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4张PPT)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各国都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的。世界各国政治制度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有君主制、贵族制、民主与共和制等几种主要形式。但是,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有其独特性,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演进的结果。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素养目标 1.掌握先秦到秦朝政治体制的发展历程,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历史进步性。
2.掌握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历程,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我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变迁的基本规律。
3.掌握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督抚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巩固的深远影响。
基础必备 探新知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_____建立。
(2)政治:以_________打破禅让制传统。
2.商
(1)实行内外服制。
(2)商朝已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禹
世袭制
3.西周
(1)内容
①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给___________、异姓功臣或_________,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和卿大夫继续分封,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
②周天子和各级贵族都实行_______________。
(2)特征
①分封制与________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__________相结合。
②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它受原始民主传统的制约。
同姓贵族
旧贵族
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
血缘关系
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1.背景
(1)春秋时期,西周贵族_____________开始解体。
等级分封制
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的原因
①经济:生产力发展(即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
②政治: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周王室衰微。
③各国进行改革或变法。
④根源在于制度本身的局限性。
(2)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在政治上都进行了重大变革,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3)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
2.内容
(1)皇帝制:这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一切_______、_______、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2)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各司其职。
②三公之下是分掌国家各种政务和皇室事务的卿,泛称“_______”。
③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_______裁断。
政治
军事
九卿
皇帝
早期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关系
(3)郡县制
①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和县两级。
②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另设监御史,掌_______。
③郡下设县或道,郡县主要官吏都是由中央直接任命。
监察
秦朝推行郡县制的作用
(1)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2)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取代。
(3)国家因此掌握了稳定的赋税、徭役与兵源。
(4)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划时代的变革,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管理模式对后世影响深远。
3.国家治理:文书行政
(1)在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_______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
(2)秦朝还建立以_______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文书
邮传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行政制度
(1)汉
①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是三公九卿制。
②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设立_______,从而使___________的权力大大削弱。
③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④至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中朝
外朝丞相
(2)隋唐:三省六部制
①内容:三省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_________是决策机构,_________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_________是执行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②特点: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
③意义: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
特点:
①相权三分: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又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②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③加强皇权:分散了宰相的权力,并使他们互相牵制;同时,尚书省下设六部,推进了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
④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有利于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
(3)宋: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履行宰相的职权。
(4)元:实行_________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政令;元朝的中书省是行政机构,掌管六部,它与唐朝尚书省的职能类似。
中书省
(5)明
①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绵延1000多年的_______制度终结。
②废宰相后设立_______,内阁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宰相
内阁
中国古代丞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丞相和内阁职责都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但丞相是百官之首,统领百官,参与决策,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仅备皇帝顾问,不直接统领六部,没有法定决策权,对皇权无制约力,是皇权强化的产物。
(6)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2.地方行政制度
(1)汉
①沿袭秦的郡、县二级制,还包括王国和侯国。
②到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_____”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州
思考1:刺史制度如何来评价?
提示1:①积极性:对地方官吏勤政、廉政建设有一定的督察作用;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有利于中央集权,并为后代封建统治者所借鉴。②局限性:在专制政体下,为官的刺史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恶习,容易导致严重的监察腐败;随着刺史权力范围的扩大,东汉后期地方刺史更是发展成了地方割据势力。
(2)魏晋南北朝主要是_____、郡、县三级制。
(3)隋唐
①隋朝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沿用。
②唐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_______道,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唐中期以后设节度使统兵征战,后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4)宋:初期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来又形成路、州(府)、_____三级制。
(5)元:实行“_______”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地方制度。
州
15
县
行省
行省制特点、影响
特点
(1)行省的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
(2)行省制度既有利于中央集权,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
(3)行省的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员与长官节制相结合。
(4)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5)犬牙交错的区划方式。
影响
(1)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划分行政区划的做法,南北向而治,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等)。
(2)促进了各民族交融,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得到加强。
(3)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
(6)明清
①明初废除行中书省,其权力由___________、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来,朝廷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总揽一省之权。
②清朝时,巡抚成为一省长官。
③明清时期形成省、_____、县三级行政制度。
布政使司
府
思考2:分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不断演变的原因、影响有哪些?
提示2:原因:国家疆域的变化;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
影响
(1)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征发赋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2)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
(3)中央集权过度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自主权,也难以发挥管理的实效。
史料探究 释疑难
探究主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史料一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探究1:根据史料一,分析西周社会的政治特点。
提示1:特点:纵向上看,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宝塔式”的等级制度;横向上看,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构成了诸侯国同宗共祖,形成了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拓展: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3)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政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4)夏商周政治制度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史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探究2:根据史料二,分析秦始皇和李斯决定推行郡县制度的历史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分封制相比,该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2:历史依据: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混战不休。
特点:郡县制地方官员的任免权悉归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无自主权,必须服从中央的政令。
拓展: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1)相同:都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2)区别
项目 分封制 郡县制
时代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选官标准 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才能、政绩、地域
官员任命 世袭 由皇帝直接任免
项目 分封制 郡县制
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 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
性质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影响 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史料三 票拟和批红,这两者不仅将司礼监与内阁同皇权有机地联结在一起,也将司礼监与内阁联结成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所有奏章,无论缺少票拟还是批红,都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二者缺一不可。换句话说,就是任何无票拟的批红或者无批红的票拟在法律上都是非法的且不被官僚体制所认可的。由此可知,内阁和司礼监二者在整个中枢决策体系中已经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内阁和司礼监在体系运转过程中,相互制约,相互合作,共同保障体系的平衡运行。
——陈光捷《明代中枢监阁双轨辅政
体制及其现代启示》
探究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明代中枢监阁双轨辅政体制形成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提示3:背景:丞相制度废除,皇权加强;皇帝直接领导六部后,工作压力剧增,于是设立内阁;宦官得到皇帝信任,内廷宦官机构获得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皇帝有意让监阁相互牵制以维护皇权。
策略:分散权力;权力制衡。
原则:皇权至上。
拓展: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变化趋势及特点
(1)趋势
①秦朝三公的设置——宰相制度正式确立。
②西汉“中朝”的建立——宰相制度的重大调整。
③唐朝三省制的完善——宰相制度的成熟。
④宋朝相权再分割——宰相制度的衰落。
⑤元朝以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宰相制度再强化。
⑥明初废宰相,权分六部——宰相制度的废止。
(2)特点
①皇权加强:相权逐渐削弱,君权逐渐强化。
②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地位相当于宰相的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
③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④宰相的设置由实转虚: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
史料四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史料五 秦至元地方行政区划
——摘编自历代《地理志》
年代 省数 道、路数 州数 郡(府、国)数 县(侯国)数
秦始皇二十六年 — — — 36 不详
西汉平帝(1—5年) — — 13 103 1578
东汉顺帝(126—144年) — — 13 105 1180
隋大业五年(609) — — — 190 1255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 — 15道 — 328 1573
宋宣和四年(1122) — 26路 288 — 1234
元朝 12 183路 — 97 1425
探究4:根据史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与“不变”的共同目的,并说明史料五中地方行政区划“变”与“不变”的具体表现。
提示4:共同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变的表现:地方行政区划层级逐渐增多,由两级制到三级制或四级制;州、郡(府)等中级地方行政区域不断缩小,行政权力不断萎缩;监察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元朝新增省级地方行政单位。
不变的表现:中央对地方层层严密的控制不变;在地方行政机构内分化事权,相互制约的指导思想不变;县级行政单位基本稳定,加强对基层地方的控制不变。
拓展: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趋势及其规律
(1)演变趋势
①逐渐由二级区划演变为三级区划,层级的增加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地方行政区划面积逐渐变小,数目逐渐增多;南方行政区划数目逐渐增多。
③最高行政区划(行省)的边界设置:山川形势和犬牙交错原则并行。
④最高行政区划往往由吏治监察区和军务督理区转变而来,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往往由中央官转变而来。
⑤地方权力越来越小,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不同于汉族的行政制度进行管辖。
⑦地方行政制度始终处于变动之中,随社会发展而不断演变,变革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
⑧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变化最大,县作为最基本行政单位,有极强稳定性。
(2)规律
①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
②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③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特征。
④财政改革是影响地方行政层级嬗变的重要因素。
课程延伸 提素养
1.文书制度
秦朝在统一文字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文书档案制度的改革。“以文书御天下”是对文书作用的最好概括。秦朝制定出了一套系统化的尊君抑臣的文书制度,其对文书的名称、体式及文书档案管理制度都有详细的规定。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皇帝的专断权力,加强了秦朝档案事业的发展,也对其后朝代档案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
(1)“山川形便”指的是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体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线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
(2)“犬牙交错”指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
随堂训练 测达标
1.(2022·山东临沂期末)中国乐器中的钟、磬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时期就有石特磬。西周时出现了金编钟和玉特磬,在举行祭祀、朝会等活动时,依照礼制安放不同数量的乐器,乐器声响,金声玉振。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
A.重视祭祀活动
B.乐器制造水平高
C.等级秩序严格
D.社会生活政治化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通过礼乐制来维护统治秩序,其中“鼎、钟”等均是等级秩序的象征,C项正确;材料与重视祭祀活动、乐器制造水平高及社会生活政治化的说法无关,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2.(2022·湖北期末)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提到:“汉制郡县长官,例须避用本郡本县人。如是则中央政府既是绝对的代表全国性的,而地方政府却又竭力避免其陷于地方性。这样才可使大一统的局面,永远维持。”可见,汉代实行官员回避制度( )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导致地方行政效率低下
D.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威胁
B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对汉代地方官员的任用问题,根据“中央政府既是绝对的代表全国性的,而地方政府却又竭力避免其陷于地方性。这样才可使大一统的局面,永远维持”可知,实行回避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君主专制,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说法过于绝对化且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项。
3.(2023·福建宁德模拟)西汉曾推行以“制书”(帝王命令)为凭据的丞相封侯制度,主要措施有皇帝规范丞相封侯程序、控制封侯规模、削夺丞相封侯的权益等。该制度的推行( )
A.说明了贵族政治仍是主流的政治形态
B.体现了皇权对丞相群体的利用与防范
C.反映了中央权力分配格局的重大调整
D.佐证了分封制度妨碍相权的有效实施
B
解析: 根据“主要措施有皇帝规范丞相封侯程序、控制封侯规模、削夺丞相封侯的权益等”可得出,该制度加强了对丞相的控制,有利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B项正确;贵族政治已经不是主流,排除A项;“重大调整”太绝对化,排除C项;分封制与相权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2·河北馆陶期末)贞观三年,太宗谓众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诏敕有不便者,皆得议论。比来但睹顺从,不闻违异。若但行文书,人谁不堪!”房玄龄等顿首谢,随后宰相就常于门下省议事,称为“政事堂”。可见政事堂的设立( )
A.缓解了君臣矛盾
B.有利于减少皇帝决策失误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加强了权力间的制衡
B
解析: 根据“诏敕有不便者,皆得议论”可知,政事堂的设立有利于减少皇帝决策失误,故选B项;A项由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强调为了减少皇帝决策失误,而非强调提高行政效率,也不是强调权力间的制衡,排除C、D两项。
5.(2022·山东烟台期末)下面为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地方行政区划表,凸显了中国古代基层治理制度的变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D
朝代 地方行政区划
秦朝 郡→县
汉朝 州→郡(国)→县
唐朝 道→州→县
宋朝 道(路)→府、州、军、监→县
元朝 行省→路、府→州→县
明朝 省→府→州→县
清朝 省→府、直隶州→县、散州
A.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体现了“上稳下动”的特征
B.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C.地方行政机构皆由中央派出机构演变而来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这一矛盾始终存在
解析: 从上表可知,我国古代基层治理制度经历了多次变化,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从而体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这一矛盾始终存在,D项正确;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经历了郡、县两级制到州(路、道)、郡、县三级制、再到四级制、五级制的演变,县始终作为最基本和最低一级的行政区划,从中可知,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体现了“上动下稳”的特征,A项排除;地方行政机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央集权的需要,B项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州、道由监察区演变而来,行省由中央派出机构演变而来,C项排除。故选D项。
6.(2023·福建泉州模拟)明宣宗年间,票拟制度形成,内阁官员审阅大臣的奏章,并附上处理意见交由皇帝批复。皇帝若觉得票拟可行,便朱批下发到六部执行。这说明票拟制度(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促进内阁决策权制度化
C.提高了决策效率
D.推动中枢机构趋于成熟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票拟制度中官员在审阅奏章时附上处理意见交由皇帝批复,皇帝若觉得票拟可行,便朱批下发到六部执行,这样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C项正确;中央集权是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权力,排除A项;内阁没有决策权,排除B项;票拟制度没有推动中枢机构趋于成熟,排除D项。故选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