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5《阿Q正传节选》《 边城节选》夯基提能作业(含答案)+课件(共144张PPT)(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5《阿Q正传节选》《 边城节选》夯基提能作业(含答案)+课件(共144张PPT)(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6 17:44:03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5.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酷夏,心不静,气不顺,__①__之余,除了听听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以外,唯靠读书静心。
鲁迅的《故事新编》共八篇小说,是鲁迅辗转京、厦、广、沪四地而做。用时竞达十四年。在给友人的信中,他一再强调自己不太爱惜身体……在我看来,他并非厌世,而是身不由己。
一个读透古书的人,写起拟古之作,可谓__②__。巧妙的架构,灵气飞溅的对话体,每读一遍,便激赏一次,让人__③__。
《故事新编》的脉络,分明是鲁迅的心迹。他写《补天》,契合着欲补苍天的志向:写大禹的《理水》篇他精神的务实趋真得以践行;表现“隐”与“退”的是《采薇》:对于威权《铸剑》则是轻蔑与挑战;《非攻》篇,借墨子这潭深水,倒映出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再然后,以《出关》《起死》,涂抹出人生与社会的苍凉。
调皮的文笔、始终蓬勃着的少年气及沉浸式的浪漫,让这个故去八十六年的、也曾壮怀激烈过的人,依然是我们的恩师和益友。如今,我们读他的书,就当是吹一吹空调,仰仗他的冷峻和深远,让酷热笼罩的心头又一次享受清凉。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案】 _①心浮气躁__②驾轻就熟(信手拈来、垂手可得、唾手可得、易如反掌、水到渠成、得心应手)__③爱不释手(爱不忍释、叹为观止)__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着结构混乱、语句不通、标点不妥等问题,请加以修改,变成结构整齐、表达流畅的整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 _《补天》篇,契合着他欲补苍天的志向;《理水》篇,践行了他务实趋真的精神;《采薇》篇,表现了他对“隐”与“退”的思考;《铸剑》篇,饱含着他对威权的轻蔑与挑战。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答案】 _构成:本体阅读鲁迅先生《故事新编》的感受,喻体是在酷热的天气里吹空调。比喻词“是”。
效果:①与开头“酷夏,心不静,气不顺……唯靠读书静心”相呼应。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鲁迅的冷峻和深远给予浮躁的自己精神上的镇静与愉悦。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鲁迅先生诞生在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文化奇迹。此前没有这样的人物,此后也很少有了,他的同时代人中,有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等一大批杰出的文学家,他与他们并肩协作,创造了中国新文学的辉煌业绩。他像星辰,给那些身处至暗时刻寻求援助的广大读者以信心和希望;__①__,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他的写作,深沉博大,有一种超越文字之上的力量和温暖。人们喜欢称他为“大先生”。所谓大者,“得其大者而兼其小”。他有博大的胸怀。早年“走异路,逃异地”,脱离了江南小镇的狭小天地,告别了“读书应举”的传统道路,赴金陵求学,后东渡日本学医。一路走来,__②__,人生的内涵越来越丰富。__③__,但他不是吟风弄月的文学家,也不是谋求高雅地位的成功人士,而是一生致力于用文学来改良社会的文学践行者。我们无法想象,在那个风雨飘摇、万马齐喑的旧中国,竟会诞生像鲁迅这样举世无双、影响深远的文化巨匠。
4.下列句子中的“像”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A.就像樱、梨、桃这样轻柔飘逸的花,我从不将它们的谢落看作死亡。
B.雨天,拾荒农妇从门前经过,我会像妈妈一样追出门,给她一顶草帽。
C.天和号核心舱是世界最大最重的太空舱,功能齐全,就像旅馆一样。
D.像是知道我要摘它一样,那朵红色的荷花猛地把头埋进了荷叶丛中。
【解析】 画线句:表示举例。A项,表示举例;B项,表示与某人在行为上有共同点;C项,表示打比方;D项,表示推测。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 _①他像源泉(他像甘露)__②他的眼界越来越开阔__③鲁迅是文学家__
6.鲁迅提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下侧这幅漫画虽然没有画人的眼睛,但其实又存在着极其传神的“眼睛”,你觉得画中的“眼睛”是什么?请结合画面说明理由,不超过60字。
【答案】 _这幅漫画的“眼睛”是人物的背影。人物立在江边,望向远方,背影显得孤单落寞,传神地表现出送别的感伤之情。__
7.按要求把下面的四句话分别从两个角度改写成两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
①《边城》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被誉为“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的中篇小说。
②沈从文是中篇小说《边城》的作者。
③小说叙述了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
④湘西秀丽的风光和质朴的人情被小说生动地描写了出来。
(1)以《边城》为主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沈从文为主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_(1)《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叙述了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描写湘西秀丽的风光和质朴的人情,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被誉为“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的中篇小说。
(2)沈从文在他创作的一部被誉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的中篇小说《边城》中,叙述了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生动地描写了湘西秀丽的风光和质朴的人情。__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出 关①
鲁 迅
老子②毫无动静的坐着,好像一段呆木头。
“先生,孔丘③又来了!”他的学生庚桑楚,不耐烦似的走进来轻轻的说。
“请……”
“先生,您好吗?”孔子极恭敬的行着礼,一面说。
“我总是这样子。”老子答道,“您怎么样?所有这里的藏书,都看过了罢?”
“都看过了。不过……”孔子很有些焦躁模样,这是他从来所没有的,“我研究《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很长久了,够熟透了。去拜见了七十二位主子,谁也不采用。人可真是难得说明白呵,还是‘道’的难以说明白呢?”
“你还算运气的哩,”老子说,“没有遇着能干的主子。六经这玩意儿,只是先王的陈迹呀,哪里是弄出迹来的东西呢?你的话可是和迹一样的。迹是鞋子踏成的,但迹难道就是鞋子吗?”停了一会,又接着说道:“……性,是不能改的;命,是不能换的;时,是不能留的;道,是不能塞的。只要得了道,什么都行,可是如果失掉了,那就什么都不行。”
孔子好像受了当头一棒,亡魂失魄地坐着,恰如一段呆木头。
大约过了八分钟,他深深地倒抽了一口气,就起身要告辞,一面照例很客气地感谢着老子的教训。
老子也并不挽留他,站起来扶着拄杖,一直送他到图书馆的大门外。孔子就要上车了,他才留声机似的说道:“您走了?您不喝点儿茶去吗?……”
孔子答应着“是是”,上了车,拱着两只手极恭敬地靠在横板上;冉有把鞭子在空中一挥,嘴里喊一声“都”,车子就走动了。待车子离开了大门十几步,老子才回自己的屋里。
“先生今天好像很高兴,”庚桑楚看老子坐定,才站在旁边垂着手说,“话说的很不少……”
“你说得对。”老子微微的叹一口气,有些颓唐似的回答道,“我的话真也说的太多了。”
……
一过就是三个月。老子仍旧毫无动静的坐着,好像一段呆木头。
“先生,孔丘来了哩!”他的学生庚桑楚,诧异似的走进来轻轻地说,“他不是长久没来了吗?这次来不知道是怎的?……”
“请……”老子照例只说了这一个字。
“先生,您好吗?”孔子极恭敬的行着礼,一面说。
“我总是这样子。”老子答道,“长久不看见了,一定是躲在窝里用功罢?”
“哪里哪里,”孔子谦虚的说,“没有出门,在想着。想通了一点,我自己久不投在变化里了,这怎么能够变化别人呢!……”
“对对!”老子道,“您想通了!”
大家都从此没有话,好像两段呆木头。
大约过了八分钟,孔子这才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就起身要告辞,一面照例很客气地感谢着老子的教训。
老子也并不挽留他。站起来扶着拄杖,一直送他到图书馆的大门外。孔子就要上车了,他才留声机似的说道:“您走了?您不喝点儿茶去吗?……”
孔子答应着“是是”,上了车,拱着两只手极恭敬地靠在横板上;冉有把鞭子在空中一挥,嘴里喊一声“都”,车子就走动了。待到车子离开大门十几步,老子才回自己的屋里。
“先生今天好像不大高兴,”庚桑楚看老子坐定了,才站在旁边,垂着手说,“话说得很少……”
“你说得对。”老子微微叹一口气,有些颓唐地回答道,“可是你不知道:我看我应该走了。”
“这为什么呢?”庚桑楚大吃一惊,好像遇着了晴天的霹雳。
“孔丘已经懂得了我的意思。他知道能够明白他的底细的,只有我,一定放心不下。我不走,是不大方便的……”
“那么,不正是同道了吗?还走什么呢?”
“不,”老子摆一摆手,“我们还是道不同。譬如同是一双鞋子罢,我的是走流沙,他的是上朝廷的。”
“但您究竟是他的先生呵!”
“你在我这里学了这许多年,还是这么老实,”老子笑了起来,“这真是性不能改,命不能换了。你要知道孔丘和你不同:他以后就不再来,也再不叫我先生,只叫我老头子,背地里还要玩花样了呀。”
“我真想不到。但先生看人是不会错的……”
“不,开头也常常看错。”
“那么,”庚桑楚想了一想,“我们就和他干一下……”
老子又笑了起来,向庚桑楚张开嘴:“你看,我牙齿还有吗?”
“没有了。”庚桑楚回答说。
“舌头还在吗?”
“在的。”
“懂了没有?”
“先生的意思是说:硬的早掉,软的却在吗?”
“你说的对。我看你也还不如收拾收拾,回家看看你的老婆去罢。但先给我的那匹青牛刷一下,鞍鞯晒一下。我明天一早就要骑的。”
(有删改)
【注】 ①根据老子出函谷关的典故改写,节选部分即老子出关前的故事。②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③孔丘:即孔子,提倡“仁义礼乐”,主张“德治教化”“君以民为体”。
8.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
A.老子平时喜静少言,思考时只是“毫无动静地坐着,好像一段呆木头”,即使孔子前来请教,他也不愿过多谈论。
B.老子回应孔子说“你还算运气的哩,没有遇着能干的主子”,实质上是在嘲讽孔子,不赞同他的思想认识。
C.孔子因思想不被采用而产生了困惑,便求教于老子,老子认为孔子远没有得道,应该继续研究经书。
D.孔子两次向老子请教问题,每次都恭敬地行礼,客气地感谢,实际上孔子因道不同并不尊敬老子。
【解析】 A项,“即使孔子前来请教,他也不愿过多谈论”错误,根据孔子第一次前来请教时老子布道的状态可知,老子是愿意多谈的。C项,“应该继续研究经书”错误,老子只是说孔子还没有自己的思想主张,没有得道。D项,“实际上孔子因道不同并不尊敬老子”理解错误,从文中看,庚桑楚说“先生今天好像很高兴”,折射出当时孔子在见老子时还是很尊敬的。
9.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中多次出现“呆木头”这一比喻,写老子体现了他表面上毫无生气的特点,与写孔子的艺术效果是不同的。
B.“都看过了。不过……”先肯定回答再转折设疑,省略号的运用表现了孔子想求教但又不知是否得当的矛盾犹豫。
C.“但您究竟是他的先生呵!”一句表现了庚桑楚不理解老子否定自己的“同道”说法和老子想要离开的心理。
D.一个“站起来扶着拄杖”送,一个“拱着两只手”恭敬地道别,两次相同的细节描写暗示了两人坚持不变的价值取向。
【解析】 “表现了庚桑楚不理解老子否定自己的‘同道’说法……的心理”错误,“但您究竟是他的先生呵”是庚桑楚在老子解释了他和孔子不同道之后说的,此时他不理解的是二人虽然不同道,但老子还是孔子的老师,为什么要离开。
10.孔子两次拜见老子,第一次孔子“深深地倒抽了一口气”,第二次孔子“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你是怎样理解孔子的抽气和呼气的?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_①孔子“抽气”是因为老子直言六经是先王的陈迹,并指出孔子的话等同于此,同时又以论“道”训示孔子,给孔子当头一棒,孔子备感威压;②“呼气”是因为老子肯定了孔子“自变才能他变”的“道”的认识,并没有再对其训示,孔子反倒受到老子肯定。__
11.作者将一些现代生活的语言加入小说,增加了小说的喜剧色彩并引起读者的思考。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 _①老子送孔子时留声机似的说道:“您走了?您不喝点儿茶去吗?”勾画出毫无生气、呆板的老子形象,②学生冉有为老师驾车,手里挥着长鞭,嘴里发出汽车的喇叭鸣声“都”,将读者从古代拉到现代,引起读者对作品的现实讽刺意义的思考。③称六经为“这玩意儿”,表现出主张“无为而治”的老子对六经的不屑一顾。④庚桑楚建议“我们就和他干一下”,“干”字体现了庚桑楚的真实性情与强硬,引出下文老子“刚则易亡”的观点。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鸭窠围的夜
沈从文
天快黄昏时落了一阵雪子,不久就停了。天气真冷,在寒气中一切都仿佛结了冰。便是空气,也像快要冻结的样子。我包定的那一只小船,在天空大把撒着雪子时已泊了岸,从桃源县沿河而上这已是第五个夜晚。看情形晚上还会有风有雪,故船泊岸边时便从各处挑选好地方。沿岸除了某一处有片沙嘴宜于泊船以外,其余地方全是黛色如屋的大岩石。石头既然那么大,船又那么小,我们都希望寻觅得到一个能作小船风雪屏障,同时要上岸又还方便的处所。凡是可以泊船的地方早已被当地渔船占去了。小船上的水手,把船上下各处撑去,钢钻头敲打着沿岸大石头,结果这只小船,还是不能不同许多大小船只一样,在正当泊船处插了篙子,把当作锚头用的石碇抛到沙上去,尽那行将来到的风雪,摊派到这只船上。
河面大小船只泊定后,莫不点了小小的油灯,拉了篷。各个船上皆在后舱烧了火,用铁鼎罐煮红米饭。饭焖熟后,又换锅子熬油,哗的把菜蔬倒进热锅里去。一切齐全了,各人蹲在舱板上三碗五碗把腹中填满后,天已夜了。水手们怕冷怕动的。收拾碗盏后,就莫不在舱板上摊开了被盖,把身体钻进那个预先卷成一筒又冷又湿的硬棉被里去休息。至于那些想喝一杯的,发了烟瘾得靠靠灯,船上烟灰又翻尽了的,或一无所为,只是不甘寂寞,好事好玩想到岸上去烤烤火谈谈天的,便莫不提了桅灯,或燃一段废缆子,摇晃着从船头跳上了岸。
黑夜占领了全个河面时,还可以看到木筏上的火光,吊脚楼窗口的灯光,以及上岸下船在河岸大石间飘忽动人的火炬红光。这时节岸上船上都有人说话,吊脚楼上且有妇人在黯淡灯光下唱小曲的声音,每次唱完一支小曲时,就有人笑嚷。什么人家吊脚楼下有匹小羊叫,固执而且柔和的声音,使人听来觉得忧郁。我心中想着,“这一定是从别一处牵来的,另外一个地方,那小畜生的母亲,一定也那么固执的鸣着吧。”算算日子,再过十一天便过年了。“小畜生明不明白只能在这个世界上活过十天八天?”明白也罢,不明白也罢,这小畜生是为了过年而赶来,应在这个地方死去的。此后固执而又柔和的声音,将在我耳边永远不会消失。我觉得忧郁起来了。我仿佛触着了这世界上一点东西,看明白了这世界上一点东西,心里软和得很。
这时节天气太冷,大门必已上好了,屋里一隅或点了小小油灯,屋中土地上必就地掘了浅凹火炉膛,烧了些树根柴块。火光煜煜,且时时刻刻爆炸着一种难于形容的声音。火旁矮板凳上坐有船上人,木筏上人,有对河住家的熟人。且有虽为天所厌弃还不自弃年过七十的老妇人,闭着眼睛蜷成一团蹲在火边,悄悄的从大袖筒里取出一片薯干或一枚红枣,塞到嘴里去咀嚼。有穿着肮脏身体瘦弱的孩子,手擦着眼睛傍着火旁的母亲打盹。屋主人有退伍的老军人,有翻船背运的老水手,有单身寡妇,借着火光灯光,可以看得出这屋中的大略情形,三堵木板壁上,一面必有个供奉祖宗的神龛,神龛下空处或另一面,必贴了一些大小不一的红白名片。这是近一二十年来经过此地若干人中一小部分的题名录。这些人各用一种不同的生活,来到这个地方,且同样的来到这些屋子里,坐在火边或靠近床边,逗留过若干时间。这些人离开了此地后,在另一世界里还是继续活下去,但除了同自己的生活圈子中人发生关系以外,与一同在这个世界上其他的人,却仿佛便毫无关系可言了。
河面静静的,木筏上火光小了,船上的灯光已很少了,远近一切只能借着水面微光看出个大略情形。另外一处的吊脚楼上,又有了妇人唱小曲的声音,灯光摇摇不定,且有猜拳声音。我估计那些灯光同声音所在处,不是木筏上的牌头在取乐,就是水手们小商人在喝酒。妇人手指上说不定还戴了水手特别为从常德府捎带来的镀金戒指,一面唱曲一面把那只手理着鬓角,多动人的一幅画图!我认识他们的哀乐,这一切我也有份。看他们在那里把每个日子打发下去,也是眼泪也是笑,离我虽那么远,同时又与我那么相近。这正是同读一篇描写西伯利亚的农人生活动人作品一样,使人掩卷引起无言的哀戚。我如今只用想象去领味这些人生活的表面姿态,却用过去一分经验,接触着了这种人的灵魂。
羊还固执的鸣着。远处不知什么地方有锣鼓声音,那一定是某个人家禳土酬神还愿巫师的锣鼓。声音所在处必有火燎与九品蜡照耀争辉。眩目火光下必有头包红布的老巫师独立作旋风舞,门上架上有黄钱,平地有装满了谷米的平斗。有新宰的猪羊伏在木架上,头上插着小小五色纸旗。有行将为巫师用口把头咬下的活生公鸡,缚了双脚与翼翅,在土坛边无可奈何的躺卧。主人锅灶边则热了满锅猪血稀粥,灶中正火光熊熊。
邻近一只大船上,水手们已静静的睡下了,只剩余一个人吸着烟,且时时刻刻把烟管敲着船舷。
一切光,一切声音,到这时节已为黑夜所抚慰而安静了,只有水面上那一分红光与那一派声音。那种声音与光明,正为着水中的鱼和水面的渔人生存的搏战,已在这河面上存在了若干年,且将在接连而来的每个夜晚依然继续存在。我弄明白了,回到舱中以后,依然默听着那个单调的声音。我所看到的仿佛是一种原始人与自然战争的情景。那声音,那火光,都近于原始人类的战争,把我带回到四五千年那个“过去”时间里去。
不知在什么时候开始落了很大的雪,听船上人细语着,我心想,第二天我一定可以看到邻船上那个人上船时节,在岸边雪地上留下那一行足迹。那寂寞的足迹,事实上我却不曾见到,因为第二天到我醒来时,小船已离开那个泊船处很远了。
(有删改)
12.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
A.文章开篇交代时令、天气与泊船过程,描绘岸边的景致,渲染了鸭窠围岸边弥蒙而充满生气的氛围。
B.棉被又冷又硬,可见水手的生活条件艰苦;睡觉、抽烟、喝酒、烤火、聊天等,表现出水手在船上的生活寂寥单调。
C.那些大小不一的红白名片,让沈从文感受到各色湘西人的气息,且不能自已地去揣想他们后来的命运。
D.文中通过大量的场景描写细腻地呈现出水上人的生活状态,寄寓着作者对普通人际遇命运的深刻理解。
【解析】 A项,“弥蒙而充满生气”曲解文意,渲染了枯寂清冷的氛围。B项,“表现出水手在船上的生活寂寥单调”错误,睡觉是因为已入夜并且天冷,从“这时节岸上船上都有人说话”可看出船上的水手生活也并不都是寂寥的,“烤火”是水手上岸后的行为。C项,“各色湘西人的气息”曲解文意,根据原文“这是近一二十年来经过此地若干人中一小部分的题名录”可知,名片上的是一小部分经过此地的人,他们也不一定都是“湘西人”。
13.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船”是贯穿文本的标识物,身为叙述者的“我”始终在船上,对鸭窠围进行了全景式的描写,刻绘入微,细节生动饱满。
B.沈从文笔下的声音,沿袭了古典诗歌中对声、光的重视,由声、光而引发对于周边环境的想象,并以此谱写了一首湘西之歌。
C.文章半写景物,半叙人事,全篇在人与自然契合的背景上动人地展现了这一方水上人“也是眼泪也是笑”的苦乐人生。
D.不同于其他游记散文侧重于时间层面的线性描述,本文将视角转向空间,在多个景物的转换中展现作者自由而灵活的审美趣味。
【解析】 D项“本文将视角转向空间”表述不恰当,本文是时间层面和空间层面同时在推进。
14.如何理解第三段画线的句子?请结合上下文分析。
【答案】 _①小羊的叫声中可能有对母亲的呼唤、对摆脱孤独、危险甚至死亡的呼告,这是由听觉引发的作者的心理感受。②小羊的命运有一定的象征性,体现了作者观照世界的悲悯态度。寄托了作为旅人的“我”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③引起下文,引出作者对人类命运遭际的思考感悟。__
15.沈从文在《湘行书简》中写道:“历史是一条河。从那日夜长流千古不变的水里石头和砂子,腐了的草木,破烂的船板,使我触着平时我们所疏忽了若干年代若干人类的哀乐。”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_①用比喻的手法,把历史比作河流,生动形象地写出历史奔流向前、绵延不绝的特点。②真正承载历史的,恰恰是如“石头和砂子”“腐了的草木”“破烂的船板”一样的最普通、最寻常的生命个体。以此展现最真实动人、最易被忽视的哀与乐,正如湘西水上人的生活一般。③表达了作者对湘西人命运的思考,对被忽视的人世的关注,对普遍、永恒的人类哀乐的关注。__(共144张PPT)
第二单元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
积累·文化传承与理解
探究·思维发展与提升
延伸·审美鉴赏与创造
预习·语言建构与运用
概述·目标提要与策略
赏读·引入研习情境
概述·目标提要与策略

1.结合社会历史背景,思考作品内涵,理解现当代文学的精神追求与思想意义;探究作品所表现的近代以来中国人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变动的轨迹,把握现当代文学的成就和意义。
2.综合运用多种欣赏方法,多角度、多层面探究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各种体裁作品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意蕴,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品位。
3.尝试分析和评价不同作家的创作风格,选择一位作家或一部作品,学写文学评论;从语言锤炼的角度,探究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撰写语言鉴赏札记。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的产物,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洪流不断发展。它用新的思想、新的语言、新的样式为中国文学开辟了新的天地。
现当代文坛群星璀璨。鲁迅、老舍、沈从文、艾青、徐志摩、冯至、贾平凹,都在属于自己的天空发出了熠熠光辉。他们或勾画人物,或描摹世态,或歌咏真情,或留恋过去……
小说、诗歌、散文、话剧,异彩纷呈。我们从中可以了解现当代文学的风貌,感知百年来社会变革与发展,领悟心灵变化。
《阿Q正传》(节选)让我们认识一个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贫苦农民的形象,他的“精神胜利法”天下第一,他身处社会底层,受到残酷的剥削、压迫和凌辱,但他竟能麻木健忘,自轻自贱,自欺自慰。
《边城》(节选)里的文字是鲜活的,处处是湿润透明的湘楚景色,处处是赤诚的人情,可每每读起便不由自主地忧伤。在这里,人情如水,却不是如水一样淡薄,而是一如湘西河川明澈纯净。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献给他心目中的母亲——中国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苦的农妇的颂歌。诗中朴实真挚而强烈的感悟,自有一种动人的力量。
《再别康桥》浪漫经典到极致,浪漫的情怀令人神之所往,仿佛自己也来到了康桥,游于“星辉斑斓”的康河里。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写了一个繁荣却因为浩劫而衰落灭绝的山村,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冯至用其所描绘的恒久的平静和美丽来支撑人们活下去,启发人们珍爱自然、珍爱生命。
《秦腔》通过对秦川人自导、自演、自观、自评秦腔的痴醉迷狂的传统风俗的描述,写出其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
《茶馆》(节选)以老北京裕泰茶馆为舞台,用茶馆里各色人物个人生活的变化,描写富于北京风俗特点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市井百态,勾勒出了旧时代的社会风貌。
1.知背景,知梗概。
本单元作品的创作年代与今天有一定距离,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及作品内容的时代背景,对课文节选的整篇作品的内容梗概有一个大致了解,有助于全面、准确理解文本。
2.解文体,解手法。
本单元课文包含四种文体,文体不同,其写作手法就有差别,比如《茶馆》是在戏剧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树立文体意识,从写作手法切入进行学习、研读鉴赏会事半功倍。
3.多角度,多方式。
多角度,指的是认识、思考文本的角度要灵活,要多层面探究作品的意蕴。多方式,是指学习、研读的方式要灵活,既要注重独立学习,也要注重合作探究;既能速读,也会精读。
5.阿Q正传(节选) *边城(节选)

1.语言建构与运用:感受《阿Q正传》叙述语言的幽默、夸张以及讽刺。领略《边城》散文化的叙事笔调和生活化的人物语言特点。
2.文化传承与理解:省查自身生活中的“阿Q”像,探寻阿Q这一形象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和价值。深入体会《边城》中对乡土社会和普通民众的深切关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美德、价值观失落的痛心,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
3.思维发展与提升: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阿Q正传》喜剧表象下的悲剧意味;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对阿Q形象的感悟与理解。从《边城》看似散漫的叙述和描写中,抓住文中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把握翠翠等人的性格特征。
4.审美鉴赏与创造:从《阿Q正传》人物形象及叙述语言的幽默、夸张、讽刺等角度,欣赏作品的艺术独特性。体会《边城》湘西淳朴的风土人情和作品所营造的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的氛围以及文中展现出的人性的善良美好。

鲁迅仿佛从传说中发掘实际人物一样。用考证学的方法描绘阿Q这个人物的轮廓。作者把一幅阿Q的素描留给大家之后,就退场了。第二章开始,为了设置阿Q活动的舞台,作者只是时常露一下脸,并没有浮现表面。
《边城》(节选)开篇介绍了小说的主人公,主要描写了主人公一家的生活环境,他们过着平凡的日子。 同时引出城内居民们的生活,以及这个小镇的和谐和它所体现的商业气息,那里人们是很淳朴、浑厚的。
赏读·引入研习情境
自题小像
鲁 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赏析】 这首诗声调激越,感情强烈。作者运用顿挫跳跃的笔法,有曲折、有波澜、有起伏地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抒发得深刻真切。全诗四句,先写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继写由热爱而引起对处在“风雨如磬”之中的祖国的忧虑,再写由忧虑而感到“寄意寒星荃不察”,心情不免有点沉重,最后跃上一个新的高峰,激昂慷慨,热血沸腾,迸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最强音,充满着激励的力量。这首诗还通过典故运用和比喻、象征的手法,使所抒发的感情形象化。如“神矢”这个典故的运用,就把抽象的爱国主义感情表现得更具体。“风雨如磬”这个富有象征性的比喻,十分形象地表现出黑暗势力的强大,民族危机的深重,国家处境的险恶。以“荃”这种芳香的草比喻人民,表现了鲁迅对人民热爱赞颂的感情。最后,用“轩辕”代祖国,并以血来奉献,更使爱国主义的思想得到最形象、最突出的表现。
感春四首·其二
[唐]韩愈
皇天平分成四时,春气漫诞最可悲。
杂花妆林草盖地,白日坐上倾天维。
蜂喧鸟咽留不得,红萼万片从风吹。
岂如秋霜虽惨冽,摧落老物谁惜之。
为此径须沽酒饮,自外天地弃不疑。
近怜李杜无检束,烂漫长醉多文辞。
屈原离骚二十五,不肯餔啜糟与醨。
惜哉此子巧言语,不到圣处宁非痴。
幸逢尧舜明四目,条理品汇皆得宜。
平明出门暮归舍,酩酊马上知为谁。
边城之美
边城之美,美在那样一份明澈。
想象一片水,笼着淡淡薄雾,荡起层层涟漪,萦绕悠悠鸟鸣;想象一位老人,撑着船,年年复年年,来来回回;想象一个女孩,在风日里长养着,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眼中跳跃着新鲜,“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这是一个被唤作“边城”的世界,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干净得不似人间。在那个风雨变幻的年代,这座边城小镇却真正成为一个被时光遗忘的安静角落。
“这家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这样单薄的起笔,在平淡的叙述中展开一幅田园牧歌式的动人画卷,目光所及皆是黄昏般温暖柔和的色调,却又好像裹着一层若有若无的透明的哀伤。连惆怅,都有了淡淡的暖融融的情味。
【赏析】 一个充满自然人性的世外桃源,人淳朴、率直、友善,边城的人民就是人性美的代表。边城流淌着一首清澈、美丽而又哀婉的田园牧歌。
预习·语言建构与运用
课|前|预|习
1.作者作品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是其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鲁迅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毛泽东曾称赞:“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的小说选材独特,以“为人生”的启蒙主义式的创作目的,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的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他的小说作品“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关注着“病态社会”里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病苦”。对知识分子题材的开掘,又着眼于他们的精神创伤和危机。鲁迅的这些改革在《呐喊》和《彷徨》中就演化为“看与被看”和“归乡”两大小说情节、结构模式。“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在《孔乙己》《祝福》《狂人日记》等小说中都有展现。
鲁迅的小说在叙述方式上,一直在探索主体渗入的形式。在这种模式中,小说的叙述者“我”与小说人物是“自我”的两个不同侧面或内心矛盾的两个侧面的外化,于是全篇便具有了自我灵魂的对话与相互驳难的性质。在叙述语言上,鲁迅追求表达的含蓄、节制,以及简约、凝练的风格。他曾说“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在介绍写小说经验时也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他又广泛借鉴诗歌、散文、音乐、美术以至戏剧的艺术经验从事小说创作,并且试图熔为一炉,于是出现了“诗化小说”(《伤逝》《社戏》等)、散文体小说(《兔和猫》《鸭的喜剧》等),以及“戏剧体小说”(《起死》等),等等。
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作家、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少年时曾入地方军队当兵。1926年开始发表作品。1930年在青岛大学任教,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抗战胜利后,在北京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从事历史文物及工艺美术图案等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他的大部分小说都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与关爱。其作品以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于一炉,展示湘西民性的粗犷强悍、民风的淳厚朴实,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这种美学风格代表了京派作家一定的社会理想,也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较深的影响。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湘行散记》,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
2.探寻背景
《阿Q正传》
(1)写作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内忧外患,政治腐败,民众愚昧,中华民族面临灭亡的危险,此时孙中山先生领导少数有志之士,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2年1月1日,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结束了。但由于这次革命没有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一起参加,没有彻底打击和镇压封建势力,导致革命失败。广大农民在
革命之后,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之下,承受着政治上的压迫,经济上的剥削和精神上的奴役。鲁迅以思想家的冷静和深邃思考,以文学家的敏感和专注,观察、分析着所经历的一切,感受着时代的脉搏,逐步认识自己所经历的革命、所处的社会和所接触的人们的精神状态。
(2)内容简介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乡村社会为舞台,描写了阿Q这个人物可怜、可笑而又可悲的一生,寄寓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刻忧思。
小说共分九章,本课节选了其中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其他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序》:作者用考证学的方法描绘出阿Q这个人物的轮廓。
第四章《恋爱的悲剧》:写阿Q勾引赵太爷家的女佣吴妈,结果引起混乱;阿Q全部财产被扣押,又向赵太爷赔罪。
第五章《生计问题》:写未庄人不再雇阿Q打短工,阿Q生活难以为继,决定离开未庄。
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半年之后,阿Q回到未庄,兜里有了好多钱,有很多衣服,村里人都对他刮目相看,后来阿Q说他给小偷打下手,又遭到人们的嘲笑。
第七章《革命》:革命的谣言传到村子里,引起了村里人的不安,阿Q觉得自己也成了革命党,做着抢到好多东西的美梦,但结果让他很失望。
第八章《不准革命》:辛亥革命波及未庄以后,阿Q自发地“神往”革命,但假洋鬼子却把他撵了出去。阿Q目睹了赵太爷家遭抢劫的经过。
第九章《大团圆》:赵家遭抢劫事件引起了未庄人的恐慌。事件发生四天之后,阿Q被当作替死鬼被捕,糊里糊涂地接受审判,糊里糊涂地被处死。
《边城》
(1)写作背景
20世纪30年代,沈从文从北京回到阔别十余年的故乡,此时,那里已不是他十多年来想念的湘西了。社会的黑暗腐败,现代“文明”的精神污染,使湘西人古朴的人性正在发生着扭曲、裂变。一些人面对苦难,心存一丝可怜的希望,但依然无助、寂寞;一些人则默默地接受那份摊派到自己头上的命运,安于现状,既无力反抗,也不想反抗;也有一些人禁不住鸦片的侵蚀而走上邪道,唯利是图,男盗女娼。历史正在把一个古老的民族带向令人不寒而栗的方向。时代变动的巨大力量沉重
地压在沈从文的心头。他想呼喊,却不知向谁呼喊。他深刻地感悟到:唤醒一个民族重新做人的意识,实现人与人关系的重造是必须的。沈从文这次返乡所产生的种种人生感慨和对生命的感悟,便构成了《边城》的情感基础和思想基础。
(2)故事梗概
在湘西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了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情愫暗生。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翠翠,托人向撑船老人求亲。而地方上的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撑船老人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

chōnɡ

huì
chuānɡ
kài
zhù
xūn









三、积累词语
1.出言无状:说话时超越了自己的身份、地位,显得无礼。
2.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3.同仇敌忾:全体一起痛恨敌人。忾,愤恨。
四、辨析词义
1.鄙薄·鄙夷
相同点 两者都有“轻视,看不起”的意思
不同点 鄙薄:指浅陋微薄(多用作谦辞);看不起,轻视。鄙夷:指蔑视,小瞧,看不起
2.奚落·数落
相同点 两者都含有“不满,指责他人”的意思
不同点 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讥讽嘲笑。数落:列举过失而指责,泛指责备
zhàn
qiú
nuó
zhà
tǔn
pán
chuài

gān
yǎn

cí bā









三、积累词语
1.锣鼓喧阗:各种打击乐器齐奏,声音轰鸣。
2.平淡无奇:(事物、文章等)平常;没有曲折。
3.闭口不谈:合上嘴不说话,也比喻不发表意见。
四、辨析词义
1.流泻·流淌
相同点 两者都有液体流动的意思
不同点 适用的范围不同:“流泻”除了适用于液体外,还可用于光线等;“流淌”只适用于液体
2.默默·脉脉
相同点 两者都指没有声音,但侧重点不同
不同点 “默默”指不说话,不出声,一般侧重于动作;“脉脉”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一般侧重于感情
积累·文化传承与理解
阿Q精神胜利法
“阿Q精神胜利法”是对于事实上的屈辱和失败,用一种自嘲自解的方式,在想象中取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胜利。“阿Q精神胜利法”纯然是奴隶们在失败面前闭上眼睛,用瞒和骗制造胜利的幻觉麻醉自己,把奴隶的屈辱和失败的痛苦变成精神上的自满自足,从而使自己麻木不仁、安安心心地做奴隶。阿Q的精神胜利是变态的反抗,是愚昧麻木的表现。“阿Q精神胜利法”正是旧中国病态社会的产物,是几千年来封建专制主义的愚民政策、等级制度的产物。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对《阿Q正传》的评价
罗曼·罗兰在给友人的信中,关于《阿Q正传》,他是这么说的:
这是乡村中的一个穷极无聊的家伙的故事。这个人一半是流浪汉,困苦潦倒,被人瞧不起,而且他确实也有使人瞧不起的地方,可是他却自得其乐,并且十分自豪(因为一个人既然扎根于生活之中,就不得不有点值得自豪的理由)。最后,他被枪毙了,在革命时期被枪毙,不知道为什么。使他郁郁不乐的却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当人们叫他在供词下边画一个圆圈时(因为他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他的圈圈画不圆。这篇故事的现实主义乍一看好似平淡无奇。可是,接着你就发现其中含有辛辣的幽默。读完之后,你会很惊异地察觉,这个可悲可笑的家伙再也不离开你,你已经对他依依不舍。
散文化小说
散文化小说,是小说和散文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种小说,即用散文的形式创作的一种小说。其文体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淡化情节。在散文化小说中,少有冲突,缺少悬念。作者使小说呈现如日常生活的自然形态,立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让叙述者的情感自然地融贯、浸润在色调平淡的描述中。
②虚化人物。传统小说强调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散文化小说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淡化人物的脸谱化,呈现人物的本真原貌,小说中的人物常常无主次之分。
③营造意境。在散文化小说中,意境主要表现在气氛中。所谓“气氛”,既包括作者情感、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生存状态的客观再现。
④突出情调。散文化小说的主旨往往比较含蓄,较多的是通过作者情感、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生存状态的客观再现,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抗争)、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思考人的命运),突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爱与恨、情与欲)、人性的复杂多变(鲜活的、动态的)等主旨。
京派文学
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废名、沈从文、李健吾、萧乾等。之所以称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他们的思想是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京派作家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作品富有文化底蕴;他们的创作多数属于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文学有所发展。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代表。
探究·思维发展与提升
《阿Q正传》(节选) 小说通过对阿Q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深刻揭示了阿Q“精神胜利法”的种种表现及严重危害,向人们展示了辛亥革命前后畸形的中国社会,特别是畸形的国民精神面貌,揭示了国民的劣根性。
《边城》(节选) 小说以小城茶峒为背景,围绕着靠摆渡为生的老人和他的孙女翠翠,描绘了湘西特有的风土人情。节选部分主要写了边城民众过端午节和元宵节的热闹欢乐的场景,表现了翠翠与祖父的至爱亲情,写了翠翠和傩送的相识以及翠翠由此产生的朦胧纯真的情愫,表现了边城人民的淳朴、善良和热情。
赏析语言,理解句意
任务 一
阿Q正传(节选)
1.第三章开头一句中“蒙”这个词有何含义?
答:一个“蒙”字形象地刻画了阿Q以及看客们的那种以丧失人格为代价换来盲目的趋炎附势的变态心理。
2.阿Q“耸了肩膀等候着”“假洋鬼子”来打,“等候”一词妙在何处?
答:这个词用得妙在不仅表明奴隶性,被动挨打不敢反抗;更在表明他主动地接受惩罚,把奴性人格加深,变成某种受虐狂,阿Q的可悲之处也就在这里,不觉悟,反以之为然。
3.“阿Q此后倒得意了许多年”中阿Q“得意”什么?
答:阿Q的“得意”是因受了赵太爷的打而换来人们对他的“格外尊敬”。作者此处用反语,乃意在说明阿Q的可悲。
4.“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这个想法表现了阿Q什么心理?
答:这里运用了幽默讽刺的手法,阿Q实际上失败了,但又不愿意面对失败,而找些借口来安慰自己,同样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
5.阿Q“十分得意的笑”,酒店里人“九分得意的笑”,这是为什么?这揭示出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答:①作者在这里这样写,运用了幽默和夸张的手法,揭示出“酒店里的人”缺乏同情心,心灵卑微。他们虽然没有亲自动手调戏小尼姑,却也不比阿Q好多少,只少一分,是九分。②社会现象:“九分得意”的群像描写,揭示出当时低级、庸俗、缺乏同情心的病态社会风气和丑陋的现实。
立象尽意,分析形象
任务 二
1.请根据课文内容,概括一下阿Q的性格。
答:①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②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③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④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⑤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⑥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⑦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
2.《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答:赵太爷是小说中最能够反衬出阿Q形象卑微的一个人物。
赵太爷应该算是在阿Q所生活的地方,一个最具有权势的人,是所有未庄的居民都崇拜和憧憬的对象。因为有钱、有权利、有大房子、有文化,所以可以有身份、有尊严、有剥削他人的可能,甚至阿Q连姓“赵”的权利都答:被赵太爷剥夺了。
赵太爷是现实社会中的胜利者,与阿Q的“精神胜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封建社会中强者势力的代表。
而通过赵太爷的强悍形象和实际胜利,也说明了所有在“精神上”胜利的人,实际上都是在现实中空虚无力的弱势群体。
探骊得珠,鉴赏技巧
任务 三
1.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阿Q正传》(节选)讽刺手法的运用。
答:①标题的讽刺艺术。作者从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所谓“闲话休提,言归正传”这一句套话里取出两个字“正传”为题目,为一个下等人物作传并取名“正传”,充分揭示了阿Q这个悲剧人物的复杂性,产生一种强烈的讽刺效果。
②鲜明强烈的对比。作者运用鲜明强烈的对比手法来刻画阿Q这一典型人物的性格,通过对阿Q性格的对比分析,既揭示了一位普通农民的血泪史,同时又刻画出其既蛮横无理又毫无办法、既想打想拼又有所顾忌的性格矛盾,从而收到了极强的讽刺效果。
③漫画式的夸张。比如,在捉虱子的过程中,阿Q先是摔衣服,吐唾沫,“两手叉在腰间”,表现得很“武勇”,而辫子被王胡扭住后,又“歪着头”,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现出了求饶的可怜相。这就把阿Q既自负又自贱、但又以君子自居的情态,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了。
④尖锐辛辣的反语。文中多处运用反语,寓庄于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作者写阿Q在未庄的处境及其种种表现时写道:“阿Q‘先前阔’,见识高,而且‘真能做’,本来几乎是一个‘完人’了……”这里所说的阿Q“见识高”,其实是说阿Q自认为自己很清高,其实他是很浅薄,很愚蠢的;说他“几乎是一个‘完人’”,其实是说他缺点和毛病一大堆,而且浑身充满了精神病态的幼稚可笑。
2.《阿Q正传》(节选)之所以能给人以深深震撼,是因为大量地运用多种心理描写方法。请结合文本赏析。
答:①直接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如:阿Q避讳他的癞疮疤,常被闲人戏耍,实际上失败了,他又不愿意接受,于是他“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他觉得当上老子也就找到了低自己一等的对象,阿Q取得了精神上的胜利。
②通过梦境、幻觉来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如,阿Q“想到赵太爷的威风,而现在是他的儿子了,便自己也渐渐的得意起来”,又觉得赵太爷高人一等了。
③通过对话、内心独白来刻画人物心理。例如,阿Q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连“光”“亮”“灯”“烛”都讳了。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Q便“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
④通过动作来刻画人物心理。可怜的阿Q好不容易赢了钱,可一转眼又莫名其妙地失去了并“似乎也挨了几拳几脚似的”,“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但阿Q立刻“转败为胜”了。阿Q连打自己,感觉到打的是别人,竟能“睡着了”。精神胜利到了无情虐待自己的地步,麻木到了极其健忘的地步。
追根溯源,探究意图
任务 四
1.阿Q“精神胜利法”形成的根源是什么?请结合时代背景分析。
答:①封建社会落后的小农经济是阿Q“精神胜利法”形成的客观原因。落后、闭塞、狭隘、保守的传统生活方式很容易产生孤陋寡闻、小国寡民的思想,阿Q们会借种种理由取得精神上的自慰,来解除眼前痛苦。
②封建思想的毒害是“精神胜利法”形成的内在原因。阿Q生在清朝末年,清政府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拼命向人民灌输封建思想,这种愚民政策,正是形成“精神胜利法”的内在因素。如阿Q头脑中充满了上尊下卑的等级观念,比如他打不赢王胡便搬出“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儒家教条以自卫。
2.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胜利法”有何社会意义?
答:阿Q精神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性,是那一特定时代下中国农民的典型。阿Q的“精神胜利法”不仅存在于农民身上,而且也存在于封建士大夫身上,甚至存在于封建统治者自己身上。
“精神胜利法”已成为近代中国的一种社会思潮,封建统治阶级对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不断失败的处境,无法清醒地认识,不能正视现实、承认失败、奋发图强,为维持其统治,就产生了既以自欺、亦以欺人的“精神胜利法”。从农民自身而言,奴隶的地位和反抗失败的历史教训,也是产生“精神胜利法”的土壤。因此,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概括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的,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国民性弱点。
赏析语言,理解句意
任务 一
边城(节选)
《边城》中的人物语言平实、简明,含蓄地表达出人物内心的感情。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感受翠翠的心理活动。
(1)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地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
答:翠翠因为祖父没有接自己而赌气。“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少女的薄怒心理。
(2)祖父说:“顺顺真是个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这一家人都好!”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
答:祖父夸顺顺一家人,但是漏说了二老傩送,翠翠心里有些嗔怪,所以问:“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言外之意是祖父你没说全。
(3)(祖父)便不加检点笑着说:“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翠翠就说:“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
答:祖父提大老来做媒,而翠翠心里喜欢的是二老傩送,自然不喜欢祖父再说下去了。这里边有少女羞于提起婚嫁之事的心理。
(4)(祖父:)“翠翠,莫闹,我摔到河里去,鸭子会走脱的!”“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
答:鸭子是大老捉来送给祖父的,翠翠自然“不稀罕”,她心里想的是二老傩送。
立象尽意,分析形象
任务 二
《边城》(节选)中的翠翠是美和爱的化身,沈从文笔下的人情美、人性美完全在翠翠身上体现了出来。试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答:①纯真、可爱。如回答傩送时的“我是翠翠”那种内心极其着急、希望有人能认识她的心理,到后来回家回答爷爷“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既有祖孙情深,又有少女的纯真可爱。②聪明、矜持。如课文第五部分中顺顺和祖父谈话时,“翠翠虽装作眺望河中景致,耳朵却把每一句话听得清清楚楚”时的神态;第六部分中祖父问及翠翠是否记得去年端午的事情时,翠翠本来正想起两年
前的端午一切事情,但祖父一问,“翠翠却微带点儿恼着的神气,把头摇摇,答:故意说:‘我记不得,我记不得,我全记不得!’”③对爱执着、纯粹。她爱得自然,爱得朦胧,爱得执着,爱得纤尘不染,爱得水晶般纯洁透明;翠翠爱的方式和在爱情来临时的表现,脱胎于湘西古风犹存的风土人情,典型地体现了人情、人性美。总之,翠翠是一个善良、聪慧、温婉、多情的少女,外表的温婉羞涩与内心的炽热多情融为一体,是一个成功而又独特的人物形象。
探骊得珠,鉴赏技巧
任务 三
1.小说写端午节热闹的龙舟比赛、捉鸭游戏和人们争相观看的盛大场面,对故事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
答:①端午节的龙舟比赛和捉鸭游戏,印证了这里的民风淳朴。②为下文展开故事、塑造人物作好了铺垫。正是在这热闹的游戏中,作者让小说的主要人物翠翠、老船夫、顺顺、天保、傩送等相继出场,并在端午节的活动中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与情感爱好。③端午节的热闹又极具地域色彩,给人展示了一种美不胜收的风土人情,这也是《边城》的一大特色。
2.请简要赏析下面句子的描写手法。
(1)同时停泊在吊脚楼下的一些船只,上面也有人在摆酒炒菜,把青菜萝卜之类,倒进滚热油锅里去时发出沙沙的声音。
答:这句话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以动衬静,细腻传神地表现了翠翠的内心世界。正是由于环境热闹才显示出翠翠身边的安静,正是由于翠翠正急答:迫地等待祖父归来的音讯,才能捕捉到青菜倒入油锅中时发出的沙沙声。
(2)祖父同翠翠留在船上,感情仿佛皆追着那唢呐声音走去,走了很远的路方回到自己身边来。
答:此句运用了细节描写。祖孙二人怅然若失,各怀心事,但又无法说破。祖父想到孙女到了出嫁的年龄,既高兴又伤感。翠翠看到迎亲的花轿,引发了自己对爱情的美好憧憬。
3.小说没有细微地描写人物的心理,主要通过对话和感情变化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请举例分析一下。
答:①翠翠知道自己误会了傩送,“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地随了那火把走去。”翠翠吃惊、羞涩、默然无语,正是傩送在她心里投下一道影子的表现。②后来翠翠和打火把送她回家的人重逢,那人调侃翠翠:“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我们这里河中的鱼,现在可吞不下你了。”已经“长大了”的翠翠“一句话不说,只是抿起嘴唇笑着”。不说话却笑,表现了翠翠对往事美好的回忆和微妙的感情涟漪。③最后祖父借和翠翠同岁的新嫁娘暗示翠翠时,“翠翠明白祖父这句话的意思所在,不作理会,静静地把船拉动起来”。情窦初开的翠翠并不是对祖父的话无动于衷,而是心有所属,在默默相思。
追根溯源,探究意图
任务 四
1.有人认为沈从文的《边城》是作者理想的桃花源,也是现实意义上的悲剧。请谈谈你的观点。
答:观点一:作家创作时总有自己的表现意图,因此作品中必然有自己的感情倾向。作者渴望社会现实就像他描写的一样,从这一角度来说,《边城》可以说是作者理想中的桃花源。而实际情况绝非作品中所写,因此也可以说是现实意义上的悲剧。
观点二:作者主张好的作品除了使人获得真善美的感觉外,还应引起人们对人生向上的憧憬和对当前一切腐烂现实的怀疑。《边城》中美好的环境、人性和人情,是作者所渴望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理想的桃花源。真正的社会现实当然不同于小说中所写,有些甚至相当丑恶,但作者以《边城》的美好引发人们对丑恶现实的怀疑和憎恨,引发人们朝着美好的方向努力进取,有积极的意义,不能说是现实意义上的悲剧。
2.沈从文的理想是要在小说《边城》中表现“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那么“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相对于什么而言呢?
答:作者极力讴歌的传统文化中保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对于现代社会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
作者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民风淳朴,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祖父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以及兄弟间诚挚的手足之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作者极力状写湘西自然之明净,也是为了状写湘西人的心灵之明净。
祖父和翠翠相依之情,湘西人生命的形态和人生的方式,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的美德、价值观失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
二十世纪的乡土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乡土文学自身来说也出现了不同的分支。鲁迅代表的启蒙主义乡土小说,开创了我国现代乡土文学之先河,沈从文代表的纯美“湘西世界”是另一迥异的风格。试结合课文简要分析。
答:鲁迅始终以启蒙为己任,揭示痛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他笔下的乡土世界是一个充满理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作者站在理性启蒙主义的立场,预设小说人物(如阿Q)的一切活动,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而沈从文的乡土小说,强调的是对自然人性的保留,强调人与生俱
来的强悍的力量和顺其自然的天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围绕这个主题,沈从文营造了一个安静、祥和、纯美、未经现代文明浸染的自然世界。在这个自然淳朴的世界里,作者倾注了全部的感情,浪漫的情调到处弥漫;在这个感性的世界里,充满了诗情画意,实现了对美的刻意追求。
延伸·审美鉴赏与创造
鲁迅一生都在思考国民性问题,他以笔为刀,剖析国人的灵魂,对民族精神的消极方面给予彻底的暴露和批判。鲁迅作《阿Q正传》意在“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阿Q正传》中的阿Q,甚至是其中的各色男男女女,无不体现了国民劣根性,而这些弱点,也是我们民族的弱点。在今天的社会,阿Q的“精神胜利法”似乎仍在作祟,报纸隔三岔五地报道“某某是中国先发明的”。君不见,有人已考证出“足球起源于中国”,并且自夸一番,想必也是在“足球屡战屡败”的情况下求得自我安慰的一种表现吧。然而无论文字如何渲染也抹不掉铁一样的事实。重要的不是“自我安慰”,而是我们要正视现实,承认落后,努力改变现实中的落后状况。只有具备这种精神,中国才有发展的希望。
“精神胜利法”可以休矣
“精神胜利法”是阿Q在遭受到种种挫折后所发明出来的东西,说好听一点是精神胜利法,其实根本就是鸵鸟的心态,遇到困难只往地下钻,不会真正地去解决问题,只能够转身就跑。
如果现今社会中有人想靠着精神胜利法来存活下去,我想这应该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吧!因为不可能有老板会想要用这样的员工,更不要说再工作了。如果在读书时就有这种心态,我想有这种心态的人未来应该是非常的惨吧,就连在同学中也有可能站不住脚。而在文章中阿Q为
了减轻外力带来的欺压和凌辱,阿Q只能用自我麻痹和自欺欺人来逃避现实,就因为这样使得阿Q以自负来安慰自己,于是愈陷愈深,也就使得阿Q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了。也许精神胜利法是给缺乏自信心的弱者的人生哲学,自己明明处于劣势,但是却又因为外在种种的失落,于是只有用精神胜利法来取得心灵上的安慰,但这毕竟只是一种自我麻醉的方法罢了,它并不会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强,所以也可以说它是一个人自暴自弃的表现方法吧。
请围绕“精神胜利法”谈谈你对此的认识,写一段文字,不少于800字。
示例:现在有一种论调,在谈到人生的苦与乐、悲与喜、幸福与否时,他们大都认为,人们的苦乐与否,幸福与否,悲喜与否,都是个人的心态决定的。心态好,就会一切都好,只要心态好,就会无忧无愁,无烦无恼,永远开心快乐,就会永远幸福美满。岂不知,他们不仅把存在和意识的关系搞颠倒了,而且还有意无意地宣扬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
阿Q精神胜利法,是自轻自贱,自欺欺人,以求自慰的一种病态心理,阿Q挨了别人的打,他却想,“这分明是儿子打老子”!被关进了牢狱,他自我安慰,觉得“人生天地间大约有时要被抓进抓出”的,直到最后糊里糊涂地被杀头,他仍在“二十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的呼喊声中,完成了他最后一次精神胜利! 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被压迫被奴役群体中的一种病态心理,鲁迅先生对这种病态心理是持批判态度,设法疗救的,对奉行这种精神的人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
新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扬眉吐气、昂首挺胸了,产生阿Q精神的社会基础被彻底铲除了,作为中华民族,人们与阿Q精神彻底决裂了。可是现今,阿Q精神又在一些人中,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中死灰复燃,潜滋暗长了!也许是处于慰抚弱势,保持心理平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也许是一些社会邪恶势力的政治用心,网络上宣扬类似“精神胜利法”的文章连篇累牍,层出不穷。岂不知这种文章安抚了懦弱,抑制了进取与奋斗,安慰了奴性,削弱了抗争,麻痹了民众,传播了负能量!
存在决定意识,是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常识。人们的喜怒哀乐都是客观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对于正常人来说,遇到什么事情,产生什么心理反应,是顺理成章,不言而喻的。大而言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钓鱼岛被占,国人不会无动于衷;汶川大地震,人们决不会漠然置之,独乐其乐,更不会幸灾乐祸!小而言之当个人无职业,无收入,饥寒交迫时,无法维持生计时,他会天天快乐,时时欢笑吗?在亲人故去的一片痛哭声中会有人独自开心快乐吗?所以是存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存在!
必须指出的是,阿Q精神胜利法和遇事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既有联系又决然不同的两码事,要严格区分,绝对不可混为一谈。
阿Q精神胜利法是一种消极病态的心理,我们应该把它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代之而来的应该是融入社会,走进火热的斗争,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去创造生活,享受快乐。几番斗争几番乐,几分辛苦几分甜,幸福与快乐只有在实现中国梦的共同奋斗中才会获得,世间一切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脱离了现实社会,独自一个人的快乐和幸福是不存在的。 阿Q精神是自欺欺人、自我糟践、自我毁灭的精神鸦片,阿Q精神胜利法可以休矣!
阿Q正传(节选)
鲁 迅
第四章 恋爱的悲剧
有人说:有些胜利者,愿意敌手如虎,如鹰,他才感得胜利的欢喜;假使如羊,如小鸡,他便反觉得胜利的无聊。又有些胜利者,当克服一切之后,看见死的死了,降的降了,“臣诚惶诚恐死罪死罪”,他于是没有了敌人,没有了对手,没有了朋友,只有自己在上,一个,孤另另,凄凉,寂寞,便反而感到了胜利的悲哀。然而我们的阿Q却没有这样乏,他是永远得意的: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了。
看哪,他飘飘然的似乎要飞去了!
然而这一次的胜利,却又使他有些异样。他飘飘然的飞了大半天,飘进土谷祠,照例应该躺下便打鼾。谁知道这一晚,他很不容易合眼,他觉得自己的大拇指和第二指有点古怪:仿佛比平常滑腻些。不知道是小尼姑的脸上有一点滑腻的东西粘在他指上,还是他的指头在小尼姑脸上磨得滑腻了?……
“断子绝孙的阿Q!”
阿Q的耳朵里又听到这句话。他想:不错,应该有一个女人,断子绝孙便没有人供一碗饭,……应该有一个女人。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若敖之鬼馁而”,也是一件人生的大哀,所以他那思想,其实是样样合于圣经贤传的,只可惜后来有些“不能收其放心”了。
“女人,女人!……”他想。
“……和尚动得……女人,女人!……女人!”他又想。
我们不能知道这晚上阿Q在什么时候才打鼾。但大约他从此总觉得指头有些滑腻,所以他从此总有些飘飘然;“女……”他想。
即此一端,我们便可以知道女人是害人的东西。
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商是妲己闹亡的;周是褒姒弄坏的;秦……虽然史无明文,我们也假定他因为女人,大约未必十分错;而董卓可是的确给貂蝉害死了。
阿Q本来也是正人,我们虽然不知道他曾蒙什么明师指授过,但他对于“男女之大防”却历来非常严;也很有排斥异端——如小尼姑及假洋鬼子之类——的正气。他的学说是: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野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要有勾当了。为惩治他们起见,所以他往往怒目而视,或者大声说几句“诛心”话,或者在冷僻处,便从后面掷一块小石头。
谁知道他将到“而立”之年,竟被小尼姑害得飘飘然了。这飘飘然的精神,在礼教上是不应该有的,——所以女人真可恶,假使小尼姑的脸上不滑腻,阿Q便不至于被蛊,又假使小尼姑的脸上盖一层布,阿Q便也不至于被蛊了,——他五六年前,曾在戏台下的人丛中拧过一个女人的大腿,但因为隔一层裤,所以此后并不飘飘然,——而小尼姑并不然,这也足见异端之可恶。
“女……”阿Q想。
他对于以为“一定想引诱野男人”的女人,时常留心看,然而伊并不对他笑。他对于和他讲话的女人,也时常留心听,然而伊又并不提起关于什么勾当的话来。哦,这也是女人可恶之一节:伊们全都要装“假正经”的。
这一天,阿Q在赵太爷家里舂了一天米,吃过晚饭,便坐在厨房里吸旱烟。倘在别家,吃过晚饭本可以回去的了,但赵府上晚饭早,虽说定例不准掌灯,一吃完便睡觉,然而偶然也有一些例外:其一,是赵太爷未进秀才的时候,准其点灯读文章;其二,便是阿Q来做短工的时候,准其点灯舂米。因为这一条例外,所以阿Q在动手舂米之前,还坐在厨房里吸旱烟。
吴妈,是赵太爷家里唯一的女仆,洗完了碗碟,也就在长凳上坐下了,而且和阿Q谈闲天:
“太太两天没有吃饭哩,因为老爷要买一个小的……”
“女人……吴妈……这小孤孀……”阿Q想。
“我们的少奶奶是八月里要生孩子了……”
“女人……”阿Q想。
阿Q放下烟管,站了起来。
“我们的少奶奶……”吴妈还唠叨说。
“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阿Q忽然抢上去,对伊跪下了。
一刹时中很寂然。
“阿呀!”吴妈楞了一息,突然发抖,大叫着往外跑,且跑且嚷,似乎后来带哭了。
阿Q对了墙壁跪着也发楞,于是两手扶着空板凳,慢慢的站起来,仿佛觉得有些糟。他这时确也有些忐忑了,慌张的将烟管插在裤带上,就想去舂米。蓬的一声,头上着了很粗的一下,他急忙回转身去,那秀才便拿了一支大竹杠站在他面前。
“你反了,……你这……”
大竹杠又向他劈下来了。阿Q两手去抱头,拍的正打在指节上,这可很有些痛。他冲出厨房门,仿佛背上又着了一下似的。
“忘八蛋!”秀才在后面用了官话这样骂。
阿Q奔入舂米场,一个人站着,还觉得指头痛,还记得“忘八蛋”,因为这话是未庄的乡下人从来不用,专是见过官府的阔人用的,所以格外怕,而印象也格外深。但这时,他那“女……”的思想却也没有了。而且打骂之后,似乎一件事也已经收束,倒反觉得一无挂碍似的,便动手去舂米。舂了一会,他热起来了,又歇了手脱衣服。
脱下衣服的时候,他听得外面很热闹,阿Q生平本来最爱看热闹,便即寻声走出去了。寻声渐渐的寻到赵太爷的内院里,虽然在昏黄中,却辨得出许多人,赵府一家连两日不吃饭的太太也在内,还有间壁的邹七嫂,真正本家的赵白眼,赵司晨。
少奶奶正拖着吴妈走出下房来,一面说:
“你到外面来,……不要躲在自己房里想……”
“谁不知道你正经,……短见是万万寻不得的。”邹七嫂也从旁说。
吴妈只是哭,夹些话,却不甚听得分明。
阿Q想:“哼,有趣,这小孤孀不知道闹着什么玩意儿了?”他想打听,走近赵司晨的身边。这时他猛然间看见赵大爷向他奔来,而且手里捏着一支大竹杠。他看见这一支大竹杠,便猛然间悟到自己曾经被打,和这一场热闹似乎有点相关。他翻身便走,想逃回舂米场,不图这支竹杠阻了他的去路,于是他又翻身便走,自然而然的走出后门,不多工夫,已在土谷祠内了。
阿Q坐了一会,皮肤有些起粟,他觉得冷了,因为虽在春季,而夜间颇有余寒,尚不宜于赤膊。他也记得布衫留在赵家,但倘若去取,又深怕秀才的竹杠。然而地保进来了。
“阿Q,你的妈妈的!你连赵家的用人都调戏起来,简直是造反。害得我晚上没有觉睡,你的妈妈的!……”
如是云云的教训了一通,阿Q自然没有话。临末,因为在晚上,应该送地保加倍酒钱四百文,阿Q正没有现钱,便用一顶毡帽做抵押,并且订定了五条件:
一 明天用红烛——要一斤重的——一对,香一封,到赵府上去赔罪。
二 赵府上请道士祓除缢鬼,费用由阿Q负担。
三 阿Q从此不准踏进赵府的门槛。
四 吴妈此后倘有不测,惟阿Q是问。
五 阿Q不准再去索取工钱和布衫。
阿Q自然都答应了,可惜没有钱。幸而已经春天,棉被可以无用,便质了二千大钱,履行条约。赤膊磕头之后,居然还剩几文,他也不再赎毡帽,统统喝了酒了。但赵家也并不烧香点烛,因为太太拜佛的时候可以用,留着了。那破布衫是大半做了少奶奶八月间生下来的孩子的衬尿布,那小半破烂的便都做了吴妈的鞋底。
【点评】 没有任何一个文学作品的求爱描写,能超越阿Q的这一段。虽然没有任何跟求爱有关系的行动,却把阿Q这个人的求爱心理描述得活灵活现。 阿Q没有任何跟爱情有关的行动,他只是给吴妈跪下了,这一跪代表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礼教压迫下的畸形的恋爱观。阿Q的这一跪不是对吴妈的跪,而是对中国几千年封建礼教的跪! 他想通过这一跪,获得这几千年的封建礼教许可,从而获得他想要的爱情! 然而他失败了,吴妈对于她的这一跪惊吓万分,哭着逃走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峡 谷
阿 城
山被直着劈开,于是当中有七八里谷地。大约是那刀有些弯,结果谷地中央高出如许,愈近峡口,便愈低。
森森冷气漫出峡口,收掉一身黏汗。峡口处,倒一棵大树,连根拔起,似谷里出了什么不测之事,把大树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里。峡顶一线蓝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
峭壁上草木不甚生长,石头生铁般锈着。一块巨石和百十块斗大石头,昏死在峡壁根,一动不动。巨石上伏着两只四脚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尔吐一下舌芯子,与石头们赛呆。
因有人在峡中走,壁上时时落下些许小石,声音左右荡着升上去。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
顺路上去,有三五人家在高处。临路立一幢石屋,门开着,却像睡觉的人。门口一幅布旗静静垂着。愈近人家,便有稀松的石板垫路。
中午的阳光慢慢挤进峡谷,阴气浮开,地气熏上来,石板有些颤。似乎有了噪音,细听却什么也不响。忍不住干咳一两声,总是自讨没趣。一世界都静着,不要谁来多舌。
走近了,方才辨出布旗上有个藏文字,布色已经晒退,字色也相去不远,随旗沉甸甸地垂着。
忽然峡谷中有一点异响,却不辨来源。往身后寻去,只见来路的峡口有一匹马负一条汉,直腿走来。那马腿移得极密,蹄子踏在土路上,闷闷响成一团,骑手侧着身,并不上下颠。
愈来愈近,一到上坡,马慢下来。骑手轻轻一夹,马上了石板,蹄铁连珠般脆响。马一耸一耸向上走,骑手就一坐一坐随它。蹄声在峡谷中回转,又响又高。那只鹰又出现了,慢慢移来移去。
骑手走过眼前,结结实实一脸黑肉,直鼻紧嘴,细眼高颧,眉睫似漆。皮袍裹在身上,胸微敞,露出油灰布衣。手隐在袖中,并不拽缰。藏靴上一层细土,脚尖直翘着。眼睛遇着了,脸一短,肉横着默默一笑,随即复原,似乎咔嚓一响。马直走上去,屁股锦缎一样闪着。
到了布旗下,骑手俯身移下马,将缰绳缚在门前木桩上。马平了脖子立着,甩一甩尾巴,曲一曲前蹄,倒换一下后腿。骑手望望门,那门不算大,骑手似乎比门宽着许多,可拐着腿,左右一晃,竟进去了。
屋里极暗,不辨大小。慢慢就看出有两张粗木桌子,三四把长凳,墙里一条木柜。木柜后面一个肥脸汉子,两眼陷进肉里,渗不出光,双肘支在柜上,似在瞌睡。骑手走近柜台,捉出几张纸币,撒在柜上。肥汉也不瞧那钱,转身进了里屋,少顷拿出一大木碗干肉,一副筷,放在骑手面前的木桌上,又回去舀来一碗酒,顺手把钱划在柜里。
骑手喝一口酒,用袖擦一下嘴。又摸出刀割肉,将肉丢进嘴里,脸上凸起,腮紧紧一缩,又紧紧一缩,就咽了。把帽摘了,放在桌上,一头鬈发沉甸甸慢慢松开。手掌在桌上划一划,就有嚓嚓的声音。手指扇一样地散着,一般长短,并不拢。肥汉又端出一碗汤来,放在桌上冒气。
一刻功夫,一碗肉已不见。骑手将嘴啃进酒碗里,一仰头,喉结猛一缩,又缓缓移下来,并不出长气,就喝汤。一时满屋都是喉咙响。
不多时,骑手立起身,把帽捏在手里,脸上蒸出一团热气,向肥汉微微一咧嘴,晃出门外,肥汉梦一样呆着。
阳光又移出峡谷,风又窜来窜去。布旗上下扭着动。马鬃飘起来,马打了一串响鼻。
骑手戴上帽子,正一正,解下缰绳,马就踏起四蹄。骑手翻上去,紧一紧皮袍,用腿一夹,峡谷里响起一片脆响,不多时又闷闷响成一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耳朵一直支着,不信蹄声竟没有了,许久才辨出风声和布旗的响动。
小说中三次写到鹰,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
1.审题。题干的指向明确,要求分析写鹰表现了什么意图,即分析写自然环境的要素之一——鹰——起到了什么作用。“分别”二字要注意,意味着三次写鹰,作用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抓住三处写鹰的文字,并联系各处的上下文作出分析判断。
2.找到三次写鹰的文字。第一次,出现在第2段;第二次,出现在第4段;第三次,出现在第9段。(见文中画线部分)
3.联系鹰出现的背景进行分析。第一次出现是在描写峡谷空旷僻静的环境后,鹰的出现更衬出峡谷的荒凉僻静。第二次出现,是在骑手出场前的环境描写中,鹰的“忽地不见去向”,暗示有人(骑手)来了。第三次出现,是在骑手出场后,天上自由翱翔的鹰与地上独来独往的骑手相互映衬。
4.组织答案,按行文先后顺序,用序数标明,依次作答。
【答案】 ①“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强化了峡谷的荒凉僻静,为骑手的出现提供了独特的背景;②“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暗示骑手来了;③“那只鹰又出现了”,空中自由飞翔的鹰与独来独往的骑手相互比照,丰富了骑手的形象内涵。
小说中的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景物等。其考查的重点是特点和作用两大方面。
分析景物特点,首先要看描写了哪些景物,再看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点,要盯准那些能揭示景物特点的形容词,若无此类词,考生应选用恰当的词语概括。
1.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具有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渲染气氛,为后文刻画人物作铺垫;
(3)烘托人物性格,或揭示某种心理;
(4)展开、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或埋伏笔;
(5)深化主旨;
(6)象征(或暗示)主题。
2.答题步骤
第一步:找到描写自然环境的具体语句,分析其特点。因为自然环境的特点与作者写此环境的作用往往是一致的。
第二步:找准分析自然环境描写作用的思维角度。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人物、情节、主题以及环境本身等多个角度去考虑。
第三步:组织语言,规范答案。
答题模板
模板一:自然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情节(推动、暗示、铺垫)→人物(烘托、映衬)→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模板二:××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奠定)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的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了××的情节发展。
阅读契诃夫的小说《不平的镜子》(节选),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和我的妻子走进客厅里。那儿弥漫着霉气和潮气。房间已经有整整一个世纪不见亮光,等到我们点上烛火,照亮四壁,就有几百万只大老鼠和小耗子往四下里逃窜。我们关上身后的房门,可是房间里仍然有风,吹拂墙角上堆着的一叠叠纸张。亮光落在那些纸上,我们就看见了古老的信纸和中世纪的画片。墙壁由于年陈日久而变成绿色,上面挂着我家祖先的肖像。
我们的脚步声响遍整个房子。我咳嗽一声,就有回声来接应我,这类回声从前也接应过我家祖先发出的响声呢……
房外风声呼啸和哀叫。壁炉的烟囱里似乎有人在哭,哭声响着绝望的单调。大颗的雨点敲打乌黑昏暗的窗子,敲打声惹得人满心愁闷。
小说第一段对客厅的环境描写写出了客厅什么样的特点?
答:客厅特点:潮湿阴暗、古老陈旧、冷寂破败,沉闷、压抑、令人窒息。
【解析】 解答此题,要从第一段中检索相关的描写,“那儿弥漫着霉气和潮气”“房间里仍然有风”“古老的信纸和中世纪的画片”“墙壁由于年陈日久而变成绿色”,这些描写是运用白描的手法,直接地描写了客厅的潮湿破败、古老陈旧;“房间已经有整整一个世纪不见亮光”“几百万只大老鼠和小耗子往四下里逃窜”则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客厅的阴暗荒寂,整个客厅环境让人感到沉闷、压抑、窒息。
探究小说的主题
课文引入:《阿Q正传》(节选)《边城》(节选)通过描写鲜明的人物形象,刻画了他们的命运变化,表达了深刻的社会主题。这两部作品深刻地影响着读者,引导读者去阅读、思考。
知|识|讲|解
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探究小说的主题。这也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
小说表现主题的方式
1.以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思想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2.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常用以小见大的方法)
3.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常用象征手法)
4.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常见设问方式
1.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现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2.作品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3.这篇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技|法|点|拨
1.从人物形象入手理解小说的主题。
主要人物的际遇、命运常常反映出社会生活的本质,投射出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表明人生哲理。
主要人物是某种典型性格或人性的代表和化身,这种典型性格或人性及其生成发展的历史就展现出小说的主题。
主要人物对特定社会环境的客观认识和心理状态具有普遍价值,这就是小说的主题所在。
2.从情节和构思中把握小说的主题。
一系列有因果关系的故事情节会体现作者对生活、人生的感悟。
小说作品独特而精巧的构思(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与作者的创作意图有着必然的关联,对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有重要作用。
3.从联系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把握小说的主题。
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能达到把握小说的主题的目的。
4.从标题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
许多小说标题对主题的表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典|例|剖|析
(2020·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越野滑雪
[美]海明威
缆车又颠了一下,停了。尼克正在行李车厢里给滑雪板上蜡,把靴尖塞进滑雪板上的铁夹,牢牢扣上夹子。他从车厢边缘跳下,落脚在硬邦邦的冰壳上,来一个弹跳旋转,蹲下身子,把滑雪杖拖在背后,一溜烟滑下山坡。
乔治在下面的雪坡上一落一起,再一落就不见了人影。尼克顺着陡起陡伏的山坡滑下去时,那股冲势加上猛然下滑的劲儿把他弄得浑然忘却一切,只觉得身子里有一股飞翔、下坠的奇妙感。他挺起身,稍稍来个上滑姿势,一下子又往下滑,往下滑,冲下最后一个陡峭的长坡,越滑越快,越滑越快,雪坡似乎在他脚下消失了。身子下蹲得几乎倒坐在滑雪板上,尽量把重心放低,只见飞雪犹如沙暴,他知道速度太快了。但他稳住了。随即一搭被风刮进坑里的软雪把他绊倒,滑雪板一阵磕磕绊绊,他接连翻了几个筋斗,然后停住,两腿交叉,滑雪板朝天翘起,鼻子耳朵里满是雪。
乔治站在坡下稍远的地方,正噼噼啪啪地拍掉风衣上的雪。
“你的姿势真美妙,尼克,”他大声叫道,“那搭烂糟糟的雪真该死,把我也绊了一跤。”
“在峡谷滑雪什么滋味儿?”尼克挣扎着站起来。
“你得靠左滑。因为谷底有堵栅栏,所以飞速冲下去后得来个大旋身。”
“等一会儿我们一起去滑。”
“不,你先去。我想看你滑下峡谷。”
尼克赶过乔治。他的滑雪板开始有点打滑,随后一下子猛冲下去。他坚持靠左滑,末了,在冲向栅栏时,紧紧并拢双膝,像拧紧螺旋似的旋转身子,把滑雪板向右来个急转弯,扬起滚滚白雪,然后慢慢减速,跟铁丝栅栏平行地站住了。
他抬头看看山上。乔治正屈起双膝滑下山来;两支滑雪杖像虫子的细腿那样荡着,杖尖触到地面,掀起阵阵白雪,最后,他一腿下跪,一腿拖随,整个身子来个漂亮的右转弯,蹲着滑行,双腿一前一后,飞快移动,身子探出,防止旋转,两支滑雪杖像两个光点,把弧线衬托得更加突出,一切都笼罩在漫天飞舞的白雪中。
尼克用滑雪板把铁丝栅栏最高一股铁丝压下,乔治纵身越过去。他们沿路屈膝滑行,进入一片松林。路面结着光亮的冰层,被拖运原木的马儿拉的犁弄脏了,染得一搭橙红,一搭烟黄。两人一直沿着路边那片雪地滑行。大路陡然往下倾斜通往小河,然后笔直上坡。他们透过林子,看得见一座饱经风吹雨打、屋檐较低的长形房子。走近了,看出窗框漆成绿色。油漆在剥落。
他们把滑雪板竖靠在客栈墙上,把靴子蹬蹬干净才走进去。
客栈里黑咕隆咚的。有只大瓷火炉在屋角亮着火光。天花板很低。屋内两边酒渍斑斑的暗黑色桌子后面摆着光溜溜的长椅。两个瑞士人坐在炉边,喝着小杯混浊的新酒。尼克和乔治在炉子另一边靠墙坐下。一个围着蓝围裙的姑娘走过来。
“来瓶西昂酒,”尼克说,“行不行?”
“行啊,”乔治说,“你对酒比我内行。”
姑娘走出去了。
“没一项玩意儿真正比得上滑雪,对吧?”尼克说,“你滑了老长一段路,头一回歇下来的时候就会有这么个感觉。”
“嘿,”乔治说,“真是妙不可言。”
姑娘拿进酒来又出去了,他们听见她在隔壁房里唱歌。
门开了,一帮子从大路那头来的伐木工人走进来,在屋里把靴子上的雪跺掉,身上直冒水汽。女招待给这帮人送来了三公升新酒,他们分坐两桌,光抽烟,不作声,脱了帽,有的背靠着墙,有的趴在桌上。屋外,拉运木雪橇的马儿偶尔一仰脖子,铃铛就清脆地叮当作响。
乔治和尼克都高高兴兴的。他们两人很合得来。他们知道回去还有一段路程可滑呢。
“你几时得回学校去?”尼克问。
“今晚,”乔治回答,“我得赶十点四十的车。”
“真希望你能留下,我们明天上百合花峰去滑雪。”
“我得上学啊,”乔治说,“哎呀,尼克,难道你不希望我们能就这么在一起闲逛吗?带上滑雪板,乘上火车,到一个地方滑个痛快,滑好上路,找客栈投宿,再一直越过奥伯兰山脉,直奔瓦莱州,穿过恩加丁谷地。”
“对,就这样穿过黑森林区。哎呀,都是好地方啊。”
“就是你今年夏天钓鱼的地方吧?”
“是啊。”
他们喝干了剩酒。
尼克双肘撑在桌上,乔治往墙上颓然一靠。
“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尼克。”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说,“否则就没意思了。”
“我们要去滑,没错。”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附和说。
“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乔治说。
尼克站起身。他把风衣扣紧。他拿起靠墙放着的两支滑雪杖。
“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他说。
他们开了门,走出去。天气很冷。雪结得硬邦邦的。大路一直爬上山坡通到松林里。
(陈良廷译,有删改)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描写滑雪的段落多从尼克的角度来写,要么侧重他本人滑雪时的感受,要么通过他的眼睛来观看乔治滑雪的姿态,虽多次描写而无雷同之感。
B.小说的多个细节描写突出了客栈的破败和黯淡,与白雪皑皑的山间峡谷形成鲜明对比,小说氛围由此发生变化,情节也由此发生转折。
D
C.小说插入了对喝酒的瑞士人、客栈女招待、伐木工人等人物的描写,这符合主人公在客栈小憩时的观察,也为小说增添了更真切的故事背景。
D.小说主旨与《老人与海》较为接近,都是通过描写人挑战大自然或者投身不甘平庸的冒险生活,来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
【解析】 D.“都是通过描写人挑战大自然……来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分析错误。《老人与海》是通过桑地亚哥与鲨鱼的斗争,表现“硬汉”精神。本文表现的是尼克和乔治不甘平庸,热爱冒险生活,并没有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
当|堂|巩|固
(2023·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抉 择
张爱国
客栈的门被轻轻敲了一下。我爷爷大惊,紧捂口鼻,一只眼贴上门缝。外面,除了风雪声,黑灯瞎火的,什么也看不见。
“张老板,在吗?我从城外来。”声音很低也很平静。听到“城外”,我爷爷不知道怎么就拉开了门。来人不高,不胖,很精干,握住我爷爷微微颤抖的手,低声道:“谢谢同志。哦,我可以称呼您同志吗?”
我爷爷略显迟疑:“长官……”
“别,我姓范,叫我老范。我还叫你张老板。”老范说话很干脆,“张老板,客栈里没有住客吧?请给我一间房,能容我一人就中。这是房费。”老范将两块大洋塞进我爷爷手里。
“不,不……”
“有住客?”老范立马有了警惕。
“城都被你们围了一个多月了,外乡人哪里还住得起店?”我爷爷将两块大洋往老范手里回塞,“这个不要,你们也是为了……”
“所以你更得收下。”老范将大洋摁到我爷爷掌心,“四十八天了,别说外乡人,你们也不好过哦。没办法啊,这么一座千年古城,炮火一开,我们都是历史和民族的罪人。”
“我懂。青沙城的人都懂。”我爷爷将老范领上二楼最东头的房间,两人的脚步都轻得没有一点儿声音。关上门,我爷爷要给老范送瓶开水泡泡脚,被老范制止:“不用,习惯了。”老范拍拍我爷爷后背:“张老板,你能让我进来,就能为我保密,是吧?”
我爷爷木讷地点了点头,轻手轻脚地走回楼下,隐隐觉得刚才不该让这个人进来,他此时能从城外进入城内,说明绝非一般人物。他的到来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呢?我爷爷不由地害怕。
“铃”,铃声非常低,却惊得我爷爷一大跳,房里哪来的铃声?
“铃,铃”,我爷爷立即知道了铃声的来源,全身的汗毛立马竖立。四五年没用了,那个很难引人注意的铃铛已落满灰尘,那根从楼上穿壁而来的丝线也落满灰尘,正被轻轻牵动着。“他来了?什么时候来的?”我爷爷紧搭猛烈跳动的胸口,蹑手摄脚走上三楼最西头那间房前,轻轻触碰门头隐蔽的小钉子。门悄无声息地打开了。
房内温暖如春。魏鸣之倚在大床上,手里捧着烟枪,烟枪换了,周身镶嵌着红蓝宝石。“子林兄,外面如何?客栈里如何?有无异样?”魏鸣之吐一口烟圈。
“没,没……”我爷爷知道魏鸣之的厉害,愈发紧张。
“咔!”魏鸣之一只手继续捏着烟枪,另一只手变魔术般举着一把手枪,子弹也被推上了膛,枪口对准我爷爷的眉心:“张老板,别和我耍心眼儿。”
我爷爷反而平静了——与魏鸣之打交道这么多年,受到他不小的影响,越是紧急时刻越表现得平静。“鸣之兄,哦,长官,我可以请你离开这儿吗?这是我的客栈,你入住经过我同意了吗?按你们的法律,我有权这么做。”
魏鸣之手腕一闪,手枪不见了,坐起,向我爷爷微微一抱拳:“子林兄勿当真,兄弟不过开个玩笑。子林兄,并非兄弟信不过你,实在是兄弟重任在身,不可有丝毫差错。不瞒子林兄,不出三日,兄弟我,我们,就大功告成,城外那些……”
“明白,鸣之兄一到,我就知道事关重大。我也明白,鸣之兄一出手,局势就会逆转。”我爷爷淡淡地说。
“张子林,不是你,我早已死于日本人之手,故而你也是抗日英雄。然,此时同样国难当头,你若胆敢有丝毫背叛,我魏鸣之的子弹是不认人的!”魏鸣之说着从保险柜里拿出一根金条,“子林兄,兄弟也只能如此相报了。子林兄放心,青沙城解围,全国秩序恢复后,兄弟和南京都不会忘记你。”
回到楼下,爷爷愁死了,事情已经很清楚,老范和魏鸣之,一个城外,一个城内,正在领导一场针锋相对的重大行动。“魏鸣之当年孤身潜入被日本人占领的青沙城,与敌人展开殊死较量,身受重伤,是我冒着危险救他。可是,我不能成为罪人啊!”我爷爷终于咬了咬牙,走向二楼最东边的房间,默默念道,“鸣之兄,我并非背叛。我当年救你,是救英雄;现在,我是……”
补记:《青沙志》载,是夜,魏鸣之被捕。次日,解放军挫败青沙城守军一次重大阴谋。旋即,青沙城宣告解放。
(摘自《小小说月刊》,2021年第7期,有删改)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的环境描写用语简练,在写自然环境的同时,又营造出紧张的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B.小说情节在冲突中展开,城外与城内的矛盾冲突引发了“我爷爷”的内心冲突,富有张力,引人入胜。
C.小说将解放青沙城这重大事件聚焦于客栈,这与老舍的《茶馆》以茶馆为舞台展现社会沧桑巨变异曲同工。
D.小说正文结尾留有空白,又用补记的形式明确交代了故事的结局,与前文相互印证,突出了主题。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B.“城外与城内的矛盾冲突引发了‘我爷爷’的内心冲突”错,“我爷爷”内心并没有冲突,一直是站在老范的这一边,“‘可是,我不能成为罪人啊!’我爷爷终于咬了咬牙,走向二楼最东边的房间”可以看出,“我爷爷”并没有内心冲突。故选B。D项涉及本文的主题,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