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素养检测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时间观念上的整体性和生命感,使中国人采取独特的时间标示的表现形态。它不同于西方主要语种按“日—月—年”的顺序标示时间,而是采取“年—月—日”的顺序。人们对此也许习以为常;不过一种文化方式正是到了习以为常的境地,方能沉积为民族群体的潜意识。中西文化之异,并不一定在于我有的你没有,而在于可以互相对应的时间标示采取了逆行的顺序,或者处于顺序构成的不同位置。道理很明显,在“年—月—日”或“日—月—年”时序表述中,同样的组合因素以不同的结构组合,或以不同的顺序排列,是具有不同的意义的。顺序也是一种意义,而且是精神深处反复估量和整理了的意义。不同的顺序反映了二者的差异:一、它的第一关注点不同,是年还是日,是整体还是部分;二、它在第一关注以后的思维方向不同,是以大观小,还是以小观大;三、确定了思维方向以后,它的前后环节的衔接方式不同,是以前环节统率后环节,还是以前环节积累成后环节,是统观性的,还是分析性的。在中国人的时间标示顺序中,总体先于部分,体现了其对时间整体性的重视,其统观性、整体性时间观念异于西方的积累性、分析性时间观念。由此他们以时间整体性呼应着天地之道,并以天地之道赋予部分以意义。
时间的整体观是与天地之道的整体观相联系的,或者说,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或一种表现形式。中国远古时代,人们观天以测岁时,依靠对日月星辰运行的轨道和位置来标示出年岁季节、月份和日子,以此指导自己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因此远古人对天象运行位置比后人更关注、更熟悉,与天象的心离得也似乎比后人更近。顾炎武的《日知录》卷三十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关之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晨’,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这里引用的诗句,出自《诗经》和《左传》,所谓火、三星、毕、龙尾,都是古代的星宿名称,诗句所讲都是星宿运行的形态和位置。而所有这些都被农民兵士、男女老幼用来表示岁月时令,表达人的感受和心情,可见古人是把天道、时间和人心交融为一个整体了。
以时间呼应天道的思维方式,具有类乎宗教信仰的仪式感和典重感,在古老的时代已经沉积为中国人的精神原型。这种精神原型的生成,意味着中国的时间标示已经不能被看作一个纯粹的数学刻度,而是隐喻着某种关于宇宙模式的密码。这种整体性时间意识把天象运行、季节更替、万物荣枯,以及人对于自身的生命形态和年华盛衰的体验如此等等的非常丰富的文化密码,赋予大小相衔的时标顺序之中。中国人把握某个时间点,不是把它当作一个纯粹的数学刻度来对待的。假如他具有深厚的文化体验,他是会把这一时间点当作纵横交错的诸多文化曲线的交叉点来进行联想的。
(摘编自杨义《时间表述形态和文化密码》)
材料二:
中国传统计时采用的主要是干支法。干支两两交叉,可用于年、月、日、时辰的表述。中国文化自古注重人与时的和谐,“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文化赋予了时间更多抽象神秘的含义。天时往往通过某种不可知的力量影响事物的发展。此种思维方式使中国文化传统非常注重“时”的顺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农历除了作为一种表述时间的重要手段,更多的则作为一种生活行为的指导,如迁居择址、婚丧嫁娶等。“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使中国文化在感知事物时强调主客一体,导致中国人对时间的感知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受客观时间的拘束程度很小。人们对客观时间的感知界限往往比较模糊,最明显的是汉语语法构词系统中没有表示过去、现在、将来这些时态变化的语法标识。中国人表达时间的常用词汇常常采取模糊表达方式,例如“过了半天”“一小会儿”等等。这些常用的时间表达方式大多需要说者和听者依靠特定语境才能准确理解。
西方文化采取的则是“二元”的思维模式,将主体与客体明确分开,研究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这种哲学观念使西方人对时间的认识更加注重对自然时间和物理时间的探讨,具有很大的客观性。在西方文化中,年、月、日是严格按照天体星球的运动来计算的。西方人很早就意识到时间中的过去、现在、将来,并对此有所区分,在时间中只有“过去”“现在”“将来”这几种明确的运动形式。与汉语截然不同,西方语言大多需要通过动词复杂变位表示动作时间的明确差别。例如,英语时态有过去时、完成时、将来时、进行时等等,这种划分对于没有相应时间概念的中国人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
(摘编自韩银燕、钱鑫《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对比》)
材料三:
(摘选自中国新闻网《〈图解〉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中国人“年—月—日”的时间表达方式,体现了对时间整体性的重视,根源于中国的文化和思维方式。
B.中国人时间观念的整体性呼应着天地之道,也由此看出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优于西方人的时间观念。
C.在中国远古时代,天道决定岁时,岁时反映天道,人们通过观测天象测定岁时,指导劳作和生活。
D.中国人表达时间常用模糊表达方式,与中国人对时间感知的主观性有关,体现在汉语没有时态变化的语法标示。
【解析】 “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优于西方人的时间观念”错,原文“其统观性、整体性时间观念异于西方的积累性、分析性时间观念”说的是“异于”不是“优于”。选项与原文信息不符。
2.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材料一引用顾炎武《日知录》的相关内容,巧妙地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B.材料一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纵向展开,在逻辑上逐层递进。
C.材料二以农历指导迁居择址、婚丧嫁娶的例子,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赋予时间神秘感。
D.两则材料均采用引用、对比和举例论证的手法,证明了中西方时间观念存在差异性。
【解析】 B项,“解决问题”错,在论证中没有解决问题的部分;C项,“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赋予时间神秘感”错,举例证明的观点是中国人对时间的感知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D项,“两则材料均采用引用、对比和举例论证的手法”错,材料一在比较中西方时间标示的差异性时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没有用举例的论证方法;材料二没有使用引用论证。
3.结合材料一的内容,下列选项不能支撑古人时间观的整体性的一项是(3分)( D )
A.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B.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C.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D.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解析】 A项,体现了时间的整体观与天道相关联的特点。B项,古人按照时序指导劳作,体现了时间观的整体性;C项,从日月的运行测定岁时的更替,体现时间观的整体性;D项,关注的是片段性的时间,不能体现时间观的整体性。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比较了中西方在时间观念方面的差异,它们的论证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_①材料一论证的侧重点是中国人的时间观念是整体性、统观性的,而西方是分析性、积累性的;(2分)②材料二论证的侧重点是中国人对时间的认识主观性强,而西方人客观性强。(2分)__
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谈谈二十四节气体现了中国人怎样的时间观念。(4分)
【答案】 _①二十四节气将一年的时间划分为二十四个节点,体现了时间的整体性和统观性;②二十四节气依据日月的运行来确定,并以此指导农事活动,体现了天道和时间的交融;③二十四节气对应了季节更替、万物荣枯,蕴含了人对于自身的生命形态和年华盛衰的体验,体现了时间观念的生命感(或二十四节气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体现了时间的仪式感和典重感)。(答两点即可,每点2分)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2023·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给儿子
陈村
你总会长大的,儿子,你总会进入大学,把童年撇得远远的。你会和时髦青年一样,热衷于旅游。等到暑假,你的第一个暑假,儿子,你就去买票。
火车430公里,一直坐到芜湖。你背着包爬上江堤,看看长江。再没有比长江更亲切的河了。它宽,它长,它黄得恰如其分,不失尊严地走向东海。
你走下江堤,花一毛钱去打票,坐上渡船。船上无疑会有许多人。他们挑着担子,扛着被子,或许还有板车。他们说话的声音很高,看人从来都是正视。也许会有人和你搭话,你就老老实实说话。他们没有坏意。
你从跳板走上岸,顺着被鞋底和脚板踩硬踩白的大路,走半个小时。你能看到村子了。狗总是最先跳出来的。你可以在任何一家的门口坐下,要口水喝。主人总是热情的,而狗却时刻警惕着。也许会引来它的朋友们,纷纷表示出对你的兴趣。你要沉住气。
你谢过主人,再别理狗的讹诈,去河边寻找滩船。如果你运气好,船上只有一两个客,你就能躺在舱里,将头枕着船帮,河水拍击船底的声音顿时变得很重。船在桨声中不紧不慢地走。双桨“吱呀吱呀”的,古人说是“欸乃”,也对。怎么说怎么像。
板桥就在太阳落下去的地方。你沿着大埂走,右边是漕河,它连接着巢湖和长江。河滩如没被淹,一定有放牛的。你走过窑场就不远了。可以问问人,谁都愿意回答你,也许还会领你走一段,把咄咄逼人的狗子赶开。走到你的腿有点酸了,那就差不多到了。
走下大埂,沿着水渠边的路走。你走过一座小桥,只有一条石板的桥就是进村了。我曾写过它。这时,你抬起头,会发觉许多眼睛在看着你。
你对他们说,你叫杨子,你是我的儿子。
儿子,你得找和你父亲差不多年纪的人,他们才记得。
他们会记得那五个“上海佬”,记得那个戴近视眼镜的下放学生。他们会说他的好话和坏话。不管他们说什么,你都听着,不许还嘴。他们会告诉你一些细节,比如插不齐秧,比如一口气吃了个12斤的西瓜。你跟他们一起笑吧,确实值得笑上一场。
你们谈到黑了,会有人请你吃饭。不必客气,谁先请就跟谁去。能喝多少喝多少,能吃多少吃多少,这才像客人。天黑了,他们会留你住宿。他们非常好客。
儿子,你去找找那间草屋。它在村子的东头,通往晒场的路边,三面环水。你比着照片,看它还像不像当年。也许那草屋已经不在了,当年它就晃晃的,想必支撑不到你去。也许,那里又成了一片稻田。
晚上,你到田间小路上走走。你边走边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感受会深深的。风吹来暖暖的热气,稻穗在风中作响。一路上,有萤火虫为你照着。
假如你有胆量,就到村东头的大坟茔去。多半会碰上“鬼火”,也就是磷火。你别跑,你坐在坟堆上,体会一下死的庄重和沉默。地下的那些人也曾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繁殖。他们也曾埋葬过他们的祖先。①你会捉摸到一点历史感的,这比任何教科书都有效。
住上几天,你就熟悉村子了。男人爱理干干净净的发式,两边的头发一刀推净,这样头便显得长了。顶上则是长长的头毛,能披到眼睛,时而这么一甩,甩得很有点味道。
我喜欢见他们光着上身光着脚的样子。皮肤晒成了栗色,黑得发亮发光,连麦芒都刺不透它。他们不是生来这样的。和他们一起下河,你就知道,他们原先比你还白。现在,他们和你的祖先一样黑了。和你父亲当年一样黑。你要是下田,就和你一样黑。
下田去吧,儿子。让太阳也把你烤透。你弯下腰,从清晨弯到天黑,你恨不得把腰扔了。你的肩膀不是生来只能背背书包的。你挑起担子,肩上的肌肉会在扁担下鼓起。也许会掉层皮,那不算什么。你去拔秧,插秧,锄草,脱粒。你会知道自己并非什么都行。你去握一握大锹,它啥时候都不会被取代。工具越原始就越扔不了,像锤子,像刀,总要的。你得认识麦子,稻子,玉米,高粱,红薯。它们也是扔不了的。你干累了,坐在门边,看着猪在四处漫游,看着鸡上房,鸭下河,鹅窜进秧田美餐一顿。你听着杵声,感觉着太阳渐渐收起它的热力。你心平气和地想想,该说大地是仁慈的。它在无止无息地输出。我们因为这输出,才能存活,才得以延续。
那一层层茅草铺就的屋顶,那一条条小河分割的田野,那土黄色的土墙,那牛,那狗。那威力无比的太阳。
②你会爱的。
你就这样住着,看着,干着。你去过了,你就会懂得父亲,懂得父亲笔下的漕河。当然,这实在不算什么,应当珍视的是你懂了自己。③你得不让自己飘了,你得有块东西镇住自己。也许,借父亲的还不行,你得自己去找。
当你离开板桥的时候,人们会送你。你是不配的,儿子。你得在晚上告别,半夜就走。夜间的漕河微微发亮,你独自在河滩坐上一会,听听它的流动。
要是凑巧,你可以带条狗崽子回来。找条有主见的。开始,也许它有点想家。日子长了,你们能处好。你会发觉,为它吃点辛苦是值得的。
也就是这些话了,儿子。你得去,在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就去。④我不知道究竟会怎样。要是你的船走进漕河,看见的只是一排烟囱,一排厂房,儿子,你该替我痛哭一场才是。虽然我为乡亲们高兴。
1984.8.5(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文章开头部分,父亲想象儿子上大学后会像时髦青年一样爱旅游,由此切入长大成人和出门旅行这两个关联话题。
B.儿子在渡船上会邂逅许多陌生人,父亲教给儿子,如何通过看他们的神情、听他们的言语来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
C.父亲设想儿子一路上常会遇到狗,并建议儿子离开时带走一条狗,可见狗应是父亲当年乡村生活中难忘的一部分。
D.儿子的板桥之旅除了坐车乘船,还需步行走过许多路,如江堤、大路、大埂、渠边小路、石桥等,带有较浓的寻访意味。
【解析】 理解文章相关内容“父亲教给儿子,如何通过看他们的神情、听他们的言语来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分析错误,“说话的声音很高”“看人从来都是正视”“没有坏意”是父亲印象中船上人的形象,此处父亲并不是在教儿子如何通过看神情、听言语来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句子①中“你会捉摸到”的那种“历史感”,也正是“我”当年的经验和感悟。
B.句子②语义上与上段文字紧密相连,但单独成段,语气和表达的感情就更强烈。
C.句子③中的“飘”,是年轻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因脱离了父辈压制而感到飘然自在。
D.句子④表达出的不确定,与前文多处“你会”“你得”表现出的笃定形成了张力。
【解析】 分析鉴赏文中的语言“因脱离了父辈压制而感到飘然自在”错误,“你得不让自己飘了,你得有块东西镇住自己”说的是父亲希望儿子通过亲身实践获得人生的阅历和经验,从而沉淀自己,使自己的生命更加稳重成熟。
8.“下田去吧,儿子”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6分)
【答案】 _①体验下田劳作的辛苦;②意识到自我的局限;③认识到有些事物如工具、粮食是最根本也是最恒久的;④休憩时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⑤体会大地的仁慈和生命的延续。__
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答案】 _甲组:①本文表面上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想象儿子长大后的一次旅行;②其实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③为何交叠未来与过去?指向关于成长的主题,即父亲带儿子重温自己的成长,并期待儿子也能够在其中找到自我。乙组:①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河流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②其表现就是,从爬上江堤到独坐河滩,儿子的板桥之旅始终与河流作伴;③那么河流究竟意味着什么?河流既是环境与风景,也代表着空间和延展和时间的流逝,并承载着人的思索。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春,正月,诏兖、豫、徐三州禀赡饥民。上问司徒鲍昱:“何以消复旱灾?”对曰:“陛下始践天位,虽有失得,未能致异。臣前为汝南太守,典治楚事,系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夫大狱一起,冤者过半。又,诸徙者骨肉离分,孤魂不祀。宜一切还诸徙家。蠲除禁锢,使死生获所,则和气可致。”帝纳其言。
校书郎杨终上疏曰:“间者北征匈奴,西开三十六国,百姓频年服役,转输烦费;愁困之民足以感动天地。陛下宜留念省察。”帝下其章,第五伦亦同终议。牟融、鲍昱皆以为:“孝子无改父之道。征伐匈奴,屯戍西域,先帝所建,不宜回异。”终复上疏曰:“秦筑长城功役繁兴胡亥不革卒亡四海故孝元弃珠厓之郡光武绝西域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鲁文公毁泉台,《春秋》讥之曰:‘先祖为之而己毁之,不如勿居而已,’以其无妨害于民也;襄公作三军,昭公舍之,君子大其复古,以为不舍则有害于民也。今伊吾之役,楼兰之屯兵久而未还,非天意也。”帝从之。
丙寅,诏:“二千石勉劝农桑。罪非殊死,须秋案验。有司明慎选举,进柔良,退贪猾,顺时令,理冤狱。”是时承永平故事,吏政尚严切,尚书决事,率近于重。尚书沛国陈宠以帝新即位,宜改前世苛俗,乃上疏曰:“臣闻先王之政,赏不僭,刑不滥。与其不得已,宁僭无滥。往者断狱严明,所以威惩奸慝;奸慝既平,必宜济之以宽。陛下即位,率由此义,数诏群僚,弘崇晏晏,而有司未悉奉承,犹尚深刻。断狱者急于篣格酷烈之痛,执宪者烦于诋欺放滥之文,或因公行私,逞纵威福。夫为政犹张琴瑟,大弦急者小弦绝。陛下宜隆先王之道,荡涤烦苛之法,轻薄棰楚以济群生,全广至德以奉天心。”帝深纳宠言,每事务于宽厚。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秦筑长城/功役繁兴/胡亥不革/卒亡四海/故孝元弃珠厓之郡/光武绝西域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
B.秦筑长城/功役繁兴/胡亥不革卒/亡四海故孝元弃珠厓之/郡光武绝西域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
C.秦筑长城/功役繁兴/胡亥不革/卒亡四海/故孝元弃珠厓之/郡光武绝西域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
D.秦筑长城/功役繁兴/胡亥不革卒/亡四海/故孝元弃珠厓之郡/光武绝西域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
【解析】 参考标点:秦筑长城,功役繁兴;胡亥不革,卒亡四海,故孝元弃珠厓之郡,光武绝西域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夫大狱一起”与“小大之狱”(《曹刿论战》)两句中“狱”的意思相同。
B.“刑不滥”与“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两句中“刑”的意思相同。
C.“率由此义”与“率赂秦耶”(《六国论》)两句中“率”的意思相同。
D.“数诏群僚”与“数通使相窥观”(《苏武传》)两句中“数”的意思相同。
【解析】 本文的“刑”为刑罚。而《鸿门宴》“刑”为用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三州发生旱灾,章帝命令官府开仓赈济百姓。而鲍垦认为章帝即位不久,不会招致灾异,应该从囚犯入手,才能召致祥和之气,消除旱象。
B.校书郎杨终两次上书,陈述了自己对前线连年征战的看法,并列举秦朝因徭役失天下等事例,第五伦与之意见一致,最终汉章帝也接受了他的意见。
C.尚书沛国人陈宠认为,执政就像琴瑟上弦,如果大弦太紧,小弦就会崩断。汉章帝采纳了他的全部意见,在处理政务时也总是依据宽厚的原则。
D.“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这也是《资治通鉴》的写作目的。文中就治灾、战争、徭役等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解析】 第五伦与杨终的意见一致是在杨终的第一次上书,第二次上书是否一致,于文无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二千石勉劝农桑。罪非殊死,须秋按验。
译文: _二千石官员应大力劝勉百姓从事农耕和桑蚕之业,所犯罪行若非斩首之罪,必须等到秋后审理。(关键点:二千石、勉劝、殊死、按验)__
(2)是时承永平故事,吏政尚严切,尚书决事,率近于重。
译文: _当时沿袭明帝旧制,官吏政风崇尚严苛,尚书所作裁决,大抵近乎于从重。(关键点:承、故事、严切、率)__
14.清朝政治家左宗棠说:“天下之乱,由于吏治不修。”汉章帝在“吏治”方面有哪些举措?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 _①谨慎选拔考核官吏;②改革前代严苛风气;③全面推行德政。__
【参考译文】
春季,正月,章帝下诏,命令兖州、豫州、徐州等三州官府开仓赈济饥饿的难民。章帝问司徒鲍昱:“怎样消除旱灾?”鲍昱答道:“陛下刚即位,即使有失当之处,也不会导致灾异出现。我先前曾任汝南太守,负责审理楚王之案,在当地拘禁了一千多人,这些囚犯恐怕不是全都有罪。大案一发,被冤枉者往往超过半数。此外,由于被流放的人和亲属分离,死后的孤魂得不到祭祀。我建议,让流放者全都返回家乡,除去不准做官的禁令,使死者生者各得其所,这样便可召致祥和之气,消除旱象。”章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校书郎杨终上书说:“近年在北方讨伐匈奴,在西方开通三十六国,致使百姓连年服事徭役,转运繁巨而费用浩大,忧愁苦难的人民足以感动天地。陛下应当留意省察!”章帝将杨终的奏书下交群臣讨论。第五伦也同杨终的意见一致,而牟融、鲍昱都认为:“孝顺之子不改父亲的主张。讨伐匈奴、屯驻西域,都是先帝的决策,不应有所变化。”杨终再度上书说:“秦始皇修长城,工程浩大,徭役频征,胡亥不改前代政策,终于失去了天下。因此,孝元皇帝放弃了珠崖郡,光武皇帝拒绝了西域各国的归附,不能让鱼鳖去掉鳞甲,而穿上我们的衣服。鲁文公拆毁了泉台,《春秋》讥讽道:‘先祖造台而子孙自毁台,还不如只留着它不去居住。’这是由于泉台的存在不会妨害人民。鲁襄公曾建立三军,而被鲁昭公裁撤,君子却赞扬他的复古举动,认为不裁撤便会妨害人民。如今在伊吾屯田和在楼兰驻防的士卒久不还乡,这不合上天之意。”章帝接受了他的意见。
丙寅,章帝下诏:“二千石官员应大力劝勉百姓从事农耕和桑蚕之业,所犯罪行若非斩首之罪,必须等到秋后审理。各部门要审慎地任命官吏,提拔温和良善之士,排除贪婪奸滑的小人,顺应天时节令,清理冤案。”当时沿袭明帝旧制,官吏政风崇尚严苛,尚书所作裁决,大抵近乎于从重。尚书沛国人陈宠认为,章帝新近即位,应当改革前代的这种严苛风气,便上书道:“我听说古代贤君为政,奖赏不过度,刑罚不滥施。在不得已时,宁可过度奖赏,也不滥施刑罚。以往官员判案严厉,因此能够以威力惩治奸恶;而在奸恶清除以后,就必应以宽厚相补。陛下即位以来,多根据这个宗旨行事,屡次诏告群臣,劝勉温和之政。然而有关官员未能完全顺承圣上的旨意,仍然追求苛刻。审案官急于采取严刑拷打的残酷手段,执法者则纠缠于肆意诬陷的文书,或假公济私,作威作福。执政就像琴瑟上弦,如果大弦太紧,小弦就会崩断。陛下应当发扬古代贤君的治国之道,清除那些繁琐苛刻的法令,减轻苦刑以拯救生命,全面推行德政以顺奉天心。”章帝将他的意见全部采纳,在处理政务时总是依据宽厚的原则。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2023·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 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
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
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
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解析】 A.“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错误,“学转难”表明用“逐字笺”的学习方法难以理解经典真谛,且“逢人个个说曾颜”也并非指努力学习圣人之道,而是讽刺当下人们对圣人之道的学习流于表面。
16.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案】 _①卖花担上的桃李,虽然也缤纷绚烂,但活力已经不再。②唯有回归本原,方能获得学问真谛,就如同在树头枝底欣赏桃李,方能体会到其活泼的精神。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衬托手法表现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 _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猿猱欲度愁攀援__”。
(2)屈原的《离骚》中,表明自己出身高贵的句子是“ _帝高阳之苗裔兮__,__朕皇考曰伯庸__”。
(3)在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通过写巡游此地的达官贵人,打算在临别时将杭州美景绘成图画带回朝廷,接受众人夸赏,从侧面衬托出杭州之美的句子是“ _异日图将好景__,__归去凤池夸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一个政党在人民心中的分量,取决于这个政党对待人民的立场和态度。在瑞金,毛泽东同志带领战士们打的水井,至今仍润泽着老区人民的心田;在延安,周恩来同志和群众一起纺线的身影,至今仍浮现于人们的脑海;在大别山,小平同志把“严格执行群众纪律”作为“在大别山站住脚”的一条重要法宝。焦裕禄、谷文昌、孔繁森、杨善洲、廖俊波、黄大年、李保国……一批又一批优秀共产党人,一心为民、__①__,被人民永远铭记。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__②__,就能无惧前行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汇聚起磅礴的奋进力量。瓜连蔓子蔓连根。在长期艰苦的革命岁月中,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不但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站住了脚,而且赢得了革命的胜利。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初心如磐勇毅向前,使命在肩永远年轻,这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原因,也是一个百年大党__③__的秘诀所在。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答案】 _①鞠躬尽瘁(1分)__②应天顺民(1分)__③风华正茂(1分)__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我们党”作开头。重组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4分)
【答案】 _我们党在长期艰苦的革命岁月中始终与人民心连心,(2分)使其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站住了脚又赢得了革命的胜利。(2分)__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答案】 _①通过排比列举,集中叙写老一辈革命家对待人民的立场和态度,始终与人民心连心,有感染力和说服力。(2分)②运用排比,句式整齐,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文章的气势。(2分)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试问谁不想拥有超强的记忆力呢?特别是考试将近,如果考生只要吃下一块“记忆面包”,便可不费吹灰之力记住难背的课文、难懂的公式、难记的单词,__①__。那么,如何才能拥有记忆力超群的“天才大脑”呢?
__②__,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类似于知觉加工,只能保持极短的时间,大部分信息在这一阶段快速“流逝”。少部分信息得到注意而进入短时记忆,可以保持几分钟,并且指导大脑决策。随后其中一些重要的短时记忆被进一步加工,转化为长时记忆,可保持几天甚至几十年。
掌握最佳记忆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人在一天和一生中都存在最佳记忆阶段。记忆的最佳年龄是青少年时期,此时的记忆速度最快;__③__,记忆速度虽有所下降,提取信息的能力却更强,也会转变为另一个优势。而一天中的最佳记忆时间却因人而异:有的人习惯于规律作息,记忆效率在上午八九点钟最高;有的人习惯于挑灯夜战,到了夜间思维才活跃兴奋。“一日之计在于晨”不见得人人适用,若是你能找到自己的最佳记忆时间,就能事半功倍。
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D )
A.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
B.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C.郭沫若先生的剧本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D.请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解析】 ABC项中的“你”为固定对象,D项与例句指群指代词,不确定对象。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答案】 _①那可真是一大妙事(2分)__②记忆按其保持时间的长短(2分)__③而随着年龄增长(2分)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仇璋问:“君子有争乎?”子曰:“见利争让,闻义争为,有不善争改。”
——《文中子·魏相篇》
材料二: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
请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典型的二元思辨型作文题。在构思此题时,应首先理清这两则材料中各自概念的内涵,由此联想到儒家“入世”和道家“出世”态度之间的差异,再思考两者关系。在立意上,学生既可以抓住其中一点,单独谈“入世”的价值或“出世”的意义,又可以辩证地看待两者对于个人、国家、社会的影响,全面思考,深刻论述。
但是,学生在行文过程中应注意:辩证思考并不代表“和稀泥”“打太极”,即认为“入世”好,“出世”也好,而不具体分析“入世”与“出世”的对象、原因和结果。这样往往会导致文章缺乏中心论点,出现议论文中“观点不明确”的硬伤,影响得分。
【学生范文】
更好的自我与时代
《文中子》中仇璋问:“君子有争乎?”子曰:“见利争让,闻义争为,有不善争改。”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争与不争代表了儒家的入世与道家的出世。私以为,人生在世,要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必须认清入世与出世的关系,经世济民,积极作为。
入世,代表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人之一生,譬如草木,春荣秋枯,理应积极进取,留贡献传于后世。遭人陷害而被剜去髌骨的孙膑忍辱负重仍修著上乘兵法,因小人谗言而被囚于秦国的韩非仍写出《说难》《孤愤》,传之后世,光照千秋。入世,正代表了这样一种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古语云:“见义争为。”正是为家国大义而争,才有了无数革命志士为国家美好未来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种“入世”,才有了无数建设者们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埋头苦干的动人篇章。这样一种为心中大义而不断拼搏的人生态度,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着无可估量的精神价值。
出世,其实也是一种争。
老子有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何谓“不争”?依我所见,不争利禄,淡泊功名,此为君子之不争。一个人淡泊私利,无视外物,看似不争,却恰恰反映出他对高洁品格的坚守,对谦让名利的争取,为俗世送去一股清风,同样是一种积极入世的行为。高尚如许由,颍水洗耳,让位于帝舜;圣明如伊尹,不贪王权,归政于太甲,恰如《文中子》言:“见利争让。”
回顾新中国创业史,科学家们前赴后继,接过时代接力棒,为国家崛起苦心钻研。他们不争名利,一如古代出世之隐士,默默无闻却做出惊天动地的功绩。就是这同样崇高的“入世”与“出世”,使得新中国于无路处踏出新径,于荆棘中开辟坦途。神舟飞天,玉兔探月,蛟龙入海,天眼寻宝……一系列“中国成就”的取得,无论如何都离不开我国科研人员为公义而“争”,为私利而“让”的崇高情怀。
时代的接力棒已交到我们青年手中。然而,有人却甘心沉溺于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之中,尽弃时代责任,一遇挫折便以“佛系”“摆烂”“躺平”为“挡箭牌”,愚弄他人,愚弄自我,徒增笑耳。
面对流俗,吾辈当头脑清醒,坚定地做心有大义的青年,做淡泊名利的青年,做改善世风的青年,在入世与出世的崇高中成就更好的自我与时代。
【点评】 文章结构上,大致为总—分—总模式。全文结构清晰、严谨,各个部分论述集中,分论点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勾连,层层递进,结构精巧。对古今事例精心裁剪,巧妙化用,避免了学生作文中过度铺叙事例而冲淡议论的问题。第一单元素养检测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时间观念上的整体性和生命感,使中国人采取独特的时间标示的表现形态。它不同于西方主要语种按“日—月—年”的顺序标示时间,而是采取“年—月—日”的顺序。人们对此也许习以为常;不过一种文化方式正是到了习以为常的境地,方能沉积为民族群体的潜意识。中西文化之异,并不一定在于我有的你没有,而在于可以互相对应的时间标示采取了逆行的顺序,或者处于顺序构成的不同位置。道理很明显,在“年—月—日”或“日—月—年”时序表述中,同样的组合因素以不同的结构组合,或以不同的顺序排列,是具有不同的意义的。顺序也是一种意义,而且是精神深处反复估量和整理了的意义。不同的顺序反映了二者的差异:一、它的第一关注点不同,是年还是日,是整体还是部分;二、它在第一关注以后的思维方向不同,是以大观小,还是以小观大;三、确定了思维方向以后,它的前后环节的衔接方式不同,是以前环节统率后环节,还是以前环节积累成后环节,是统观性的,还是分析性的。在中国人的时间标示顺序中,总体先于部分,体现了其对时间整体性的重视,其统观性、整体性时间观念异于西方的积累性、分析性时间观念。由此他们以时间整体性呼应着天地之道,并以天地之道赋予部分以意义。
时间的整体观是与天地之道的整体观相联系的,或者说,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或一种表现形式。中国远古时代,人们观天以测岁时,依靠对日月星辰运行的轨道和位置来标示出年岁季节、月份和日子,以此指导自己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因此远古人对天象运行位置比后人更关注、更熟悉,与天象的心离得也似乎比后人更近。顾炎武的《日知录》卷三十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关之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晨’,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这里引用的诗句,出自《诗经》和《左传》,所谓火、三星、毕、龙尾,都是古代的星宿名称,诗句所讲都是星宿运行的形态和位置。而所有这些都被农民兵士、男女老幼用来表示岁月时令,表达人的感受和心情,可见古人是把天道、时间和人心交融为一个整体了。
以时间呼应天道的思维方式,具有类乎宗教信仰的仪式感和典重感,在古老的时代已经沉积为中国人的精神原型。这种精神原型的生成,意味着中国的时间标示已经不能被看作一个纯粹的数学刻度,而是隐喻着某种关于宇宙模式的密码。这种整体性时间意识把天象运行、季节更替、万物荣枯,以及人对于自身的生命形态和年华盛衰的体验如此等等的非常丰富的文化密码,赋予大小相衔的时标顺序之中。中国人把握某个时间点,不是把它当作一个纯粹的数学刻度来对待的。假如他具有深厚的文化体验,他是会把这一时间点当作纵横交错的诸多文化曲线的交叉点来进行联想的。
(摘编自杨义《时间表述形态和文化密码》)
材料二:
中国传统计时采用的主要是干支法。干支两两交叉,可用于年、月、日、时辰的表述。中国文化自古注重人与时的和谐,“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文化赋予了时间更多抽象神秘的含义。天时往往通过某种不可知的力量影响事物的发展。此种思维方式使中国文化传统非常注重“时”的顺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农历除了作为一种表述时间的重要手段,更多的则作为一种生活行为的指导,如迁居择址、婚丧嫁娶等。“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使中国文化在感知事物时强调主客一体,导致中国人对时间的感知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受客观时间的拘束程度很小。人们对客观时间的感知界限往往比较模糊,最明显的是汉语语法构词系统中没有表示过去、现在、将来这些时态变化的语法标识。中国人表达时间的常用词汇常常采取模糊表达方式,例如“过了半天”“一小会儿”等等。这些常用的时间表达方式大多需要说者和听者依靠特定语境才能准确理解。
西方文化采取的则是“二元”的思维模式,将主体与客体明确分开,研究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这种哲学观念使西方人对时间的认识更加注重对自然时间和物理时间的探讨,具有很大的客观性。在西方文化中,年、月、日是严格按照天体星球的运动来计算的。西方人很早就意识到时间中的过去、现在、将来,并对此有所区分,在时间中只有“过去”“现在”“将来”这几种明确的运动形式。与汉语截然不同,西方语言大多需要通过动词复杂变位表示动作时间的明确差别。例如,英语时态有过去时、完成时、将来时、进行时等等,这种划分对于没有相应时间概念的中国人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
(摘编自韩银燕、钱鑫《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对比》)
材料三:
(摘选自中国新闻网《〈图解〉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人“年—月—日”的时间表达方式,体现了对时间整体性的重视,根源于中国的文化和思维方式。
B.中国人时间观念的整体性呼应着天地之道,也由此看出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优于西方人的时间观念。
C.在中国远古时代,天道决定岁时,岁时反映天道,人们通过观测天象测定岁时,指导劳作和生活。
D.中国人表达时间常用模糊表达方式,与中国人对时间感知的主观性有关,体现在汉语没有时态变化的语法标示。
2.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引用顾炎武《日知录》的相关内容,巧妙地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B.材料一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纵向展开,在逻辑上逐层递进。
C.材料二以农历指导迁居择址、婚丧嫁娶的例子,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赋予时间神秘感。
D.两则材料均采用引用、对比和举例论证的手法,证明了中西方时间观念存在差异性。
3.结合材料一的内容,下列选项不能支撑古人时间观的整体性的一项是(3分)( )
A.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B.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C.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D.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比较了中西方在时间观念方面的差异,它们的论证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谈谈二十四节气体现了中国人怎样的时间观念。(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2023·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给儿子
陈村
你总会长大的,儿子,你总会进入大学,把童年撇得远远的。你会和时髦青年一样,热衷于旅游。等到暑假,你的第一个暑假,儿子,你就去买票。
火车430公里,一直坐到芜湖。你背着包爬上江堤,看看长江。再没有比长江更亲切的河了。它宽,它长,它黄得恰如其分,不失尊严地走向东海。
你走下江堤,花一毛钱去打票,坐上渡船。船上无疑会有许多人。他们挑着担子,扛着被子,或许还有板车。他们说话的声音很高,看人从来都是正视。也许会有人和你搭话,你就老老实实说话。他们没有坏意。
你从跳板走上岸,顺着被鞋底和脚板踩硬踩白的大路,走半个小时。你能看到村子了。狗总是最先跳出来的。你可以在任何一家的门口坐下,要口水喝。主人总是热情的,而狗却时刻警惕着。也许会引来它的朋友们,纷纷表示出对你的兴趣。你要沉住气。
你谢过主人,再别理狗的讹诈,去河边寻找滩船。如果你运气好,船上只有一两个客,你就能躺在舱里,将头枕着船帮,河水拍击船底的声音顿时变得很重。船在桨声中不紧不慢地走。双桨“吱呀吱呀”的,古人说是“欸乃”,也对。怎么说怎么像。
板桥就在太阳落下去的地方。你沿着大埂走,右边是漕河,它连接着巢湖和长江。河滩如没被淹,一定有放牛的。你走过窑场就不远了。可以问问人,谁都愿意回答你,也许还会领你走一段,把咄咄逼人的狗子赶开。走到你的腿有点酸了,那就差不多到了。
走下大埂,沿着水渠边的路走。你走过一座小桥,只有一条石板的桥就是进村了。我曾写过它。这时,你抬起头,会发觉许多眼睛在看着你。
你对他们说,你叫杨子,你是我的儿子。
儿子,你得找和你父亲差不多年纪的人,他们才记得。
他们会记得那五个“上海佬”,记得那个戴近视眼镜的下放学生。他们会说他的好话和坏话。不管他们说什么,你都听着,不许还嘴。他们会告诉你一些细节,比如插不齐秧,比如一口气吃了个12斤的西瓜。你跟他们一起笑吧,确实值得笑上一场。
你们谈到黑了,会有人请你吃饭。不必客气,谁先请就跟谁去。能喝多少喝多少,能吃多少吃多少,这才像客人。天黑了,他们会留你住宿。他们非常好客。
儿子,你去找找那间草屋。它在村子的东头,通往晒场的路边,三面环水。你比着照片,看它还像不像当年。也许那草屋已经不在了,当年它就晃晃的,想必支撑不到你去。也许,那里又成了一片稻田。
晚上,你到田间小路上走走。你边走边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感受会深深的。风吹来暖暖的热气,稻穗在风中作响。一路上,有萤火虫为你照着。
假如你有胆量,就到村东头的大坟茔去。多半会碰上“鬼火”,也就是磷火。你别跑,你坐在坟堆上,体会一下死的庄重和沉默。地下的那些人也曾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繁殖。他们也曾埋葬过他们的祖先。①你会捉摸到一点历史感的,这比任何教科书都有效。
住上几天,你就熟悉村子了。男人爱理干干净净的发式,两边的头发一刀推净,这样头便显得长了。顶上则是长长的头毛,能披到眼睛,时而这么一甩,甩得很有点味道。
我喜欢见他们光着上身光着脚的样子。皮肤晒成了栗色,黑得发亮发光,连麦芒都刺不透它。他们不是生来这样的。和他们一起下河,你就知道,他们原先比你还白。现在,他们和你的祖先一样黑了。和你父亲当年一样黑。你要是下田,就和你一样黑。
下田去吧,儿子。让太阳也把你烤透。你弯下腰,从清晨弯到天黑,你恨不得把腰扔了。你的肩膀不是生来只能背背书包的。你挑起担子,肩上的肌肉会在扁担下鼓起。也许会掉层皮,那不算什么。你去拔秧,插秧,锄草,脱粒。你会知道自己并非什么都行。你去握一握大锹,它啥时候都不会被取代。工具越原始就越扔不了,像锤子,像刀,总要的。你得认识麦子,稻子,玉米,高粱,红薯。它们也是扔不了的。你干累了,坐在门边,看着猪在四处漫游,看着鸡上房,鸭下河,鹅窜进秧田美餐一顿。你听着杵声,感觉着太阳渐渐收起它的热力。你心平气和地想想,该说大地是仁慈的。它在无止无息地输出。我们因为这输出,才能存活,才得以延续。
那一层层茅草铺就的屋顶,那一条条小河分割的田野,那土黄色的土墙,那牛,那狗。那威力无比的太阳。
②你会爱的。
你就这样住着,看着,干着。你去过了,你就会懂得父亲,懂得父亲笔下的漕河。当然,这实在不算什么,应当珍视的是你懂了自己。③你得不让自己飘了,你得有块东西镇住自己。也许,借父亲的还不行,你得自己去找。
当你离开板桥的时候,人们会送你。你是不配的,儿子。你得在晚上告别,半夜就走。夜间的漕河微微发亮,你独自在河滩坐上一会,听听它的流动。
要是凑巧,你可以带条狗崽子回来。找条有主见的。开始,也许它有点想家。日子长了,你们能处好。你会发觉,为它吃点辛苦是值得的。
也就是这些话了,儿子。你得去,在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就去。④我不知道究竟会怎样。要是你的船走进漕河,看见的只是一排烟囱,一排厂房,儿子,你该替我痛哭一场才是。虽然我为乡亲们高兴。
1984.8.5(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部分,父亲想象儿子上大学后会像时髦青年一样爱旅游,由此切入长大成人和出门旅行这两个关联话题。
B.儿子在渡船上会邂逅许多陌生人,父亲教给儿子,如何通过看他们的神情、听他们的言语来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
C.父亲设想儿子一路上常会遇到狗,并建议儿子离开时带走一条狗,可见狗应是父亲当年乡村生活中难忘的一部分。
D.儿子的板桥之旅除了坐车乘船,还需步行走过许多路,如江堤、大路、大埂、渠边小路、石桥等,带有较浓的寻访意味。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句子①中“你会捉摸到”的那种“历史感”,也正是“我”当年的经验和感悟。
B.句子②语义上与上段文字紧密相连,但单独成段,语气和表达的感情就更强烈。
C.句子③中的“飘”,是年轻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因脱离了父辈压制而感到飘然自在。
D.句子④表达出的不确定,与前文多处“你会”“你得”表现出的笃定形成了张力。
8.“下田去吧,儿子”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6分)
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春,正月,诏兖、豫、徐三州禀赡饥民。上问司徒鲍昱:“何以消复旱灾?”对曰:“陛下始践天位,虽有失得,未能致异。臣前为汝南太守,典治楚事,系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夫大狱一起,冤者过半。又,诸徙者骨肉离分,孤魂不祀。宜一切还诸徙家。蠲除禁锢,使死生获所,则和气可致。”帝纳其言。
校书郎杨终上疏曰:“间者北征匈奴,西开三十六国,百姓频年服役,转输烦费;愁困之民足以感动天地。陛下宜留念省察。”帝下其章,第五伦亦同终议。牟融、鲍昱皆以为:“孝子无改父之道。征伐匈奴,屯戍西域,先帝所建,不宜回异。”终复上疏曰:“秦筑长城功役繁兴胡亥不革卒亡四海故孝元弃珠厓之郡光武绝西域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鲁文公毁泉台,《春秋》讥之曰:‘先祖为之而己毁之,不如勿居而已,’以其无妨害于民也;襄公作三军,昭公舍之,君子大其复古,以为不舍则有害于民也。今伊吾之役,楼兰之屯兵久而未还,非天意也。”帝从之。
丙寅,诏:“二千石勉劝农桑。罪非殊死,须秋案验。有司明慎选举,进柔良,退贪猾,顺时令,理冤狱。”是时承永平故事,吏政尚严切,尚书决事,率近于重。尚书沛国陈宠以帝新即位,宜改前世苛俗,乃上疏曰:“臣闻先王之政,赏不僭,刑不滥。与其不得已,宁僭无滥。往者断狱严明,所以威惩奸慝;奸慝既平,必宜济之以宽。陛下即位,率由此义,数诏群僚,弘崇晏晏,而有司未悉奉承,犹尚深刻。断狱者急于篣格酷烈之痛,执宪者烦于诋欺放滥之文,或因公行私,逞纵威福。夫为政犹张琴瑟,大弦急者小弦绝。陛下宜隆先王之道,荡涤烦苛之法,轻薄棰楚以济群生,全广至德以奉天心。”帝深纳宠言,每事务于宽厚。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秦筑长城/功役繁兴/胡亥不革/卒亡四海/故孝元弃珠厓之郡/光武绝西域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
B.秦筑长城/功役繁兴/胡亥不革卒/亡四海故孝元弃珠厓之/郡光武绝西域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
C.秦筑长城/功役繁兴/胡亥不革/卒亡四海/故孝元弃珠厓之/郡光武绝西域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
D.秦筑长城/功役繁兴/胡亥不革卒/亡四海/故孝元弃珠厓之郡/光武绝西域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夫大狱一起”与“小大之狱”(《曹刿论战》)两句中“狱”的意思相同。
B.“刑不滥”与“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两句中“刑”的意思相同。
C.“率由此义”与“率赂秦耶”(《六国论》)两句中“率”的意思相同。
D.“数诏群僚”与“数通使相窥观”(《苏武传》)两句中“数”的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三州发生旱灾,章帝命令官府开仓赈济百姓。而鲍垦认为章帝即位不久,不会招致灾异,应该从囚犯入手,才能召致祥和之气,消除旱象。
B.校书郎杨终两次上书,陈述了自己对前线连年征战的看法,并列举秦朝因徭役失天下等事例,第五伦与之意见一致,最终汉章帝也接受了他的意见。
C.尚书沛国人陈宠认为,执政就像琴瑟上弦,如果大弦太紧,小弦就会崩断。汉章帝采纳了他的全部意见,在处理政务时也总是依据宽厚的原则。
D.“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这也是《资治通鉴》的写作目的。文中就治灾、战争、徭役等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二千石勉劝农桑。罪非殊死,须秋按验。
(2)是时承永平故事,吏政尚严切,尚书决事,率近于重。
14.清朝政治家左宗棠说:“天下之乱,由于吏治不修。”汉章帝在“吏治”方面有哪些举措?请简要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2023·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 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
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
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
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16.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衬托手法表现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 ___,____”。
(2)屈原的《离骚》中,表明自己出身高贵的句子是“ ___,____”。
(3)在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通过写巡游此地的达官贵人,打算在临别时将杭州美景绘成图画带回朝廷,接受众人夸赏,从侧面衬托出杭州之美的句子是“ 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一个政党在人民心中的分量,取决于这个政党对待人民的立场和态度。在瑞金,毛泽东同志带领战士们打的水井,至今仍润泽着老区人民的心田;在延安,周恩来同志和群众一起纺线的身影,至今仍浮现于人们的脑海;在大别山,小平同志把“严格执行群众纪律”作为“在大别山站住脚”的一条重要法宝。焦裕禄、谷文昌、孔繁森、杨善洲、廖俊波、黄大年、李保国……一批又一批优秀共产党人,一心为民、__①__,被人民永远铭记。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__②__,就能无惧前行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汇聚起磅礴的奋进力量。瓜连蔓子蔓连根。在长期艰苦的革命岁月中,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不但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站住了脚,而且赢得了革命的胜利。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初心如磐勇毅向前,使命在肩永远年轻,这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原因,也是一个百年大党__③__的秘诀所在。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我们党”作开头。重组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试问谁不想拥有超强的记忆力呢?特别是考试将近,如果考生只要吃下一块“记忆面包”,便可不费吹灰之力记住难背的课文、难懂的公式、难记的单词,__①__。那么,如何才能拥有记忆力超群的“天才大脑”呢?
__②__,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类似于知觉加工,只能保持极短的时间,大部分信息在这一阶段快速“流逝”。少部分信息得到注意而进入短时记忆,可以保持几分钟,并且指导大脑决策。随后其中一些重要的短时记忆被进一步加工,转化为长时记忆,可保持几天甚至几十年。
掌握最佳记忆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人在一天和一生中都存在最佳记忆阶段。记忆的最佳年龄是青少年时期,此时的记忆速度最快;__③__,记忆速度虽有所下降,提取信息的能力却更强,也会转变为另一个优势。而一天中的最佳记忆时间却因人而异:有的人习惯于规律作息,记忆效率在上午八九点钟最高;有的人习惯于挑灯夜战,到了夜间思维才活跃兴奋。“一日之计在于晨”不见得人人适用,若是你能找到自己的最佳记忆时间,就能事半功倍。
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
B.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C.郭沫若先生的剧本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D.请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仇璋问:“君子有争乎?”子曰:“见利争让,闻义争为,有不善争改。”
——《文中子·魏相篇》
材料二: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
请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