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山东省泰安市新城实验中学(人教版七下)语文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山东省泰安市新城实验中学(人教版七下)语文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3-17 21:1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第11课 《邓稼先》 人物传记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彷páng徨huáng??? 鲜xiǎn为人知 选聘pìn??? 挚zhì友
(zǎi) 宰割? (chóu) 筹划? 鞠躬尽(cuì) 瘁
2.解释下列词语。
(1)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2)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
(3)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三、文学(文体)常识
1.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迫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人名),他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运用“板块”并列结构将看似形式散的内容组合在一起,表现一个主题: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被誉为“‘两弹’元勋”,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两弹一星”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
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答: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转变作出巨大贡献得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对比: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突出邓稼先的品质和献身精神)
3.小中见大:选取平凡小事表现人物
第12课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锲qiè而不舍shě??? 兀wù兀穷年 潜qián心贯注???
迥jiǒng乎不同? 群蚁排衙yá 目不窥kuī园
3.解释下列词语。
(1)锲而不舍:雕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3)群蚁排衙:这里指整齐地排列着。
(4)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5)仰之弥高:更加
(6)气冲斗牛:dǒu 楚辞校补:jiào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称谓),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
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说和做”总领全文,前半部分重点写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后半部分重点与闻一多是“大勇的革命志士”,文章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叙了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事迹,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
◇?? 词语积累
第13课 音乐巨人贝多芬 何为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门槛(kǎn)??? 重荷(hè)? 深邃(suì) 磐(pán)石???下颏(kē) 惹人注目(rě)
凝重(níng ) 踌躇 (chóu chú ) 蓬勃 (péng) 磐石(pán ) 锁闭(suǒ)
2.解释下列词语。
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2) 踌躇:犹豫。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
2.《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作者是当代作家何为,原名何振业。
按照访问的顺序,以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为中心,从外表逐步深入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成功地表现了贝多芬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本文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把贝多芬这要一个伟人还原为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着重表现他内心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争。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 词语积累
1.人物描写:神态、外貌、语言(具体文段)
2.记叙线索: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
参观(侧面描写:女佣)——观看(外貌描写:陌生人)—— 交谈(语言描写:贝多芬)
第14课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莫泊桑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白皙xī??? 钦qīn佩?? 捋lǚ胡须 脚踝huái? 荒谬miù??
义愤填膺yīng 滑稽jī 曲调diào 陶醉táo 琐事suǒ
噪音zào 嗓音sǎng 钦佩qīn 雄辩biàn 头颅lú
2.解释下列词语。
(1)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
(2)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
(3)不约而同:没有是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4)一拍即合:一打拍子就合上曲子的节奏,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他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以时间为序,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着重刻画四位名作家的形象,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思想和性格特征。
2.福楼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屠格涅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前夜》等。歌德,德国作家,代表作有《少年维特之烦恼》等。左拉,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第15课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qīn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 即更gēng刮目相待
点拨:“邪”“更”是多音宇,可根据字义推测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推托;用
(2)但当涉猎??? 只是;粗略地阅读
(3)见往事耳??? 了解;历史?
(4)及鲁肃过寻阳??? 等到…时候;到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难道;想要;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才干和谋略
3.请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 吴下阿蒙:指没有学问的人。
(2) 刮目相待:不能以老观点来评判人或事物,必须要有发展的战略眼光。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执政掌权管理事务,不能不学习。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这样)大有好处。?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下吕蒙了!???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士分别多日,就要重新换个眼光看待(他)。
5.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他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三、文学(文体)常识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点明学习对健全人格的作用。
2.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朝代) 政治家、史学家(称谓)。
3.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创建者。
◇?? 语气助词: 孤岂欲倾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启示:人只要肯读书,就会有所进步(开卷有益)
◇?? 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解释)
1. 内容理解: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2. 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
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
鲁肃(敬才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