李梦阳的诗歌。
15.下列李梦阳的诗句中,不能体现他继承杜甫诗悲悯忧民精神的一项是( B )
A.昨当统管来,宰剥充盘飧。
B.分散倏老丑,孤游江湘阿。
C.贺兰山下战,昨日几人归。
D.壮丁战尽死,次选中男行。
【解析】 A项,痛陈军户备受盘剥、生计困难之状,体现杜甫诗悲悯忧民精神。B项,写自己衰老孤游的感慨,不能体现杜甫诗悲悯忧民精神。C项,写战争之残酷,体现杜甫诗悲悯忧民精神。D项,写战争之残酷,体现杜甫诗悲悯忧民精神。
16.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被认为是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请结合材料二,说说此诗被列为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的原因。
【答案】 _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爱国主义豪情是唐代的边塞诗的基调,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青海长云暗雪山”,把战争气氛渲染的十分饱满酣畅;“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既揭示了环境的艰苦,又展现出战士们轻身许国的英雄气概。全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表达了矢志不渝的报国情怀。堪称边塞诗的代表作。__
17.材料一说:“在戍边生活的描写方面,李梦阳的一些诗作不让盛唐名家。”材料二却说:“唐代边塞诗在中国诗歌史上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峰。”这两种观点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 _不矛盾。
李梦阳的边塞诗具有明显现实主义的倾向,描写戍边生活的诗歌并不比盛唐名家逊色。(1)李梦阳的边塞诗作表达了他对边务的观点和对边民的深切同情,具有较为鲜明的“史诗”特征;(2)他的边塞诗具有动人的力量,在内蕴上继承了杜诗悲悯、忧民的精神。
唐代边塞诗反映现实的同时又充满豪情,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达到了诗歌的顶峰。
(1)唐代边塞诗将边塞诗的创作推向了高峰,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境界。(2)唐代边塞诗格调高昂,充满爱国主义豪情,谱写出唐代诗坛最辉煌壮丽的诗篇。__第一单元 5.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翻开定格在历史画卷中的红色家书,李大钊在狱中向敌人宣布“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江诗咏在留给父母的遗书中告白“为大多数工农无产阶级谋利益”;谢士炎就义前挥笔写就“多少头颅多少血,续成民主自由诗”;刘绍南牺牲前慷慨壮歌“刀放头上不胆寒”……革命先烈的话语虽__①__却感人至深,只言片语却__②__,充分体现了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价值立场。品读红色家书,仿佛时光回溯,置身于炮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杀身成仁,恨不饮尽倭奴血;矢志为民,何能老去革命心。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凝聚起中国革命的磅礴力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一封封红色家书,承载着红色记忆,印记着红色史迹,植根着红色基因,虽经岁月流逝,依然__③__,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写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电影《长津湖》近期热映,也引发人们对长津湖战役历史的热搜,说明了这部电影在观众中引起的反响。
《长津湖》之所以反响热烈,是因为电影激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形成了共振。任何一部作品,__①__,就必须拨动人心中的某一根琴弦。同样是抗美援朝题材,近几年也拍了一些电影,除了圈子里叫好,几乎没有破圈,而《长津湖》破圈了。
在我看来,《长津湖》的首要特征,__②__,这是作品引起共鸣的基本前提。什么是正确的历史观?就是符合历史逻辑地认识历史,把抗美援朝战争放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亡到复兴伟大转折的历史进程中来认识,__③__。“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这就是意义所在。反映这个历史事件的文艺作品,都面临如何认识、如何评价这个事件的历史观问题。有些作品不被观众接受,首先就是在这个问题上含糊其辞,暧昧不明,不知道为什么战,不能解释战争的力量之源,更不明白这场战争的意义,只注重渲染战争的残酷,无形中削弱了参战的必要性和正义性,也就消解了这场战争的意义。很显然,这是违背历史逻辑的。( ),那肯定不可能获得历史的真实性和思想的力量。
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艺术叙事如果不能与历史逻辑达成一致
B.如果历史逻辑不能与艺术叙事达成一致
C.如果艺术叙事不能与历史逻辑达成一致
D.历史逻辑如果不能与艺术叙事达成一致
5.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下面文段有三处存在偷换概念的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①正义指的是“对政治、法律、道德等领域中的是非、善恶作出的肯定判断”,它作为人的道德底线,每个人都必须维护和坚守。②富有爱心的张桂梅全身心投入到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和儿童福利事业,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③张桂梅用自己的行为获得了全国人民的肯定,因此,获得多数人认可的就是正义。
①“道德底线”不能等同“正义”。前者带有主观性,后者更具客观性。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对联要求拟写另一联。
2023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3周年。70多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谱写了气壮山河英雄赞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在这场正义之战中,中国人民体现了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习近平主席对此战也作出了高度评价: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
(1)上联:抗美援朝伸正义;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展示中国坚定决心。
二、信息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
材料一:
如何运用理性能力来认识道德,苏格拉底的典型方法是辩证法,亦即亚里士多德视为他的主要贡献的归纳论证和普遍性定义。比如说,他问你什么是美德,你举出正义、节制、勇敢、豪爽等等,他就追问你,你根据什么把这些不同的东西都称作美德,迫使你去思考它们的共性,寻求美德本身的定义。为了界定美德,你也许又必须谈到正义,他就嘲笑你仍在用美德的一种来定义整个美德。所有这类讨论几乎都不了了之,结果只是使被问者承认对原以为知道的东西其实并不知道,但苏格拉底也未能为所讨论的概念下一个满意的定义。从逻辑上说,这很好解释,因为任何一个概念都只能在关系中被界定,并不存在不涉及其他概念的纯粹概念。但是,苏格拉底似乎相信存在着这样的概念,至少存在着纯粹的至高的善,它是一切美德的终极根源和目标。
现在我们可以解释苏格拉底式辩证法的真正用意了。他实际上是想告诉人们,人心固有向善的倾向,应该把它唤醒,循此倾向去追寻它的源头。然而,一旦我们这样做,便会发现人的理性能力的有限,不可能真正到达那个源头。只有神能够认识至高的善,人的理性只能朝那个方向追寻。因此,苏格拉底说:唯有神是智慧的,人只能说是爱智慧的。不过,能够追寻就已经是好事,表明灵魂中有一种向上的力量。爱智慧是潜藏在人的灵魂中的最宝贵特质,哲学的作用就是催生这种特质。这便是苏格拉底以接生婆自居的含义。但哲学家不具备神的智慧,不能提供最后的答案,所以他又说神禁止他生育。
苏格拉底所寻求的普遍性定义究竟是观念还是实存,他所说的神究竟是比喻还是实指,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我看来,其间的界限是模糊的,他也无意分得太清。他真正要解决的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即怎样正当地生活。宗教家断言神的绝对存在,哲学家则告诉我们,不管神是否存在,我们都要当作它是存在的那样生活,关心自己的灵魂,省察自己的人生,重视生活的意义远过于生活本身。
(摘编自周国平《苏格拉底——未经省察的
人生没有价值》)
材料二:
70岁的孔子是人间的立法者。更具体地说,孔子是传统习惯、社会规范与是非标准的传承者、提炼者、制定者,他通过《春秋》的编纂,礼乐诗书的整理,并以招徒讲学等方式,把整套具有规范性的话语体系全面推向社会、推向未来,从而完成了为天地立心、为人间立法的使命。可以想象,当孔子自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时候,在他的潜意识里,也许就是指:自己心之所想,就是“矩”;把心之所想付诸言行,就是“垂范”;一种“示范性的言行”,不就是一套“静态规矩”的“动态表达”么?谈何“逾矩”?既然如此,对于70岁的孔子来说,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做,都是正当的,没有“逾矩”的顾虑。这,就是70岁的孔子所享有的自由。
孔子作为立法者享有的这种“从心所欲”式的自由,苏格拉底大概是难以体会的。苏格拉底不是某种传统文化的守护者、捍卫者,更无意为当下及未来制定永久性的规范或权威性的标准。大致说来,苏格拉底是一个秉承神意的使者,更具体地说,他是流行观念的质疑者,人生价值的省察者,德性智慧的提倡者,酣睡同胞的唤醒者、劝告者、责备者……履行这样一些角色,既是神的要求,同时也使苏格拉底经常被置于公众趣味的对立面。譬如,普通公众都偏爱积累钱财、猎取名誉,但在苏格拉底看来,这是舍本逐末,因为德性与智慧更加重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公众的趣味;再譬如,肥大的良种马喜欢懒洋洋地睡大觉,苏格拉底却偏要做一只马虻,一心只想刺激这匹懒马,让它清醒过来,这就难免引起懒马的厌烦甚至愤懑;懒马如果要摆脱马虻的刺激,不受打扰地酣睡,最彻底的办法就是处死这只讨厌的马虻,——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其实就代表了一匹懒马对一只马虻的正常态度,这,就是苏格拉底作为一只马虻的命运。换言之,苏格拉底除了选择死亡,没有别的选择,——除非他不再做一只马虻,除非他也与懒马一起酣睡,然而,那还是苏格拉底吗?因此,在苏格拉底与雅典公众的对峙中,苏格拉底要么放弃马虻的神圣职责,要么选择死亡,舍此二途,他没有第三条路可走。这就是苏格拉底面临的现实困境,也是他不自由的根源。
(摘编自喻中《七旬圣贤的境遇:自由的孔子
与不自由的苏格拉底》)
材料三:
(公元前399年,雅典法庭以“不敬神明”的罪名判处哲学家苏格拉底死刑。判决执行前夕,苏格拉底的朋友格黎东潜入监狱,试图劝说他越狱逃跑。)
苏格拉底 我的好朋友啊,我们一块研究吧。要是你对我所说的话有异议,请提出反驳吧,我会听的。要不,你就别再向我重复那句话,要我违背雅典人的意愿跑掉。我虽然很愿意你把我说服,使我按照你的意思办,却只能说服,不能勉强。现在请你看看我开始这一考察的方式是否令你满意,请你尽可能诚恳地回答我的问题。
格黎东 我试试看。
苏格拉底 请告诉我:是不是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容许故意做不正当的事?是不是在某某情况下可做,在别的情况下不许做?是不是像我们以前曾经多次同意,而且现在刚刚说过的那样,在任何情况下做不正当的事都是既不好又不美的?……是不是我们必须承受一些比死刑更加重或者比较轻的刑罚?是不是做不正当的事在任何情况下对于做此事的人都不可避免地是邪恶的、可耻的?我们要不要这样说?
格黎东 要。
苏格拉底 那就无论如何不能做不正当的事了。
格黎东 当然不能。
苏格拉底 既然根本不能做不正当的事,那就连那个人们所相信的以不正当报不正当也不行吗?
格黎东 看来不行。
苏格拉底 怎么啦,对人做坏事行不行?
格黎东 当然不行,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 怎么啦?以坏报坏,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是正当的,还是不正当的?
格黎东 当然不正当。
苏格拉底 因为对人做坏事跟做不正当的事是一样的。
格黎东 你说得对。
苏格拉底 那就既不能以坏报坏,也不能对人做不正当的事,不管人家对我们做的什么事。
(摘编自柏拉图《人应当坚持正义》)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格拉底相信存在着作为最高美德的纯粹的善,虽然他自己也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
B.在苏格拉底看来,神是一切智慧的源头,但对神是否真实地存在,他也无法确切地判断。
C.孔子强调社会的秩序与规范,他通过编纂、整理图书和讲学等方式,实现了思想的传播。
D.苏格拉底对现实的质疑、对德性智慧的追求,导致与公众对立,使他陷入不自由的困境。
9.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无法解决理论的困境,所以苏格拉底的哲学更多地指向生活实践,指向对于生活应有的意义的思考与追寻。
B.《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对曾皙所描绘的春日畅游欢愉图景的喟然赞叹,体现了材料二中“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
C.《人应当坚持正义》鲜明地体现了在与世俗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时,苏格拉底对于“正当地生活”的坚定追求。
D.孔子和苏格拉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西文化交流的今天,苏格拉底的批判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0.结合材料内容,下列不能体现“苏格拉底式辩证法”的一项是( )
A.苏格拉底在和别人探讨哲学问题时,习惯于采用问答法,即通过一系列问题,与对方相互质疑,重建信念。
B.苏格拉底认为,定义就是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定义不能靠举例、枚举、比喻,因为本质不是事例、例证。
C.苏格拉底认为,一切虔诚的事都是正义的,但不能说一切正义的事都是虔诚的,因为虔诚只是正义的一部分。
D.苏格拉底反对把特殊事例作为定义,主张要从特殊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共同本质,从而达到“辞事相称”。
11.材料二第二段具有怎样的论证特点?请简要分析。
12.材料三体现了苏格拉底怎样的价值追求?他的论辩体现了怎样的理性思维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材料一:
在先秦诸子的共生观念中,统治者负有利民富民的义务。唯有利民富民,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统治才真正具有正当性。这是共生智慧最为核心的地方。“以政裕民”,出自《荀子·富国》,强调统治者的责任和义务,执政者必须为天下百姓营造一个可以获得安居乐业生活的社会环境。所以《荀子·君道》说:“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如果执政者不能给百姓带去好处,百姓如何认同和拥护执政者的统治?这是最简单也是最颠扑不破的政治道理。先秦诸子其实都强调执政者必须给老百姓创造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
作为“天下人”的具体一员,其生存与发展权利得以落实的前提,政治环境是否公平、稳定与和谐,至关重要。先秦诸子普遍相信精英政治或贤能政治,并不相信单个个体具有参与政治治理的眼光和能力,但是强调执政者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倾听并切实重视天下百姓的声音和诉求。
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认为,百姓认可和拥护统治者的背后有一个“先予后取”的政治道理。先给予才能获得拥护和支持。人类情感世界中蕴含着一种心理对应机制:人们对于给自己“爱”与“利”的人,通常都会感恩并予以回报,以对等的方式来回应对方。《墨子·兼爱》中的一段话尤具代表性:“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礼记·曲礼上》也阐述了“贵德”与“施报”两种德性:“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太上贵德,不求回报,相当于“圣”之无条件奉献;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则是一种相互性的人类情感。《孟子·离娄下》也表达了类似相互性的转换机制:“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类皆有追求安全、物质利益及更好生活的自然心理,若统治者能有效满足百姓过美好生活的愿望,百姓就会发自内心地认同和拥护统治者。支配与服从的和谐秩序就此达成,整个社会就会呈现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
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强调取予之道应该适度。统治者如果违背了“先予后取”,超出了取的限度,就会激发出一种洪荒之力,也即老子说的“民不畏威,则大威至”(《老子》第七十二章)。老子警告统治者,不要影响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不要压榨百姓。激发了百姓的群体反抗力量,只能说明统治者采取了愚蠢的高压政治及贪得无厌的剥削策略。这也是孟子、荀子提倡“汤武革命”之缘由。聪明的统治者都会尽量给老百姓带去利益,带去好处,尽量不去触碰天下人的洪荒之力。唯其如此,才最符合统治阶级的长久利益。
(摘编自宋洪兵《浅议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
材料二:
我们国家的名称,我们各级国家机关的名称,都冠以“人民”的称号。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基本定位。我国国家制度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能够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深化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民为邦本”一脉相承,传承和弘扬了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治理国家、管理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维护自己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这是依法治国的本质。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近些年来,我们先后制定或修改慈善法、中医药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法治保障,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的获得感持续增强。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
(摘编自法小宝《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精华探析之
“民为邦本”》)
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统治者能够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天下百姓就会认同并拥护他们,如若不然,他们的统治必定会迅速土崩瓦解。
B.先秦诸子普遍相信精英政治,但不相信精英们有参与政治治理的眼光和能力,他们更看重国君是否重视百姓需求。
C.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认为应“先予后取”,不应超出“取”的限度,否则激发百姓的群体反抗,则可能引发政治动荡。
D.我国的各级国家机关之所以都冠以“人民”二字,是因为要以这样的称谓赢得人民认可,获得人民对工作的支持。
1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引用墨子和孟子的名言,论证了爱人者受人爱而憎人者遭人憎的论点。
B.荀子提倡“汤武革命”,是因为他认为商汤和周武王的革命合乎历史发展规律。
C.中国近些年来制定了大量法律,旨在从法律角度维护国家政权,保护安定局面。
D.从上述材料看,当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民为邦本”思想的传承发展。
15.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管子·权修》:舟车饰,台榭广,则赋敛厚矣;轻用众,使民劳,则民力竭矣。
B.《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C.西汉刘向:贤君之治国,其政平,其吏不苛,其赋敛节,其自奉薄,不以私善害公法。
D.孟子: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讎。
16.材料一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原因是什么?
17.请结合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对下面文段提到的现象进行评价。
邹与鲁哄(打仗)。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
第一单元 5.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翻开定格在历史画卷中的红色家书,李大钊在狱中向敌人宣布“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江诗咏在留给父母的遗书中告白“为大多数工农无产阶级谋利益”;谢士炎就义前挥笔写就“多少头颅多少血,续成民主自由诗”;刘绍南牺牲前慷慨壮歌“刀放头上不胆寒”……革命先烈的话语虽__①__却感人至深,只言片语却__②__,充分体现了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价值立场。品读红色家书,仿佛时光回溯,置身于炮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杀身成仁,恨不饮尽倭奴血;矢志为民,何能老去革命心。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凝聚起中国革命的磅礴力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一封封红色家书,承载着红色记忆,印记着红色史迹,植根着红色基因,虽经岁月流逝,依然__③__,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案】 _①朴实无华__②意味深长__③历久弥新__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写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 _中国共产党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凝聚起中国革命的磅礴力量。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 _画横线句子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结构相同,句式整齐,具有气势和音韵美;表现出红色家书的深远意义,不仅承载历史,也将流传后世。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电影《长津湖》近期热映,也引发人们对长津湖战役历史的热搜,说明了这部电影在观众中引起的反响。
《长津湖》之所以反响热烈,是因为电影激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形成了共振。任何一部作品,__①__,就必须拨动人心中的某一根琴弦。同样是抗美援朝题材,近几年也拍了一些电影,除了圈子里叫好,几乎没有破圈,而《长津湖》破圈了。
在我看来,《长津湖》的首要特征,__②__,这是作品引起共鸣的基本前提。什么是正确的历史观?就是符合历史逻辑地认识历史,把抗美援朝战争放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亡到复兴伟大转折的历史进程中来认识,__③__。“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这就是意义所在。反映这个历史事件的文艺作品,都面临如何认识、如何评价这个事件的历史观问题。有些作品不被观众接受,首先就是在这个问题上含糊其辞,暧昧不明,不知道为什么战,不能解释战争的力量之源,更不明白这场战争的意义,只注重渲染战争的残酷,无形中削弱了参战的必要性和正义性,也就消解了这场战争的意义。很显然,这是违背历史逻辑的。( ),那肯定不可能获得历史的真实性和思想的力量。
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艺术叙事如果不能与历史逻辑达成一致
B.如果历史逻辑不能与艺术叙事达成一致
C.如果艺术叙事不能与历史逻辑达成一致
D.历史逻辑如果不能与艺术叙事达成一致
【解析】 由上文“首先就是在这个问题上含糊其辞,暧昧不明,不知道为什么战,不能解释战争的力量之源,更不明白这场战争的意义,只注重渲染战争的残酷,无形中削弱了参战的必要性和正义性,也就消解了这场战争的意义。很显然,这是违背历史逻辑的”可知,讲的是艺术叙事不能与历史逻辑达成一致,排除选项B、D项;句子“那肯定不可能获得历史的真实性和思想的力量”的主语是“文艺作品”,句子“艺术叙事不能与历史逻辑达成一致”的主语是“艺术叙事”,两个句子的主语不一致,关联词语放主语前面,排除选项A项。
5.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 _①想要引起观众的共鸣__②是回到了正确的历史观__③认识到抗美援朝战争的深远意义__
6.下面文段有三处存在偷换概念的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①正义指的是“对政治、法律、道德等领域中的是非、善恶作出的肯定判断”,它作为人的道德底线,每个人都必须维护和坚守。②富有爱心的张桂梅全身心投入到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和儿童福利事业,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③张桂梅用自己的行为获得了全国人民的肯定,因此,获得多数人认可的就是正义。
①“道德底线”不能等同“正义”。前者带有主观性,后者更具客观性。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_②“富有爱心”不能等同“正义”。前者属于品质,后者属于标准。
③“获得多数人认可”不能等同“正义”。前者定义范围,后者强调实质。__
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对联要求拟写另一联。
2023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3周年。70多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谱写了气壮山河英雄赞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在这场正义之战中,中国人民体现了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习近平主席对此战也作出了高度评价: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
(1)上联:抗美援朝伸正义;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展示中国坚定决心。
【答案】 _(1)保家卫国显精神__(2)打灭美军嚣张气焰__
二、信息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
材料一:
如何运用理性能力来认识道德,苏格拉底的典型方法是辩证法,亦即亚里士多德视为他的主要贡献的归纳论证和普遍性定义。比如说,他问你什么是美德,你举出正义、节制、勇敢、豪爽等等,他就追问你,你根据什么把这些不同的东西都称作美德,迫使你去思考它们的共性,寻求美德本身的定义。为了界定美德,你也许又必须谈到正义,他就嘲笑你仍在用美德的一种来定义整个美德。所有这类讨论几乎都不了了之,结果只是使被问者承认对原以为知道的东西其实并不知道,但苏格拉底也未能为所讨论的概念下一个满意的定义。从逻辑上说,这很好解释,因为任何一个概念都只能在关系中被界定,并不存在不涉及其他概念的纯粹概念。但是,苏格拉底似乎相信存在着这样的概念,至少存在着纯粹的至高的善,它是一切美德的终极根源和目标。
现在我们可以解释苏格拉底式辩证法的真正用意了。他实际上是想告诉人们,人心固有向善的倾向,应该把它唤醒,循此倾向去追寻它的源头。然而,一旦我们这样做,便会发现人的理性能力的有限,不可能真正到达那个源头。只有神能够认识至高的善,人的理性只能朝那个方向追寻。因此,苏格拉底说:唯有神是智慧的,人只能说是爱智慧的。不过,能够追寻就已经是好事,表明灵魂中有一种向上的力量。爱智慧是潜藏在人的灵魂中的最宝贵特质,哲学的作用就是催生这种特质。这便是苏格拉底以接生婆自居的含义。但哲学家不具备神的智慧,不能提供最后的答案,所以他又说神禁止他生育。
苏格拉底所寻求的普遍性定义究竟是观念还是实存,他所说的神究竟是比喻还是实指,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我看来,其间的界限是模糊的,他也无意分得太清。他真正要解决的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即怎样正当地生活。宗教家断言神的绝对存在,哲学家则告诉我们,不管神是否存在,我们都要当作它是存在的那样生活,关心自己的灵魂,省察自己的人生,重视生活的意义远过于生活本身。
(摘编自周国平《苏格拉底——未经省察的
人生没有价值》)
材料二:
70岁的孔子是人间的立法者。更具体地说,孔子是传统习惯、社会规范与是非标准的传承者、提炼者、制定者,他通过《春秋》的编纂,礼乐诗书的整理,并以招徒讲学等方式,把整套具有规范性的话语体系全面推向社会、推向未来,从而完成了为天地立心、为人间立法的使命。可以想象,当孔子自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时候,在他的潜意识里,也许就是指:自己心之所想,就是“矩”;把心之所想付诸言行,就是“垂范”;一种“示范性的言行”,不就是一套“静态规矩”的“动态表达”么?谈何“逾矩”?既然如此,对于70岁的孔子来说,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做,都是正当的,没有“逾矩”的顾虑。这,就是70岁的孔子所享有的自由。
孔子作为立法者享有的这种“从心所欲”式的自由,苏格拉底大概是难以体会的。苏格拉底不是某种传统文化的守护者、捍卫者,更无意为当下及未来制定永久性的规范或权威性的标准。大致说来,苏格拉底是一个秉承神意的使者,更具体地说,他是流行观念的质疑者,人生价值的省察者,德性智慧的提倡者,酣睡同胞的唤醒者、劝告者、责备者……履行这样一些角色,既是神的要求,同时也使苏格拉底经常被置于公众趣味的对立面。譬如,普通公众都偏爱积累钱财、猎取名誉,但在苏格拉底看来,这是舍本逐末,因为德性与智慧更加重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公众的趣味;再譬如,肥大的良种马喜欢懒洋洋地睡大觉,苏格拉底却偏要做一只马虻,一心只想刺激这匹懒马,让它清醒过来,这就难免引起懒马的厌烦甚至愤懑;懒马如果要摆脱马虻的刺激,不受打扰地酣睡,最彻底的办法就是处死这只讨厌的马虻,——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其实就代表了一匹懒马对一只马虻的正常态度,这,就是苏格拉底作为一只马虻的命运。换言之,苏格拉底除了选择死亡,没有别的选择,——除非他不再做一只马虻,除非他也与懒马一起酣睡,然而,那还是苏格拉底吗?因此,在苏格拉底与雅典公众的对峙中,苏格拉底要么放弃马虻的神圣职责,要么选择死亡,舍此二途,他没有第三条路可走。这就是苏格拉底面临的现实困境,也是他不自由的根源。
(摘编自喻中《七旬圣贤的境遇:自由的孔子
与不自由的苏格拉底》)
材料三:
(公元前399年,雅典法庭以“不敬神明”的罪名判处哲学家苏格拉底死刑。判决执行前夕,苏格拉底的朋友格黎东潜入监狱,试图劝说他越狱逃跑。)
苏格拉底 我的好朋友啊,我们一块研究吧。要是你对我所说的话有异议,请提出反驳吧,我会听的。要不,你就别再向我重复那句话,要我违背雅典人的意愿跑掉。我虽然很愿意你把我说服,使我按照你的意思办,却只能说服,不能勉强。现在请你看看我开始这一考察的方式是否令你满意,请你尽可能诚恳地回答我的问题。
格黎东 我试试看。
苏格拉底 请告诉我:是不是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容许故意做不正当的事?是不是在某某情况下可做,在别的情况下不许做?是不是像我们以前曾经多次同意,而且现在刚刚说过的那样,在任何情况下做不正当的事都是既不好又不美的?……是不是我们必须承受一些比死刑更加重或者比较轻的刑罚?是不是做不正当的事在任何情况下对于做此事的人都不可避免地是邪恶的、可耻的?我们要不要这样说?
格黎东 要。
苏格拉底 那就无论如何不能做不正当的事了。
格黎东 当然不能。
苏格拉底 既然根本不能做不正当的事,那就连那个人们所相信的以不正当报不正当也不行吗?
格黎东 看来不行。
苏格拉底 怎么啦,对人做坏事行不行?
格黎东 当然不行,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 怎么啦?以坏报坏,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是正当的,还是不正当的?
格黎东 当然不正当。
苏格拉底 因为对人做坏事跟做不正当的事是一样的。
格黎东 你说得对。
苏格拉底 那就既不能以坏报坏,也不能对人做不正当的事,不管人家对我们做的什么事。
(摘编自柏拉图《人应当坚持正义》)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苏格拉底相信存在着作为最高美德的纯粹的善,虽然他自己也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
B.在苏格拉底看来,神是一切智慧的源头,但对神是否真实地存在,他也无法确切地判断。
C.孔子强调社会的秩序与规范,他通过编纂、整理图书和讲学等方式,实现了思想的传播。
D.苏格拉底对现实的质疑、对德性智慧的追求,导致与公众对立,使他陷入不自由的困境。
【解析】 B项,“神是一切智慧的源头,但对神是否真实地存在,他也无法确切地判断”错,根据材料一,“苏格拉底说:唯有神是智慧的,人只能说是爱智慧的”“苏格拉底所寻求的普遍性定义究竟是观念还是实存,他所说的神究竟是比喻还是实指,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我看来,其间的界限是模糊的,他也无意分得太清”,可见“神是一切智慧的源头”属于无中生有;苏格拉底相信神的存在,只是对神是比喻还是实指无意分得太清。
9.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C )
A.因为无法解决理论的困境,所以苏格拉底的哲学更多地指向生活实践,指向对于生活应有的意义的思考与追寻。
B.《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对曾皙所描绘的春日畅游欢愉图景的喟然赞叹,体现了材料二中“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
C.《人应当坚持正义》鲜明地体现了在与世俗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时,苏格拉底对于“正当地生活”的坚定追求。
D.孔子和苏格拉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西文化交流的今天,苏格拉底的批判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解析】 A项,“因为无法解决理论的困境,所以……”错,原文信息是“在我看来,其间的界限是模糊的,他也无意分得太清。他真正要解决的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即怎样正当地生活”,可见选项强加因果逻辑关系。B项,“体现了材料二中‘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认为曾皙是主张以礼治国,他说的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图景,与孔子的“仁政”“礼治”“教化”的政治主张相符,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可见体现的是孔子礼乐治国的理想愿景;而本文中“从心所欲不逾矩”属于社会规范的自由层面,二者概念不同。D项,“苏格拉底的批判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错,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孔子的思想更值得我们学习。
10.结合材料内容,下列不能体现“苏格拉底式辩证法”的一项是( A )
A.苏格拉底在和别人探讨哲学问题时,习惯于采用问答法,即通过一系列问题,与对方相互质疑,重建信念。
B.苏格拉底认为,定义就是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定义不能靠举例、枚举、比喻,因为本质不是事例、例证。
C.苏格拉底认为,一切虔诚的事都是正义的,但不能说一切正义的事都是虔诚的,因为虔诚只是正义的一部分。
D.苏格拉底反对把特殊事例作为定义,主张要从特殊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共同本质,从而达到“辞事相称”。
【解析】 A项,“习惯于采用问答法”属于沟通交流的方式。B、C、D三项,均体现了辩证法思想。
11.材料二第二段具有怎样的论证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 _①采用递进式结构,结构严谨。首先指出苏格拉底是一个秉承神意的使者,接着具体分析了苏格拉底不可避免与公众存在着对立,最后指出了苏格拉底不自由的根源;②采用对比、举例、比喻等论证手法,论证充分。如将苏格拉底比作马虻,生动形象地解释了他的选择和命运;③论证语言严谨。如使用“大致说来”“更具体地说”“换言之”“除非”等词语,使论证更加严谨、充分,具有说服力。__
12.材料三体现了苏格拉底怎样的价值追求?他的论辩体现了怎样的理性思维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 _(1)价值追求:面对死刑的错误判决,苏格拉底坚持正义,体现了重视生活的意义远过于生活本身的价值追求。(2)理性思维品质:①面对异议,苏格拉底请格黎东提出反驳,并表示只能被说服,不能被勉强,体现了以理服人的理性精神;②面对格黎东让他越狱的请求,苏格拉底步步设问,层层论证,最终证明“不能以坏报坏,也不能对人做不正当的事”,体现了思维的缜密、说理的严谨。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材料一:
在先秦诸子的共生观念中,统治者负有利民富民的义务。唯有利民富民,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统治才真正具有正当性。这是共生智慧最为核心的地方。“以政裕民”,出自《荀子·富国》,强调统治者的责任和义务,执政者必须为天下百姓营造一个可以获得安居乐业生活的社会环境。所以《荀子·君道》说:“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如果执政者不能给百姓带去好处,百姓如何认同和拥护执政者的统治?这是最简单也是最颠扑不破的政治道理。先秦诸子其实都强调执政者必须给老百姓创造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
作为“天下人”的具体一员,其生存与发展权利得以落实的前提,政治环境是否公平、稳定与和谐,至关重要。先秦诸子普遍相信精英政治或贤能政治,并不相信单个个体具有参与政治治理的眼光和能力,但是强调执政者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倾听并切实重视天下百姓的声音和诉求。
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认为,百姓认可和拥护统治者的背后有一个“先予后取”的政治道理。先给予才能获得拥护和支持。人类情感世界中蕴含着一种心理对应机制:人们对于给自己“爱”与“利”的人,通常都会感恩并予以回报,以对等的方式来回应对方。《墨子·兼爱》中的一段话尤具代表性:“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礼记·曲礼上》也阐述了“贵德”与“施报”两种德性:“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太上贵德,不求回报,相当于“圣”之无条件奉献;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则是一种相互性的人类情感。《孟子·离娄下》也表达了类似相互性的转换机制:“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类皆有追求安全、物质利益及更好生活的自然心理,若统治者能有效满足百姓过美好生活的愿望,百姓就会发自内心地认同和拥护统治者。支配与服从的和谐秩序就此达成,整个社会就会呈现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
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强调取予之道应该适度。统治者如果违背了“先予后取”,超出了取的限度,就会激发出一种洪荒之力,也即老子说的“民不畏威,则大威至”(《老子》第七十二章)。老子警告统治者,不要影响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不要压榨百姓。激发了百姓的群体反抗力量,只能说明统治者采取了愚蠢的高压政治及贪得无厌的剥削策略。这也是孟子、荀子提倡“汤武革命”之缘由。聪明的统治者都会尽量给老百姓带去利益,带去好处,尽量不去触碰天下人的洪荒之力。唯其如此,才最符合统治阶级的长久利益。
(摘编自宋洪兵《浅议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
材料二:
我们国家的名称,我们各级国家机关的名称,都冠以“人民”的称号。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基本定位。我国国家制度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能够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深化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民为邦本”一脉相承,传承和弘扬了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治理国家、管理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维护自己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这是依法治国的本质。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近些年来,我们先后制定或修改慈善法、中医药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法治保障,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的获得感持续增强。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
(摘编自法小宝《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精华探析之
“民为邦本”》)
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
A.统治者能够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天下百姓就会认同并拥护他们,如若不然,他们的统治必定会迅速土崩瓦解。
B.先秦诸子普遍相信精英政治,但不相信精英们有参与政治治理的眼光和能力,他们更看重国君是否重视百姓需求。
C.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认为应“先予后取”,不应超出“取”的限度,否则激发百姓的群体反抗,则可能引发政治动荡。
D.我国的各级国家机关之所以都冠以“人民”二字,是因为要以这样的称谓赢得人民认可,获得人民对工作的支持。
【解析】 A项,“他们的统治必定会迅速土崩瓦解”错误,文中只说“统治者能有效满足百姓过美好生活的愿望,百姓就会发自内心地认同和拥护统治者。支配与服从的和谐秩序就此达成,整个社会就会呈现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没有提到反之其统治必定会迅速土崩瓦解,选项于文无据。B项,“但不相信精英们有参与政治治理的眼光和能力,他们更看重国君是否重视百姓需求”错误,偷换了概念。原文说的是“并不相信单个个体”,即不相信的是一个人的眼光和能力,但对于精英群体未必不信。原文说的是“执政者”,选项变成了“国君”,两者并不完全等同。有时候执政者就是大臣,比如齐桓公手下的管仲。D项,“要以这样的称谓赢得人民认可,获得人民对工作的支持”错误,冠以“人民”二字,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基本定位,表明国家机关是为人民服务的。
1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
A.材料一引用墨子和孟子的名言,论证了爱人者受人爱而憎人者遭人憎的论点。
B.荀子提倡“汤武革命”,是因为他认为商汤和周武王的革命合乎历史发展规律。
C.中国近些年来制定了大量法律,旨在从法律角度维护国家政权,保护安定局面。
D.从上述材料看,当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民为邦本”思想的传承发展。
【解析】 A项,“论证了爱人者受人爱而憎人者遭人憎的论点”错误,材料一引用孟子的话,只论证了“爱人者受人爱”,不能论证“憎人者遭人憎”。B项,“因为他认为商汤和周武王的革命合乎历史发展规律”错误,从原文“激发了百姓的群体反抗力量,只能说明统治者采取了愚蠢的高压政治及贪得无厌的剥削策略。这也是孟子、荀子提倡‘汤武革命’之缘由”看,是因为统治者采取高压统治,贪得无厌,使民不聊生。C项,“旨在从法律角度维护国家政权,保护安定局面”错误,结合“近些年来,我们先后制定或修改慈善法、中医药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法治保障,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的获得感持续增强”可知,制定法律是要从法律角度保障人民的权益。
15.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 )
A.《管子·权修》:舟车饰,台榭广,则赋敛厚矣;轻用众,使民劳,则民力竭矣。
B.《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C.西汉刘向:贤君之治国,其政平,其吏不苛,其赋敛节,其自奉薄,不以私善害公法。
D.孟子: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讎。
【解析】 材料一谈的是“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唯有利民富民,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统治才真正具有正当性”。A项,管子是先秦诸子之一,其话语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做国君的不能只顾自己、不顾百姓,这正是材料一论点之一。B项,《论语·颜渊》中的话在论述什么是仁,与论点关系不大。C项,刘向不是先秦诸子,所以也排除。D项,孟子说的话论述的是君臣关系,不是君民关系。
16.材料一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原因是什么?
【答案】 _论证方法:引用论证。
原因:它阐述的是先秦诸子的共生观念,而这种观念只有从先秦诸子的著作中才能看出,不引用就无法展开阐述,也不能令人信服。__
17.请结合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对下面文段提到的现象进行评价。
邹与鲁哄(打仗)。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
【答案】 _①材料一阐述了先秦诸子君民共生的智慧,即统治者怎样对待百姓,百姓就会怎样对待统治者。②这则材料中,鲁国的官员平时不体恤百姓,漠视百姓死活,百姓在战斗中自然就不会在意官吏的死活了。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