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单元复习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其中1~2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9~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的得0分)
1.下列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估计正确的是 ( )
A.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 20 s
B.普通中学生跑 100m用时约 5 s
C.升国旗唱国歌用时约 10 s
D.书写一个数字所用的时间约 1s
2.小明用刻度尺测得一支水性笔的长度为 15.1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该是 ( )
A. cm B. km C. m D. mm
3.对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运动时间成反比
C.路程与运动时间成正比
D.速度既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与运动时间成反比
4.小明 5 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结果分别为 18.52 cm、18.52 cm、18.10 cm、18.50 cm、18.51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次的测量数据都是正确的
B.最后结果应记作18.43 cm
C.18.50cm 中最后一位“0”可以去掉
D.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
5.如图为某小组同学学习长度测量讨论交流的情境,下列关于误差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
B.测量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C.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D.由于眼睛不可能估计得非常准,所以没有必要估读
6.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行船和岸边 B.都是岸边
C.岸边和行船 D.都是行船
7.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下图,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8.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前 20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是30 km/h,后40分钟内的速度是 60 km/h,则该汽车在这1小时内的平均速度是 ( )
A.35 km/h B.40 km/h
C.45 km/h D.50 km/h
9.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1min后两人相距 120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 2m/s
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 2m/s
C.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是运动的
D.如果说小明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
10.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 4s
B.0~8s内,甲、乙两同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空2分,共 40分)
11.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12.如图所示小明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正确放置的是 ,物体的长度为 。
13.我们生活中经常说汽车行驶的速度为多少“码”,一码表达的物理意义是每小时一千米,某汽车正以72码的速度行驶,合 m/s,这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14.同学们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在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 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 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快。
15.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歼击机加油的过程中,若以 为参照物,他们都是运动的,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是 的。
16.小明坐在一辆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上,如图是路途中这辆汽车上速度计的示数,此时该车的行驶速度是 ,若这辆车保持这个速度不变,到目的地还有 210 km,需要的时间是 。
17.肖宇同学骑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第1s内通过的路程是2.5m,第2s内通过的路程是3.5m,第3s内通过的路程是4.5m,那么肖宇同学前2s内平均速度是 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18.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5∶3,则速度之比是 ;若两车的速度和时间之比分别是1:2和2:3,则两车的路程之比是 。
19.如图甲所示,交警利用无人机对高速公路通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图乙是无人机上升到某高度后沿直线水平飞行的 v-l图象,它在第25s时的速度为 m/s,无人机做匀速直线运动过程运动的路程是 m。
20.一列长 200 m 的火车,以 72 km/h 的速度匀速进入长为3.2km的隧洞,火车完全在洞中的时间是 s,火车完全通过隧洞的时间为 s。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空1分,共 13分)
21.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 B点和 C 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原理是 。
(2)如果测得小车从 A 滑到 C 的时间 小车从 A滑到B 的时间t∧b=1.6 s,则 AB段的平均速度 cm/s,则 BC段的平均速度vBc= cm/s。
(3)由实验看出,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填“慢”“快”)。
(4)在测量小车到达 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 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 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填“大”或“小”)。
(5)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他的做法正确吗 。
(6)聪明的小杜发现 AB段和BC 段路程的特点,算出了 AC段平均速度v,AB段的平均速度 v ,他觉得还可以用公式直接算出 BC段的平均速度v ,则 (用
22.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 0.2 s曝光一次。
(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甲所示,可以看出纸锥在做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 。若测得纸锥在 A、C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 6.40 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平均速度为 m/s。
(2)①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 。(写出一个影响因素)
②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 。
(3)如图乙中四个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情况的是 (填选项字母)。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 小题,23题8分,24题7分,共15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的计算步骤和明确的答案)
23.如图,轿车从西昌往成都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 A 地时车内的钟表 显示为 13 h 12 min;到达 B 地时,钟表 显示为13 h 52 min。
(1)求轿车从 A 地到B 地的行驶速度。
(2)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 B 地到成都需要多长时间
24.如图为很多城市巡警使用的电动巡逻车。该巡逻车的最大速度为 40 km/h,充满电后,能以最大速度连续行驶 120 km。在某次巡逻中,巡逻车先以8 m/s的速度行驶 150s,然后停车75 s,再以 10 m/s 的速度行驶5 min。 则:
(1)巡逻车充满电后,以最大速度行驶,可以连续行驶多少小时
(2)巡逻车在这次巡逻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 D 2. A 3. C 4. D 5. B 6. A 7. A 8. D 9. AC 10. AC 11.参照物 相对性 12. B 3.40c m 13.20 l 秒钟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20米 14.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 15.地面 静止
16.70km/h 3 h 17.3 3.5 18.3:5 1: 3 19.10 200 20. 150
170 21.(1)v= /t (2)25 50 (3)快 (4)小 (5)不正确
22.(1)变速 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0.16
(2)①纸锥的质量 ②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竖直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最大速度,并分析最大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3)A
23.(1)轿车从 A 地到B 地所用时间:t=13 h 52 min—13 h 12 min=
轿车从A 地到B地的行驶路程:
轿车从A 地到B 地的速度
(2)由标志牌可知,从 B地到成都的距离;s'=70 km由 可得,从B地到成都需要的时间: =56 min
24.(1)由 可知,巡逻车充满电后,以最大速度行驶,可以行驶的时间
(2)由 可知,巡逻车以8 m/s的速度行驶 150s通过的路程:
巡逻车以 10 m/s的速度行驶 5m in通过的路程:
d
则巡逻车在这次巡逻中的总路程: 4 200 m
巡逻车在这次巡逻中所用的总时间:
巡逻车在这次巡逻中的平均速度
汤汁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