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12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虽趣舍万殊
B.汝识之乎
C.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D.早缫而绪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表示的关系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B.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B.空中而多窍
C.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4.下列句子中,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
A.余固笑而不信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D.今以钟磬置水中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渤浅陋之处表现在: ___,____。
(2)文章结尾,作者是这样评价郦道元和李渤的: ___,____。
(3)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 ___,____,____?”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的态度的批评。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苏轼一生写了大量的词,在这些词中,既有入世的进取之心,__①__。尽管苏轼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愿经世济民,但仕途的坎坷还是让他产生了“出世的思想倾向”,而此时,道家哲学便为他受磨难的心灵提供了精神上的解脱。苏轼认为人之所以不快乐,__②__,减少欲望就减少了痛苦,追求欲望则只会徒增烦恼。苏轼的一生顺和逆,荣和辱如影相随。顺境中,苏轼积极用世,心系天下;__③__。我们欣赏苏轼的同时,更欣赏他于词中所蕴蓄的人生态度。
7.广播稿既要求通俗化、口语化,又要求语意连贯。请将下面一段文字改写成广播稿。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属四川)眉山人。曾任杭州通判,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谪至黄州。他的研究面极广,学术成就极高,著述颇丰,尤以词开豪放一派;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瞻①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选自苏辙《武昌九曲亭记》,有删改)
【注】 ①子瞻,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齐安(今湖北黄州)。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
B.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
C.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
D.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
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然绝俗”与“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两句中的“绝”字含义不同。
B.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也用来尊称对方,如称孔丘为“孔子”,称孟轲为“孟子”。
C.“然将适西山”中“适”的含义为“到……去”,与“意适忘反”中的“适”字含义不同。
D.“所以有乐于是也”与“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两句中的“所以”含义相同。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瞻到长江南岸游山,受到热情接待。然后他们一起去游玩,一直走到深山尽处才停下来,大家玩得忘记了回家,常常在山上夜宿。
B.去西山要走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才能到达小块平坦的地方,游人会在那里休息。人们可俯视长江,可看到高山,从旁边可以看到小溪幽谷。
C.西山上有一座破旧的亭子,其遗址狭小,旁边长着古树。子瞻希望能够重修亭子,有一天暴风雷雨连根拔起一棵古木,成全了子瞻的愿望。
D.苏辙年轻时跟随着子瞻到各地游玩,子瞻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乐趣,有人把他当作神仙。子瞻认为天下的乐事很多,而使人心情畅快的事是最开心的。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2)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12.苏轼仕途受挫而被贬黄州,但他为什么能找到快乐呢?请简要说明。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稼说送张琥
苏 轼
曷①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完;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②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
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耰、铚、艾③,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
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其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④焉,如婴儿之望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
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
【注】 ①曷:古同“盍”,何不。②敛:收拾,文中指收割。③锄、耰、铚、艾:四种农具。④闵闵:祈求关爱、忧虑的样子。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
B.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
C.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
D.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比如《师说》《马说》。
B.“日夜以望之”与“吾尝跂而望矣”(《劝学》)中的“望”意义相同。
C.“弱者养之”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中的“之”意义不同。
D.“其亦以是语之”与“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中的“是”意义不同。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譬喻开篇,用“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一句提问,既引领下文的议论,又能引起读者的思索。
B.第三段用“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过渡,顺理成章地把物质生产的规律引申到精神生产上去。
C.文章结尾,作者托张琥把自己的意见转告其弟苏辙,看似闲笔,但意在表明这确实是他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D.文章写得随意自然,语言简明,譬喻有趣,道理却很深刻,但并不说明苏轼善于了解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16.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完。
(2)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
17.作者是如何阐释治学与种庄稼的关系的?请简要回答。
第三单元 12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B )
A.虽趣舍万殊
B.汝识之乎
C.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D.早缫而绪
【解析】 A项,“趣”同“取”。C项,“函胡”同“含糊”。D项,“而”同“尔”。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表示的关系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D )
A.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B.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解析】 前三项“而”均表示转折关系,D项表示并列关系。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 )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B.空中而多窍
C.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解析】 B项,“空中”,古义,指中间是空的;今义,指天空中。C项,“所以”,古义,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的缘故”;今义,用作表因果关系的连词。D项,“其实”,古义,“其”,代词,那,“实”,指“事情的真相”;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4.下列句子中,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B )
A.余固笑而不信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D.今以钟磬置水中
【解析】 A项,无特殊句式。B项,是宾语前置句,“余”是“欺”的宾语。C项,是判断句,“……者……也”表判断。D项,是省略句,“置”后面省略了介词“于”。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渤浅陋之处表现在: _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__,__自以为得其实__。
(2)文章结尾,作者是这样评价郦道元和李渤的: _盖叹郦元之简__,__而笑李渤之陋也__。
(3)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 _事不目见耳闻__,__而臆断其有无__,__可乎__?”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的态度的批评。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苏轼一生写了大量的词,在这些词中,既有入世的进取之心,__①__。尽管苏轼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愿经世济民,但仕途的坎坷还是让他产生了“出世的思想倾向”,而此时,道家哲学便为他受磨难的心灵提供了精神上的解脱。苏轼认为人之所以不快乐,__②__,减少欲望就减少了痛苦,追求欲望则只会徒增烦恼。苏轼的一生顺和逆,荣和辱如影相随。顺境中,苏轼积极用世,心系天下;__③__。我们欣赏苏轼的同时,更欣赏他于词中所蕴蓄的人生态度。
【答案】 _①又有出世的人生取向__②是因为欲望太多而得不到满足__③逆境中,苏轼旷达乐观,坦然面对__
7.广播稿既要求通俗化、口语化,又要求语意连贯。请将下面一段文字改写成广播稿。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属四川)眉山人。曾任杭州通判,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谪至黄州。他的研究面极广,学术成就极高,著述颇丰,尤以词开豪放一派;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答案】 _苏轼出生在1037年,逝世于1101年,他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眉州眉山人。眉州现属于四川省。苏轼曾经担任杭州通判,后来因为所作的诗有讽刺朝廷的意思,被贬到了黄州。苏轼的研究面很广,学术成就也很高,著作丰富,特别是他写的豪放词开创了一个流派。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__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瞻①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选自苏辙《武昌九曲亭记》,有删改)
【注】 ①子瞻,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齐安(今湖北黄州)。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
A.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
B.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
C.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
D.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
【解析】 “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都是动补结构,结构一致,二者断开,且“庐”是名词作动词,和“于江上”构成动补结构,不能断开,据此排除B、D项。“陂陁蔓延”和“涧谷深密”两句都是主谓短语,结构一致,各自独立,据此排除A项。
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萧然绝俗”与“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两句中的“绝”字含义不同。
B.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也用来尊称对方,如称孔丘为“孔子”,称孟轲为“孟子”。
C.“然将适西山”中“适”的含义为“到……去”,与“意适忘反”中的“适”字含义不同。
D.“所以有乐于是也”与“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两句中的“所以”含义相同。
【解析】 “含义相同”错误,二者含义不同,前者为“……的原因”,后者为“用来……的”。句意:在这里找到快乐的原因。/是用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子瞻到长江南岸游山,受到热情接待。然后他们一起去游玩,一直走到深山尽处才停下来,大家玩得忘记了回家,常常在山上夜宿。
B.去西山要走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才能到达小块平坦的地方,游人会在那里休息。人们可俯视长江,可看到高山,从旁边可以看到小溪幽谷。
C.西山上有一座破旧的亭子,其遗址狭小,旁边长着古树。子瞻希望能够重修亭子,有一天暴风雷雨连根拔起一棵古木,成全了子瞻的愿望。
D.苏辙年轻时跟随着子瞻到各地游玩,子瞻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乐趣,有人把他当作神仙。子瞻认为天下的乐事很多,而使人心情畅快的事是最开心的。
【解析】 “子瞻认为天下的乐事很多……”错,张冠李戴,根据原文“昔余少年,从子瞻游……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可知,不是“子瞻认为”,而是“苏辙认为”。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译文: _每当风停了而太阳出来的时候,江面波平浪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上酒,乘着渔船,横渡长江到南岸去。__
(2)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译文: _于是一起营建亭子,亭子建成后西山的优美景色才完备了,子瞻在这时候最快乐。__
12.苏轼仕途受挫而被贬黄州,但他为什么能找到快乐呢?请简要说明。
【答案】 _①他心中无愧,在外面不受人家的指责;②他把心思暂时寄托在这山林之间,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快乐。__
【参考译文】
子瞻被贬到齐安(今湖北黄州)后,他家的房舍就在江边。齐安没有名山,可是长江南岸武昌(今湖北鄂州)的群山,连绵起伏,山谷非常幽深,其中有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它们紧靠山梁而面朝山谷,被茂密的松树枥树丛隐蔽,寂寞清静恍若绝世,车马的喧嚣和人的足迹没有到这里。每当风停了而太阳出来的时候,江面波平浪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上酒,乘着渔船,横渡长江到南岸去。山中有几个人,待客热情而爱好游玩。听说子瞻到来,急忙裹着头巾笑着出来迎接他,然后一起去游玩。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气力用尽了才停下来,他们扫去落叶席地而坐,大家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得舒畅开心而忘记了回家,常常在山上夜宿。就这样子瞻在齐安停留了三年,没觉得时间有多长。可是要到西山去时,(必须)经过青松翠柏之间,(还要走)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才能到达小块平坦的地方。游人到了这里一定要休息一会儿,人们倚靠在奇形怪状的石头上,在大树的树荫下休息,向下可以俯视长江,向上可以看到高山,从旁边可以看到小溪幽谷,风和云的变化,树林山脚的阴面和阳面的景象,都展现在人们面前。这里还有一座破旧的亭子,它的遗址非常狭小,不能容纳很多游人。亭子旁长着几十棵古树,树干很粗壮且有千尺之高,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子瞻每次到了树下,就整天在观察它们。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连根拔起其中一棵古木,子瞻趁机把长树的地方开辟出来,亭子的地基能够扩大。子瞻与朋友们进山看了看,笑着说:“这是上天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愿望吗?”于是一起营建亭子,亭子建成后西山的优美景色才完备了,子瞻在这时候最快乐。我年轻的时候,跟随着子瞻到各地游玩。遇山就登山,遇水就划船,子瞻每次都是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先下水。有些地方不能到达,子瞻一天就闷闷不乐了。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自由自在地在泉边岩石上漫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随意捡着山中的落果,舀着溪水喝,看到他这样子的人都把他当作神仙。其实天下的乐事很多,而使人心情畅快的事是最开心的。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什么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到了他兴尽的时候,没有不猛然清醒(感到吃惊)又自我解嘲。比如喝酒吃饭,丰盛的菜肴摆在面前,只不过是为了填饱肚子罢了,而吃下去后那些食物同样都变成了腐臭的东西。有谁知道哪些东西该吃哪些东西不该吃呢?只要心中无愧,在外面不受人家的指责,把心思暂时寄托在这山林之间。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找到快乐的原因。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稼说送张琥
苏 轼
曷①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完;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②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
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耰、铚、艾③,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
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其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④焉,如婴儿之望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
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
【注】 ①曷:古同“盍”,何不。②敛:收拾,文中指收割。③锄、耰、铚、艾:四种农具。④闵闵:祈求关爱、忧虑的样子。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
A.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
B.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
C.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
D.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
【解析】 “于学”作“志”的后置状语,与前面的句子主体不可断开,排除A、D项。根据文意可知,作者要表达的是自己不幸早早得中进士,而不是不幸与张琥同年考中进士,故应在“与”前断句,排除C项。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比如《师说》《马说》。
B.“日夜以望之”与“吾尝跂而望矣”(《劝学》)中的“望”意义相同。
C.“弱者养之”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中的“之”意义不同。
D.“其亦以是语之”与“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中的“是”意义不同。
【解析】 “望”意义不同。“日夜以望之”中的“望”,盼望。句意:日夜盼望着得到收获。“吾尝跂而望矣”中的“望”,眺望。句意:我曾经踮起脚望向远方。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文章以譬喻开篇,用“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一句提问,既引领下文的议论,又能引起读者的思索。
B.第三段用“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过渡,顺理成章地把物质生产的规律引申到精神生产上去。
C.文章结尾,作者托张琥把自己的意见转告其弟苏辙,看似闲笔,但意在表明这确实是他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D.文章写得随意自然,语言简明,譬喻有趣,道理却很深刻,但并不说明苏轼善于了解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解析】 “但并不说明苏轼善于了解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说法错误,文中苏轼对事物的发展规律掌握的非常明确,用富人与穷人种庄稼的例子来说明道理。所以应为“能充分说明苏轼善于了解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16.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完。
译文: _他们的土地又肥沃(好)又多,就可以实行休耕轮作,土地的肥力便能够保全。__
(2)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
译文: _在长时期的屈身(压抑)之中伸展,在准备充足之后再发挥作用。__
17.作者是如何阐释治学与种庄稼的关系的?请简要回答。
【答案】 _①先用穷富两种人的耕种环境、耕种方法以及收获成果作对比,引出治学之道;②再用种庄稼要等到成熟才能收割,说明学习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道理。__
【参考译文】
你曾经观察过富人是怎样种庄稼的吗?他们的田地肥沃而且多,他们的粮食富足而且有余。他们的田地肥沃而且多,便可以轮作而使地力得到保全;他们的粮食富足而且有余,便能及时种植而不会耽误农时,而收获庄稼也能等到庄稼成熟。所以,富人的庄稼常常非常好,籽粒饱满而很少空秕,可以贮藏很久而不腐烂。
现在,我全家有十口人,而一共只有一百亩田地,每一点土地都不能让它空闲,日夜盼望着得到收获,耕、种、收、获像鱼鳞那样挨着一茬又一茬,而地力因此便枯竭了。种的时候常赶不上农时,而收获的时候常常等不到它长熟,这样,哪里还能有美好的庄稼呢!
古时候的人,他们的才能并不远远超过今天的人。日常努力于自我修养而不轻易地等成果自己到来,小心翼翼就像期望婴儿健康成长一样。气弱的人通过修养以达到刚强,空虚的人通过修养以达到充实。年近三十而后出来做官,年过五十而后才得到爵位。在长期的屈身(压抑)之中伸展,在准备充足之后再发挥作用;已经满得超出来才外流,把弓拉满之后才放箭。这便是古人之所以远远超过今天的人,而今天的君子所以不及古人的缘故。
我从少年时代起便立志学习,不幸早早得中进士,与你同年考中。你考中进士也不能说不早。现在我虽然想自认为不足,而众人已经不切实际地对我推许了。唉!你应当去掉这些而专心致志地去学习。广泛地阅览而简要地吸取,丰富地积累而精当地表达。我能告诉你的,就只有这些了。
你回去路过京城去问一问,有一个名叫苏辙字子由的,他是我的弟弟。把我对你讲的这些话告诉他。(共93张PPT)
第三单元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12.*石钟山记
1.语言建构与运用:在已有文言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注释,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等;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本文语言之美。
2.文化传承与理解:传承发扬独立思辨、质疑、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精神。
3.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段落内容,在把握段落内容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理清作者是如何叙议结合,借记游说理的。
4.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文章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以及行文富于曲折变化的写作特色。
每一个中国人,差不多都会在不同的境遇里,在不同的时间里,与苏东坡相遇。他柔情又豪放,苦涩也坦荡。顺境与逆境,儒家与道家,出世与入世,他都经历;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他都体验。他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他的文学,几乎包含了我们精神世界里的所有主题:有孤独,有相思;有柔情,有豪放;有挫败,有挣扎;有苦涩,有洒脱。于是,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在不同的境遇里,与苏轼相遇。
积累·文化传承与理解
探究·思维发展与提升
延伸·审美鉴赏与创造
预习·语言建构与运用
赏读·引入研习情境
附:【译注·古今对译】
赏读·引入研习情境
擦净你的“窗户”
一对年轻的夫妇对面搬来一户新邻居。第二天早上,当他们吃早饭的时候,年轻的妻子看到了新搬来的邻居正在外面洗衣服。
妻子对丈夫说道:那些衣服洗得不干净,也许那个邻居不知道如何清洗。也许她需要好一点的洗衣粉。丈夫看了看妻子,沉默不语。
就这样每次邻居洗衣服,妻子都会这样评论对方一番。
大概一个月后,年轻的妻子惊奇地发现,邻居的晾衣绳上居然悬挂着一件干净的衣服,她大叫着对丈夫说:快看!她学会洗衣服了。我想知道是谁教会她这个的呢?
她的丈夫却回答道:我今天早上一大早起来,然后我把玻璃擦干净了。
【赏析】 在我们作出判断之前,首先要看一下你的窗户是否干净。我们所看到的东西取决于眼前窗户的纯净度。在我们作出任何评判之前,我们应该检查自己是否客观,是否能看到对方好的一面,而不仅仅是找出问题审判对方。所以请务必擦净你的“窗户”。
预习·语言建构与运用
课|前|预|习
1.作者作品
“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和欧阳修一起创立了一种稳定成熟的散文风格,世称“欧苏”。苏轼也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苏轼也是宋代著名画家,“湖州竹派”创始人之一。他的诗清新自然,似信手拈来,亦庄亦谐,大巧若拙,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是宋诗走向成熟的标志。他的词开一代豪放词风,他对题材、意境、风格、技巧等进行大胆创新,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木石图》等。
[《石钟山记》评价]
议论,天下之名言也;笔力,天下之至文也;楷法,天下之妙画也。
——南宋·刘克庄
通篇讨山水之幽胜,而中较李渤、寺僧、郦元之简陋,又辨出周景王、魏庄子之钟音。其转折处,以人之疑起己之疑,至见中流大石,始释己之疑,故此记遂为绝调。
——明·杨慎
风旨亦自《水经》来,然多奇峭之兴。
——明·茅坤
记山水,并悟读书观理之法,盖臆断有无,而或简或陋,均非可以求古人也。通体神行,末幅尤极得心应手之乐。
——清·沈德潜
以“心动欲还”,跌出“大声发于水上”,才有波折,而兴会更觉淋漓。钟声二处,必取古钟二事以实之,具此诙奇,文章妙趣,洋溢行间。
——清·刘大櫆
2.探寻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
辨石钟山记
[唐]李渤
《水经》云:“彭蠡(lǐ)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寻纶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于南隅,忽遇双石,欹枕潭际,影沦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声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冠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记。
基|础|梳|理
一、重要字音
lǐ
fú
kēng
zhé
chēng hóng
xià
kuǎn kǎn
tāng tà
zhì
wú yì
二、通假释义
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
2.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
“函胡”同“含糊”,重浊模糊
“考”同“拷”,敲打
动词,击鼓
动词,鼓动、掀动
动词,击鼓
动词,得到、找得
副词,能够
名词,收获
语助词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代词,相当于“之”,这,指代“穴罅”
语气词,表陈述语气,不用翻译
名词作状语,乘船,坐船
名词作状语,用眼睛,用耳朵;亲眼,亲耳
名词作动词,激荡、掀动
名词作动词,命名
使动用法,使……鸣叫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形容词作名词,响声,声音
名词作状语,在旁边
六、文言句式
1.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 )
2.此世所以不传也。( )
3.得双石于潭上。( )
4.而大声发于水上。( )
5.古之人不余欺也!( )
6.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 )
7.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 )
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判断句,“也”表判断
状语后置句,即“于潭上得双石”
状语后置句,即“大声于水上发”
宾语前置句,即“不欺余”
定语后置句,“之”为定语后置标志,铿然有声之石
省略句,“夜泊”后省略介词“于”
积累·文化传承与理解
山水游记散文
山水游记散文,始于魏晋,所谓“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文心雕龙·明诗》)。到了唐代,经元结、柳宗元等人的创作实践,山水游记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类文章一般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寄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情景交融的传统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
宋代说理之风大盛,以记游为议论,在叙述中说明事理,形成了山水游记散文新的风格。而《石钟山记》,则是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除描写所见景物外,还采取了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反驳李渤的观点,进一步补充事实证实郦道元的观点,除具有游记的特点外,还具有某些论说文,特别是驳论文的特点。
《水经》
魏晋时期的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此书简要记述了137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原文仅一万多字,记载相当简略,缺乏系统性,对水道的来龙去脉及流经地区的地理情况记载不够详细、具体。后来被郦道元改编为《水经注》。《水经注》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古代尉官
尉:是古代官名。春秋时有军尉、舆尉,秦汉以后有太尉、廷尉、都尉、县尉,又有卫尉、校尉等,皆简称尉,多为武职。
太尉:东汉时,以三公平分丞相的权力。太尉为三公(各朝三公的官职并不统一)之首,掌管军政。
卫尉:九卿之一,掌宫门禁卫。
廷尉(大理):九卿之一,掌诉讼断案,平决诏狱。类似于后来的刑部尚书。
都尉:秦、汉为高级武官。都尉一职最早出现是在战国后期的战事中。秦、西汉初设郡尉,西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改名“都尉”,秩比二千石,协助太守典掌军事,维护治安。西汉有掌管人员出入京畿的关都尉,掌管边郡屯田的农都尉,管理归附各族的属国都尉,及与武事无关,掌皇帝所乘车辆的奉车都尉,掌副车之马的驸马都尉,掌乐府的协律都尉等。
校尉:战国末已有此官,秦朝时的校尉为中级军官,为部队长之意。汉朝时校尉的地位略次于将军。汉武帝为了加强对长安城的防护而置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八校尉之秩(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皆为比二千石。西园八校尉:汉朝末年,为镇压黄巾起义,以西园八校尉统领汉朝的中央军队。蹇硕为上军校尉,袁绍为中军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
县尉:官名,位在县令或县长之下。职掌军事、治安事宜。宋县尉以阅羽弓手、禁止奸暴为职责。辽、金、元均置。
探究·思维发展与提升
本文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只有实地调查研究才能弄清事情的真相,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把握语言,分析观点
任务 一
1.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为什么对郦道元的说法“人常疑之”,对李渤的说法“余尤疑之”?
答:
前人姓名 得名由来 作者态度 作者依据
郦道元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李渤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夜游石钟山,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实地考察,有没有遇难而退?结果如何?
答: ①景物有高空的栖鹘,水上有鹳鹤。②静态——大石,动态——栖鹘。③用比喻绘形——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④直接绘声——栖鹘磔磔云霄间。⑤比喻拟声——鹳鹤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作者实地考察,见此情状、声音令人毛骨悚然,气氛阴森恐怖,探访困难,心动欲还,忽然噌吰如钟鼓不绝之声却吸引了作者“徐而察之”,反映了他镇静而坚忍的探索精神。
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终于搞清了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3.第二段能否只揭示考察的结果而略去游览的过程?为什么?
答:不可以。第一,如果略去游览的过程,只揭示考察的结果,本文就不成其为游记,而是一篇纯粹的议论文了。第二,如果略去游览的过程,考察过程中惊恐骇人的场面不加渲染,就不足以揭示求真过程的艰难危险,也就无法说明长期以来无人去探明石钟山命名由来的原因所在了。第三,略去气氛的渲染,对考察过程中的惊险恐怖不做交代,文章的感染力必然大为减弱。
4.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答:关于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虽然早有成说,但本文作者却不一味迷信和盲从古人,而是在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李渤的说法的怀疑。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在“暮夜” “乘小舟”实地考察。虽然石钟山一带地处偏僻,地势险要,风险浪恶,但他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第三段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结论,带有哲理的意味。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实地考察的精神一致。
5.行文富于曲折变化,是本文的一个突出特色。请举例赏析。
答:如文中写对旧说之疑共有三次,不仅每次写法不同,即便在同一次中,文笔也有曲折。对郦道元,是以人之疑引出己之疑,而己之疑又是以比喻来表达;李渤本来是在纠正郦道元的说法,作者引述时,特别加一句“自以为得之矣”,紧接着陡然一转——“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着一“尤”字,说它较郦道元的说法更不可信;对寺僧使小童持斧敲击所谓“石钟”,仅以“余固笑而不信也”一句表示不屑一驳,矛头直指到三百年前得双石“扣而聆之”的李渤,驳李渤全用议论,一针见血,也不同于对郦道元的说法用比喻。而且,此节插在游山之前,也使文章平添波澜。总之,本文所记之事、所讨论的问题虽平常,但通篇几句一折,有些地方一句一转,极尽起伏变化之致,使议论内容富有可读性。
谈真识美,鉴赏技巧
任务 二
1.文章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完全不同,请结合文本加以赏析。
答:①两处鸟叫不同。写栖鹘是先点鸟名(“山上栖鹘”),再写惊飞(“闻人声亦惊起”),最后才写其叫声(“磔磔云霄间”);写鹳鹤是先写声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然后交代是鹳鹤在叫(“或曰此鹳鹤也”)。前者用拟声词“磔磔”形容其惊叫,后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
②两处水声不同。前面的水声是“微波”与山下的“石穴罅”相击而发出的,后面的水声是“风水”与中流大石的窍穴相吞吐而发出的,这是声源不同;前面的“噌吰如钟鼓不绝”是一种洪大响亮的声音,后面的“窾坎镗鞳……如乐作焉”是一种比较低而悠扬的声音,这是音调和音量的不同;前面是先闻声,后发现山下“石穴罅”,后面是先看见“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然后再写“有窾坎镗鞳之声”,写的顺序也不同。
2.本文是怎样把记叙和议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
答:本文记游,不是为了表现石钟山的山光水色,而是为了阐明道理,因而开篇引述郦道元和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以议论为下文的记叙定向,这样,下文就不可能泛泛写景,只能有的放矢了。第二段虽然有过程的交代,有景物的描写,还有气氛的渲染,但重心始终只有一个,就是考察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原因找到了,作者心中的疑团消逝了,问题也就解决了,这样,第二段记叙游览的过程,也就成了实证的过程。在考察、印证的基础上,文章又从个别升华到一般,让人领悟到了一个普遍的真理。这样,文章把抽象的道理寓于生动的记叙之中,记叙、议论完美地糅合在一起,两种文体的碰撞爆发出耀眼的火花,既阐明了深刻的道理,又给人美的享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说服力。
经过今人全面的科学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应包括“主形派”所说的“形”和“主声派”所说的“声”这两个方面。——涂宗涛《巴峡·石钟山》
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看法也是错误的,那么怎样理解本文的价值和意义呢?
答: 我们学习《石钟山记》的目的并不在于评判谁是谁非,而在于学习苏轼这种不迷信旧说,大胆质疑,而且敢于探索,通过实践得出结论的精神。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千变万化的,而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在已知事物中可以找出未知的因素,对于已知事物的描述也不是
尽善尽美的。所以,对于书本上的东西,对于名人的观点,我们都不能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真理,要敢于质疑,并且去小心地求证,这就是《石钟山记》给我们的启示。而且,认识未知世界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形上升的过程,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苏轼超越了前人,后人又超越了苏轼。就是在这些超越中在这些否定中,世界才被我们认识。正因为如此,《石钟山记》至今还闪耀着光辉。
附:【译注·古今对译】
段解: 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
段解: 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段解: 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
延伸·审美鉴赏与创造
《石钟山记》的目的并不在于评判谁是谁非,而在于学习苏轼这种不迷信旧说、大胆质疑、通过实践得出结论的精神。世上万物随时都在发生着变化,在已知事物中可以找出未知的因素,对于书本上的东西,对于名人的观点,我们要像胡适所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就是《石钟山记》给我们的启示。
惠更斯质疑牛顿提出波动说
17世纪下半叶,世界的科学权威是牛顿。牛顿认为光是一种微粒流,并用它解释光的直线传播、镜面反射、界面折射等现象。但是,惠更斯却持不同看法,他认为微粒说不能解释更复杂的绕射、干涉等现象,主张光是以太波,而且讲得头头是道,由于牛顿的声望高,多数人支持微粒说,惠更斯成了孤立的少数派。但他并不随大流,不迷信权威,坚持独立见解。随着研究的深入,到19世纪初,波动说战胜了微粒说。
你对质疑精神有着怎样的看法?写一段文字,200字左右。
示例:生命如歌,或高昂或低沉,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才嘹亮动人;生命如画,或浓淡或素雅,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才美丽动人;生命如酒,或浓烈或清香,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才醇厚诱人。体味生命的价值,品味人生的意义,这是有了敢于质疑、坚持自我的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 青蛙的反击,令教授哑口无言,是呀,即便是井底之蛙,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人类呢!
石钟山名字的由来
苏轼的《石钟山记》,小时候就读过,似懂非懂,现在读来却别有情趣。
苏轼对南北朝郦道元认为石钟山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水石相撞发生的声音像洪钟一样表示质疑,同时对唐朝李渤认为是因为那里的石头敲击的声音如钟而得名也不满意,于是便亲自来到石钟山陡峭的山壁下,进行考察。作者这样描写:“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作者感叹道,事物不亲自耳闻目睹,便凭想象来判断它的有无,可以吗?郦道元所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可是讲得不详细;一般士大夫总是不愿深夜乘小船来到绝壁之下,所以无法知道底细;而渔人船夫,虽然知道却不能讲出来,这就是石钟山命名的真实原因不能在世上相传的道理。
一般的游记只不过描绘山水之秀丽,景色之壮观,心情之惬意;而苏轼却别出心裁,立意独特,从游玩山水之中阐发出深刻的道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知梨子味,必须亲口尝。凡事不要坐而论道,闭门造车,必须身体力行,注重调查,亲自实践。这便是这篇游记的现实意义之所在,也是这篇游记千古传颂的原因。魏源也曾阐述过类似的道理,他说:“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味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说的也是要注重实践的道理。
其实苏轼本身也深入不够,他虽到了现场,但并没有与当地群众座谈了解,更没有探险考察,作科学研究,以至于他还是没有弄清石钟山名字的真实由来。经后人考证,石钟山命名实际上是因为它是一座中空如钟的石山。
由此可见,亲临现场,未必就能了解事实的真相;亲眼所见,未必就“眼见为实”。看到,不等于看见;看见,不等于看清;看清,不等于看懂;看懂,不等于看透。孔子曾亲眼看见他的学生在锅里抓饭吃,便认为学生对他不尊,谁知他的学生是因为饭中飞进木灰而抓起,因舍不得将饭粒甩掉便将有灰的饭吃掉,深入了解以后孔子才知误解了学生。有的事情,你深入其中反而影响你对其真实面目的认识,“不识庐山真面目”不就“只缘身在此山中”吗?
【点评】看来,凡事要澄清事实真相,得到真理性的认识,不仅要多角度观察,更要深层次研究;不仅要微观细考,还要宏观审度;不仅要深入学习和钻研,还要反复实践和历练。一座石钟山名字的由来,如此简单明了的事,历经几个朝代都没有搞清,更何况世界上还有多少错综复杂的案情,还有多少千变万化的事态,还有多少盘根错节的关系,还有多少纷繁杂乱的问题,还有多少千丝万缕的情节,没有扎实深入的工作作风,没有“打破砂锅璺到底”的精神,没有舜的亲力亲为,没有魏征的无畏,没有包拯的公正,没有海瑞的廉洁,恐怕都难以做到!
学习文言文翻译题解题技巧
本文属于一篇游记,里面有不少典型的句子需要逐字逐句翻译。高考中,文言文阅读中必有一道文言文翻译题。
(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契丹遂驻兵阳城淀,号二十万,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是时,故将王继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李兴议和。帝曰:“朕岂欲穷兵,惟思息战。如许通和,即当遣使。”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契丹军。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请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决战! 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契丹犹觊关南,遣其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利用竟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成约而还。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
(2)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
【解题思路】 第一步:分析句子中重点词语。本题(1)中,“每”译为“常”“经常”“常常”等,给1分。把“辄”译为“就”“总是”等。“引去”译为“撤退”“撤离”“撤去”“撤回”“退去”“退兵”“逃走”“逃离”“离去”“离开”等。(2)中,“若”译为“如果”。“故事”译为“先例”。“宜”译为“应当”“应该”。
第二步:分析句子有无特殊句式。本题中,无特殊句式。
第三步:先在草稿上试翻译,最后清晰誊写。
【答案】 (1)常常纵使游动骑兵抢劫掠夺,稍稍失利就撤退,来回游荡没有斗志。
(2)如果想要货物钱财,汉朝曾赐给匈奴单于玉帛,有先例,应当答应他们。
【参考译文】
……契丹于是在阳城淀驻军,号称二十万,常常纵使游动骑兵抢劫掠夺,稍稍失利就撤退,来回游荡没有斗志。这时,旧将王继忠向契丹一方说和好的好处,契丹一方认为说得对,派李兴议和。皇帝说:“我难道想穷兵黩武吗,只是想停息战争。如果答应通和,就应该派使者。”冬季十月,派曹利用到契丹军中去。十二月庚辰,契丹派韩杞拿着文书和曹利用一起来,请求会盟。曹利用说契丹想得到关南的土地。皇帝说:“他们所说的归还他们的土地之事非常无名无分,如果一定要得到土地,我应当和契丹决战!如果想要货物钱财,汉朝曾赐给匈奴单于玉帛,有先例,应当答应他们。”契丹犹自觊觎关南,派他们的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拿着文书复议,皇帝不答应而离去。曹利用最终用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达成盟约而还。
一、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
1.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
要译好一个句子,同样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来理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判定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字多义的实词到底是哪个义项,文言句式是如何选用的,怎样准确断句,意译如何进行,这些都要依托上下文。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句子往往很难准确理解,也就很难能翻译好。有些考生不注重推敲上下文,两眼只盯着要求翻译的句子本身,结果是“欲速则不达”,翻译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这就是没有语境意识造成的。
2.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即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词。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在多数情况下就是把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理解并掌握了这一方法,许多翻译题做起来就不难了。
3.增强文言功底,培养文言语感
这是做好翻译题乃至做好所有文言文题目最根本的一点。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和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以上所讲的方法和技巧说到底都还是“末技”,其实,根本的技巧还是来自功底,来自内力。
为了增强文言功底和文言阅读的内力,考生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做好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的知识储备。
二要注重平时积累。文言知识点很多,考生要养成积累的习惯,随时随地、一点一滴地积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三要注意复习以前学习过的课文,因为做高考题许多就是对平时学习过的课文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甚至有些考查的知识点就直接来自学习过的课文。因此要回归课本,尤其是对于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弱的同学。
四要多练习,通过练习来掌握500字左右的文言文段的阅读套路,培养文言语感,增强解题能力。
二、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物名、职称、器皿等,可照录不翻译。比如: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将军和都尉都是官名,照录不翻译。
调:翻译时,有些句子(主谓倒装、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的词序需要调整。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可以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
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比较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已经成为文言文翻译的难点。如《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里的“顾”是一个多义词,有多种解释:回头看、看、探问、拜访、顾惜、顾念、考虑。在本句中用“拜访”最为恰当。
扩:一是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词或多音词;二是对一些言简意丰的句子,翻译时,要扩展其内容,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删:删去不需要翻译的词。比如《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这里的“夫”为发语词,翻译时应该删去。《狼》:“肉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这里的“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没有实意,应该删去。
补: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比如《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翻译时在“如盘盂”前补出形容词性谓语“小”。
换: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现代词。如《观潮》:“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校阅水军。”这里的“岁”应换成“年”。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或营利以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宴馈征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由是而坐败辱者,盖骈首骊踵也。呜呼!使为妻妾而为之,则妻妾不能我救也;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使为朋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救也。妻妾、子孙、朋友皆不能我救也,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
(1)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人)担任官职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大都是由于(他
的)家人喜好奢侈造成的。
如果为了子孙来做这些事,那么子孙是救不了我的。
【解析】 第(1)句:关键实词有“居”“清白”“喜奢好侈”;关键虚词有“所以”“率”“由”“然”;文言句式有“……者,……也”(判断句)。
第(2)句:关键实词有“为”(第2个)“救”;关键虚词有“为”(第1个)“而”“之”“则”,文言句式有“不能我救”(宾语前置句)。
【参考译文】
(有的人)担任官职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大都是由于(他的)家人喜好奢侈造成的。朝廷(的俸禄)既然不能满足家人的欲望,(他们)必然要向他人索取。有的谋取利益侵扰百姓,有的趁着打官司收受贿赂,有的名义上借贷,有的请托亲戚,宴请、馈赠、索取、竞争,整个家族没人禁止,以至于在做事时动辄互相从旁牵制,威严没法施行。 自己虽然一天比一天过得好,百姓却一天比一天劳苦;自己虽然一天比一天快乐,百姓却一天比一天抱怨。因为这犯罪进监狱受羞辱的,多得比肩接踵。唉!如果为了妻妾来做这些事,那么妻妾是救不了我的;如果为了子孙来做这些事,那么子孙是救不了我的;如果为了朋友来做这些事,那么朋友是救不了我的。妻妾、子孙、朋友都不能救我,哪比得上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廉洁勤政,并自己做自己喜欢的更好呢!
宾语前置句
课文引入:《石钟山记》中“古之人不余欺也”是宾语前置句。“余”是“欺”的宾语,却放在了谓语的前面,翻译的时候要把前置的宾语恢复到谓语后,正常语序应为“古之人不欺余也”。
知|识|讲|解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
1.动词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格式:主+否定词+宾+动词。所谓否定句,即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等,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指代词“莫”。如果动词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谓语动词之前。例如:
①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代词“自”作“信”的宾语,“不自信”即“不信自”。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代词“之”作“有”的宾语,“未之有”即“未有之”。
译文: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③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屈原《离骚》)代词“吾”作“知”的宾语,“不吾知”即“不知吾”。
译文:不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我的本心确实是美好的。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格式:主+宾+动。古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疑问代词是“何”,其他还有“谁、孰、安(什么、什么地方)、焉(哪里)、胡(什么)、奚(什么、哪里)、曷(什么)”等。例如:
①大王来何操?(司马迁《鸿门宴》)疑问代词“何”作“操”的宾语,“何操”即“操何”。
译文:大王来时拿的什么东西呢?
②沛公安在?(司马迁《鸿门宴》)疑问代词“安”作“在”的宾语,“安在”即“在安”。
译文:沛公在哪里?
③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疑问代词“焉”作“求”的宾语,“焉求”即“求焉”。
译文:我还驾车出去追求什么?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格式:主+宾+之(是)+动。例如:
①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之”字是宾语提前的标志,“何厌之有”即“有何厌”。
译文: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之”字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即“不知句读”“不解惑”。
译文: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
③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即“无乃过尔与”。“过”,责备。
译文:恐怕应该责备你吧?
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或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是……”格式,可将副词“唯”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助词“是”是宾语提前的标志,不译。如成语“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即“唯图利”“唯从命”。
2.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短语。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下面几种情况下放在介词之前: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例如:
①何以知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何”作介词“以”的宾语,即“以何知之”。
译文:凭什么知道呢?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谁”作介词“与”的宾语,即“吾与谁归”。
译文: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例如:
余是以记之。(苏轼《石钟山记》)“是以”即“以是”,因此。
译文:我因此记下了它。
(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例如: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司马迁《鸿门宴》)“东向”“南向”即“向东”“向南”。
译文:项羽、项伯面向东坐;亚父面向南坐。
技|法|点|拨
熟记宾语前置的类型和例句,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习惯,将前置的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
典|例|剖|析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相关文段:(萧)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许)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解析】 “申饬”,饬令,指示。“何以”中“何”作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即“以何”,“凭什么”。“为”,语气词,“何以……为”译为“为什么要……呢”。
【答案】 许将说:“这件事,指示边地官员办理不就行了,要派使者做什么呢?”萧禧羞惭不能回答。
当|堂|巩|固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相关文段: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谢)贞为主簿。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贞猜度叔陵会有叛逆之心,就和阮卓自行疏远叔陵,每当有宴饮游乐,总是称病推辞,不曾参与。叔陵一向(或:非常)钦敬他,不怪罪他。
【解析】 “度”,猜度。“雅”,向来,一向;非常。“辄辞以疾”是状语后置句,即“辄以疾辞”,翻译为:总是称病推辞。“弗之罪也”,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前置,“弗之罪”即“弗罪之”,翻译为:不怪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