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综合测试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学术基础是考古学,中国现代考古学之所以能够承担这样的任务并取得目前的成就,缘于其研究扎根于中国广袤的土地,揭示了创造中华文明起源的先民们与这片土地真实的互动。
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与这片土地的地理形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文明的起源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大型河流为农业的稳定提供基础,二是生活环境周边有天然屏障为文明的存续提供保障。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巴比伦依托两河流域,在伊朗高原、安那托利亚高原和波斯湾的包围下发展起来;古埃及依托尼罗河三角洲,在沙漠、地中海和红海的包围下发展起来;古印度依托印度河流域,在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和印度洋的包围下发展起来。而古代中国的文明尺度,却不是一两条河流的流域和一块拥有天然屏障的地理空间可以概括的。
中华文明诞生的舞台空间广阔,地形多元,以高原以及大海为天然屏障,内部拥有高原、盆地、平原等丰富多样的地形,划分出各具特色的地理单元。中华文明起源依托的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又因为流域地形的多元而拥有丰富的支流水系,塑造出自成一体而又融汇连通的地理空间。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发现表明,正是在这若干大河及其支流流经的无数个地理空间内,诞生了“灿若星斗”的早期中华文明:湟水、洮河流域孕育了马家窑文化,渭河、泾河流域孕育了仰韶文化,钱塘江和太湖流域孕育了良渚文化等等。在这片广阔而又独立的空间里,多元的文化沿着相通而汇聚的水系在冲突与交流之中不断融合,逐渐塑造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独特气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揭示的,不只是中国史前文明的发展水平和分布格局,更是中华文明这一优秀基因的源头所在。
中华文明诞生的这片土地空间广阔而多元,水系丰富而汇通,又因主体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主导的太平洋西岸地区而多水旱之患,所以自古就需要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群在水利、救灾、交通等公共领域开展广泛的协调合作,才能实现群体的存续和文明的发展,达到“天下太平”之境。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对“统一”和“大同”的追求由此发端。
无论是良渚古城气势恢宏的水坝,还是秦始皇辐射天下的驰道,抑或是隋炀帝沟通南北的大运河,都是中国人数千年不变的文明初心在这片土地上刻下的痕迹。当我们通过考古工作重新认识它们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感叹于祖先为文明发展所做的努力,更可以坚定我们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探索的是文明的过往,其成果却昭示了中华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未来。进入新时代,中国考古学对此依然重任在肩。
(摘自高逸凡《中华文明探源的历史意义与
中国考古学的未来之路》)
材料二: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文明既是在自身文化传统基础上形成的原生文明,在形成过程中,也与域外其他文明发生交流、碰撞与融合。
大约5000年前,发源于西亚地区的小麦和家畜黄牛、绵羊等经中亚传入我国西北地区,并继续向中原地区传播,丰富了中原地区农作物和家畜的种类,在黄河流域形成了五谷农业体系和家畜饲养体系。与此同时,来自西亚地区的冶金术经我国西北地区传入黄河中游地区后,与此前仰韶和龙山时代已经掌握的高温烧制陶器的技术相结合,诞生了青铜容器铸造技术,为夏商周王朝时期辉煌的青铜文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放眼世界其他原生文明,无论是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还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皆是如此。至于世界各地非原生文明地区,更是由于接受了周围地区业已成熟的文明影响,从而加快了本地区的文化和社会发展,甚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例如,日本列岛的史前文化在自身基础上发展缓慢,进入公元前五六世纪,中国周代的稻作与粟作农业技术和青铜器经由朝鲜半岛传至日本列岛西部。进入公元一世纪后,日本列岛西部九州地区的一些小国向东汉王朝朝贡,与汉王朝建立了直接联系。由此,中国汉文化传入日本,稻作技术、铜器和铁器的制作技术陆续被其接受,大大促进了日本古代历史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考古学大力吸收借鉴欧美国家先进的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和理念,特别是各种自然科学的方法手段,令中国考古学焕发生机活力,极大提升了中国考古学分析研究古代遗存并从中提取各种信息的能力。加之中国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历史文化精彩纷呈,地下遗迹遗物极为丰富,我们采用这些技术手段研究出的成果,远远超过欧美发达国家应用它们所得到的信息量。这是我们作为文明古国拥有考古沃土的得天独厚之处。比如,关于良渚水坝的建筑年代,学术界曾有争论,通过对水坝建筑材料“草裹泥”中的草茎进行测年,确定了水坝是在约5000年前修建的。
无论是历史经验,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现实变化都充分说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保持活力的法宝。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摘自王巍《从中华文明探源看
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华文明诞生的地理空间自成一体又融汇连通,并不符合人类文明起源的基本条件。
B.两河流域为古巴比伦农业稳定提供基础,高原与海湾的包围为其文明存续提供保障。
C.中华文明对“统一”的追求,发端于空间广阔多元、水系丰富汇通又多干旱之患的状况。
D.日本列岛的史前文明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因为其陆续接受汉朝文化成熟的技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现代考古学取得的成就启示人们,中华文明探源应关注人和周围环境的真实互动。
B.如果不是多元文化在冲突交流中不断融合,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独特气质就难以形成。
C.从良渚水坝在两则材料中都被提及可推知,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对象。
D.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获得远超欧美的信息量,可以看出先进技术对考古起着决定性作用。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契合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持续勾勒和描绘着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壮阔图景,让人民群众切实了解到我们的民族和文化如何走到今天。
B.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突破了西方学术界的标准,提出了判断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起源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C.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D.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示我们,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4.两则材料都提到了古埃及文明,请简要分析其论证目的有何不同。(4分)
5.“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存在的价值。”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启 示①
王愿坚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滚跌、跋涉,小部队终于走出了这段充满着艰难和危险的烂泥潭。
排长钟彦标踏上了一块大些的草墩,把背上的伤员轻轻放下,抬头看了看天,西北方向,一块乌云正缓缓地漫上来。再向前望去,他的心不由得一沉。这块不过亩把地大的高地上,散散乱乱地挤着五六十个红军战士;有一多半是伤病员。一看就知道,这些人都像他们一样,是掉队下来的。有的在拍打着空空的粮袋;有的寻找着野菜;有的干脆在矮树丛间找柴火、生篝火、搭帐篷,准备宿营了;有的吵吵嚷嚷,在辩论着什么:
“谁爱走谁走,我可是不走了!”
“对,反正是赶不上大队了,明天早点走还不是一样!”
“不行!”人群里有个人提出了反对的意见,“暴雨马上就到,得往前赶呀!……”钟彦标循着这个声音望去,只见讲话的是个重伤员,他从一个临时绑起的担架上欠起身,喘息着,焦急地摆着手:“同志们!……”
可是,他那微弱的声音却被杂乱的吵嚷声淹没了。
雨,来得又突然又猛烈。西北风斜推着急骤的雨点,夹杂着指尖大的冰雹,密集地扫射过来,本来就乱着的人群,更是混乱了。
钟彦标的心急得像几把刀子在戳,在搅。他一会儿招呼伤员向他这边靠,一会儿又俯到担架上,掩住一个伤员的上半身,恨不得一下子把自己分成几半。
就在这时,忽然人影一闪,一个人大步奔过来。他一边走,一边解着衣扣,然后,两手猛地扯起衣襟,用身躯掩住了两个伤员。冰雹,正在他的军帽上、肩头上和握着衣襟的双手上,四散飞迸;雨水,顺着浓黑的眉毛和胡须急急地流下来。这些,那人全不在意,只是叉开两腿,稳稳地站在那里,身躯略略前倾,两眼定定地注视着身前的伤员。
突然,他那浓密的胡须抖动了一下,发出了一声低沉的喊声:
“共产党员们,到这边来!”
这喊声不高,还有些沙哑,却一下子冲进了钟彦标的心。仿佛借着这喊声的冲力,他的心顿时开了一条缝,透进了一线亮光:“是呀,应该号召党员们……”于是,他深吸了一口气,和那个同志一起,齐声喊道:“共产党员们,到这边来!”
口号,由一个老党员和一个年轻党员同声喊出来,更加响亮了。他们来到了这个老同志身边,你挨着我,我靠着你,像雁行一样一字排开,筑成了一堵人墙,用那些宽阔的脊背,为伤病员遮挡着狂风、暴雨、冰雹。
看着眼前的情景,钟彦标的心头宽松了。他感激地向着那个老同志看了一眼,情不自禁地向他靠得更紧了。
老同志转过头来,低声问道:“你是干部?”
“是。”钟彦标回答,“红五团二连的排长。”
“为什么停下?”问话里透着不满,“为什么不带着同志们走?”
“这……人员复杂……不太好带……”钟彦标望着这双眼里闪着的严厉的光,慌忙低下了头。
“不对!”老同志把声音提高了,“单位再多,也是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嘛!怎么能说没法带呢!”接着,俯到那个戴大八角帽的伤员身边,帮他擦抹脸上的水点。
伤员感激地点了点头,喘息了一阵,挣扎着欠起身,从怀里掏出装着一小截炒青稞的粮袋子,递给了老同志,说道:“同志,拿去,分给断粮的同志……吃了,好往前走……”
老同志没有接粮袋,却紧紧抓住了那只瘦骨嶙峋的手。
过了一会儿,老同志又说话了。话是对着钟彦标说的:“看,我们有多好的同志啊!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不好带’?”
老同志的话音更低、更沙哑了。钟彦标却从这话音里觉出了深沉的感情,得到了启发。他激动地抬起头,又看到了浓眉下的那双眼睛。这双眼睛明亮、清澈又充满着热情。
“排长同志,”老同志温和地说,“我们军队的党支部,不在营,不在团,却在连里,这是为什么呢?”
“知道。”钟彦标回答。总支部书记讲过:1927年秋天,毛主席领导着秋收起义军向井冈山进军的时候,亲自在连队建党,把党支部建在连上。从那以后,红军不管怎样艰难困苦也顶得住、拖不垮,从不溃散……回忆着这历史的经验,想着老同志问话的意思,他觉得自己的心头更敞亮了。
“知道就好哇!”老同志胡须缓缓展开,笑了,“那么,现在你应该怎么办呢?”
“我应该依靠党员同志……”
“对,并且把他们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核心,一个堡垒,”老同志接过了他的话,“带领大家,继续前进,去赶上大队!”
接二连三的启示,使钟彦标的心头完全豁亮了。他猛地把手伸进怀里,掏出那个珍藏的油布小包,打开来,拿出自己的党证,然后,把手一挥,叫道:“共产党员,到这里来开会!”
他高高举起了党证,权且代替了党旗。党证上那红色印章——红星、镰刀、斧头,虽然不大,却像一簇火焰一样,鲜红、明亮,照耀着草地,照耀着会场。连伤病员在内,15个来自各个部队的共产党员,这些被饥饿、寒冷、疾病、战伤折磨着的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员们,围着这一簇火焰,成了一个战斗的集体。
党员大会在庄严地进行。热烈的讨论开始了,一项项提议提出来了,一项项决议做出来了。开会的工夫,那位老同志一直注视着会议的进行。钟彦标看见,在那双明亮、清澈的眼睛里,流露着高兴和赞许的神情。
当通过了最后一项决议,老同志举起了手:“我提议,大家唱支歌!”
老同志站起来,用那充满感情的胸音唱了个起句,然后,胳膊猛然一挥,歌声,随着他的指尖爆发出来: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有删改)
【注】 ①本文节选自同名小说。故事发生于红军长征期间,文中老同志的原型是周恩来。
文本二:
在文学作品中再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这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王愿坚选择了这个当代文艺创作的重大课题,认真地进行了大胆而又有意义的革命探索。王愿坚的作品,是通过描绘毛主席和周总理、朱委员长在长征生活中的一点侧影,来展现他们的崇高思想和伟大丰采的。作家根据他们在长征途中的光辉业绩,通过自己的深入理解和思索,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辩证地统一起来,读者从中看到自己所崇敬的、所热爱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面容和身影。
(节选自陈绍华《试谈王愿坚的短篇小说》)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雨,来得又突然又猛烈”是对行军途中恶劣环境的描写,既烘托了钟彦标焦急复杂的心情,又暗示了上文混乱的局面。
B.小说虽以钟彦标为核心组织情节,但文中的“老同志”是关键人物,他是艰难困苦时期发挥坚强领导作用的党员代表。
C.小说对党证的相关描写细致生动,形成特写镜头的效果,突出党在艰难困苦时期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D.小说以大家高唱《国际歌》结尾,庄重严肃,体现了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并与开头的混乱形成对比,有力突出了主题。
7.关于文本一开头部分描写暴雨来临前的场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钟彦标的心不由得“一沉”,因为他意识到暴雨将至,这么多人聚集在高地上不继续赶路会很危险。
B.战士们“散乱地挤着”“吵吵嚷嚷”等表现,表明因钟彦标的指挥不当而导致队伍陷入混乱局面。
C.呼吁大家继续赶路的重伤员是一位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的老战士,但他的意见并未得到大家响应。
D.作者采用现场实录的方式,综合运用环境、动作、语言描写来渲染气氛,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8.小说以“启示”为题,文中多次写到“老同志”的眼神、表情及语言带给钟彦标的启示,请结合相关描写,说说钟彦标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6分)
9.文本二指出,王愿坚的作品“把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辩证地统一起来”,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2023·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襄子①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赏。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
材料二:
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韩非子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
【注】 ①襄子:赵襄子。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②子鲋:即孔鲋,孔子八世孙。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CEG )
韩非子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围,指被围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表示被选拔,两者用法相同。
B.劝,指鼓励、劝勉,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词义不相同。
C.具臣,文中与“有功”相对,是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具体就是指高赫。
D.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与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并不一样。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主上设置有关法令,令行禁止,群臣不敢越职侵权,也没有了奸诈之心,他们履职行事,有了功劳就能得到赏赐,韩非认为这样才叫“善赏罚”。
B. 在武臣看来,韩非与孔子观点不同的地方很多,在遏奸劝善等方面,韩非不一定就不对,孔子也不一定就合理,韩非也可以称得上是当世圣人。
C. 世人说到高必定会以上天作比,说到低必定会以深渊作比,他们常通过引经据典、援用圣贤来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贤能,以争取民众的信任。
D. 子鲋对韩非之类的诸子学说闭口不言,充耳不闻,而武臣却深信不疑,进而怀疑圣人,子鲋对此深感失望,认为武臣是见识短浅,不明大道。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14.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2023·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 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
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
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
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16.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凭箜篌引》中以女娲补天的神话表现箜篌乐音的震撼效果的诗句是:___,___。
(2)李商隐《锦瑟》中“___,___”两句,分别运用了庄周和杜宇的典故,表现出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恋,以及惆怅、迷惘之情。
(3)陆游的《书愤》在今昔对比中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历经10年打磨,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保护工程全面竣工。这条古巷,先后孕育了百余名进士和一大批近现代名士大家,恽寿平、张惠言、盛宣怀、赵元任、瞿秋白、周有光等一众风流人物__①__,成就了它“江南名士第一巷”的美名。
千百年来这里人文璀璨,千百年后依旧风雅浪漫。盛夏的青果巷里,翠绿的藤萝蜿蜒于粉墙黛瓦,与深邃的夜幕、星星点点的灯光交织成静谧的背景,依巷流淌的南市河水倒映出皎月,安详地听着堤岸上的欢声笑语。
展现江南古城魅力,打造文旅特色活动。青果巷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众多特色节庆被策划得精彩纷呈,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为了增加招徕客流的核心竞争力。青果诗会,青果熙市夜游,有光文化季,赵元任艺术节……一系列可溯源、有底蕴且各年龄阶层__②__的活动,源源不断地带给市民和游客难忘的体验之旅。创新开发印记、艺趣、风尚、雅韵、栖居五大主题业态,实现古典街区与时尚商业的无缝连接,令游客__③__。城市在焕新中提升品质和层级,文化是城市焕新的“根”与“魂”。青果巷全新的打开方式,为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写下了一个两者兼容的典范案例。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从句式和词语选用的角度,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表达特色。(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造成强对流天气的根本原因是空气强烈的垂直运动,最典型的就是夏季午后的强对流天气。白天天气晴好,太阳辐射强,__①__,此时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近地面的空气受热后膨胀,在浮力作用下上升。当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由于气温下降,__②__。在水滴下降的过程中,如果__③__,会继续被携升。如此反复,小水滴逐渐变成大水滴,直至高空气流再也无力支撑其重量,最终降落成雨。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夏季雷雨的水滴像从天空撒下的豆粒,而春雨绵绵,如丝绸般的帘幕。因为雨点大小主要是由空气的水汽含量和云中垂直运动的强烈程度决定而出现春夏雨量的不同。夏季,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很丰富,而且地面温度较高,空气的对流运动强烈,所以夏季的雨点更大。
21.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与时代共同奔跑,以奋斗逐梦圆梦,我们就没有什么河流不能跨越。
B.刘老师对小明说:“要记住,我们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C.既然我们话不投机,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还是各回各家吧!
D.对我们的警告,请不要置若罔闻,要积极配合,而不是逃避。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子夏说:“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意思是说,在大的道德节操上不能逾越界限,在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尚书》中则说:“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意为不注意小节方面的修养,到头来会伤及大的道德节操。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学术基础是考古学,中国现代考古学之所以能够承担这样的任务并取得目前的成就,缘于其研究扎根于中国广袤的土地,揭示了创造中华文明起源的先民们与这片土地真实的互动。
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与这片土地的地理形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文明的起源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大型河流为农业的稳定提供基础,二是生活环境周边有天然屏障为文明的存续提供保障。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巴比伦依托两河流域,在伊朗高原、安那托利亚高原和波斯湾的包围下发展起来;古埃及依托尼罗河三角洲,在沙漠、地中海和红海的包围下发展起来;古印度依托印度河流域,在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和印度洋的包围下发展起来。而古代中国的文明尺度,却不是一两条河流的流域和一块拥有天然屏障的地理空间可以概括的。
中华文明诞生的舞台空间广阔,地形多元,以高原以及大海为天然屏障,内部拥有高原、盆地、平原等丰富多样的地形,划分出各具特色的地理单元。中华文明起源依托的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又因为流域地形的多元而拥有丰富的支流水系,塑造出自成一体而又融汇连通的地理空间。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发现表明,正是在这若干大河及其支流流经的无数个地理空间内,诞生了“灿若星斗”的早期中华文明:湟水、洮河流域孕育了马家窑文化,渭河、泾河流域孕育了仰韶文化,钱塘江和太湖流域孕育了良渚文化等等。在这片广阔而又独立的空间里,多元的文化沿着相通而汇聚的水系在冲突与交流之中不断融合,逐渐塑造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独特气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揭示的,不只是中国史前文明的发展水平和分布格局,更是中华文明这一优秀基因的源头所在。
中华文明诞生的这片土地空间广阔而多元,水系丰富而汇通,又因主体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主导的太平洋西岸地区而多水旱之患,所以自古就需要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群在水利、救灾、交通等公共领域开展广泛的协调合作,才能实现群体的存续和文明的发展,达到“天下太平”之境。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对“统一”和“大同”的追求由此发端。
无论是良渚古城气势恢宏的水坝,还是秦始皇辐射天下的驰道,抑或是隋炀帝沟通南北的大运河,都是中国人数千年不变的文明初心在这片土地上刻下的痕迹。当我们通过考古工作重新认识它们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感叹于祖先为文明发展所做的努力,更可以坚定我们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探索的是文明的过往,其成果却昭示了中华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未来。进入新时代,中国考古学对此依然重任在肩。
(摘自高逸凡《中华文明探源的历史意义与
中国考古学的未来之路》)
材料二: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文明既是在自身文化传统基础上形成的原生文明,在形成过程中,也与域外其他文明发生交流、碰撞与融合。
大约5000年前,发源于西亚地区的小麦和家畜黄牛、绵羊等经中亚传入我国西北地区,并继续向中原地区传播,丰富了中原地区农作物和家畜的种类,在黄河流域形成了五谷农业体系和家畜饲养体系。与此同时,来自西亚地区的冶金术经我国西北地区传入黄河中游地区后,与此前仰韶和龙山时代已经掌握的高温烧制陶器的技术相结合,诞生了青铜容器铸造技术,为夏商周王朝时期辉煌的青铜文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放眼世界其他原生文明,无论是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还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皆是如此。至于世界各地非原生文明地区,更是由于接受了周围地区业已成熟的文明影响,从而加快了本地区的文化和社会发展,甚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例如,日本列岛的史前文化在自身基础上发展缓慢,进入公元前五六世纪,中国周代的稻作与粟作农业技术和青铜器经由朝鲜半岛传至日本列岛西部。进入公元一世纪后,日本列岛西部九州地区的一些小国向东汉王朝朝贡,与汉王朝建立了直接联系。由此,中国汉文化传入日本,稻作技术、铜器和铁器的制作技术陆续被其接受,大大促进了日本古代历史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考古学大力吸收借鉴欧美国家先进的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和理念,特别是各种自然科学的方法手段,令中国考古学焕发生机活力,极大提升了中国考古学分析研究古代遗存并从中提取各种信息的能力。加之中国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历史文化精彩纷呈,地下遗迹遗物极为丰富,我们采用这些技术手段研究出的成果,远远超过欧美发达国家应用它们所得到的信息量。这是我们作为文明古国拥有考古沃土的得天独厚之处。比如,关于良渚水坝的建筑年代,学术界曾有争论,通过对水坝建筑材料“草裹泥”中的草茎进行测年,确定了水坝是在约5000年前修建的。
无论是历史经验,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现实变化都充分说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保持活力的法宝。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摘自王巍《从中华文明探源看
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中华文明诞生的地理空间自成一体又融汇连通,并不符合人类文明起源的基本条件。
B.两河流域为古巴比伦农业稳定提供基础,高原与海湾的包围为其文明存续提供保障。
C.中华文明对“统一”的追求,发端于空间广阔多元、水系丰富汇通又多干旱之患的状况。
D.日本列岛的史前文明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因为其陆续接受汉朝文化成熟的技术。
【解析】 A项,“并不符合人类文明起源的基本条件”错误。文中说“而古代中国的文明尺度,却不是一两条河流的流域和一块拥有天然屏障的地理空间可以概括的”,是说中国的地理条件比其他地区丰富。C项,“发端于空间广阔多元、水系丰富汇通而又多干旱之患的状况”错误,根据原文“所以自古就需要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群在水利、救灾、交通等公共领域开展广泛的协调合作……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对‘统一’和‘大同’的追求由此发端”可知,原因应是“自古就需要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群在水利、救灾、交通等公共领域开展广泛的协调合作”。D项,“是因为其陆续接受汉朝文化成熟的技术”错误,根据原文“例如,日本列岛的史前文化在自身基础上发展缓慢,进入公元前五六世纪,中国周代的稻作与粟作农业技术和青铜器经由朝鲜半岛传至日本列岛西部。进入公元一世纪后,日本列岛西部九州地区的一些小国向东汉王朝朝贡,与汉王朝建立了直接联系”可知,促进日本史前文明发展的是中国周代的稻作与粟作农业技术和青铜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中国现代考古学取得的成就启示人们,中华文明探源应关注人和周围环境的真实互动。
B.如果不是多元文化在冲突交流中不断融合,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独特气质就难以形成。
C.从良渚水坝在两则材料中都被提及可推知,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对象。
D.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获得远超欧美的信息量,可以看出先进技术对考古起着决定性作用。
【解析】 D项,“可以看出先进技术对考古起着决定性作用”推断错误。根据原文“加之中国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历史文化精彩纷呈,地下遗迹遗物极为丰富,我们采用这些技术手段研究出的成果,远远超过欧美发达国家应用它们所得到的信息量。这是我们作为文明古国拥有考古沃土的得天独厚之处”可知,最主要的因素是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契合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 )
A.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持续勾勒和描绘着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壮阔图景,让人民群众切实了解到我们的民族和文化如何走到今天。
B.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突破了西方学术界的标准,提出了判断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起源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C.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D.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示我们,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解析】 材料一的核心观点,一是认为“中国现代考古学之所以能够承担这样的任务并取得目前的成就,缘于其研究扎根于中国广袤的土地”;其次是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坚定未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心。A项,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历史,符合材料一观点。B项,强调“判断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的中国特色,与文意无关。C项,强调探源的“历史脉络”“特点”“形成原因”等内容,与文意无明显关联。D项,“理解不同文明”“文明交流”“文明互鉴”契合材料二观点。
4.两则材料都提到了古埃及文明,请简要分析其论证目的有何不同。(4分)
【答案】 _①材料一的古埃及文明,首先论证“人类文明的起源要满足两个条件”,进而为论证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奠定基础;②材料二的古埃及文明,是为了论证世界上的原始文明都与域外其他文明发生交流、碰撞与融合。__
5.“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存在的价值。”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案】 _①每一种文明,都与自己土地的地理形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呈现自身的独特价值;②探源文明的过往,其成果昭示本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未来;③每一种文明都存在价值,需要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启 示①
王愿坚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滚跌、跋涉,小部队终于走出了这段充满着艰难和危险的烂泥潭。
排长钟彦标踏上了一块大些的草墩,把背上的伤员轻轻放下,抬头看了看天,西北方向,一块乌云正缓缓地漫上来。再向前望去,他的心不由得一沉。这块不过亩把地大的高地上,散散乱乱地挤着五六十个红军战士;有一多半是伤病员。一看就知道,这些人都像他们一样,是掉队下来的。有的在拍打着空空的粮袋;有的寻找着野菜;有的干脆在矮树丛间找柴火、生篝火、搭帐篷,准备宿营了;有的吵吵嚷嚷,在辩论着什么:
“谁爱走谁走,我可是不走了!”
“对,反正是赶不上大队了,明天早点走还不是一样!”
“不行!”人群里有个人提出了反对的意见,“暴雨马上就到,得往前赶呀!……”钟彦标循着这个声音望去,只见讲话的是个重伤员,他从一个临时绑起的担架上欠起身,喘息着,焦急地摆着手:“同志们!……”
可是,他那微弱的声音却被杂乱的吵嚷声淹没了。
雨,来得又突然又猛烈。西北风斜推着急骤的雨点,夹杂着指尖大的冰雹,密集地扫射过来,本来就乱着的人群,更是混乱了。
钟彦标的心急得像几把刀子在戳,在搅。他一会儿招呼伤员向他这边靠,一会儿又俯到担架上,掩住一个伤员的上半身,恨不得一下子把自己分成几半。
就在这时,忽然人影一闪,一个人大步奔过来。他一边走,一边解着衣扣,然后,两手猛地扯起衣襟,用身躯掩住了两个伤员。冰雹,正在他的军帽上、肩头上和握着衣襟的双手上,四散飞迸;雨水,顺着浓黑的眉毛和胡须急急地流下来。这些,那人全不在意,只是叉开两腿,稳稳地站在那里,身躯略略前倾,两眼定定地注视着身前的伤员。
突然,他那浓密的胡须抖动了一下,发出了一声低沉的喊声:
“共产党员们,到这边来!”
这喊声不高,还有些沙哑,却一下子冲进了钟彦标的心。仿佛借着这喊声的冲力,他的心顿时开了一条缝,透进了一线亮光:“是呀,应该号召党员们……”于是,他深吸了一口气,和那个同志一起,齐声喊道:“共产党员们,到这边来!”
口号,由一个老党员和一个年轻党员同声喊出来,更加响亮了。他们来到了这个老同志身边,你挨着我,我靠着你,像雁行一样一字排开,筑成了一堵人墙,用那些宽阔的脊背,为伤病员遮挡着狂风、暴雨、冰雹。
看着眼前的情景,钟彦标的心头宽松了。他感激地向着那个老同志看了一眼,情不自禁地向他靠得更紧了。
老同志转过头来,低声问道:“你是干部?”
“是。”钟彦标回答,“红五团二连的排长。”
“为什么停下?”问话里透着不满,“为什么不带着同志们走?”
“这……人员复杂……不太好带……”钟彦标望着这双眼里闪着的严厉的光,慌忙低下了头。
“不对!”老同志把声音提高了,“单位再多,也是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嘛!怎么能说没法带呢!”接着,俯到那个戴大八角帽的伤员身边,帮他擦抹脸上的水点。
伤员感激地点了点头,喘息了一阵,挣扎着欠起身,从怀里掏出装着一小截炒青稞的粮袋子,递给了老同志,说道:“同志,拿去,分给断粮的同志……吃了,好往前走……”
老同志没有接粮袋,却紧紧抓住了那只瘦骨嶙峋的手。
过了一会儿,老同志又说话了。话是对着钟彦标说的:“看,我们有多好的同志啊!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不好带’?”
老同志的话音更低、更沙哑了。钟彦标却从这话音里觉出了深沉的感情,得到了启发。他激动地抬起头,又看到了浓眉下的那双眼睛。这双眼睛明亮、清澈又充满着热情。
“排长同志,”老同志温和地说,“我们军队的党支部,不在营,不在团,却在连里,这是为什么呢?”
“知道。”钟彦标回答。总支部书记讲过:1927年秋天,毛主席领导着秋收起义军向井冈山进军的时候,亲自在连队建党,把党支部建在连上。从那以后,红军不管怎样艰难困苦也顶得住、拖不垮,从不溃散……回忆着这历史的经验,想着老同志问话的意思,他觉得自己的心头更敞亮了。
“知道就好哇!”老同志胡须缓缓展开,笑了,“那么,现在你应该怎么办呢?”
“我应该依靠党员同志……”
“对,并且把他们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核心,一个堡垒,”老同志接过了他的话,“带领大家,继续前进,去赶上大队!”
接二连三的启示,使钟彦标的心头完全豁亮了。他猛地把手伸进怀里,掏出那个珍藏的油布小包,打开来,拿出自己的党证,然后,把手一挥,叫道:“共产党员,到这里来开会!”
他高高举起了党证,权且代替了党旗。党证上那红色印章——红星、镰刀、斧头,虽然不大,却像一簇火焰一样,鲜红、明亮,照耀着草地,照耀着会场。连伤病员在内,15个来自各个部队的共产党员,这些被饥饿、寒冷、疾病、战伤折磨着的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员们,围着这一簇火焰,成了一个战斗的集体。
党员大会在庄严地进行。热烈的讨论开始了,一项项提议提出来了,一项项决议做出来了。开会的工夫,那位老同志一直注视着会议的进行。钟彦标看见,在那双明亮、清澈的眼睛里,流露着高兴和赞许的神情。
当通过了最后一项决议,老同志举起了手:“我提议,大家唱支歌!”
老同志站起来,用那充满感情的胸音唱了个起句,然后,胳膊猛然一挥,歌声,随着他的指尖爆发出来: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有删改)
【注】 ①本文节选自同名小说。故事发生于红军长征期间,文中老同志的原型是周恩来。
文本二:
在文学作品中再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这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王愿坚选择了这个当代文艺创作的重大课题,认真地进行了大胆而又有意义的革命探索。王愿坚的作品,是通过描绘毛主席和周总理、朱委员长在长征生活中的一点侧影,来展现他们的崇高思想和伟大丰采的。作家根据他们在长征途中的光辉业绩,通过自己的深入理解和思索,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辩证地统一起来,读者从中看到自己所崇敬的、所热爱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面容和身影。
(节选自陈绍华《试谈王愿坚的短篇小说》)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雨,来得又突然又猛烈”是对行军途中恶劣环境的描写,既烘托了钟彦标焦急复杂的心情,又暗示了上文混乱的局面。
B.小说虽以钟彦标为核心组织情节,但文中的“老同志”是关键人物,他是艰难困苦时期发挥坚强领导作用的党员代表。
C.小说对党证的相关描写细致生动,形成特写镜头的效果,突出党在艰难困苦时期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D.小说以大家高唱《国际歌》结尾,庄重严肃,体现了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并与开头的混乱形成对比,有力突出了主题。
【解析】 A项,“又暗示了上文混乱的局面”错。结合“西北风斜推着急骤的雨点,夹杂着指尖大的冰雹,密集地扫射过来,本来就乱着的人群,更是混乱了”可知,既然是“上文”,就不需要“暗示”,而且现在“更是混乱了”。
7.关于文本一开头部分描写暴雨来临前的场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钟彦标的心不由得“一沉”,因为他意识到暴雨将至,这么多人聚集在高地上不继续赶路会很危险。
B.战士们“散乱地挤着”“吵吵嚷嚷”等表现,表明因钟彦标的指挥不当而导致队伍陷入混乱局面。
C.呼吁大家继续赶路的重伤员是一位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的老战士,但他的意见并未得到大家响应。
D.作者采用现场实录的方式,综合运用环境、动作、语言描写来渲染气氛,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解析】 B项,“表明因钟彦标的指挥不当”错。这个时候,钟彦标还没有指挥。
8.小说以“启示”为题,文中多次写到“老同志”的眼神、表情及语言带给钟彦标的启示,请结合相关描写,说说钟彦标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6分)
【答案】 _①当队伍陷入混乱无序时,老同志的“共产党员们,到这边来!”启示钟彦标在关键时刻要调动、发挥党员的骨干作用,摆脱困境。②钟彦标说人员复杂不好带时,老同志双眼闪着严厉的光,对钟彦标的批评以及对红军战士的赞扬等话语,启示钟彦标要克服畏难情绪,相信战友的革命觉悟。③老同志接二连三的提问和建议,启示钟彦标要凝聚党员力量,形成坚强的战斗集体和领导核心,带领队伍继续前进。__
9.文本二指出,王愿坚的作品“把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辩证地统一起来”,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6分)
【答案】 _①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期间,有真实的历史背景;小说将高地草墩、烂泥水塘、暴雨冰雹狂风等不利因素叠加,渲染自然环境的极致化考验,有助于表现红军“顶得住、拖不垮,从不溃败”的精神。②“老同志”的原型是革命领袖,小说再现了革命领袖果决坚定、严厉又温和的伟大风采;年轻党员在老同志的启发下逐渐成长的过程,也写得真实自然。③小说既嵌入对党支部建立在连队的历史经验的回顾,也有战士们争论、老党员挺身而出、党员高举党证、高唱《国际歌》等情节设计,体现艺术的合理真实。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2023·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襄子①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赏。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
材料二:
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韩非子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
【注】 ①襄子:赵襄子。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②子鲋:即孔鲋,孔子八世孙。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CEG )
韩非子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
【解析】 “韩非书云”的意思是“韩非在他的书中说”,其后应跟“说”的具体内容;结合材料一《韩非子·难一》中的“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可知,“夫子善之”是韩非书里记载的内容,应作“云”的宾语,“韩非书云夫子善之”语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材料一中韩非先引用孔子的观点来说明“礼”的重要,这就是“引以张本”;然后对孔子的话加以批驳,这就是“然后难之”,故“引以张本”后、“然后难之”后都应断开。同时,从固定结构上看,“岂……哉”为反问句式,其前应断开。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围,指被围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表示被选拔,两者用法相同。
B.劝,指鼓励、劝勉,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词义不相同。
C.具臣,文中与“有功”相对,是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具体就是指高赫。
D.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与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并不一样。
【解析】 “不可以不劝爱人”句意:不能不鼓励关爱他人。此处的“劝”也是鼓励的意思,二者词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主上设置有关法令,令行禁止,群臣不敢越职侵权,也没有了奸诈之心,他们履职行事,有了功劳就能得到赏赐,韩非认为这样才叫“善赏罚”。
B. 在武臣看来,韩非与孔子观点不同的地方很多,在遏奸劝善等方面,韩非不一定就不对,孔子也不一定就合理,韩非也可以称得上是当世圣人。
C. 世人说到高必定会以上天作比,说到低必定会以深渊作比,他们常通过引经据典、援用圣贤来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贤能,以争取民众的信任。
D. 子鲋对韩非之类的诸子学说闭口不言,充耳不闻,而武臣却深信不疑,进而怀疑圣人,子鲋对此深感失望,认为武臣是见识短浅,不明大道。
【解析】 “世人”“常通过引经据典……使自己更加贤能,以争取民众的信任”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中的“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可知,在言谈中一定引经据典来自我修饰,援引圣贤的事例来标榜自我贤能,想要获得民众的信任从而传播他的说辞的人是“好事而穿凿者”而非“世人”,选项的说法扩大范围。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译文:_我的大臣们都对我有高傲轻慢的意思,只有高赫没有失掉君臣之间的礼节,所以先奖赏他。__
(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译文:_请允许我简略地说其中的一小部分,您来仔细考察它真实与否。__
14.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3分)
【答案】 _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此表达意见。__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赵襄子被围在晋阳城中,晋阳解围后,他奖赏有功的五个人,高赫是受赏的首位。张孟谈说:“晋阳的战事,高赫并没有大功,现在成了第一个受赏的,这是为什么?”赵襄子说:“晋阳的战事,让我的国家宗庙都陷入了危机。我的大臣们都对我有高傲轻慢的意思,只有高赫没有失掉君臣之间的礼节,所以先奖赏他。”孔子听到后说:“这是懂得正确行赏啊,襄子!奖赏一个人而能使天下做臣子的没有敢失礼的了。”有人说:孔子不懂得正确行赏的道理。善于赏罚的人,能使百官不敢越权,群臣不敢失礼。君主设立法令,而臣下没有奸诈之心。这样的话,就可以算是善于赏罚了。襄子有君臣关系密切的恩泽,掌握着令行禁止的法令,这样尚且还有骄傲轻慢的臣子,这是襄子不善于惩罚的原因。做臣子的人,谋事有功才应该奖赏。现在高赫仅仅是不骄傲轻慢,而襄子却奖赏他,这是不善于奖赏。所以说,孔子不懂得正确行赏。
材料二:
陈国有个武将,对子鲋说:“韩非子制定的法律,有太多和夫子的理论截然不同之处。我经常探索他们的意图并比对他们的行为,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们在止恶劝善这方面,韩氏未必是错的,孔氏也未必完全正确。像韩非这样的人,也是当世的圣人。”子鲋回答说:“世人说到高必定会以上天作比,说到低必定会以深渊作比。好事而喜欢穿凿附会的人,在言谈中一定引经据典来自我修饰,援引圣贤的事例来标榜自我贤能,想要获得民众的信任从而传播他的说辞。像诸子的著作,其中的义理都是这样。请允许我简略地说其中的一小部分,您来仔细考察它真实与否。”武将答应了。子鲋说:“最近赵国和韩国一起攻打知氏,赵襄子先奖赏臣子然后才有战果。韩非子在他的书中说,孔子赞赏赵襄子的做法,以此来强调‘礼’的根本,然后在书中批驳孔子的看法,难道不像是真的吗?然而这其实是欺骗。如何能够证明这一点呢?早年我国先君在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去世,直到哀公二十七年时荀瑶与韩国、赵国、魏国攻打郑国,遇到了陈恒而返回,而这时夫子已经去世了十一年,而晋四卿都还活着。后来在悼公十四年,知氏才灭亡。这两个事件之间相隔很久,韩非子竟然提到了它们,没有一点惭愧之意。所以世上有很多无事生非的人,这都是韩非的罪过。因此我对这些旁门左道的道理保持沉默、不去听取诸子的言说已经很久了。而你却使用以测日影的仪器来测量天空,用手指来测量深渊,失明于大道而不觉悟,相信谎言而怀疑圣人,恐怕不是我所期望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2023·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 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
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
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
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解析】 A项“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错误,“学转难”表明用“逐字笺”的学习方法难以理解经典真谛,且“逢人个个说曾颜”也并非指努力学习圣人之道,而是讽刺当下人们对圣人之道的学习流于表面。
16.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案】 _①卖花担上的桃李,虽然也缤纷绚烂,但活力已经不再。②唯有回归本原,方能获得学问真谛,就如同在树头枝底欣赏桃李,方能体会到其活泼的精神。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凭箜篌引》中以女娲补天的神话表现箜篌乐音的震撼效果的诗句是:_女娲炼石补天处__,_石破天惊逗秋雨__。
(2)李商隐《锦瑟》中“_庄生晓梦迷蝴蝶__,_望帝春心托杜鹃__”两句,分别运用了庄周和杜宇的典故,表现出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恋,以及惆怅、迷惘之情。
(3)陆游的《书愤》在今昔对比中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_塞上长城空自许__,_镜中衰鬓已先斑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历经10年打磨,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保护工程全面竣工。这条古巷,先后孕育了百余名进士和一大批近现代名士大家,恽寿平、张惠言、盛宣怀、赵元任、瞿秋白、周有光等一众风流人物__①__,成就了它“江南名士第一巷”的美名。
千百年来这里人文璀璨,千百年后依旧风雅浪漫。盛夏的青果巷里,翠绿的藤萝蜿蜒于粉墙黛瓦,与深邃的夜幕、星星点点的灯光交织成静谧的背景,依巷流淌的南市河水倒映出皎月,安详地听着堤岸上的欢声笑语。
展现江南古城魅力,打造文旅特色活动。青果巷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众多特色节庆被策划得精彩纷呈,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为了增加招徕客流的核心竞争力。青果诗会,青果熙市夜游,有光文化季,赵元任艺术节……一系列可溯源、有底蕴且各年龄阶层__②__的活动,源源不断地带给市民和游客难忘的体验之旅。创新开发印记、艺趣、风尚、雅韵、栖居五大主题业态,实现古典街区与时尚商业的无缝连接,令游客__③__。城市在焕新中提升品质和层级,文化是城市焕新的“根”与“魂”。青果巷全新的打开方式,为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写下了一个两者兼容的典范案例。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答案】 ①灿若繁星 ②喜闻乐见 ③流连忘返
19.请从句式和词语选用的角度,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表达特色。(4分)
【答案】 _运用节奏舒缓的长句,清丽典雅的修饰语,描写夜晚的青果巷静谧和乐的景象,表现其风雅浪漫。__
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答案】 _青果巷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策划了众多精彩纷呈的特色节庆,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同时增强招徕客流的核心竞争力。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造成强对流天气的根本原因是空气强烈的垂直运动,最典型的就是夏季午后的强对流天气。白天天气晴好,太阳辐射强,__①__,此时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近地面的空气受热后膨胀,在浮力作用下上升。当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由于气温下降,__②__。在水滴下降的过程中,如果__③__,会继续被携升。如此反复,小水滴逐渐变成大水滴,直至高空气流再也无力支撑其重量,最终降落成雨。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夏季雷雨的水滴像从天空撒下的豆粒,而春雨绵绵,如丝绸般的帘幕。因为雨点大小主要是由空气的水汽含量和云中垂直运动的强烈程度决定而出现春夏雨量的不同。夏季,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很丰富,而且地面温度较高,空气的对流运动强烈,所以夏季的雨点更大。
21.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
A.与时代共同奔跑,以奋斗逐梦圆梦,我们就没有什么河流不能跨越。
B.刘老师对小明说:“要记住,我们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C.既然我们话不投机,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还是各回各家吧!
D.对我们的警告,请不要置若罔闻,要积极配合,而不是逃避。
【解析】 画线句中的“我们”,指作者以及读者。A项中“我们”指作者以及读者。B项中“我们”是“你们”之意,不包含刘老师。C项中“我们”指说话时的双方。D项中“我们”指具有特殊身份的一个群体。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答案】 _①近地面气温迅速升高__②水蒸气凝结成水滴落下__③遇到高空气流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子夏说:“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意思是说,在大的道德节操上不能逾越界限,在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尚书》中则说:“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意为不注意小节方面的修养,到头来会伤及大的道德节操。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引语式关系类材料作文,材料的中心是讨论“大德”和“小礼”的关系。二者的观点形成对比,却都有道理。正因为张良用“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道理劝服了刘邦在鸿门宴上不辞而别,才让刘邦保全了性命,刘邦最终东山再起。从一个人的立身道德上说,平时不检点,不注意品德操行、生活作风方面的细末小事,久而久之,积细行而成恶习,必将影响到立身大节。也因我们能秉承“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准则,才让我们能够养成纯洁美好的品德。
有时我们说“细节决定成败”,有时又说不必纠缠于“细枝末节”,二者有何区别?关键在于是不是对我们的主要目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细小处能对主要目标起到积极作用,那就是“细节”,就得重视;如果推动作用不明或效率太低甚至有妨碍,那就是“末节”,就必须摒弃。
写作时应从其中一个角度入手,围绕“大德”与“小礼”的关系来谈即可。行文中可在文章开头结合材料明确中心论点,然后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观点。最后可根据分析给出具体的建议。
参考立意:大行不顾细谨;不修“小节”难成“大德”;注重小节,加强自我修养。
【学生范文】
持于大德,矜于小节
《尚书》有言:“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诚如斯言,大德固大,可以指引方向;小节虽小,也能积累修养。窃以为吾辈青年,当以大德为灯塔,以小节为船桨,持于大德,矜于小节,泛舟而行,才能行稳致远。
持大德,我们行有所知。孔圣人早就有言:“志于道,据于德。”大的道德节操是立身处世不可逾越的界限,是我们做出每一个选择、每一个行为前的价值观指引。雪地冰天,北风孤雁,历史画轴中浮现出一个不屈的身影,那便是苏武。正是他那矢志不渝的民族气节,正是他心中的那份持守的大德,让他饮雪吞毡,苦忍十九年,也不肯向匈奴低下那颗高昂的头颅,终于不负使命,感动天地。大德是中华儿女立身之旗帜,是深埋于我们心中的指南针,如何远航,都不会迷失方向。
矜小节,我们行有所止。“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对于每件小事的谨慎严格,终究会塑成我们的人格。且看周恩来先生严于律己,克己奉公,从不让乡亲们为他搞丝毫特殊;焦裕禄严格要求子女,给孩子们立下不准看白戏的规矩;谷文昌大半辈子与林业管理打交道,从不占公家一寸木材的便宜……彼三人者,皆为持守小节之人,如此注重细节,防微杜渐,矜于小节,伟人才便成了伟人。
以大德为标,以小节为基,我们方可行有所至。当今社会浮躁喧闹,有多少本可以成大德的人,为了一己私欲,一边用“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或是“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之类的话语安慰着自己,一边无节制地放纵小节,殊不知早已伤及大德,损害人格。我认为,大德与小节从来都不是割裂的、毫无关系的,恰相反,矜小节与持大德相辅相成,日月同辉,我们只有持于大德,矜于小节,才能修其远。
彼大德者,浩气长存;彼小节者,细水长流。风起于青萍,潮落于月畔。就让吾辈青年,执大德在左,执小节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处处开花,以小节之熠星点亮青春,以大德之明月照遍九州,我少年浩然之风,必长存!
【点评】 作者由《尚书》的名言切入,开门见山地将“大德”与“小节”的重要作用展示给读者,并且以“灯塔”与“船桨”为喻,谈需要“大德”与“小节”兼顾的道理。结构上,作者将“持大德”与“矜小节”,设置为分论点,很好地做到了二者兼顾。作者又联系自身实际,指出如何才能将“持大德”与“矜小节”结合起来。文章结尾以整句为主,铿锵有力,朗朗上口,语言优美而内容充实,可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